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评东坡书法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chuanqi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宋代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虽然以蔡襄的年纪最大,却是苏轼占了鳌头,成为宋代书法的领军人物,黄庭坚、米芾都深受其影响,开一代新风。关于苏轼书法的艺术成就,一般总是说他早期学二王,并且受到徐浩(徐季海)的影响,后来师法颜真卿,发展出自己的风格。认真探究起来,徐浩对苏轼的影响究竟有多大,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只是传统书学长期以来有这个说法,而且经常举黄庭坚的评论为证,似乎成了定论。
  黄庭坚评论苏轼学书的历程,最重要的一篇题跋,后来刊印在《山谷题跋》中,其中提到了徐季海,是研究者经常引用的资料。天津博物馆藏有宋拓《西楼苏帖》,其中就有黄庭坚跋苏轼的书页。《西楼苏帖》是宋人汪应辰搜集苏轼书法刊刻的帖石拓本,三十卷全本早已失传,世传法帖只见残本。现存的宋拓残本,海内外仅见六册,即天津博物馆所藏五册,及北京市文物公司所藏一册。因为是宋拓,最近于原来书迹,也就最具有研究价值,弥足珍贵。天津博物馆所藏《西楼苏帖》有“晋府本”一册,黄庭坚的书跋就在其中,解说资料如下:
  此册帖心纵30.6厘米、横23.5厘米,共32开,锦面清装裱,收录了苏轼与程正辅、俞汝尚等亲友的书信,并黄庭坚书跋一则。苏轼行书书信,“不矜而妍,不竦而庄”。帖首清·阮元题“成都苏帖”,帖中钤“晋府书画之印”“瑛兰坡家珍藏”“江邨秘藏”“弢斋秘籍”等收藏印,以及先后有清高士奇、成亲王永瑆、梁同书、郑孝胥、杨守敬、端方题跋。此单册与另外4册曾分别流传于世,端方于宣统元年搜集在一起,民国初年归天津徐世昌,上世纪50年代入藏天津博物馆。
  此拓本墨色浓郁,字口清晰,书写、摹刻、传拓均在北宋与南宋之间,与原迹相差无几,堪称天下真迹一等。此帖60余件作品中,除草书、楷书外,大多为行楷书,包括了苏轼早、中、晚年的作品,集苏书之大成,可以管窥其书法艺术的发展轨迹和杰出成就。黄庭坚书跋释文:“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诚悬。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北海。至于笔圜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人。数日年后,必有知余此论者。绍圣五年五月己酉,渝州觉林寺下舟中书遗维昉上人。”
  释文说“姿媚似徐季海”,其实有误,应该是“姿媚似徐浩”;“其合处不减北海”,则漏了“李北海”的“李”字;“数日年后”不通,因为“日”字漶漫,或许是误读了“数百年后”。(见《西楼苏帖》黄庭坚题跋图)出现明显错误的原因是抄袭了刊印的《山谷题跋》,没有仔细对照拓本文字。这就给了我们一个警训,读古人评论文字,特别是还有书迹在世的,不可大而化之,必须慎思明辨,谨严从事。黄庭坚题跋的真正寓意何在?他认为苏轼学习书法,究竟师法哪几位大家?题跋中明确指出,苏轼学王羲之《兰亭》,学颜真卿,学杨凝式,没说他学徐浩,没学柳公权,也没学李阳冰。只是在不同时段的特殊情况下,类似或合乎后三者的风格面貌。
