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你的笔画出最美的风景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tt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景作文最容易选材,应该是最能写出亮点的文章。遍观学生的周围,高山流水、烟柳画桥、蓝天白云、花香鸟语、清风明月、阳光原野,都可以拿来写在文章里。可是,有的学生面对这些美景却写不出美的感觉来,该怎么办呢?
  要写好写景作文,首先从大的方面来说,要注意下面几点:
  一、注意观察生活。凡是我们看到的景物,应该记住它的形状、颜色以及对它的感觉。
  二、抓住景物的特点展开。如蓝天的高远,柳树的飘逸,冬青的常青等等,抓住了其特点,文章也就有了要突出的中心。
  三、写景时要倾注自己的感情。要把你对这些景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倾注在字里行间,笔下的景物才能生动,才能给人以生命飞扬的感觉。
  四、景要注意详略与主次。把重点的景物多加笔墨,对处于陪衬地位的景物,可以略写。
  在做好以上四方面后,下面我们要讲的是景物描写的具体技巧:
  
  一、移步换景
  写景物,首先要注意观察点的问题,也就是让人知道文章里写的是你处于哪个位置所观察到的景物。这个观察点,可以是固定的,但这样展现的景物比较单调,不如选用移步换景的方式更好一些,更灵活一些。譬如课文《七月的天山》,在写景时采用的就是“移步换景”的方式,即观察点是流动的。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作者笔下的景物也在发生变化,里面的“进入天山”,“再往里走”,“再往里走”几句就暗示了观察点在变。
  
  二、借用修辞
  在写景时,可以借用的修辞很多。例如,比喻、排比、拟人、引用、夸张、反问等等,这些修辞可以让平淡刻板的景物变得鲜活、生动起来。譬如课文《桂林山水》中的句子: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
  这组句子分别抓住了漓江水的“静”“清”“绿”三个特点展开,句中包含了排比、比喻两种修辞,把漓江水的美清晰、形象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三、调动感觉
  在写景时,让学生们调动自己的各个感觉器官去感知景物,然后把景物从不同角度描摹出来。譬如课文《七月的天山》中的句子:
  “在往里走,天山越来越优美,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骑马空行林中,只听见马蹄溅起漫流在岩石上的水声,增添了密林的幽静。在这林海深处,连鸟雀也很少飞来,只偶然能听到远处的几声鸟鸣。”
  这段话主要是从作者的视觉和听觉角度去写,有对看到的景物的描绘,有对听到的声音的讲述,读来有声有色,天山的美自然是很容易就让人感觉出来了。
  
  四、动静结合
  把动静搭配到一起写,文章才能鲜活起来。譬如课文《七月的天山》中写道:
  “天山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这飞泻下来的雪水,在山脚汇成冲击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可是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却有鱼儿在跳跃。”
  这段话中,有静止景物的描绘,譬如“高悬的山涧”“峭壁断崖”;有活动景物的描写,譬如“雪水”,二者动静相映,把整个画面写活了。
  
