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程及其开发策略等4则

来源 :广西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ffg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州大学教育学院田秋华副教授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5期撰文指出。微型课程是基于学校资源、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其开发策略有:
  1 明确微型课程的要素。主要包括主题、目标、计划、实施与评价五要素。主题确定的依据为:学生的兴趣、需要、经验、学识水平与能力等;学科教学或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社会发展需要;教师能力、经验与专业特长或研究志趣。目标确立的重点放在面向生活、满足兴趣与需要、拓展视野、培养实践能力、发展健全人格等方面,确定两三个目标即可。计划包括学生需要的诊断、主题的提炼、形式的选择、时间的安排、资源的分析、弹性课程表的制作、运行流程的设计等。其实施有基于问题的学习、基于案例的学习、基于资源的学习、基于情境的学习、基于合作的学习等五种模式。评价要实现评价标准、手段与方式的多元性。
  2 把握微型课程的类型。微型课程分为补充延伸型、问题解决型与动态生成型。补充延伸型微型课程以教材内容与学生兴趣为基点,补充与文本相关的内容或最新进展,从生活引入与文本相关的实例,并从中延伸出新的学习主题与活动,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与视野。针对某类问题(如情感问题、价值观问题等)开设相关的微型课程,能对解决学生的各种问题提供有利帮助。在教师、学生、内容与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动态整合中。能创生出大量微型课程资源。
  3 注重教师自主枸建微型课程能力的训练与提升。教师自主构建微型课程能力主要体现在具有完善的课程开发的实践技能,其自主构建微型课程能力的养成与提升需要通过多种途径与方式、经过专门的培训才能实现,关键是让教师在“做”课程中学习与发展。
  
  教科书的空无内容与应对
  
  湖南师范大学石鸥教授与南通大学李祖祥副教授在《教师教育研究》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是教科书中应呈现却没有呈现的内容,它对教材审编、教材使用和师生教学有重要启示。教科书的空无内容有的偏于社会价值,有的偏于学生发展价值,有的偏于知识价值,空无内容主要是由意识形态的干预、编审者的视阈局限和教科书更新缓慢等原因造成的。
  作者认为,应对这一情况的基本策略是大幅度提高课程标准制定者、教科书编写者、审查者的综合素养和学术境界,强化教科书的多样化。还要给教师比较大的自由教学和评价空间。要加强教科书制度的建设,包括编写、审定、选用和更新机制。教科书的编审应通过多种途径,听取官员、专家、教师、家长等多方公众意见。同时,要给教师较大的自由教学空间,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教师要深入分析教科书,发现缺失的内容,并和学生一起“填补”之。这需要大幅度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和学术境界。
  
  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的
  解决思路
  
  华东师范大学吴瑞君教授在《教育发展研究》2009年第10期撰文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大城市农民工子女受教育难的问题。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对相关制度加以改革和创新。首先,适应农民工群体的发展特点,实现战略思路的转变。一是教育机制从政策保障向制度创新转变;二是教育目标从教育机会公平向教育内涵拓展转变。其次,秉持“统筹发展、区域调配、多方投入、重点扶持”的指导思想。最后,依据农民工流动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对现有的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和流动人口管理机制加以改革和创新。  具体政策建议:(1)强化和改善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将农民工子女教育资源纳入城市社会事业发展规划。(2)统筹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的经费,建立经济困难家庭学生的专项基金。(3)构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四教统筹”的农民工子女特色教育体系。(4)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民办学校参与农民工子女教育。(5)根据农民工及其子女的发展特点,建立涵盖农民工子女的义务教育管理和服务机制。
  