  近年有人写了专论,讨论徐浩对苏轼的影响,指出黄庭坚跋苏东坡《黄州寒食诗帖》,就说苏轼学徐浩,袭用流传的说法,正式引了这么句话:“其徐会稽之圆劲,颜鲁公之肥腴,李北海之欹侧”,因此,徐浩对东坡书法的影响,由《黄州寒食帖》的黄庭坚跋语可以得到印证,不容置疑。引黄庭坚跋语,当作黄庭坚的认证,言之凿凿,似乎是研究学问的实证手段,不过,引文要依照原话,不可上下其手,改动文句,作为配合自己论点的证据。黄庭坚《黄州寒食帖跋》的原文是什么呢?请看:“东坡此诗似李太白,犹恐太白有未到处。此书兼颜鲁公、杨少师、李西台笔意,试使东坡复为之,未必及此。他日东坡或见此书,应笑我于无佛处称尊也。”(见《黄州寒食帖》黃庭坚跋图)黄庭坚指出的是,东坡在《黄州寒食帖》中兼有的笔意,有颜真卿、杨凝式、李建中(西台),哪里有徐浩的影子?专论又说,黄庭坚对徐浩书法的评价是:“书家论徐会稽笔法:‘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以余观之,诚不虚语。”“怒猊抉石,渴骥奔泉”,确是古人对徐浩的评语,黄庭坚也曾如此引用,不过引用的语境却不是称赞徐浩,而是说徐浩当不起这样的赞誉,东坡书法才适合如此称颂。黄庭坚的原话是:“东坡此书,圆润成就,所谓怒猊抉石,渴骥奔泉,恐不在会稽之笔,而在东坡之手矣。”(《跋东坡水陆赞》)写一篇论文,如此断章取义,假造证据,混淆是非,实非学术讨论之福,也陷古人于不义。
  其实,黄庭坚说东坡的中年书法近似徐浩,也只是说说而已,并非认真地定性论断。在《跋东坡书》一文中,黄庭坚原来是这么说的:“东坡书如华岳三峰,卓立参昴,虽造物之鑪锤,不自知其妙也。中年书圆劲而有韵,大似徐会稽。晚年沉着痛快,乃似李北海。此公盖天资解书,比之诗人,是李白之流。”真正要说的话,是前面两句赞叹东坡书法,有如华山的雄伟壮丽,更卓然特立于参昴星辰之间,是天地间难以企及的神妙之品。后面说中年像徐浩,晚年像李北海,只是形容书法的外貌,陪衬前面赞叹的附带比方,是文章笔法的延续,提供形象描述,便于一般人的理解。
  黄庭坚多次以苏轼的书法与古来书家并列,述及晋唐大家对东坡的影响,却不曾标举出徐浩是真正的关键。上述这段引文,前面还有更清楚的论列,说明黄庭坚对晋唐大师的崇拜,以及东坡在书法史上的地位:“余尝论右军父子以来,笔法超逸绝尘,惟颜鲁公、杨少师二人。……予与东坡俱学颜平原,然余手拙,终不近也。自平原以来,惟杨少师、苏翰林可人意尔。”在《跋东坡墨迹》(即上文《西楼苏帖》黄庭坚跋的刊印本)中说:“东坡道人少日学《兰亭》,故其书姿媚似徐季海。至酒酣放浪,意忘工拙,字特瘦劲,乃似柳悬诚。中岁喜学颜鲁公、杨风子书,其合处不减李北海。至于笔圆而韵胜,挟以文章妙天下,忠义贯日月之气,本朝善书者自当推为第一。”文字与宋拓本有出入,但意思相同,说的是,苏轼年轻时学的是王羲之的书法一脉,字体的姿媚形态像徐浩,随兴自然不受拘束的时候,像柳公权的瘦劲。中年以后学的是颜真卿、杨凝式,而有李北海的风韵。这也可以从苏轼自己的论述得到印证:“自颜、柳没,笔法衰绝。加以唐末丧乱,人物凋落磨灭,五代文采风流扫地尽矣。独杨公凝式笔迹雄杰,有二王、颜、柳之余。此真可谓书之豪杰,不为时世所汩没者。”(《评杨氏所藏欧蔡书》)不论是黄庭坚的跋,还是苏轼自己的论述,很清楚表明,苏轼学书法,是从二王、颜真卿、杨凝式吸取精髓,与徐浩关系不大,甚至根本没有关系。书法外表的体貌有类似之处,而令人感到风格相近,是因为秀美而有姿媚的倾向,但是气骨不同,也就没有真正艺术审美精神的承袭关系。   黄庭坚颂扬东坡书法不遗余力,认真探究东坡书法的历史地位,同时也以之比拟形貌相近的书家,这就在他论述中出现了模糊的空间,容易让人误读他的本意。