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古典诗词中悲秋现象产生的原因

来源 :学术理论与探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oshaohu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中国古典诗词的长廊中,对于秋景的描写特别多,而且古人的咏秋之作多发悲凉之声,这是一个十分耐人寻味的的现象。是什么原因使中国古典诗词涉及到秋的内容总是呈现出以悲秋为主的文化现象呢?从中国古典诗词中“秋”本身的文学意象的本质内涵、中国人传统的人文观念和审美习惯、中国历代的政治文化环境及诗人不同的命运等几个方面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关键词:古典诗词;悲秋现象;审美共鸣;悲秋意境;悲秋特色。
  
  秋天,在今人看来多是一个神清气爽、欣欣向荣、色彩斑斓的季节,它给人以丰收的期盼,人们往往以“金色”缀之于她,称之为“金秋”。但对于古代文人,却似乎很少有这份喜悦。在他们的眼里,秋天是一个令人伤感的季节,秋风萧瑟,草木枯黄,秋月寂寞,一片肃杀衰败的景象。这种悲凉的氛围,正好给多愁善感的中国古代文人提供了一个抒发内心愁苦的机会。所以当他们需要表达悲伤的心情时,往往就会借助“秋”这一透着凉意的意象。而当他们把这种情感熔入笔端时,中国古典诗词里的咏秋作品,便或多或少地带着忧伤,产生了一种延续了数千年的特殊情感——“悲秋”情怀,从而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特有的悲秋现象。
  
  一、中国古典悲秋作品中的“秋”的文学意象的本质内涵
  
  中国古典诗词非常注重写意。同时,中国文人也钟情于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喜欢用象征手法,善于借助各种丰富的意象来映射自己的心情及思想。诗人流沙河指出:一首诗,就其结构来讲,可以分成描写和叙述两个部分。所谓描写,就是画。所谓叙述,就是说。画一画,说一说,一首诗就出来了。古人写诗诗中有画,但绝不是见啥画啥。他写诗,说婚事之喜,说新娘之美,同时画桃树,画桃花,而绝不会去画葛乱缠,蔹草乱生。因为桃树多子,桃花多艳,这样的画面,洋溢着喜悦,蔹草乱生这样的画面漂浮着烦忧,暗示着不幸,所以用于说丧事。[1]概况地说,中国古典悲秋作品中的“秋”的文学意象的本质内涵包含三个方面:
  一是对人生失意的愁怨。秋色秋景引发文人的秋愁秋怨,更触动他们内心事业无成、生活不幸的痛楚。“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还独倾。”(《琵琶行》)这是白居易悲惨孤独苦闷生活的真实写照。而杜甫的《登高》把人生的不如意推到了极致:“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悲秋”两字写得极其沉痛。秋天不一定是可悲的,但是诗人目睹苍凉的秋景,想到自己沦落他乡,年老多病的处境,因而产生了无限的悲秋之情;又有感于国家的战乱、政治的腐败,而报国无路,壮志难酬,更觉悲凉。风、天、猿、燕、木、江、病、鬓、酒共融一体,同牵一情,同表一愁,沉郁悲凉的诗句,将诗人“艰难苦恨”的人生境遇书写得淋漓尽致。
  二是离别和相思的痛苦。离愁别恨相思,自古就是诗人词家难以割舍的情怀,而凄凉、冷落的秋天景象有助于衬托和渲染这些情绪。白居易的“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琵琶行》),活画出一幅悲凉沉重的秋江离别图;而李清照则在词句中将自己的相思之苦与秋菊紧紧相扣:“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这里的诗人与菊花早已成为同病相怜的姐妹,菊花已瘦,诗人比菊花更瘦!
  三是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悲叹。秋天的肃杀萧条,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这很容易引起那些经历了种种生活艰难或已经年老的诗人内心的共鸣。汉武帝刘彻在《秋风辞》中便以“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为开头,描绘了一幅秋风劲吹,白云翻飞,草木黄落,北雁南归的秋景,最终以“少壮几时兮奈老何”结尾,感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青春不在。
  
