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培养途径

来源 :学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8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广大教育者一直都在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这也是当前教育体系中的重要课题。对学生而言,想象力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与提高其认知的基本能力,同时也是教师在小学阶段的教学重点。教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有利于学生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感受语文学科的魅力,从而培养学习热情。因此,教师要摈弃落后的教育模式,积极创新教学形式,引导学生发挥自身想象能力,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小学语文;想象力;学习热情;综合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1)20-0123-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20.061
   想象是创作的主要动力,发展学生的想象能力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途径,而小学阶段正是激发学生想象力的重要时期,因此小学教师在课堂上应不拘泥于形式,随时点拨学生,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只有充分拓展想象力,才能开阔思维空间,让思维方式变得更加灵活,从而突破当前的思维定式,学会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在具体应用中追求问题的方案、结论以及设想,进而实现创新的目标。从语文教材的内容来看,当前很多文章都要求学生结合文本的语言进行想象,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挖掘出文本的有利素材,以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促使学生形成开拓精神,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想象力概念简述
   从字面上理解,想象力指的是人们在自己的思维中进行创新的一种能力,这是创造的源泉。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远比知识重要得多,因为知识是有限的,但是想象力却是无限的,其概括了世界上的一切,能够促进社会进步,同时这也是知识的源泉[1]。由此可见,想象力具有重要作用,有了想象力的支持,世界才能变得更加精彩。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维异常活躍的阶段,总是充满了奇思妙想,但是这种想象还只停留在脑海中,没有应用到实践中来,因此学生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观察、想象、聆听,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让学生乘着想象的翅膀自由翱翔。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想象力现状
   想象力是推动世界进步的主要动力,在此背景下,教师要主动突破传统教学的限制,积极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促进学生了解知识并学以致用。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将学生的学习热情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不断发散自身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其综合素质,促进其日后的发展。但是就目前小学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我国长期实施应试教育,虽然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普及开来,但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教学中过于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课堂教学中更注重给学生灌输知识,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这并不利于学生的生活。另一方面,小学生年龄尚小,这个时期的理解能力还不够强,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正确引导,则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就无法达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作用,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也由于缺乏想象力而无法学以致用。
   三、学生想象力现状
   (一)学生想象力欠缺
   大部分学生天生具有想象力,且年龄越小的学生想象力越是丰富,但是这个阶段他们的想象力却是天马行空的,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因而这一阶段的学生的想象力基本上以自发性想象为主。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学生除了受到教师的引导之外还可能受到社会的引导,且伴随着知识面的丰富和科学认识世界的观念的形成,学生的想象能力无法得到有效增强。从家长的角度来看,大部分家长更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而当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调人才的全方位发展,但这种价值导向并没有完全避免当前社会成绩第一的思维风气。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育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再加上考试、家长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忽略学生思维方面的引导。受这些方面的影响,小学阶段的学生想象力的培养现状并不理想,导致了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这也是当前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2]。
   (二)受惯性思维影响
   惯性思维也是一种重要的思维,这种思维可以说是天生的。语文学科的学习中经常需要学生发挥自身丰富的想象力,比如很多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可能会将星星比作眼睛,但随着年龄的增长,若进入高年级阶段,学生仍然这样比喻,就突出其知识面的狭窄,无法在答题时获得高分。一些学生为了在考试时能够拿到分数而选择稳妥的思维模式,不再过于彰显个性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在这种惯性思维的影响下,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制约,这阻碍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禁锢
   部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无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语文学科的教学要求来看,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培养学生思维。传统的教学模式下,考试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很难通过考试来判定学生的思维能力,为了提高学生考试成绩,很多教师在教学中采用机械化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容易禁锢学生的思维[3]。对学生的成长发展来说,想象力是相当重要的,每个学生都要有自身的想象力,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策略
   (一)发挥信息技术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小语文教学主要从阅读、朗读背诵及写作三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语文属于基础科目,是其他学科的基础,具有很强的综合性,除了可以帮助学生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之外,还能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与审美观点,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科目。由于语文学科的重要性,当前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点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并且要发挥先进技术的作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的作用。    当前科学技术水平正不断提高,计算机技术已经被人们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给小学阶段的教学提供了诸多帮助。小学生年龄较小,接受能力有待提高,尤其是很难接受复杂抽象的内容,甚至还会产生厌学情绪。为了达到培养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成绩的目标,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了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将教材内容制作成生动有趣的视频,并配上图片制作成PPT,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将注意力快速集中到课堂上,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4]。