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生问题提出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

来源 :北京教育·普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gd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问题”一词对教师和学生来说并不陌生,中小学课堂教学中,以问题为导的教学模式也悄然兴起。巧妙设问、恰当反问、合理追问、有效深问等一系列围绕问题的词汇层出不穷,听起来新鲜有道理,可仔细琢磨就值得商榷了。这些问题的主语是谁?由谁来提出?反观课堂,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教学方式占了主导,而学生的问题提出能力却日益被忽视,我们并不否认教师提问的必要性,但过分追求教师问题提出的“高、精、专”,以教师提出所有问题来代替学生主动提问的做法是不可取的。本文将从培养策略的主体、内容、方法等层面进行研究,从而帮助学生形成主动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与学主体层面
  1.教师方面
  首先,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充分赋予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意识到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同时,提出问题的本质即创新,只有在问题发现、提出及解决的过程中,认真思考、敢于质疑,学生才能真正拥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其次,教学是教师、学生和文本间的多重对话。教师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让他们养成喜欢提问、善于提问、以提出好问题为荣的习惯。
  最后,学生提出的问题有时会超出教师的预料,甚至给教师出了难题,超出了其知识范畴。随着新课程理念的学习,大部分教师在面对这种情况时都会回答学生,“此问题提得很好,但老师目前不能解答,等查完资料后再研讨”等。可是,据笔者的相关调查,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再给学生追加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也就不了了知了,长此以往不仅打消了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降低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度。
  2.学生方面
  首先,学生要正确地认识自己作为学习主体的角色、地位和责任,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不能被动地等待、消极地承受。而应该主动地去撷取、大胆创新,把学习中的问题真正作为一种内在的需求,成为会发问、会学习的人。而事实上,很多学生的问题意识不强,总是希望教师提出问题、教给他们知识,而不是自己动脑、主动提出问题、获取知识。
  其次,学生还应该具有积极的学习品质,拥有强烈的阅读期待。意识到语文阅读过程就是与作者、与文本不断地进行思维、情感的沟通对话过程,而这个对话沟通的点即问题,发现并提出这个问题点是学生自主学习过程的起始点、关键点,也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往往比会答题更重要。
  教学内容层面
  1.文章题目
  一般来说,题目是文章的总体概括或核心,对其题目的正确理解可以快速、有效地抓住全文的主要内容。在阅读时,学生首先看到的就是文章题目,学生可以此提出一些针对性的问题。
  2.文章主旨
  通读一篇文章后,学生会对其内容有一种整体感知,这种感知并不是将现成知识简单地“记录”到原有认知结构中去的,而是经过一系列积极思维活动的过程。新旧知识进行联系时产生的分歧或矛盾,就是课文的疑点、难点,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紧扣这些疑点、难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反复揣摩文章,重新理解,进行调节和同化,进而获得新知识。
  3.文章关键词、重点句
  所谓关键词、重点句,顾名思义就是指最能描述文章本质的那些词语或句子,如记叙文中的人物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议论文中蕴含深刻哲理的句子,等等。如果学生对阅读文章中重点词句不理解或理解不透,就会影响到整篇文章的理解。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文章的关键处下功夫,鼓励他们在看似平常却有深意的文字中质疑,多问几个为什么。
  4.文章结构
  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常把重点放在背景的了解、文意的理解、关键语句的鉴赏等方面,却很少对文章的结构方式、布局谋篇等进行分析。文章结构方式分为并列式、总分式、对照式和递进式,说明文的常见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和逻辑顺序。梳理文章的说明顺序就是了解作者的思路,更好地理解全文。教师可先将文章结构的基本知识教给学生,使之心中有数,如《中国石拱桥》一文,除了按先古后今的时间顺序外,再就文章内容进一步分析,学生就不难提出并回答,还按先概括后具体、先整体后局部的逻辑顺序了。
  5.文章矛盾处