  二、中国人的传统人文观念与秋的悲凉特征形成了审美共鸣
  
  诗人与自然景象之间的审美共鸣作用是构成悲秋现象的桥梁。所谓审美共鸣,是指在一定的审美条件下,审美主体会因自身处境特性而对审美客体的相应的审美特性进行强化和渲染,形成相同的物我合一的审美感受。[2]
  从人的角度看,几千年来老庄思想对中国文人的影响深远。老庄的“任自然、固位、保身、齐是非、齐物我”等思想,形成了中国人独特的无宗教信仰的传统人文观念并决定了中国人对长生不老的渴望和对死亡的恐惧。同时,孔孟“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积极入世观,又激发了中国文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当这一追求得不到满足时,人生的失意之情便油然而生。再者,中国人历来具有强烈的念旧传统观念,常常怕亲人的离散,时时恨故土的游离。身在它乡,却终日对故乡魂牵梦萦,终身难了“叶落归根”之情。最后,中国古代文人更是致情致性的性情中人,对人世间的悲欢离合非常敏感,因而,朋友亲人恋人间的离愁也需要通过用哀怨的词句表达出来。
  而“秋”所具有的万物凋零、秋风冷冷清清、秋月孤孤单单的悲凉特征,正好为中国古代文人们提供了这样一种表达心中种种郁闷的心境物象。加之“秋”按照中国阴阳之说即属阴,含有死亡之意。因而“秋”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常常与死亡、失意、离愁、思念之情等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从而使诗人眼中的“秋”更进一步地人性化了,并与之产生了强烈的审美共鸣。于是,诗人把秋的悲凉气氛推向极致,吟咏出无数的充满悲秋特色的忧怨佳句,形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现象。
  在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人把凄清的秋景与伤感的情绪联系起来,构成一种凄迷恍惚,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就生动地描绘了三幅深秋清晨的图景,用以烘托作者对意中人可望不可及的无奈和伤感之情。屈原在《湘夫人》中,也用凄凉的秋景来表现湘君对湘夫人的思念之情:“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柳宗元在《与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华亲故》中写道:“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若为化作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这是多么形象生动而又新奇大胆的描绘!看,尖山似剑,而诗人希望自己的身躯被割成上亿块,为的是能尽兴地遥望故乡!这是怎样的一种思念之情啊!而李白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把一颗思念之心挂在了明月上,顺着秋风直接飞到夜郎去慰问好友王昌龄,这又是多么惊心动魄的意象啊。
  中国古代的文人们就是这样,在把自己的离愁别恨抒发到了极至的时候,往往也把描写悲秋的诗文词句发挥到了极至。
  
  三、中国古代文人重文轻理现象和出仕环境进一步强化了诗词的悲秋意境
  
  在欧洲的历史发展中,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使他们的许多学者成为博古通今的跨学科通才。他们不但在文学上,而且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取得了建树。如人文主义作家拉伯雷,在文学和哲学、天文、地理、数学、医学、考古学、植物学方面都有精深的造诣。由于欧洲文学家们对一年四季的更替和天体的运动有比较清楚的认识,这使得他们不会像中国古代的文人们那样,为秋风秋雨、月缺月圆而伤心落泪。
  而中国几千年来的读书人,多有文人,少有科学家。这与中国“就文废理”的“应试教育”——科举制度是分不开的。在中国的历史发展长河中,一直就流淌着读书为官的主流思潮。从孔子的“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到历代的科举考试制度,中国文人总是走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道路上。所以,他们有很深的文字功底,饱览史书,从政有术。但是,他们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却知之甚少。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古人看见月缺花残,总是黯然泪下,是可恕的,他们那时自然科学还不发达,当然不明白这是自然现象。”[3]这正是古人悲秋作品偏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举制度的弊病,还在于它所培养出来的对自然科学知之甚少的“能人志士”们因为“有学而无术”,所以,除了当官,别无谋生之路。一旦“下岗”,就只能在家“待业”,没有自谋职业的能力,于是穷困潦倒,还自视清高,叹息自己一生怀才不遇。由于没有这种对劳动的体验,秋收的累累硕果往往很难引起他们在情感上的审美共鸣,因而难以体验到秋收带来的身心愉悦,也就缺乏吟咏欣欣向荣的秋天,累累硕果的秋天的激情,使“秋天”作为这些文人笔下的文学意象,悲的一面被强化,喜的一面被削弱,从而少了很多可以有的喜,留下了过多的悲,表现在诗歌创作中总是悲多于欢,离多于合,这是中国古典诗词具有悲秋色彩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四、诗人不同的命运决定了其作品不同的悲秋特色
  
