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

来源 :中华儿女·书画名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k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主持语:A12T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力量的发展,发掘最具潜力的艺术新星,通过展览展示、跨界整合助力中国当代艺术新生力量的成长。在A12T,艺术品不是拯救世界拯救灵魂的超级英雄,它是与你一起生活的朋友、知己。艺术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闪耀智慧,带来愉悦,让我们思考,拉近人与人的距离。在一个更为开放和平等的时代,收藏艺术品不再是一种特权,每个人都可以以自己的品味欣赏艺术品,因此A12T通过“艺术夜现场”、“艺术衍生”、“艺术公关”等跨界创新模式,深度开发国内外当代艺术家的艺术外延,将艺术引出象牙塔,带入现实领域,让艺术的魅力与想象力启发每个人的生活。
  时间:2014年1月10日
  地点:A12T当代艺术中心
  受访人:张 蕊
  采访人:陈 星
  SHMJ:A12T是一个非常时尚,听起来很有活力的名字,这样命名有什么特别涵义吗?
  张蕊:听上去的确有点不知所云的感觉,其实含义比较多,A12T是12年12月开始筹备的,同时一年有12个月,也就是我们所提倡的“艺术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天”。在我们的logo里面1和2组成了一个R,共同构成了一个ART,这结合的很好,也很好的体现了我们的理念。开业以来几乎每天都会解释这个名字——向媒体、向艺术家、向公众,的确很有趣,都说给企业起名字不要取这种对别人来说毫无意义的缩写,但是我想这也就是A12T与众不同的地方之一,因为独特,所以令人难忘。
  SHMJ:你们的画廊空间设计很具有当代感,体现了A12T的定位?
  张蕊:首先从硬件上来讲,画廊的空间肯定要有能满足我们办展览、办讲座沙龙、举办跨界活动、展示销售衍生品的需求和功能。再有就是视觉上肯定要体现我们的愿景和特色,A12T致力于推动中国当代青年艺术力量的发展,同时它独特的优势在于跨界整合,所以空间的设计一定是个性化、有活力、同时满足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所以你可以看到炫蓝灯光的玻璃大门,进门处的衍生品区域,以及里面的展厅和二楼的VIP酒廊。
  SHMJ:现在国内的画廊业并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能谈谈你们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吗?
  张蕊:我觉得“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这种说法并不准确,其实大家都知道“成熟的模式”是怎么样的,欧美的画廊业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到现在已经非常成熟和规范,往近处说台湾的画廊业也很成熟。很多大陆的前辈画廊在过去几年中也为了摸索适合我们自身情况的模式付出了很多努力,但这是需要时间的。也就是说,我们知道要怎么做,只是和我们现阶段能做到什么程度有所差别,这受制于很多因素,需要大家一起努力,目前的趋势是很好的,比如,北京画廊协会的成立、由文化部主持的“诚信画廊”评选,我参加过画廊协会的一些活动,很专业很实用,也增进了业内人士的沟通交流。
  SHMJ:目前国内的画廊很多,你觉得和其他同行比,你们最大的优势和特色是什么?
  张蕊:我觉得无论做那一行“人”都是很重要的因素,我们有一个很棒的团队,年轻、有活力、有闯劲、专业上也很用心,跟对的人一起做事,这很重要。另外,除了画廊我们还有一个公关公司,和很多品牌有很好的合作,使我们的经营有更多的可能性,比如,可以和合适的品牌做跨界,其实很多品牌都对艺术感兴趣,尤其奢侈品牌,大多重视自身的艺术性,很多画廊都想做这一块,但是我们显然具有其他画廊不具备的基因优势。
  SHMJ:挖掘青年艺术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操作上也有更多风险性,为什么有这种考虑,把青年艺术家作为合作的主体?
  张蕊:投入就肯定有风险,任何行业都是这样,而在画廊业中细分,做年轻艺术家、做成熟艺术家、做二级市场都有风险,做二级市场的画廊要面对货源、真伪方面的风险,这不能说风险谁大谁小,只是风险类型不同、面对的具体问题不同,而不同定位的画廊也都要想办法规避自身相应的风险,这是任何一个行业的企业都要做的事。
  A12T之所以选择年轻艺术家作为经营的主要对象,这个团队愿景和团队自身特点有关。我们的团队年轻、主观上又都很热爱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另外,年轻艺术家的作品紧贴当下生活更容易打动人,做画廊肯定还是要做自己相信的艺术。而且年轻艺术家的作品,也相对时尚,适合和一些品牌结合进行推广,做起跨界来也更有的放矢。
  SHMJ:你们与青年艺术家的合作方式有哪些?都为他们定制什么样的推介手段?
  张蕊:最基本的就是举办展览,包括个展、群展,展览期间会出画册,在媒体作相应的推广。另外就是参加博览会,将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不同城市、不同的区域市场,展示给不同的受众。再有就是我们比较擅长的——跨界,将艺术家的作品和品牌进行跨界整合,我们合作的都是比较知名的奢侈品牌,所以是一种很有效的推广艺术家的途径。
  SHMJ:艺术家属于流动性资源,再加上市场的不成熟,你们选择上会有哪些具体的标准?