归结起来,他对东坡书法的定位是:师法二王、颜真卿、杨凝式,这是气骨精髓的承袭与发展;而在字形章法的姿态上,与徐浩和李北海有貌似之处,则是观赏的表面印象。在《跋东坡帖后》,黄庭坚是这么评定晋唐以来书法传承脉络的:“余尝论右军父子翰墨中逸气,破坏于欧、虞、褚、薛,及徐浩、沈传师,几于扫地。惟颜尚书、杨少师尚有髣髴。比来苏子瞻独近颜、杨气骨。”明说了二王之后,唐代诸家书法破坏了书法的超逸风气,徐浩之类更是垃圾,只有颜真卿、杨凝式传承了书法艺术的精髓,而东坡则能承袭超逸的气骨。黄庭坚多次申说这个看法,如说“余尝论二王以来,书艺超轶绝伦,惟颜鲁公、杨少师,相望数百年,若亲见逸少。又知得于手而应于心,乃轮扁不传之妙。赏会于此,虽欧、虞、褚、薛,正当北面尔。自为此论,虽平生翰墨之友闻之,亦怃然瞠若而已。晚识子瞻,评子瞻行书当在颜、杨鸿雁行,子瞻极辞谢不敢。虽然,子瞻知我不以势利交之而为此论”(《跋李康年篆》)。黄庭坚的议论,在宋代的确有点惊世骇俗,贬低了初唐书法四大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突出颜真卿与杨凝式,并指出苏东坡可以和颜、杨并驾齐驱。
  黄庭坚对东坡书法极其倾倒,立论坚守书法的气骨境界,要有超逸的精神,不可媚俗,也不为世俗风尚而左右。他在多处发挥这个观点,如“东坡先生不解世俗书,而翰墨满世”(《题东坡小字两轴卷尾》),“东坡书,随大小真行,皆有娬媚可喜处。今俗子喜讥评东坡,彼盖用翰林侍读之绳墨尺度,是岂知法之意哉?余谓东坡书,学问文章之气,郁郁芊芊,发于笔墨之间,此所以他人终莫能及尔”(《跋东坡书远景楼赋后》)。所以,他坚持苏东坡的书法是宋代天下第一:“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跋自所书与宗室景道》)
  二
  苏轼的儿子苏过(1072-1123)最反對东坡学徐浩的说法,他在《斜川集》卷六中说:
  吾先君子,岂以书自名哉?特以其至大至刚之气,发于胸中而应之以手,故不见其有刻画妩媚之工,而端章甫,若有不可犯之色,知此然后知其书。然其少年喜二王书,晚乃喜颜平原,故时有二家风气。俗子初不知,妄谓学徐浩,陋矣。公之书如有道之士,隐显不足以议其荣辱。昔之人有欲挤之于渊,则此书隐,今之人以此书为进取资,则风俗靡然,争以多藏为夸。而逐利之夫临摹百出,朱紫相乱,十七八矣。呜呼,此皆书之不幸也。
  苏过捍卫他父亲书法超逸的精神境界,强调的是胸中勃发的浩然之气,就像苏轼称赞表兄文同画竹,是“胸有成竹”的。世俗之士,不懂这个道理,只从外表形貌来判断,说苏轼书法学徐浩,简直是荒唐,是鄙陋之见。
  黄庭坚说东坡的字“圆润成就”“字形温润”“笔圆而韵胜”,这些特色都与徐浩书法在外貌上类似,因此,有人说东坡书法与徐浩可以呼应,也师出有名。黄庭坚虽然一味贬低徐浩,也曾说过:“东坡少时观摹徐会稽,笔圆而姿媚有余。中年喜临写颜尚书真行,造次为之,便欲穷本。晚乃喜李北海书,其毫劲多似之。”从字体的丰腴肥厚,用墨浓重而言,东坡的字与徐浩笔法是有接近之处,也无怪世间总是有东坡学徐浩的说法。但是,从书法追求的艺术独创精神来说,东坡书法的境界与徐浩就不可同日而语,这是黄庭坚念兹在兹、反复申说的论点,也是苏过不满俗子说他父亲学徐浩的缘由。