  纵观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悲秋作品,不同诗人的不同人生经历和不同的性格特征及政治胸襟也决定了悲秋作品有着不同的特色,其中既有忧怨哀伤之曲,也不乏悲壮豪迈之辞。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仙李白的诗句显得飘逸豪放。“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圣杜甫的诗句语意平实,感情却深沉。“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政治失意,亲人久别的苏东坡的词句,既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矛盾痛苦和自我宽解,又写出了作者热爱人生,积极入世,乐观豪迈的思想感情。而抗金民族英雄辛弃疾在“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之时,“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显示出一种悲壮的大气,这是因为词人力主抗金、一心报国的雄心壮志不能实现,却又累遭主和派打击诬陷,闲居二十年之久,因而形成了悲壮而沉郁的豪放词风,少了些儿女情长,多了些忧国忧民的悲壮之气。这与流连都市,浪迹青楼的浪子柳永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杨柳岸,晓风残月”,以及早年失夫,巅沛流离的李清照寂寞凄苦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哀婉词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参考文献:
  [1]流沙河.十二象[M].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87:5.
  [2]庄志民.审美心理的奥秘[M].上海:上海人们出版社,1983.
  [3]鲁迅.致颜黎民.鲁迅全集(第十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1:27.
其他文献
摘 要: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本文通过对当前这一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现状进行分析,有的放矢的指出了预防对策。  关键词:社会化大预防;预防职务犯罪;特点;对策。    近年来,在建立社会化大预防网络的基础上,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有关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指示精神,各级检察机关积极开展预防工作,努力构筑社会化大预防的工作体系。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实现了三个转变:“由小变大”,即由原来单一检察机关抓预
期刊
检察建议是指检察机关在监督法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改善执法状况,改进行政管理和企业管理,防止和减少违法犯罪而提出改正建议的一种非诉讼监督方式,是对抗诉、纠正违法等刚性监督的有效补充,也是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在检察工作中适用检察建议是近年来检察机关拓宽监督渠道、创新监督方法、增强监督效果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但存在着定位不清、操作不规范等问题。笔者结合20
期刊
摘 要:在油气勘探开发不断深入、石油工程事业不断发展、创新任务更为艰巨、市场竞争更趋激烈的新形势下,油田科研企业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作为从事科研事业的知识分子群体担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如何发挥好占有相当比例的党外知识分子的作用则显得更为重要。文章从提高对科研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的认识高度出发,并站在实践的角度,阐述了工作的基本要求和主要做法,对于做好新形势下油田科研单位党外知识分子工作,更好
期刊
摘 要:新教材的可读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在重点知识上设有很多的不同层次的栏目,要充分利用好新教材设置的这些活动栏目,例如:观察?思考、活动?探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老师所做的演示实验,准确记录实验现象,仔细分析现象产生的原因,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并进一步激发他们探索的热情,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关键词:观察思考;实验探究;系统阅读    现在,高中新课程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进
期刊
摘 要: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的基本性质和根本职能。检察机关预防职务犯罪是检察机关行使法律监督职能的方式之一,属于法律监督中职务犯罪监督的重要内容,是对法律监督职能的丰富和完善,随着预防职务犯罪工作的不断深入,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职能将不断得到强化。   关键词:法律监督; 预防职务犯罪;反腐败;法治。    检察机关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扩展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范围,是对法律监督职能的充分有效利用
期刊
摘 要:行政执法体制是行政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部署了未来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从而也为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使改革有了新思路。改革和完善地方行政执法体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改革和完善地方行政执法体制对推进依法行政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从我国的地方行政执法体
期刊
摘 要:英语在中国的地位被拔得越来越高了,中国的学生,中国的知识分子学英语所消耗的物力、财力和精力远超过了包括汉语在内的所有学科,而且还在进一步发展着,但其意义和价值则有待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索。  关键词:全民;英语;作用。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英语成为中国教育的重点,与语文、数学并列为三大主修课程之一。二十多年来,这种趋势历久不衰,并有逐渐强化的倾向。目前无论是社会上,还是学校里,对
期刊
摘 要:《陌上桑》是我国民歌中最早的一首叙事诗,也是我国文学史上正义女子战胜邪恶的一曲凯歌。它以浪漫主义手法塑造了罗敷的形象美,她有坚贞美丽、聪慧机敏、不慕富贵的高尚品格,是一个容华无比,婀娜多姿,光彩照人,人人为之倾倒的美的典型。本文详尽地分析了罗敷的形象美。  关键词:环境美;用物美;肖像美;心灵美。    从《诗经》到汉乐府,大量的民歌中,有不少篇章广泛地反映着妇女问题。从中我们听到了在封建
期刊
宪法和法律虽然赋予检察机关刑事审判监督权,但在实践中无不让人困惑,其主要原因是监督难,而监督难的原因又是多方面的,有监督程序上的空洞性,也有体制设置上的现实性,又有权力上的失衡性等等。甚至有的公诉人在出庭支持公诉时不敢提“监督”二字,在宣读《公诉意见书》时有意把“依法对刑事诉讼实行法律监督”进行了省略。我们认为,致使公诉人在审判监督上底气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检察机关弱势地位的影响。在
期刊
办案质量是检察机关的生命线,是树立法律监督权威和司法公信力的根本保障。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对办案质量标准认识不统一,对办案质量重要性的认识不够,致使发生因办案质量不高,影响办案效果,损害检察机关严格公正执法形象,甚至发生错案等严重质量问题,损害了检察机关法律监督权威。因此,高度重视并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办案质量,是检察机关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树立法律监督权威的重大课题。    一、对办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