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外语教学中的质与量

来源 :信息教研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903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切事物都是质和量的辨证统一,质以一定的量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量又受质的制约。英语教学中质与量的关系也是如此。这种关系首先表现在准确与流利的问题上,也可以说是交际效力与交际效率之间的矛盾。它关系到读听说写译各个方面,也牵涉到文化传统问题。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相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学内容越多,学生学起来越难,自然也直接影响到学习质量,这是一般规律。强调进度、难易要适当,这是教学上常见的提法。教学实践中也常以放慢进度、缩减内容、降低要求来缓解一下教学上已存在的困难。
  上述结论是在假定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作出的。实际上教学中许多条件并非总是一成不变的,特别是在某些观念转变的带动下,教法以及学生的学法、学习质量往往会发生大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上述现象是可能发生“逆转”的,即教得多学起来反而容易,而且质量更高;教得少,反而困难更大,有时甚至教不下去。应当创造条件,促使这种“逆转”的出现。
  外语教学的主要任务应是语言习惯、语言能力的培养,条件是要有足够的训练量。当学生有了一些初步的能力之后,如果引导得当,就会在这个基础上迅速扩大接触范围,因这时的吸收能力已有了增强。因此“多”应当是保证质量提高的一个条件。
  应进一步指出,并非任何情况下的“多”都会导致“质”的自然提高。这里需要的是这样的“多”:是在引起学生本身需要的基础上,在教师的辅导下,学生自动获取知、能的量的增多,而不应是学生本身条件依旧,只是教师所给予的量的增多。使学生产生需要而“自动”起来学习。经过诱导而能产生这种需要的手段是教师的“少”。“从少人手,由少而多”,学生学习的过程应当如此。简言之,“从少人手”是教师以恰当的内容、在恰当的时机,以“少”为钥匙来开启学生“自动化”之门。这把钥匙如用得好,将带来十分明显的教学综合性价值:强烈的学习需要、自动完善的学习方式、接触面的扩大、知能的明显提高、心理品质的改善,等等。
  我曾在初二的两个班进行了“实用英语”的试验。确定内容为阅读、会话、书面翻译三项,在课堂初步练习的基础上教师只推荐少量适当的材料并提出一些建议;要求学生真用、实用英语; 遇到困难自找出路,目的是观察这类活动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产生什么影响。学生自然十分认真地完成了试验项目规定的任务。之后,学生无一例外地都沿着活动中探索出的路子自动开始了自学活动,其热情令人惊奇。几位家长找到教师,说孩子学英语“上了瘾”,要询问是用的什么办法。期耒发现,仅学生阅读、笔译的数量就比教材应授内容多出若干倍;在“学什么,说什么,方式自定”的原则之下,学生在真用、实用中把全部所学内容反复用了许多遍。学生说,英语该怎么学,我有点入门了,毕了业我就这样自学下去。
  上文所说的“少”,就是能够以此带动全局的关键。教学中常见的相互有直接联系的一组事物中,某一事物处于各种联系的交汇点上,对其他事物具有较大的影响作用,它就是所谓的关键之点。如“词”、“句”、“文”这一组中,“文”是交汇之点,因在结构、文义、用法等几个方面,三者之联系都汇集于此。所以由。文”人手就是抓住了关键,可为以少求多创造条件。又如理解、记忆、使用这三个因素交汇于使用,使用即为关键。至于新、旧内容之间的关系,我们主张“旧”是关键,要“以旧带新”,以“旧”为关键就等于抓住了学生的优势。我曾让学生在新教材中寻找旧的因素,结果学生惊奇地发现,一篇新教材竟未发现其中有“纯新”的东西,都在不同的方面与旧材料有联系,即使是从未学过的生词,在音、形、义、用等某一方面总与旧词有相同、相近、相反、派生、包孕等某一种形式的联系。学生针对寻找结果谈出这样的体会:学习有的是窍门,就看你会不会
  发现它、利用它!至于为广大教师所认可,且行之有效的“听说领先”这样的教法原则,也是根据“四会”之间的联系,在一定阶段抓住关键而提出来的。
  由于要求的变化,角度的不同,关键的选定也非一成不变。上例所提理解、记忆、使用这三种学习上的功夫,如为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语法知识,可利用记忆、使用二者所已经形成的语言能力基础,有条件地从理解人手。所谓条件,就是利用其余两项所形成的优势来“托”出“理解”。比如为加深冠词知识的掌握,我曾要求学生把已熟练掌握的包含冠词的文句尽可能多地集中起来,然后自行分析、归类,解释出冠词在各种场合的使用方法。通过这次实践,学生说,他们能背着例句讲出冠词各种用法的细微区别。这种语法知识的传授方法(不是讲授,因并未讲),是以练代讲,是记忆、使用基础上的理解,实质上又是以理解为纲的高效率的复习旧课,总之,是以语法知识的理解串起了其余几项外语学习上的基本功。
  分析联系,利用关键,以少引多,争取多方效益,这就是质、量关系逆转的引发条件。这已涉及了教法上的一些主要方面,所以质、量关系是教法研究的一个中心问题。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教育信息、教辅资料的快速更新,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使课堂教学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教学节奏变快了,课堂容量变大了,但是这些变化是否意味着教学质量就提高了呢?“大容量”与有效性为情境提出问题,很吸引学生,接着自然过渡到引导学生思考解决的办法,从而引出课题。其实,在如今“量大”为“佳”的影响下,这样的局面比比皆是,时间不够的主要原因正是“题量大”。仔细研究这些题目,也真是题题精彩,弃之不舍,这就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多问题:题量太大,时间有限,完成不了;题题精彩,所以繁华锦簇,反而分散了重点;由此,学生失去了探索所需的时间与空间。在教学中,我们应尊重英语学科的特点,根据教学内容,紧扣教学目标来选题,以求突出重点,达到以少胜多,以质为上的教学效果。只有达成有效性、层次性和拓展性的大容量才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
其他文献
没有人能够知道春风的颜色,只有当她吹拂过山川和田野;没有人能够知道教育将要发生,只有当学习者的心灵扬起风帆;没有人能够知道孩子们的灵慧,只有当他们自由地思考和实践。  《望晨光之熹微》——郭思乐  人类在不断探索中,对某一事物的研究,养成了一个思维习惯——寻根溯源。对于“教育是什么”这个哲学问题,古今中外,见仁见智。鲁迅先生曾说:“教育是要立人。”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则认为:“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