  从用笔施墨的技巧而言,苏轼的好友李之仪指出:“东坡每属辞,研墨几如糊方染笔。又握笔近下,而行之迟,然未尝停辍,涣涣如流水,逡巡盈纸。或思未尽,有续至十余纸不已。议者或以其喜浓墨,行笔迟为同异,盖不知谛思乃在其间也。……要之,东坡之浓与迟,出于习熟。”(《姑溪居士文集》卷十七)还说:“东坡捉笔近下,特善运笔,而尤喜墨,遇作字,必浓研几于糊,然后濡染。”(同上,卷三十八)李之仪本身也是书法家,很能体会东坡写字的特性,研墨浓重,用笔迟缓,却毫不间断,跟创作的艺术思绪紧密结合,绵绵不绝,涣涣如流水,有如早春的冰雪融化,涓涓成为溪流。用东坡自己的话来说,就跟写诗作文一样,“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所不可不止,文理自然,姿态横生”。
  东坡书法的姿态,最显著的是丰腴肥厚,圆润浓重,打个不太尊敬的现代比方,很有点海派本帮菜肴“浓油赤酱”的意味。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三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
  东坡曰:“鲁直(黄庭坚字)近字虽清劲,而笔势有时太瘦,几如树梢挂蛇。”山谷曰:“公之字固不敢轻议,然间觉褊浅,亦甚似石压蛤蟆。”二公大笑,以为深中其病。
  两大书家相互调笑,东坡说黄庭坚的字瘦峭,像一条挂在树梢的蛇,黄庭坚回应一句,说东坡的字肥扁,像压在石头下的虾蟆。两人玩笑戏弄,比喻得有点刻薄,却相视莫逆,成为朋友间的一段佳话,倒也反映两人书法各有特色。曾敏行说“以为深中其病”,未免是皮相之见,容易误导后人的认识,以为艺术特色是“病”。其实两人的谑弄话语,真正道出了各自书法艺术创作的独创风格,是苏东坡与黄庭坚在书法史上不朽的原因。最典型的例证,就是东坡的《黄州寒食帖》以及黄庭坚的跋,出现在同一幅长卷上(见《黄州寒食帖》图),显示了同样学习颜真卿的书法精神,却展现南辕北辙的外貌,凸显个人的艺术风格,以树梢挂蛇对照石压蛤蟆,相映成趣。
  前人谈苏轼的书法,总是指出,他年轻时书写风格比较俊秀,中年逐渐沉稳蕴藉,是学习了颜真卿笔力的丰腴厚重。黄庭坚特别强调这个看法,也是苏轼自己首肯的。苏轼三十四岁(1069)的时候,在当时可算是中年了,写过《石苍舒醉墨堂》一诗,其中说到自己写字的体会:“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是在自娱自乐之中追求艺术情趣。在他四十六岁,贬谪到黄州第二年(1081)之时,有姓唐的朋友为他展示了六家书法,有智永禅师、欧阳询、褚遂良、张旭、颜真卿、柳公权的书迹作品,他写了《书唐氏六家书后》, 其中谈到浸淫书法的体会:“今世称善草书者或不能真、行,此大妄也。真生行,行生草,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行立而能走者也。”明确说出,先掌握了楷书的诀窍,才能写好行书,然后才能写草书。还不会站立,不会走路,就想健步如飞,那是不可能的。东坡批评,有些人自夸草书写得好,却不会写楷书,不会写行书,根本是胡说八道。
  苏轼还从书家的人品与性格,联系艺术创作的神思过程,反思艺术境界的追求:“世之小人,书字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不知人情随想而见,如韩子所谓窃斧者乎,抑真尔也?然至使人见其书而犹憎之,则其人可知矣。”苏轼所举的“窃斧”典故,其实出自《列子》与《吕氏春秋》,说的是有人怀疑邻居偷了斧头,就觉得邻居的举止行径都像个小偷。《韩非子》也说过“智子疑邻”的故事,说的是天雨墙坏,儿子与邻居都说会发生盗窃,结果真的发生了。“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苏轼举证不那么严谨精确,有点混淆,不过,意思是明白的,就是以“窃斧疑邻”比喻书家与书法的关系,是说人品不正,对艺术创作缺少自我把持与执着,作品也就扭捏作态,谄媚俗好。
