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基础 培养能力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uny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在的中考必考文言文,大多还考查学生阅读课外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却不容乐观。追根思源,我们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怎么做,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笔者认为应夯实基础,培养能力。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现状;特点;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3-0049
  一、现状
  文言文是古代的书面语体,特点是简洁、典雅。文言文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现代汉语也来源于古代汉语口语,二者同源而异流,文言文中有不少语汇依然保存在现代汉语中。学习文言文是为了继承祖国的文化,帮助我们了解历史上的许多事情,提高文化素质的修养。
  但是,文言文到今天却成为学生们的“老大难”,感觉晦涩难懂,如读天书。大部分学生既不能举一反三,找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更不能触类旁通、活学活用。虽然字都认识了,但读完仍一头雾水,不知所云,以至考课外文言文,简直如登青天,无所适从,失分严重。
  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初中生应“会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这既是目标也是能力。笔者意从七年级这一初始阶段开始,夯实基础,稳中求变,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特点
  七年级语文课本(人教版)所选的11篇文言文,大多篇幅短小,内容浅显易懂,与学生的年龄特点吻合,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而兴趣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老师。
  1. 从体裁看
  有神話如《夸父逐日》、《共工怒触不周山》,有寓言如《智子疑邻》、《塞翁失马》,有民歌如《木兰诗》,有小说如《口技》、《山市》、《狼》,有自传体散文如《童趣》等学生喜闻乐见的体裁,体裁多样,篇幅短小,浅显易懂,读起来琅琅上口。
  2. 从内容看
  选的是与七年级学生年龄相当的故事如《童趣》、《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伤仲永》等,还有一些吸引学生的好奇心如《山市》、《口技》、《狼》等,另有一些容易朗读如《论语》、《木兰诗》、《夸父逐日》、《智子疑邻》等,都很利于吸引学生的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3. 从题材看
  一般都突出教育性,注重情感熏陶和道德养成,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积极的人生态度,勉励他们勤奋学习,谦虚宽容,讲信用等,如《伤仲永》、《孙权劝学》、《陈太丘与友期》等。
  三、策略
  1. 坚持诵读先行
  学习文言文的关键在于培养语感,而熟读背诵可以熟悉文言文的表达方式和语言习惯,是培养语感的好方法。“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古人诵读文言文的方法对于今天我们学习文言文依然有效。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作品的特定要求,给学生以朗读方法的指导和目标的要求。这在学习七年级第一篇文言文《童趣》时就得这么做。而且明确提出,以后每学一篇文言文都要背诵。
  一是预习时要提出诵读课文和领会课文大意的要求,至少读三遍。
  二是课堂上要指导学生诵读。可以从划分停顿入手,如:
  能/张目对日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使之/冲烟/而飞鸣 作/青云白鹤观
  语气上读出喜悦之情,语速要比读现代文慢,语调要高昂一些。
  三是当堂背诵。本文共221个字,用中速读一遍约需1分50秒,教师范读及领读后,要求学生自由读5遍,指名读3次,试背一遍,指名背一遍,这样在课堂上读12遍,仅需24分钟左右,完全有可能实现当堂背诵。
  其余文章如《夸父逐日》共37字,《咏雪》共71字,背诵起来就更容易了。
  每次诵读,要求学生边读边意会,力求沉浸在文中所创造的情境之中,身临其境,如说己事。
  2. 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是落实基础知识
  课文中重点字词的解释,句子的翻译一定落到实处,要求会脱离课本解释,能正确流畅翻译句子。严格限制学生使用辅导资料,严格禁止一字不落地把译文抄写在文章下方。要求由词到句,由句到篇,一点一点弄懂。让学生用笨方法,下死功夫,自己吃透。
  二是培养自学能力
