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本地区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69例儿童,对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儿童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
结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通过鼓励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饮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可降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50-02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检出率亦呈逐年增高趋势。肥胖及超重给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以及生理负担,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多儿童因为肥胖而感到内心自卑,造成心理发育不全面。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有超过60%的学龄期肥胖儿童最终将发展为成人期肥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各类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亦将明显增高[2]。学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质量、体质优劣关乎未来生活质量,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关注刻不容缓。
1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
根据目前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儿童超重率达到了10%,肥胖率达到了2—3%。虽然每个国家运用的衡量指标不同,且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整体上已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发达国家自从1971年儿童的肥胖人数就一直在增加。美国是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有11%—25%的儿童处在超重或肥胖的边缘,约70%的儿童可归于肥胖范畴。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现象亦相对突出,如在我国,1986年第一次全国性质的有关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因为营养过剩所致的0~7岁儿童肥胖不到1%,但在十年间,从1986年的0.91%直线上升到1996年的1.76%,且此数字在不断在增长。至2011年,肥胖发生率数字已经涨到了16.8%[3]。因此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应该对儿童肥胖引起一定的重视。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主要采取的是分层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明细统计的,对本地区269名儿童进行了调查,主要年龄为3至8岁之间,其中男性有119名,女性共有150名。
2.2方法。
(1)问卷调查。主要参考了上海市卫生局儿童肥胖研究工作组2005年10月所提供的调查表制作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调查对象的身高以及体重等一些基本信息和基本的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双亲的肥胖状况以及饮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2)评价标准。主要采用的是我國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004年制定的有关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筛查体制指数值来进行分类标准,对每一个年龄段的男生、女生进行超重以及肥胖的判断。
2.3统计分析。通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个年龄组的超重以及肥胖的患病率。同时还要计算出资料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肥胖的因素。
3结果
3.1肥胖的发生率。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男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X2=5.65,P=0.01)其中4到5岁肥胖者7例,6到7岁肥胖者8例,8~9岁肥胖者12例,10岁以后肥胖者3例。可见肥胖趋势存在一定的年龄段差异,8~9岁之间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占总肥胖者的34.3%。
3.2肥胖程度。检出的35例肥胖儿童中,依照标准体重法,将超过标准体重20%、30%及50%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其中所占有比例分别为48.6%(17),40%(14)和11.4%(4)。可见肥胖程度以轻度肥胖为主,重度肥胖所占比例最小。
3.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来说有着统计学的意义的因素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BMI以及家庭居住附近有没有建设设施以及场地等,都和儿童肥胖发生率有关,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少荤多素的情况较常见,此类因素均可保证儿童远离肥胖发生。
4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为13.0%,且男性儿童的肥胖率(7.4%)明显高于女性的肥胖率(5.6%)。年龄以及平时喜欢多食素食少吃荤食都是导致儿童超重以及肥胖的因素。一般来说,进行合理进行以及加大运动量能够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发生超重以及肥胖的比率明显低于不善于运动,并且只喜欢吃荤食的儿童来说,吃素食的儿童肥胖的指数明显较低。国内研究表明,父母的肥胖指数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肥胖指数[3],这与本文调查结果相吻合。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家庭附近有没有健身场所也和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家庭有建设设施或者是场地的儿童,由于其平时的运动量比较多,故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见,注意合理用食,多吃素菜,加强锻炼是有效降低发生肥胖的最有效办法,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肥胖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且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锻炼似乎越来越不热衷,虽然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进行体育锻炼,但体育活动的增加很明显已不能够弥补因为高能量食物所带来的弊病。