  张蕊:首先作品要好,这个是毋庸置疑的。同时艺术家的人品和修养也是很重要的。踏实专注、有自己的艺术追求这些都是我们非常看重的品质。另外,我们很看重艺术家的胸怀和理想,希望和有想法的年轻人一起做事,我想这是A12T追求的合作状态。
  SHMJ:艺术夜现场是个怎样的活动,可以具体介绍一些你们成功举办的活动吗?
  张蕊:这个主要是一些跨界活动,比如我们最近与宇博表(Hublot)的合作。将时尚、充满个性的宇博表款与青年艺术家独特富于创意的作品一同呈现。宇博是一个年轻的品牌,却已经是顶级腕表中不可忽视的成员,有着与A12T共同的年轻、前卫的品牌性格。可以说这是一个多方共赢的活动,类似这样的活动我们还会继续做下去。
  SHMJ:艺术跨界是个很新颖的方式,你们在这方面有哪些举措?
  张蕊:跨界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说法,具体的做法有很多,但是都是基于品牌和作品本身在气质、主题等方面有所共性,我们希望无论是哪种合作,它本身都不是牵强、流于表面的,而是和谐有机、浑然天成的。比如我们目前和知名珠宝品牌Ido的合作,将青年艺术家高瑀的作品中的经典形象与Ido的品牌理念相结合,制作成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动画短片,这个目前还在制作中,我个人也非常地期待。   SHMJ:我知道你们是个年轻的团队和机构,在创办与发展中有怎样的成长故事可以分享一下吗?或者团队成员之间的故事?
  张蕊:这个我想说一说我们画廊的铁三角,也就是我、运营总监杨叶南还有画廊的灵魂人物林瀚,三个人背景、经历、性格都有很大的不同,我们的合作基本上就是我是偏保守,林瀚比较激进,叶南性格比较温和起到调和作用,防止我们打起来,就有点像《中国合伙人》里面的三位。但是不变的是我们都很爱画廊,我们常常开玩笑说我们都是画廊的“亲妈”。
  SHMJ:下一步工作的重点是什么?谈一谈14年的规划。
  张蕊:主要还是做好展览,提升展览的品质,不断发掘好的艺术家。另外就是发挥我们的跨界特长,做一些新颖、有意思的跨界合作。14年大概在我们自己的空间会有六到七个展览,上下半年在不同城市各一个博览会,也会在不同国家和地区和其他机构合作展览。另外最近在做2014年的媒体推广计划。
  SHMJ:从一个行业角度,你怎么看待画廊业的存在与发展?
  张蕊:这个行业自古就有,也会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发展变化,在每个阶段的初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需要画廊人不断地努力去克服和修正。比如我们现在所说的画廊,明显区别于之前的画店,有专门的空间定期进行展览,经营也更加系统,但同时也有泡沫、炒作等诟病,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一代代画廊人为了一个更规范、更健康的环境所做出的努力。
  SHMJ:你们是怎样预计当代艺术的发展的?
  张蕊:你这个问题是指艺术本身还是艺术市场?如果是艺术本身,那我想这个是无法也无需预计的,所谓当代艺术,简单说就是反映当下的艺术,既然这样,它肯定受到所处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社会多种方面中的一环。如果你指的是艺术市场,那肯定是越来越健康越来越规范的,因为我们都在努力嘛(笑)。
  SHMJ:你们提倡把艺术拉下神坛,收藏不是特权,这是未来主导的方向吗?会把藏家定位在哪些人群,主推的艺术品会是哪种形式居多?
  张蕊:没有那么严重,就是希望更多的人可以有机会参与。藏家的人群我们不会刻意的定位,因为收藏艺术品的喜好是很个人化的。如果有什么标准,我想就是和我们有共鸣的人吧,希望他们真的认同我们做的艺术家。推艺术品的主要形式还是展览、出版、媒体这些吧,当然也会通过跨界合作让艺术更广泛地融入生活。
  SHMJ:在当代艺术的大环境里,你们期待未来A12T扮演一个怎样的角色?
  张蕊:首先我们要做一家好画廊,专业、规范、诚信,这是最基本的。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希望A12T能做一家有影响力的风云画廊,当然这是我们的终极目标,需要不断地努力和积累。
  SHMJ:非常感谢你接受我们的采访,我们能感受到A12T的活力和激情,也很期待它未来的大展身手!