  学生要会看注释,会使用工具书,会根据上下文或其他相关知识揣摩词句含义,会根据现代汉语表达习惯来理解文言词句。教师不能使用串讲,“字字落实,句句过关”,甚至背诵译文的方法,不然无异于扼杀学生能力。如读到“昂首观之,项为之强”时,抬头看的时间长了,会产生怎样的感觉,自然就知道下句的“项为之强”是什么意思了。“见二虫斗草间”想想我们现在怎么说。虚词也用这种方法,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哪个词。
  三是实施“授渔”策略
  教师要讲,但要讲的是常用词法(包括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和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包括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和古代文化常识(包括古人的姓名字号、籍贯官职、衣着服饰、礼仪制度、风俗历法等)三方面。讲的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常用词的积累,从而触类旁通。让学生准备一个小本子,每学一篇及时归纳补充,做好文言文学习的知识卡片。经常运用比较法来学习,这个词在这个句子中和在那个句子中,在文言文中和在现代汉语中有什么不同。
  如“然”的用法,在《山市》“居然城郭矣”“然多年恒不一见”和《童趣》“怡然自得”中分别解释为“词尾、然而、……的样子”;古今异义“闻”的解释:今意大多为“用鼻子嗅”古意为“听见,听说”,另外,让学生积累表示时间的词,如:无何,既而,久之等。句式“者,也”是判断句式等。
  四是注重能力迁移
  学完一篇文言文,教师有意选择一篇与本文内容相似或相关的课外文言文来进行能力的练习。限定时间,当堂批改,检查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方面也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成就感。
  如蒲松龄的《螳螂捕蛇》
  张姓者,偶行溪谷,闻崖上有声甚厉。寻途登觇,见巨蛇围如碗,摆扑丛树中,以尾击柳,柳枝崩折。反侧倾跌之状,似有物捉制之。然审视殊无所见,大疑。渐进临之,则一螳螂据顶上,以刺刀攫其首,颠不可去。久之,蛇竟死。视额上革肉,已破裂云。   第一题是解释词语,“闻崖上有声甚厉”中的“闻”,“渐进临之”中的“临”,“久之,蛇竟死”中的“竟”,“颠不可去”中的“去”。
  第二题是解释句子,“然审视殊无所见”“久之,蛇竟死”
  第三题是“文中的螳螂是怎样杀死大蛇的?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第四题是“读了这则短文后,你从中悟出了什么道理?”
  结果是除部分学生“临”字解释和句子略有欠缺外,其余的题都对。
  3. 有意运用强化
  掌握知识的最好方法是运用。
  文言文中的一些成语、警句、名句等,都可以在作文中运用,既强化知识掌握,又提高文章语言文采。如:学生写《这就是我》引用《童趣》中的语句:
  余忆童稚时,不懂事,常常做出一些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读后让人忍俊不禁,似乎他现在很成熟了,别有情趣。
  再如:学生写《记元旦会演》化用《口技》中的句子:
  小军和小涛表演的小品真是惟妙惟肖,他们模仿老爷爷的声音,还不时的咳嗽,又模仿老爷爷的动作,弓着腰,用手捶着,嘴里唠叨:“老了,老了”……满座同学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这段文字,化用恰当,充分表现了会演的场景,体现了表演者的形象,同学们的入情,读来如临其境,如闻其声,提高了文章的表现力。
  文言文中有一些反映古代人们的思想言行,情感和生活,主题涉及学习,诚信,明礼,勇敢,贡献等,无疑在对学生情感熏陶的同时,增加了许多作文的素材。学生在作文时如能学以致用,会使作文事实充分,弥补作文的单薄。如一个学生写《讀书伴我成长》中写到:我也喜欢读古文,读《伤仲永》让我为仲永叹息的同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读《陈太丘与友期》让我明白了做人要讲信用,不然要失礼,读《木兰诗》,我看到了木兰的勇敢和爱国……是书陪伴我,给了我太多的启示,书是我的朋友。
  没有对文言文的阅读和理解,是不会写出这样的文章的。
  新课标提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会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学生写“读后感”就是表达这种“启示”的最好方式之一。《伤仲永》提出了“由方仲永所想到的”为题,在课堂上发言这一要求,《孙权劝学》提出了“仔细阅读课文,想想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这一要求。对于文言文教学,引导学生写读后感,一方面加深对文言文的理解,使之最大程度在学生心里留下深刻印象,另一方面使文言文与现代生活,与学生的思想情感联系起来,古今交融,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
  当然,文言文教学还有其他的方法,不管什么方法,重在坚持,重在积累,三年下来,学生定能形成一定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 周国安.2010年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管窥[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1).