一般来说,一个儿童快餐需要经过1到2个小时的剧烈运动才能够完全消耗,但是,对于目前大部分的儿童来说,吃完饭后进行运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饮食在儿童肥胖发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的肥胖发生指数来说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一出生开始,儿童所处的环境基本上是父母一手营造,一旦父母有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将很有可能导致儿童饮食习惯不正常。故大多数的家庭中,应由父母亲对儿童以最直接照看,由此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其健康指数肥胖指数才合格,可实现儿童体重不超标,更不易发生肥胖。
(3)运动。在当今社会不断发生变革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营养转型直接导致了儿童摄入了过多的高糖及高脂肪的食物,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儿童已经没有了可供活动的空间,故活动次数以及活动量一直在降低。这将造成能量摄入以及消耗之间严重失衡,致使多余的能量也只能够以脂肪的形式存储在儿童体内,直接导致肥胖的发生。久坐、缺乏运动、摄入高脂肪食物是直接造成儿童肥胖的最大杀手[4]。体育疗法可以加强患儿的能量消耗,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而单用运动疗法减少体重非常困难,特别是小儿更为困难[5]。总之,只要合理行使运动疗法,能收到较好疗效。
5预防方法的效果
加强儿童日常体育锻炼,平时减少摄入高糖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肥胖的可能。研究显示,为了防止儿童发胖,应多鼓励儿童要减少久坐,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或是少吃高脂肪的食物。最近有一种新的肥胖的预防办法,即需要主动出示儿童的健康报告给儿童家长,使其督促并监督儿童进行減肥计划,注意饮食以及体育锻炼,此种健康报告有助于儿童进行肥胖预防。有调查表明,在使用过此办法的很多地区中,如果将儿童的健康报告发给家长,相比那些没有收到儿童健康报告的家长能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肥胖问题,且可做到及时的体重控制。
6小结
对于目前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严格的控制肥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比如说可以鼓励其多参加体育锻炼,在食物上尽量少进食一些含有高脂肪的食物,要降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于胃口比较好的儿童来说则应该严格控制其进食量,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降低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才能够减少儿童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肥胖而引起慢性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敏,徐佩茹.儿童肥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2):1203-5
[2]程红,闫银坤,段佳丽,etal.儿童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率影响的随访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696-701
[3]杨万龄,罗盈怡,王晓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58
[4]唐晴,陈少科,罗静思,et al.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1014-7
[5]毛萌,杨慧明.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 [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2013,28(5)
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法,随机抽取本地区269例儿童,对肥胖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
结果: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儿童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
结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较高,通过鼓励儿童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在饮食避免摄入高脂肪食物,可降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
关键词:肥胖症儿童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9-0150-02
随着当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肥胖检出率亦呈逐年增高趋势。肥胖及超重给儿童造成了严重的心理以及生理负担,影响其工作、学习和生活,很多儿童因为肥胖而感到内心自卑,造成心理发育不全面。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1]。流行病学研究报道,有超过60%的学龄期肥胖儿童最终将发展为成人期肥胖,诸如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等各类慢性疾病发生的危险性亦将明显增高[2]。学龄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其生长发育质量、体质优劣关乎未来生活质量,加强对儿童肥胖的关注刻不容缓。
1儿童肥胖的流行现状
根据目前国际肥胖专家工作组提供的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全球的儿童超重率达到了10%,肥胖率达到了2—3%。虽然每个国家运用的衡量指标不同,且地区与地区之间也有着很大的区别,但整体上已呈现出一种上升的趋势。
发达国家自从1971年儿童的肥胖人数就一直在增加。美国是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的国家之一,大约有11%—25%的儿童处在超重或肥胖的边缘,约70%的儿童可归于肥胖范畴。发展中国家的儿童肥胖现象亦相对突出,如在我国,1986年第一次全国性质的有关儿童肥胖的流行病学调查报告显示,因为营养过剩所致的0~7岁儿童肥胖不到1%,但在十年间,从1986年的0.91%直线上升到1996年的1.76%,且此数字在不断在增长。至2011年,肥胖发生率数字已经涨到了16.8%[3]。因此无论是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来说,都应该对儿童肥胖引起一定的重视。