  张蕊:谢谢。
其他文献
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它是那种能深刻表现宇宙生机、世界实相和人生真谛的艺术化境,也就是说意境产生自意象而又超越于意象,旨在追求“景外之景”、“象外之象”的韵致,最终是心灵的反映。  作为一位青年山水画家,刘明有着对“意境”的仔细体味和把握,善于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构造他梦幻般的山水世界,他极为重视个人的主观感受,将宇宙、山川、太空等作为作品的表现题材,追求古朴清新、雅意天成的笔墨形式,并带有明显地经过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王俊标  采访人:李 恺  SHMJ:你一直以来坚持“工笔画”创作,“工笔”与“岩彩”有着历史的渊源,对于这样的讲法您是否赞同?  王俊标:正如你所说的,“工笔”是我非常喜爱的绘画形式,不管临摹也好,创作也好,我的作品里“工笔语言”是比较明确的。我曾经临摹过很多传统的东西,现代的东西,而最早知道“岩彩”是通过书籍,但是真正实践它的机会却很
期刊
绘画是从“看”出发的艺术。在图像及其发达的当下,如何在无处不在的形象包围中,重新确立绘画的价值是摆在艺术家面前的问题。传统的写实与写意人物画难以激起人们阅读的兴趣从根本上是因为其只关注如何具体去画而漠视了如何去看的智慧,由此造成了与外界的隔阂,绘画成为一种样式。  没有预设答案,从认真对待“看”开始,一些年轻人物画家为我们展现了新的人物画图景。强调“镜像”的观照方式,注重幻象与像罔的表达是他们的特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杨志滨  采访人:山 己  杨志滨:我通过一段时间对于“岩彩”进行研究,感觉收获是比较大的。传统的“岩彩画”当中也非常重视线条的运用,同时还有平面化的处理方式,画面的意境。在我看来,“年画”同“岩彩”之间的气场上是相通的,如果非要用语言表述出来是很困难的事情,虽然“年画”被国家列为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则重点放在了如何刻板,印刷
期刊
青绿山水于工笔中自成一格,观其妙者,应既展工笔整饬,复得江山悠旷,此犹艺道两端,不可偏废。制线造境,非技法谙娴者不能擅场,而巧似衍度极易流于妍好,俚气顿滋,故惟有艺巧而格高者堪称佳构。艺巧毋庸多论,格高尚待诠解。以鄙管见,青绿品格之高下全赖醇雅古意之有无。  学兄浦均,淮夷人,朴茂有古风,去岁入研究院同室问学。曾负笈金陵七载,从教数年。浦兄研习工笔山水有年,居随园时笔底状貌初具。游踪写生,驻足忖思
期刊
受访时间:2013年11月  受访地点:上岛咖啡  受访人:梁 健  采访人:山 己  SHMJ:是什么样的契机让你接触到“岩彩”绘画?  梁健:一直以来我都在画“水墨”,记得在天津美院读研究生的时候有一次临摹“敦煌壁画”的课程,2008年我就和几个同学来到敦煌考察了半个月时间,当在现场观看“敦煌壁画”的一刹那我就被彻底打动了。以前接触“敦煌壁画”是在画册、媒体、文艺作品中,当真正融入到现场去感受
期刊
借求学之缘,我和陈川相识于广西南宁,后又在北京相逢,平日对饮畅谈,引为知己。其为人稳重敦厚,谦和恭谨,刚毅中不乏温和,严肃中深藏智慧,予人一种文质彬彬的儒雅印象。  古人云“文如其人”,画亦如其人,此似已为公理。当然这并不是说,人品高、修养深就都可以成为大文人、大画家,但反过来说,人格低俗,修养乏善者绝不可能在艺术道路上走出多远。正如郭若虚所言:“窃观自古奇迹,多是轩冕才贤,岩穴上士,依人游艺,深
期刊
杭州画院副院长,杭州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日本国际水墨画协会理事。  1980年组画《女娲补天》获瑞士国际艺术邀请展银杯奖。1991年水墨画《狐狸》获法国拉尼翁国际美术邀请展第二名。1996年水墨画《远秋》获日本国际水墨画展金奖。1992年水墨画《樱桃时节》获加拿大国际水墨画展枫叶奖。1995年工笔画《女娲补天》获美国世界妇女视角艺术展优秀奖。1993年工笔画《洛神
期刊
诗大序有这样一段话:“诗者,志之所以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古仪(原名励国仪)的画,非但有诗情,更有歌的旋律和舞的韵味。她的画是她“情动于中”而形于画的表征。她借着传统中国绘画的语言,巧妙地结合了工笔与写意,细腻与豪迈的对比效果。这种独特的风格,非但充分显现了她个人朴质柔和的气质和不让须眉的
期刊
宛如一首首动人的民谣,又如低低的柔声倾诉,我们面前是一个亲切、温馨的女性天地。在这里回旋萦绕的,是一颗灵慧、敏感的心灵自然流露的清音。  在古仪的这些画作里,你会渐渐体会到情意真切而又感觉微妙,一种如同朝雾般轻柔而又抒情的感觉,一种典雅、细腻又含着一股高贵、脱俗的气息。阅读这些画作一点也不费力,它们既不宣讲深奧的哲理,也无意作某种布道,作者绝不想让你作一次疲惫的视觉旅行,也没有为你预备了丰盛的视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