  如果认真阅读课文,我们就会发现有些文章在内容之间、内容与形式之间、语言之间存在着互相矛盾、相互冲突的现象。这些矛盾大多是作者有意安排的,体现了其精巧的构思。学生学会从文章中找出矛盾之处,并进一步深入探究,无疑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有效方法。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中,鲁迅先生在第二段中写“我也早觉得有写一点东西的必要”;然而又写“可是我实在无话可说”,在第五部分又写“但是,我还是有要说的话”。前后的感情不是矛盾吗?”还有《背影》一文,引导学生仔细斟酌、反复研读文本找出经济上的矛盾、语言上的矛盾、情感中的矛盾等,深刻体会那浓浓的父爱。
  教学方法层面
  1.举一反三法
  “举一”即教师要举出典型问题,演示给学生,做好范例教学;“反三”即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会自己提出问题,激发更多思考,掌握问题提出的技巧,模仿进而创新。如教师可以将所示范的问题分为封闭式问题和开放式问题,“说出”“会认”等识记类的知识属于前者,这类问题学生比较容易模仿并提出,是问题提出能力的较低层次;而理解性、扩展性知识属于后者,随着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并增强,应鼓励他们越来越多地提出开放式问题。
  2.比较法
  根据内容的相关性,在比较和类推中提出问题。将具有可比性的几篇文章或几处语段等组合在一起进行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的分析比较,从中挖掘出更为深刻的质疑点,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每篇课文的具体把握,提高学生感知文本、理解作者思想情感、写作思路、文章技法等方面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对所学知识触类旁通,灵活运用。
  3.移情法
  将科学家、发明家的传记或经典故事作为课外阅读,引导学生顺着科学家们的思路,重温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及如何在“问题”的指引之下,不断地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发现真理。如牛顿发现地球引力、瓦特发明蒸汽机等。这个环节的引入,让学生更能理解提出问题的重要性,比单纯地讲道理效果更显著。正如英国物理学家培根所说:“一个人倘若从肯定开始,必以疑问告终;只有从疑问着手,才能以肯定结束。”
  4.反问法
  《咬文嚼字》这篇文章赋予“咬文嚼字”这一通常带有贬义的词以新的含义,打破了我们对它的常规理解,“怎么理解咬文嚼字”“到底要不要咬文嚼字”。学生通过阅读不难提出这些问题。实际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多用批判性思维来对待那些看起来“理所当然”“毋庸质疑”的观点,鼓励学生提出自己个性化的理解,激发他们的思维潜能。
  教学组织形式层面
  1.小组内提问
  每节课前,抽出5分钟以小组为单位对上节课所学内容进行复习。以四人学习小组为例,每人准备一个要问其他组员的问题,由组长随机指出提出问题与回答该问题的组员,如果问题没有被回答出来,该同学可以求助小组内任意其他同学。这种小组内部提问的组织形式适用于学生提出问题能力培养的初期,使他们先置于问题的情景中,以敢问、乐问为主,强化其问题意识,激发学生提出问题的兴趣。
  2.学生个体提问
  以学科为单位,当学生在课堂上提出问题且被教师表扬为有意义的问题时,可由组长统一记录,每周评出若干个每学科的“提问专家”,也可统计到小组成绩中,选出提问优秀小组,给予适当奖励。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让学生张开嘴巴敢问,更重要的是让他们积极动脑、认真思考,要善问、会问,问得有质量、高水平。
  3.以学生提出的精彩问题统领课堂教学
  要求学生在课前预习时设计好问题,课上积极、踊跃地提出问题,精彩问题可以由教师直接写到黑板上,直至问题提完。教师书写时可根据问题的重要程度及与课文的相关性将其整理成“问题树”的形式,这样问题之间的前后顺序、层级关系也就清晰地展现在黑板上了,既了解了学生的现有水平,又可以体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是个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过程。在起始阶段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都将成为不小的挑战,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提不出问题而急躁放弃,更不要只关注于每节课堂上的具体提问,而是要全面把握整个教学过程,向学生展示发现问题的思维过程,从而提出有价值的好问题。
  ■ 编辑 王宇华 ■
其他文献
高度重视督导工作 充分发挥督导职能  北京市宣武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教育督导工作,定期听取督导室工作汇报,提出加强督导工作的具体意见,每年审阅督导报告并作详细批复。区人大领导在参加重大督导活动和每年的教育执法检查中,对督导工作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性意见。区教工委、教委关心支持督导工作,两委领导经常参加督导活动,积极采纳督导室的建议。各相关科室和直属单位积极配合督导室,完成各项督导评价。    组织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出现了“传统文化热”。但近百年来,中国教育在“落后”“挨打”的情况下更注重引进“他山之石”,因而导致中国文化匮乏,这一尴尬的局面被人称为“抛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对此,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提出:“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如何真正在中学教育中落实传统文化的传承?本文试结合学校开发的“华夏文明”系列课程加以