2对象与方法
2.1对象。主要采取的是分层抽样的办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明细统计的,对本地区269名儿童进行了调查,主要年龄为3至8岁之间,其中男性有119名,女性共有150名。
2.2方法。
(1)问卷调查。主要参考了上海市卫生局儿童肥胖研究工作组2005年10月所提供的调查表制作调查问卷的,主要对调查对象的身高以及体重等一些基本信息和基本的情况、家庭环境以及双亲的肥胖状况以及饮食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调查与分析。
(2)评价标准。主要采用的是我國肥胖问题工作组在2004年制定的有关中国学龄儿童超重、肥胖的筛查体制指数值来进行分类标准,对每一个年龄段的男生、女生进行超重以及肥胖的判断。
2.3统计分析。通过应用SPSS13.0软件进行调查结果统计分析,计算出各个年龄组的超重以及肥胖的患病率。同时还要计算出资料的显著性检验并且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引起肥胖的因素。
3结果
3.1肥胖的发生率。本次调查中儿童肥胖者有35例,肥胖发生率为13.0%。其中男童22例,占7.4%,女童13例,占5.6%。男童肥胖检出率明显高于女童(X2=5.65,P=0.01)其中4到5岁肥胖者7例,6到7岁肥胖者8例,8~9岁肥胖者12例,10岁以后肥胖者3例。可见肥胖趋势存在一定的年龄段差异,8~9岁之间儿童肥胖发生率最高,占总肥胖者的34.3%。
3.2肥胖程度。检出的35例肥胖儿童中,依照标准体重法,将超过标准体重20%、30%及50%分为轻度肥胖、中度肥胖和重度肥胖,其中所占有比例分别为48.6%(17),40%(14)和11.4%(4)。可见肥胖程度以轻度肥胖为主,重度肥胖所占比例最小。
3.3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单因素调查结果表明,出生体重以及年龄,父母的BMI,以及上学时候所使用的交通工具,还有进食量,以及家庭中父母的月收入都与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关。对单因素分析差异来说有着统计学的意义的因素做了更进一步的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父母的BMI以及家庭居住附近有没有建设设施以及场地等,都和儿童肥胖发生率有关,且随着年龄的增大,少荤多素的情况较常见,此类因素均可保证儿童远离肥胖发生。
4讨论
通过本次调查分析可以看出,本地区儿童肥胖发生率为13.0%,且男性儿童的肥胖率(7.4%)明显高于女性的肥胖率(5.6%)。年龄以及平时喜欢多食素食少吃荤食都是导致儿童超重以及肥胖的因素。一般来说,进行合理进行以及加大运动量能够降低儿童肥胖的发生率。所以,对于这部分人群来说,发生超重以及肥胖的比率明显低于不善于运动,并且只喜欢吃荤食的儿童来说,吃素食的儿童肥胖的指数明显较低。国内研究表明,父母的肥胖指数直接影响着儿童的肥胖指数[3],这与本文调查结果相吻合。另外需要特别提到的一点就是家庭附近有没有健身场所也和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家庭有建设设施或者是场地的儿童,由于其平时的运动量比较多,故发生肥胖的可能性较小。由此可见,注意合理用食,多吃素菜,加强锻炼是有效降低发生肥胖的最有效办法,这和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一致的。肥胖形成的影响因素主要归结为以下几类:
(1)饮食。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水平以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食物种类越来越丰富,且人们对于体育活动的锻炼似乎越来越不热衷,虽然可能有一小部分人进行体育锻炼,但体育活动的增加很明显已不能够弥补因为高能量食物所带来的弊病。一般来说,一个儿童快餐需要经过1到2个小时的剧烈运动才能够完全消耗,但是,对于目前大部分的儿童来说,吃完饭后进行运动的人却是少之又少。故饮食在儿童肥胖发生中占有较大的比重。 (2)家庭环境因素。家庭环境因素对于儿童的肥胖发生指数来说具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从一出生开始,儿童所处的环境基本上是父母一手营造,一旦父母有着不良的饮食习惯或者是生活方式的情况下将很有可能导致儿童饮食习惯不正常。故大多数的家庭中,应由父母亲对儿童以最直接照看,由此所创造的家庭环境其健康指数肥胖指数才合格,可实现儿童体重不超标,更不易发生肥胖。
(3)运动。在当今社会不断发生变革以及世界范围内的营养转型直接导致了儿童摄入了过多的高糖及高脂肪的食物,且现代化的生活方式使得很多儿童已经没有了可供活动的空间,故活动次数以及活动量一直在降低。这将造成能量摄入以及消耗之间严重失衡,致使多余的能量也只能够以脂肪的形式存储在儿童体内,直接导致肥胖的发生。久坐、缺乏运动、摄入高脂肪食物是直接造成儿童肥胖的最大杀手[4]。体育疗法可以加强患儿的能量消耗,促进基础代谢的提高和改善脂肪的氧化,运动疗法和饮食疗法的相互配合可发挥明显效果,而单用运动疗法减少体重非常困难,特别是小儿更为困难[5]。总之,只要合理行使运动疗法,能收到较好疗效。
5预防方法的效果
加强儿童日常体育锻炼,平时减少摄入高糖以及高脂肪的食物就能够有效的避免发生肥胖的可能。研究显示,为了防止儿童发胖,应多鼓励儿童要减少久坐,进行一些简单的运动,或是少吃高脂肪的食物。最近有一种新的肥胖的预防办法,即需要主动出示儿童的健康报告给儿童家长,使其督促并监督儿童进行減肥计划,注意饮食以及体育锻炼,此种健康报告有助于儿童进行肥胖预防。有调查表明,在使用过此办法的很多地区中,如果将儿童的健康报告发给家长,相比那些没有收到儿童健康报告的家长能更清晰的了解自己的孩子的肥胖问题,且可做到及时的体重控制。
6小结
对于目前正处于成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严格的控制肥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努力,比如说可以鼓励其多参加体育锻炼,在食物上尽量少进食一些含有高脂肪的食物,要降低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对于胃口比较好的儿童来说则应该严格控制其进食量,这样才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做到降低经济发达地区的儿童的肥胖发生率,才能够减少儿童在未来的成长过程中因为肥胖而引起慢性病的可能。
参考文献
[1]李敏,徐佩茹.儿童肥胖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临床儿科杂志,2010,28(12):1203-5
[2]程红,闫银坤,段佳丽,etal.儿童肥胖对高血压发病率影响的随访研究[J].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11,45(8):696-701
[3]杨万龄,罗盈怡,王晓明.儿童青少年肥胖超重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9,25(8):958
[4]唐晴,陈少科,罗静思,et al.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现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1,19(11):1014-7
[5]毛萌,杨慧明.儿童保健临床研究进展 [J].Chinese Journal of Practical Pediatrics,2013,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