  《王直方诗话》探讨苏轼论文章的审美境界,曾引与苏门学士来往密切的晁以道(晁说之,1059-1129)之言:“近见东坡说,凡人作文字,须是笔头上挽得数万斤起,可以言文字已。”苏轼相信,写文章要胸中有浩然磅礴之气,才能笔力万钧,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他对书法的态度。关于写字技巧,陈师道(1053-1102)有过细腻的观察,指出苏轼与黄庭坚写字都不悬腕,说他们与王羲之的书写方式不同:“苏黄两公皆喜书,不能悬手。逸少非好鹅,效其腕颈耳,正谓悬手转腕。而苏公论书,以手抵案,使腕不动为法,此其异也。” (《后山丛谈》卷一)他做的解释非常有趣,以王羲之爱鹅作为书写技巧的张本,认为王羲之不是真的爱鹅,而是模仿鹅的长脖子婉转流动的姿态, 将其化为“悬手转腕”书写方法。苏轼的书写方式不同,把手臂放在书案上,保持手腕的姿态稳定,不随便转动,是与王羲之不同的。虽然陈师道是“苏门六君子”之一,熟悉苏轼的文章与书法,但是,这段论述大概形容的只是苏轼日常书写中小行楷的情况。苏轼也写擘窠大字,恐怕就不能总是“以手抵案”了。
  苏轼写字有自己的体会,对人品与艺品的关系,再三致意,也就是黄庭坚崇尚东坡书法的根本原因。所谓“字如其人”,不是要书法艺术家化身为社会规范的道德表率,而是希望书家能够本着纯粹的艺术追求,有一种不求功利、不为世俗风气左右的“不食人间烟火”精神(黄庭坚也用类似的话语,称赞东坡在黄州写的《卜算子》一词),在审美品位的领域为文化承传开拓创新的局面。
其他文献
今天在日本东京,若谈起购买图书,人们自然而然地就会谈到神田一带的书肆街。岩波书店、三省堂书店、小学馆,以及与鲁迅颇有渊源的内山书店等国内外知名的书籍经营企业都在这里。每日,来自海内外的购书者在此川流不息,购买的书籍通过这里的邮局寄往世界各地。明治维新与神田的变革  神田位于日本江户城的外濠,从其所在的范围上来看,东启骏河台,西达九段坂,南抵皇居外濠,北至神田川的饭田桥、水道桥、御茶水桥直到昌平桥一
期刊
我读古典诗词,常常罔顾整体意境,而是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境,对其中的某一句产生共鸣,凝成独自的意象,断章而取义。比如对温庭筠的《望江南》,我可以不理会“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和“肠断白苹洲”的思妇情绪,仅就中间的一句“斜晖脉脉水悠悠”展开我的遐思:江水悠悠,时光悠悠,一切都悠闲而缓慢地流淌。这样的感触,并非无缘而发。  近日读张剑光教授的著作《唐代经济与社会研究》,书后作者附有一篇题为
期刊
翻译《狼蛛》(Tarantula),一度被视作无法完成的任务。它仿似梦呓,支离破碎,意象晦涩,各种剧场式的片段与细节拼凑。即使是原版,也是无人能懂的“天书”,何况脱离原有语境译成中文?原有的诗性,真的能在中文版中体现韵味吗?  但中文版《狼蛛》还是诞生了,成为另一个版本的“天书”。  如果只是单纯地阅读,其实很容易“出戏”,因为文字实在太零乱。反倒是大声朗读出来,能够感受到韵脚的存在。仅凭这一点,
期刊