经历过几年工作的洗礼,经历过无数的困惑,在这个春天我重新捧起魏书生老师的《教育思想工作漫谈》。读着这本书,仿佛是在聆听一位睿智的邻家大哥在娓娓道出语文的秘密、做班主任的乐趣、专业成长的通道……没有拗口的专业术语,没有令人费解的舶来词,用那么简单甚至土得掉渣的文字讲述着看似平凡却极为不平凡的故事,让人时而莞尔一笑,时而肃然起敬,沉浸于他的大智慧之中。     深厚的专业功底铺就鲜活的专业成长之路  
哲学是教育学的立论基础,教育实践是教育实践者教育哲学思想的表达。因此,一所学校的发展和建设处处折射出办学者教育哲学的思想光芒。然而,在现代教育不断完善发展的今天,由于过度的教育行政化、机械的教育技术化和浮躁的教育功利化,造成很多学校越来越看不出办学者的教育哲学思想,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模式化的千校一面。学校似乎成为灌输知识的人力资源加工厂,课堂似乎成为教师的工作车间,学生似乎成为这个工厂的加工成品,
如何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设计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运用多学科科学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设计了以“鸡蛋沉浮”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主要过程和内容如下。  任务一:查阅资料并实际观察,认识鸡蛋的结构。如图所示:鸡蛋从外到里分别是卵壳、卵白、气室和卵黄。  任务二:利用托盘天平、量筒、细线、水、烧杯和溢水杯,测量生鸡蛋的密度。  生鸡蛋的密度大约是1.02g/cm3左右。在实际操作中,由于鸡蛋直径大于量筒的内径
(一)  在小学五年级时的一节体育课上,很多同学都坐在地上,不去参加运动。我也顺势坐了下去。体育老师很生气地看着我,远远的,大声叫我的名字。我说:“他们都是坐着的。”老师严厉地喝道:“你怎么没看见那些站着的!”并将手中的篮球用力向我扔过来,我本能地伸出手接住了飞驰而来的球。簇新的球面,无情地擦破了我掌上的皮肤。  课后,同学们说,想不到,老师对你可真狠。  多年以后,我懂得了那份灼痛中的师爱。  
德育价值是各学科教学任务所固有的,而非从外向内的渗透。  以往提到的学科德育渗透等是站在学校德育的角度来研究学科的德育,它把学科仅仅看作是德育的一条途径,注重把德育的要求通过学科教学渗透其中,关注渗透的科学性、自然性和有效性。但对“渗透”的不同理解容易使教师的认识走向误区,把学科教学应有的育人功能看作额外负担,导致教学实践中出现“抛开学科教学内容盲目讲德育”“贴标签式的说德育”“模式化拔高为了德育
建设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现代教育学认为,教师文化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与发展起来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良好的教师团队文化不仅可以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推进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稳步向前,而且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能较好地培养并激发教师的群体意识和集体精神,促进教师自我要求、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形成积极进取、团结协作的氛围。  “生活教人、文化育人”的教师队伍建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阅读教学中,以疑促思,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维灵性。下面以教授《廉颇蔺相如列传》为例,谈谈思考。  选文以记述蔺相如的事迹为主,通过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三个典型故事,成功凸显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征。其中,完璧归赵这个故事,使一个在紧要关头不畏强暴、有勇有谋、为国解忧的高大形象跃然纸上。正如太
在初三年级,我们让学生通过改变气体压强来设计喷泉实验,让学生经历了一次综合运用物理与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首先,教师提出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设计、展示喷泉实验,并分析喷泉形成的原理。学生经过讨论,设计出了两种方案。方案一:如图1,用抽气筒抽出部分圆底烧瓶中的气体,让瓶内的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再捏住胶管插入烧杯中,松开手,如图2所示,红色液体就会沿着胶管涌入烧瓶中,形成美丽的喷泉。方案二:如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