期刊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发展的今天,信息网络时代技术异军突起,运用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技术开展好教学活动正在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作为新的教学媒体,如何在课堂上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展现它独特的魅力、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条件,应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新颖性、多样性、生动性、趣味性,是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动机和提高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条件。“兴趣和爱好是最好的老师。”上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一、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习情
期刊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也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就明确提出要“多认少写”,要在此阶段规范的课堂教学中认识两千多个汉字。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刚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一打开课本就是大量的、抽象的归类识字,这就决定了识字教学是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
期刊
美术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教育,是当前中学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训练学生各方面的美术技能,提升其艺术修养;而且更是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智力水平、创新能力的发展,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进步的重要手段。2006年3月,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明确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尤其是要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艺术修养和思想道德水平。由此看出,美术教育与其它传统学科在教育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与加强,培养有为交际适用外语的能力的人才这一任务越来越迫切地摆在我们的面前。作为一名外语教师,我有责任为此任务做出努力。  要完成这个任务,培养学生适用语言的能力,我们必须树立学生是外语学习主人翁的观点,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自治、自理、自学能力和运用知识技能的能力,发展智力、情意,从而达到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和个性全面发展的目的。在教学中,
期刊
郭思乐,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在国内出版《本体教育模式论》《思维与数学教学》等专著八部,主编著作多部,并主编有关中小学生本教育的实验教材,发表论文一百余篇。曾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访问苏联教育科学院,在莫斯科出版俄文专著《数学思维素质》。科研论著先后获全国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一、二等奖,首届全国师范院校基础教育实验研究成果一等奖等,并获广东省优秀社会科学研究突出立功证书。  
期刊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提倡素质教育,如何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成为教育界讨论的话题。笔者经过学习、研究以及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需要从以下几点抓起。  弄清实施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的目的是什么?笔者认为它是以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应试教育是以应付考试,特别是应付升学考试,追求升学率为目的的教育。高中数学学科的素质教育是一种全面发展的教育,涉及到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心理
期刊
一、引导学生掌握系统的军事历史知识,科学揭示军事历史发展的规律  在“人教版”《中国历史》第一、二册里,军事史知识除13课较为集中外,其余分散在各课各目中,有的是一场战役过程的叙述,有的是一位军事历史人物的生平介绍,有的仅列出了一幅兵器插图。平时教学中学生所接受的军事史知识是杂乱的、零碎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教学时机,适时地把同类军事知识加以综合,使知识序列化、系统化,并揭示其发展的规律。 
期刊
我国九年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的美术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四化”建设人才,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尤其是近几年,原国家教委在基础教育中强化了全面素质教育,重视美育(即审美教育),学校中的美术教育也得到了迅速地恢复和发展。国家和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为了加强基础教育,不断地改善教学条件,修建了一些新的教学楼,我们学区初中,就是其中之一。它周围山峦环绕,河流相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