一  清代蘅塘退士编《唐诗三百首》首篇便是张九龄的《感遇》二首,对此历来众说纷纭。或曰应循唐诗演进,选取初唐四杰开篇。又云编排既不按时序,何不径选唐诗巅峰李杜?若欲究源穷理,还得从编选者蘅塘退士说起。蘅塘退士孙洙,清康乾年间无锡人氏,平生三为县令,间又屡任学官,素以淳德教化为己任,平生夙愿为万千蒙童编选一部纯正唐诗读本。  自宋以来,长期存在唐宋诗之争,钱锺书先生曾有断语:“唐诗多以丰神情韵擅长,
期刊
十九世纪末的法国文学舞台,浪漫主义已是强弩之末,取而代之的是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但一八九七年埃德蒙·罗斯丹(Edmond Rostand,1868-1918)的《大鼻子情圣》(Cyrano de Bergerac,也译作《西哈诺》)如一声春雷震响法国戏剧舞台,被誉为浪漫主义的最后佳作。  《大鼻子情圣》采用诗剧这一古典主义戏剧形式,不论是独白还是对话大多采用亚历山大体,每两行一韵,读起来朗朗上口。
期刊
利奥塔(Jean-Fran?ois Lyotard,又译“利奥塔尔”)的《后现代状态》(The Post-modern Condition: A Report on Knowledge)是一部悖谬之书。这本书的主题乃是“元叙事”(Metanarrative)或“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全书可谓一种宏大叙事的谱系学和葬礼颂词,谈论宏大叙事的出生和死亡。之所以称之为谱系学,是因为
期刊
《洛阳伽蓝记》在四库全书中归入地理类著述,仅从书名看,很长时间没有激起我阅读的兴趣。某个契机之下翻阅,很是惊叹,该书不仅内容丰富广博,而且文笔极佳,摇曳多姿。人们常常会说起魏晋风度和一干魏晋人物,如建安七子和竹林七贤,或是《世说新语》中那些飘逸放浪的高人逸士。但罕有提及《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衒之和他的前辈郦道元。当然这两位已在魏晋之后,他们是北魏时期的官员和文人。他们在《水经注》和《洛阳伽蓝记》两
期刊
一  春夜翻阅李叔同史料,发现作为艺术家的他,年轻时极其自尊,甚至有些做法不近人情。他在东京发起春柳社,束腰悲忧状扮演茶花女后,某日约欧阳予倩早晨八点见面。欧阳住得远,赶车有些耽误,名片递进后,他打开楼窗说:“我和你约的是八点钟,可是已过了五分钟,我现在没有工夫了,我们改天再约吧。”说完一点头,关窗进去了。  歐阳写此文时是一九三三年,李叔同成为弘一法师已经十五年了。出家后的他像换了个人,记得叶圣
期刊
一  艾略特·温伯格的《观看王维的十九种方式》(光哲译,商务印书馆2019年),实在是一册简单而有兴味的书。它搜罗了王维《鹿柴》一诗的十六种译本(包括英、法、西三种语言),最早的是一九一九年弗莱彻的译本,最晚的是一九七八年加里·斯奈德的译本,然后就其得失利病略加点评,可以说是《鹿柴》的一本翻译小史。此书一九八七年问世后即引起不少关注,再版复增加了十多种版本。对王维的这种观看,不是随随便便的个人理解
期刊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的第一段中就讲到,在各种感觉中,人最倚重视觉。“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70年)对此亚氏给出的理由是,视觉比其他感官,更能让我们辨明事物之间的差别。  演化论的生物学家则会告诉你,由于光的物理属性,无论对捕食者还是被捕食者而言,视觉能提供最可靠而接近即時的信息。然而,这一切对水生生物就不是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