  五、感叹抒怀
  面对优美的景色,观察者往往会见景抒情,通过感叹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感,而这种感叹抒怀就是对景物的直接赞美。譬如《金色的草地》的结尾写到: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它和我们一起睡觉,和我们一起起床。“
  这段话,以直抒胸臆的方式,直接赞美了蒲公英,对突出景物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六、人物衬托式
  在以写景为主的文章中,人物是以衬托的方式出现的,这时候借助人物的表现来突出景物,也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譬如《金色的草地》中:
  “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绒毛吹到他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绒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在这段话中,蒲公英这种景物是出现在人物嬉戏的情节中的,虽然用笔墨不多,但是通过人物的活动,我们却感受到了蒲公英带来的快乐,可以说,人物的活动很好地烘托了蒲公英的形象。
  (责编侯艳星)
其他文献
【设计理念】  作文课往往以严肃的面孔出现在学生面前,条分缕析,引经据典,一本正经,所以学生大多不喜欢也没有表达的欲望。为什么不让作文课变得轻松、自然一些,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让他们真正愿意“用我手写我口”?语文课程标准对写作教学的建议是:“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鼓励写想象中的事物。”三年级处在习作的起步阶段,而绘本无疑就是最好的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感悟的天地,但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精彩感悟,往往因我们不注意,而从我们的眼前飘然而逝,使我们追悔、遗憾。学生往往更不注意,尽管有时他们醉心于其中,但不注意捕捉,或是不善于捕捉。这需要我们教师多鼓励,多引导。  很多时候,此情此景,一旦失去便难以追索,正如人生一样不可复制。  一、灵光可遇不可求  所谓灵光,既是生活中的感人故事冲撞我们的心灵所激起的浪花飞沫,又是大自然的美景撩起的温
教学片段:  师:上节课我们知道了小兴安岭一年四季景色诱人,假如夏天时,我们走进小兴安岭,让你来画一幅画,你想画些什么?  (学生兴趣盎然,不假思索地举手发言。我没有急着请学生回答,而是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到课文中去找答案)  生1(自信地):我要画很多的树。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1:课文中说:“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挡住了人们的视线,遮住了蓝蓝的天空。”  师
语文是一门充满美的魅力的学科。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充分感受美、欣赏美、理解美、创造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素质。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现行的语文教材,收入许多名篇佳作,图文并茂,内容丰富,涵盖了美的各个领域。如,表现自然美的《山海美》、《桂林山水》、《九寨沟》、《草原》;表现社会美的《小英雄雨来》、《飞夺泸定桥》、《将相和》;表现艺术美的《月光曲》、《伏尔加河上
语文是一门人文性与工具性高度统一的学科。语文教材的大部分课文都包含着深厚的感情,它们对学生的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渗透于日常教学过程中。”因此,阅读教学应通过各种途径,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让学生充分体验文本中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的情感倾向,受到情感的熏陶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那在具体的教
纵观现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神话故事类题材的文本占有不小的比例,其中三年级下册、四年级下册均在第八组以专题的形式呈现。显然,入选语文教材的神话有其独特的教学价值,这种独特的教学价值亦即本体价值。《夸父追日》是三年级下册第八组的最后一篇课文,既是一篇神话故事,又是一篇略读课文,因此,我把“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神话和略读课文的双重本体价值”作为组织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最终将“体会神奇”确定为教学重点,将
我曾尝试以苏教版语文课本为范例,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发掘文本展开“小练笔”。促成阅读与习作相融合,有效治愈了不少学生 “无话可说,说假话,记流水账”等习作通病。  一、进行课堂小练笔的好处  1.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的素材  苏教版的课文大多是文质兼美的经典范文,其简约浅显的文字中蕴藏着丰富的人文内涵;选文中不仅有“香港回归”、“北京申奥”这样的新题材,也有“神州号”、“东方明珠”这样的新科技和现代化建
要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需要具备丰富的素材。素材从何而来?素材需要广泛的积累,当学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容量很大的素材储存库时,才能真正厚积而薄发。  一、主动实践积累素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教学必须和丰富多彩的生活相联系。”这一指导思想强调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学生写作更要联系社会实践活动。教师要引导学生充分关注社会,融入生活,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参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拓展学生的视野和生活空间,
识记生字是小学低年级的主要学习任务,但屡屡出现的错别字令老师们很尴尬。陕西师范大学黄耀明老师说,高考中因错别字而致使作文分数不高的现象很突出,可见错别字已经不仅仅是小学生的问题,实在是到了要刻不容缓地解决错别字的问题的时候了。  一、错别字形成的原因  1.注意力不集中,粗心大意  读书、写字时,学生难以做到全神贯注,他们可以把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会认的字不多。学生学习生字时,对生字的笔顺、笔画认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中,应致力于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方法,即“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读议教学法”就是出于此目的,以读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发掘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教学方法,即是在学生读通课文的基础上,教师运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质疑、读中讨论、读中品析,使学生有所悟、有所得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