  课程决策
  与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课程教材研究所课程研究宣张廷凯研究员在《课程·教材·教法》2009年第2期撰文指出,教师的课程决策是为教师在课程发展与实施过程中对形成课程的要素及条件(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资源、课程评价等)做出判断并进行选择的过程。课程改革赋予教师有限的课程决策权,但教师在行使课程决策权时,往往会对课程决策形成三种态度(阻抗、彷徨和接受),同时会遏到困难和困惑。教师在课程决策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和困难是:自身所处环境缺乏课程决策的文化氛围,对课程决策的理解有偏差,缺少课程决策的经验和训练,教师课程专业能力无法满足课程决策的需要等。
  作者认为,作为课程决策者的教师需要提高自身专业能力。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1)课程管理能力,即指向现实教育活动中教师必须的基本的管理课程能力,包括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程进行调整、充实和优化。甚至包括为保证课程顺利实施而进行的排课等日程管理活动。(2)课程实施能力,包括课程准备、教学策略选择等。(3)课程评价能力,包括对学生学业表现和其他方面的评定,也包括教师对课程发展和课程决策过程中自我表现的评判。(4)课程资源整合利用能力。(5)即时信息处理反馈能力等。
  (责 编 雷 靖)
其他文献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柳江县教育局党委高度重视,组建了精干高效的工作机构,精心谋划了工作方案,本着“着力破解影响和制约教育改革发展难题,努力谋划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目的,紧扣“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推动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这一主题,依托“六个载体”,扎实学习,深入调研,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努力推动柳江县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 坚持横
期刊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全面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让不同层次、不同特长的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提高,并充分开发不同学生发展的潜能。基于此,上海市教科所“初中学习困难学生教育的研究”课题组提出了实施“分层递进教学”的主张,其内容主要是在班级授课制条件下,针对学生已有的学习可能性,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学生分层、目标分层、分层施教、分层评价、分层矫正、分层调节、分层提高的教学策略
期刊
地处桂北的龙胜各族自治县平等乡,距离县城160多里,这里有令人艳羡的山清水秀,却难以带给乡民富庶的生活。多少年来,走出大山成为这里年青人奋斗的方向。  然而,蒙忠却放弃了多次调进城工作机会,自愿地留在这里教书育人。25年来,他把自己最宝贵的年华默默地献给蒙洞学校,献给大山里的民族教育事业,方圆百里的群众都称他为“固定的校园里不流动的园丁”。    勇挑重担,满腔热情倾注山里娃    蒙洞学校在农村
期刊
陆金芳老师在教学中把握新课程理念的落实,营造了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宽松的学习环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他们创设充分的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英语知识与技能,贴近学生生活的任务型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乐于参与、勇于表现,整个教学活动做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她的课堂设计体现了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一个很成功的课改课堂
期刊
一、Teaching style(课型)    Listening and speaking(听说课)    二、Teaching objectives(教学目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按照教育部校长培训中心的安排,我们第三十二期重点高中校长培训班的全体学员,对广东省的教育情况进行了为期十五天的考察。  广东教育的发展分两步走:“九五”期间,主要是发展义务教育。2001年小学、初中进入新课程改革。“十五”期间,大力发展高中教育。2004年抓住机遇,首批进入国家新课程改革实验区。  广州市的高中教育是我们重点考察的内容,其基本情况如下:  1. 目标:广州市早在2000年就实现了普
期刊
北流市位于广西的东南部,是远近闻名的陶瓷之乡、水泥之乡、荔枝之乡、粮食高产之乡。今天,因为其卓有成效的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北流又多了另外一份值得自豪的荣耀。  北流市的中小学校有80%分布在农村地区。2000年,北流被国家教育部列为全国农村艺术教育实验县之一,开始承担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二级实验课题《农村学校艺术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研究》。北流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决心从实际出发,坚持将艺术教育作
期刊
本刊讯7月6日,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以下简称全国教师网联)在北京师范大学召开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在会上充分肯定全国教师网联自成立以来在教师培养培训、资源建设等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明显成效。陈小娅强调指出,各地要将“教师网联”计划的实施作为提升教师队伍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纳入当地教师培养培训总体规划,积极推进区域性教师教育网络联盟体系的建立。  据了解,全国教师网联成立6年来,充分发挥三
期刊
校长寄语:  在学生教育中重视文化因素是大势所趋。班级管理应该是班主任文化的管理,即用文化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教育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教育模式,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教育要求。  在传统的校园氛围里,教师总是处于师生思想交流中比较强势的地位,教师习惯于给学生灌输思想。随着时代的变迁,这种师生交流模式已经不再适用。近年来,笔者开始尝试用QQ软件与学生进行交流,发觉它对自己的教育工作多有助益。
期刊
当前,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正日益引起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重视。面对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新标准、新要求,需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师培训机制和培训模式。传统的教师培训模式,既跟不上发展要求又不能解决现实问题。探索一种切实可行、有效的培切模式,成为促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关键。  钦州学院与地方教育部门联合,派出优秀师范生到中学顶岗实习支教,对置换出来的农村中学教师进行以基础理论学习、研修基地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