课堂上教师可以结合精美的图片,让学生在观看图片之后进行联想,最后與其他学生分享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信息技术有助于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二)融合游戏教学,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贪玩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的天性,这个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意识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特点开展教学活动,以游戏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其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产生学习的欲望从而主动学习。例如,面对涉及很多角色的文本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应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挑选喜欢的角色,然后有感情地进行朗读,或者通过表演的方式对课文内容进行演绎。之后针对学生扮演的角色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自己扮演的角色主要做了哪些事,有哪些思想情感等。最后结合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分组进行学习,这样课堂气氛就变得活跃起来,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尽可能保证难易程度与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合,让学生可以充分进行思考。只有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此外,语文教材中涉及的一些生字生词,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通过设计字词卡片的方式让学生分小组抢答并结合词语的意思造句,对比哪个小组回答得又快又准确,这也是锻炼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
   (三)多重联想方式相结合,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联想是想象的基础,即通过某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教师应掌握联想的不同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法:第一,接近联想,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同一个空间、时间中与之相接近的事物,如由雪联想到冰[5];第二,类似联想,即从一个事物联想到另一个有相同或相似特点的事物,如从儿童联想到花朵;第三,对比联想,即由某个事物的特点联想到另一个对立的特点,如由懒惰联想到勤奋;第四,因果联想,即从事物的起因联想到结果,比如由秋天来了联想到树叶变黄。除了以上提到的四种联想办法之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联想串联,避免学生由于自身想象能力不高而无法联想。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联想时应有针对性,对于低年级学生可通过有趣的事物引导其联想,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可以让其进行具有一定深度的联想。
   (四)重视思维拓展,想象与现实有机结合
   想象是在现实的基础上进行的,只有从现实出发才能取得理想的培养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主动引导学生在现实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力,从已有的经验出发进行想象。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时刻保持敏锐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现实与课本内容的相同点,然后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更好地发展学生想象力[6]。除此之外,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而不是直接告知其答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与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之后整合学生得出的答案,在潜移默化中锻炼学生的想象力。
   五、结语
   综上所述,想象力无界限,将其与智慧结合就能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学生具备这种创造力之后就能形成创新思维,从而体会到学习的乐趣,进而翱翔在知识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林宏亮.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9):38.
  [2]宋宪伟.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版),2016(11):254.
  [3]杨梅.浅析小学语文教育中培养小学生想象力的策略[J].幸福生活指南,2019(15):1.
  [4]姚淑慧.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J].新一代:理论版,2019(2):99.
  [5]苏荣菊.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33):59.
  [6]高莉莉.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J].文理导航,2017(12):37.
其他文献
摘 要: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一定程度上能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在积极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改革和创新的过程中,需要构建更有利于教学的环境和氛围,确保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活”“趣”“严”高中数学教学新氛围构建,在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方面作用突出。积极推进高中数学教学模式、方法、手段灵活化,课堂氛围活跃化,课程教学趣味化,以高标准、严要求、认真对待基础知识教学,促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进而
在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法教学活动需要进一步加强.教师要系统化地开展语法教学,将语法教学的教学质量提上去,要让学生正确认识语法学习的重要性,并且让学生在教师经过精心组织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初中地理教材增加了许多图像,有地图、示意图、景观图、统计图等等.这些图像中蕴含大量的信息,便于学生清晰直观的学习地理,让学生掌握各种地理结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的教育应该更加关注学生学科素养培养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只有真正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小学数学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规律,认识数学的意义,更应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这不仅能够加深小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认识和数学规律的掌握,更能够有效优化小学生数学学习的方法,从而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
摘 要:在初中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新时期初中英语教学的新任务、新要求。这也符合新时期素质教育的发展方向。要想落实核心素养培养的要求,需要在当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做出一定的调整。但是从实际看,一些问题的存在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推进,直面问题进而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问题势在必行。这需要初中英语教师更新教育教学观念,调整教育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打造高效的初中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新课程目标也在不断的创新与升级.课堂导入作为教学中最有效的学习方法被广泛地应用到英语的课堂教学中来,教师通过丰富多彩的导入环节,能培养学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一种具有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学生通过这种合作学习的形式能够锻炼探究意识和合作能力,并且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之外,在情感道德和价值观上也能有更好的发展,是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发展的一种“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也是自从新课改以后课堂教学活动的一种重要理念。因此,本文将介绍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主要概念,并通过分析目前初中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小组合作学习要点。
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倡导构建互动课堂教学可以更好地推动素质教育的实施并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初中数学教学互动课堂的构建,需要数学教师对新课
在小学教育教学水平稳步提升以及各项教育教学条件愈发完善的形势下,小学数学逐步迈向新的教学发展阶段,其在帮助学生掌握基础数学知识内容的同时,对学生思维发展延伸愈发重
新时期的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英语学科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一门重点学科,在实际学习中,因为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差异,一些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