实业当为根本

来源 :支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er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解铃,理应从系铃处入手。自2007年以来的这场全球性经济危机始发于金融业,自然要从金融业去寻找症结和“药方”。
  目前走势尚稳的中国经济也不能放松警惕。国内实业金融化近年来已现趋向,国资委监管的117家央企中有90余家涉足金融业。实业金融化对企业、对整体经济都有规避风险的效用,但需要注意的是,这种自循环的“钱炒钱”发展到极端,极易导致“产业空心化”。
  而另一个趋向同样需要重视:倘金融业一味将盈利目标瞄准不切实际的高收益回报上,比如热衷于资源的投资,这样,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获取贷款就将越来越难,实体经济的软肋就会越来越突出。如果实业金融化、海外房产、境外股票等成为拓展金融创新的热点,而作为核心的贸易金融、产业金融则被搁在一边,这样的局面令人担忧。
  所谓经济危机,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人的危机,是各国、各地区、各行业的人的“心态”所致:想图暴利、想赚快钱、透支消费乃至提前享乐等心态堆砌在一起,欲不劳而获或少劳而获,引发危机是迟早的事。
  实业当为根本,金融业仍然需要为实业服务,这是新形势下金融监管的当务之急。无论身处何境,干实业都难免路途沧桑,然而,这正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
其他文献
2013年将是欧洲艰难的一年。意大利和德国都将进行换届选举,各成员国都不会选择急于参与欧元区的经济政策改革。  自受到2008年秋季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倒闭的冲击以及美国金融市场信心低迷的影响以来,欧元区在经济调整等许多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如将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2013年的总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和债务占GDP的比例应该会比英国、美国和日本更好。  但是,对于英国和欧洲大陆来说,仍有许
期刊
核心提示:在全球经济中遥遥领先的美国企业,已经先行一步选择了兼并收购这条持续发展的捷径,并将企业兼并收购发展成高效益、高信息含量的以知识为基础的产业。如今在第六次全球并购浪潮中,中国或将成为主角。  “没有一个美国大公司不是通过某种程度、某种形式的兼并成长起来的,几乎没有一家公司主要是靠内部扩张壮大的。”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乔治·J·斯蒂格勒如此评价美国企业的成长路径。美国企业的成长历史,实际上也是
期刊
未来10年,如果人口城镇化蕴含的45万亿-50万亿元的消费潜力能比较充分释放的话,那么,这将足以支撑中国7%-8%的经济增长。  在内外发展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的特定背景下,未来10年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何在?转型与改革的动力何在?释放国内巨大的需求潜力,既是转型发展的重大挑战,又是转型发展的重大机遇。  以人口城镇化释放巨大的内需潜力、尤其是消费需求潜力,是未来5-10年中国转型发展的最大优势和主要动
期刊
其他  2013年二十国集团峰会·俄罗斯  第四届中美企业峰会·洛杉矶  丹麦税法重大改革,新法将于2013年生效要求一年在丹麦境外工作超过183天的丹  麦人按照丹麦的税收标准支付工资税。  西班牙2013年预算草案:对公共开支作出重大调整,动用储备金来支付养老金.目的  是降低公共赤字,纠正经济结构的某些失衡.使西班牙经济尽快走出危机、  加拿大庞巴迪开发全新全复合材料里尔85型喷气飞机.20
期刊
中国要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魔咒,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建设一个以中等收入阶层为轴心的消费型社会是必不可少的工作。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步入了世界银行定义的中等偏上收入国家的行列。中国能否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增长,顺利向高收入国家过渡,备受世界关注。  历史是严肃的。2012年初,世界银行在发布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中尖锐地
期刊
民企日子不好过由来已久,眼下经济形势严峻,民企遇到的麻烦更为繁多。  在中国制造业最为繁荣的广东和福建等地,很多知名制造企业不得不关闭大量门店,以放慢扩张步伐来缓解当前的危机。据报道,从去年夏季一直延续至今,整整大半年,李宁、匹克等知名品牌共关店3000多家。  这股民企“收缩战线潮”,是这些企业确保生存、安然过冬所必然采取的战略。较之各方寄望已久的民企转型,“设法活下来”显得更为现实而迫切。  
期刊
核心提示: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推进,一些地方政府已经开始了探索和尝试。三国夷陵之战的所在地——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在2012年推出了集镇“八个一”建设,这八项建设被称为该区政府探索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破题之作。为何要推出“八个一”?是地方政府的形象工程,还是一种新思路?这“八个一”在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过程中能起到多大作用?建设资金是否给集镇带来巨大压力?当地百姓是拥护还是反对?带着种种疑问,本刊记
期刊
要实现从“中部塌陷”到“中国新引擎”的转变,中部地区必须转变思维模式,形成共同的区域理念,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区域合作。  自本世纪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以来,“中部塌陷”的局面逐渐得到扭转,反映在经济数据上,就是各项经济指标占比全面回升,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经济持续加速  在未来十年里,中部地区能否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希望很大,难度也很大。  首先,中部面临着重大的发展机
期刊
从区域经济角度看,2013年最大的亮点是在这一年中国加速向西开放,未来这种趋势还会继续。  中国改革开放已进行了三十多年。在改革与开放两大支点中,改革已进入攻坚阶段和深水区,必须以更大决心和勇气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而开放则进入到全方位开放的新阶段,在以前只依靠海洋向东开放的基础上,大力推动陆地向西开放,并在这几年迈出实质性的步伐。“十八大”报告提出:“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扶持力度,
期刊
西部地区是国家扩大内需的主战场之一,国家推动西部地区加快发展,需要在一个点上集聚更多力量,因而选择了两江新区,而两江新区要发挥以点带面作用,就必须确立起区域性中心地位。  中国经济发展周期进入到“新的三十年”,中央加大了中西部发展的力度,但在重庆及广大西部地区一直缺乏经济增长新的突破口。两江新区的出现,将给西部经济增长增添新的“引擎”。  西部大开发需要突破口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发深圳、90年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