  [2] 蒙 睿.从高中语文教学看初中文言文教学[J].初中语文教与学,2011(2).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学 221438)
其他文献
司马相如是西汉文学家,他的《上林赋》《子虚赋》最为出名,我们熟悉的成语“子虚乌有”便是出自这里。  据《西京杂记》记载:“司马相如为《上林赋》《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  猛一读,吓一跳。《上林赋》和《子虚赋》是两篇文章,加起来不过四五千字,怎么能要“几百日而后成”呢?  其实,这里的“几百日”与我们今天讲的“几百日”不是同一回事
公元1589年的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25岁的伽利略声称将在比萨斜塔向他的辩论对手演示铁球落地的实验。实验引起了社会和舆论的广泛关注。年轻气盛的伽利略居然始敢于质疑鼎鼎大名的哲学家亚理士多德的观点,声称大小重量不同的物体会同时落地——难道一块石头比一根羽毛更快地落到地面的“真理”还需要质疑吗?  实验的当天可谓万人空巷,成千上万的人翘首以盼,期待着事实真相揭露时刻的到来,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实验的结
当前,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日益普及,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也显得日益重要。要确保信息技术教学能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就必须要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讲练结合,注重操作  传统的教学工具是“一张黑板,一本书,几根粉笔,一张嘴”。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若只用这些教具,则远远达不到教学目的。因为信息技术重在操作,光讲不练是不行的。因此在教学中应充分应用多媒体电子教室,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边演示边讲解,使学生
一、我校大课间活动的背景  学生对长期做一套广播操感到厌倦,出操纯属不得已而为之,是典型的被动体育。大课间活动是学校体育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几年在传统课间操基础上蓬勃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体育活动组织形式。与传统课间操相比,体育大课间活动时间长,活动内容多,形式活,练习强度适宜。不仅可以对学生紧张的学习起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有明显的实效。只有提高学生对大课间活动的兴趣,让它真正走进学生
摘要:在思想政治教学中,通过“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唤起学生追求真理,向往崇高,探索未来的热情,达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 ;教学; 设疑唤趣 ; 例寓趣 ;语言呈趣 ;幽默生趣 ;予美导趣; 以“情”激趣常言道:兴趣是最好老师。浓厚的兴趣,可以使学生激起强大的学习动力,同时还可以启迪学生的智力潜能,使学生处于最活跃的状态。相反,没有丝毫兴趣的学习,将会扼
周五的校园广播准时在耳畔响起,那个声音甜甜的女孩又在向听众讲述着奇妙的故事。这时候,午后的阳光穿过青绿的梧桐叶,洒落在路人的面颊上,显得过分柔和。在我看来,这种柔和就像是一杯清香的薄荷茶,躺在玻璃瓶里规规矩矩,翻不出一丝波澜。我总觉得这样安静与温柔的日子少了点什么,于是我随意地抬头望去,突然发觉天空中有些刺眼的金色阳光好似在我眼前变幻成了金黄色的沙漠,那影影绰绰的绿色树影则像巨大的仙人掌,守护着这
摘要:众所周知,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对所学内容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这样,学生就能顺利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因此,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能读书是十分重要的。本文据此也开展了初步探讨,提出引导学生自能读书的“十字诀”。  关键词:自能读书;“十字诀”;教师;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11-0006 
笔者在执教《小石潭记》(语文出版社出版(贵州2008年6月印刷)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1课。)一文时,笔者让学生从 柳宗元的《小石潭记》中大胆设想,引导学生以景入手,由情生发五个方面去理解、品味的。  本课属游记的一般格式(文后缀述了同游者),区区二百字,文如作画,是唐宋八大文学家之一的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典型代表作之一,除游记外,作者是杰出的古散文学家,如:我们学过的有《捕
课外活动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又是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的重要环节。数学课外活动,也不例外。它能使新旧知识有机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学与导结合。它以训练思维为中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兴趣,在拓宽视野、发展智能、促进课堂教学,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现就自己在教学中的实践谈几点做法,仅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小组活动法  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按照学生学习状况和兴趣爱好把他们
摘要:英语阅读教学不仅仅是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情感交流的过程,积极的情感有助于增强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本文主要分析了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情感教育的基本现状,探讨了从情感维度优化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主要策略。  关键词:情感维度;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主要策略  在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过于注重阅读文本中词汇、语法等认知知识的讲解和训练,忽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