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力就是魅力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i8637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杭集镇是一个久负盛名的苏中小镇。当年正是这个小镇靠一把小牙刷横扫欧美市场,演绎了一部镇域经济发展的现代传奇,成为我国著名的牙刷之都。近年来,该镇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要求,在坚持创业富民的同时,坚持经济建设、环境建设和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焕发勃勃生机。这里的农民已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各界投资集镇建设的热情高涨,和谐发展蔚然成风,可以说,“活力四射”是今日该镇新农村建设最具魅力之处。
  
  全民创业开启致富源头活水
  
  建设新农村,富裕农民是第一要义。杭集虽地处苏中地区,但该镇农民家庭富有的程度堪比苏南。2007年,全镇实现GDP30亿元,财政收入2.6亿元,人均收入达到1.8万元以上,平均3户人家就拥有一辆轿车,农民住宅基本实现了别墅化。
  杭集人为什么能这么富有?这首先得益于该镇工业的发展。杭集只有35平方公里土地,却有3.5万常住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历届镇领导认准了一个理,就是:只有大力发展新型工业化,以工业反哺农业,减少农民,才能使农民走上富裕的道路。在推进工业化的道路上,历经一轮又一轮的大胆创新和突破,杭集人硬是把祖传的牙刷制作手艺,做成了“三笑”、“五爱”、“明星”这一群规模小巨人,形成“一支小牙刷,打遍全天下”的巨大的产业天空。没有多少资源优势的杭集人,勇于创业,善于创大业,流传许多佳话,三笑集团的裂变是一个最具有说服力的典型。当年三笑集团靠一把牙刷闯市场,发展到相当规模后,进一步发展的空间受到限制。该集团不惧“引狼入室”,主动与国际巨头高露洁联姻,开始“与狼共舞”。不但把杭集打造成了高露洁的全球牙刷生产基地,而且利用引进的1.2亿美元资金高起点介入蚊香、卫生用品等新领域,再造了一个“新三笑”、“大三笑”。
  深入了解,你会发现,在杭集,创业已成为一种风气、一种文化,深深植根在当地民众中,它虽无形,但威力巨大,是杭集在强镇富民发展道路上风雨无阻、一往无前的内在动力。“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全民创业热潮正是杭集人走向富裕的源头活水。
  杭集全民创业的氛围非常浓厚。据介绍,在杭集镇,平均每2.5户人家中就会出一个老板。步行最多不超过50米,就有一家企业。家家经商、户户办厂,成千上万的妇女走出闺房成为创业女强人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夫妻双双把业创”成为普遍现象。走在杭集镇曙光大道十里长街上,杭集人自豪地说:你随便推开一扇门进去,常常会发现里面“别有洞天”——小门里面,也许就是一个销售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家庭生产作坊”。如今3万多名杭集人不断掀起创业新浪潮,当地农民已经实现了从就业到创业的转变。
  当地的干部更把带领群众创业致富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杭集的干部这样认为:自己不会富,不算好干部;带领群众富,才是好干部。“因为群众都盯着干部看呢,干部搞什么,群众就会跟着搞什么。”镇域经济每到一个发展的关口和节点,杭集的干部就会站出来“探路”;市场一有风吹草动,杭集的干部就走在前面“趟水”……“镇村干部是我们发家致富的启蒙者和领路人”,许多个体老板这样评价干部。在杭集,镇机关干部几乎是清一色的“红顶商人”,90%以上镇管干部都有自己的经济实体。10个村中,10个村支部书记和9个村委会主任,人人手上有实体。杭集的干部很少回避自己创业办实体的话题。有人说,杭集的干部碰到一起,热衷谈论的不是级别、不是职位,而是创业和项目,“白天是干部,晚上是老板。”
  扬州市委书记季建业在谈到杭集的强镇富民之路时,曾这样说过:把群众的思富愿望引导为全民创业致富的行动,是杭集实现镇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根本。该镇历届党委、政府都十分重视培育、引导、鼓励和支持全民创业的热情。为吸引那些常年在外跑营销、已完成一定资本积累的能人回乡创业,他们着力营造“党员干部带头创业、各类能人勇于创业、普通群众自主創业”的浓烈创业氛围,不断强化全民创业的推进力度,放宽投资政策,放开投资领域,积极鼓励支持群众兴办符合杭集产业政策的各种企业。他们还切实从群众最关心、要求最迫切、最易见成效的事情抓起,改善、优化服务环境,着力解决群众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瓶颈制约因素,在税收、信贷、土地等方面给予创业者积极的支持。同时,他们还投资兴办创业同和标准厂房,为全民创业和中小企业搭建发展平台,拓宽发展空间。
  
  集镇建设和发展经济相映成辉
  
  杭集是一个既充满现代气息又很优美的集镇。道路硬化,镇区亮化、绿化,居民生活垃圾实行集中处理,雨污分流排放,完全是现代化城市的做派。我们到杭集采访虽然是在冬天,但这里依然处处见绿,鲜花盛开,彰显了很高的生态品味。
  近年来,杭集镇以全面小康村创建为抓手,按照“两改、两清、一绿”的要求,不断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先后共投入2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各项道路、水利、绿化、改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500万元建成垃圾中转站,全面实施“组保洁、村收集、镇集中、区转运”的垃圾集中处理办法。2004年以来开始建设的7条道路、近8公里的雨污分离管网已经下地。2007年先后创成了国家卫生镇和省文明镇。目前,他们在已建成3000亩绿化带的基础上初步实现了生态林网全覆盖,正在积极申报创建国家级生态优美城镇,并提出了到2010年所有村都建成生态村的目标。优美的人居环境正在使杭集成为周边城里人都向往的人间天堂。
  加强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打造优美的人居环境,是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程,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投入的工程。在有些地方的领导看来,投资集镇基础设施建设是一个短期难见效益的“无底洞”,因此,热情不高,步伐缓慢。但在杭集镇却呈现截然不同的情形,无论政府、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投资集镇建设的热情都非常高涨。根本的原因在于杭集找对了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路子。他们进行集镇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是强调片面和单向的投入,而是把集镇建设和促进发展有机结合,围绕工业园区建设和专业市场建设,完善集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也激发了社会各界投入集镇基础设施建设的积极性。
  一是坚持园区建设与集镇建设互动并进。他们充分发挥杭集镇作为扬州“一体两翼”发展的节点优势,坚持以园兴镇、镇园互动,全面对接市沿江产业带建设规划,进一步完善园区和集镇建设控制性详规及水、电、路、气等配套设施的综合规划。2007年投入1亿元,建设了3公里淮江路延伸段对接新宁通高速公路,并计划到2010年投入5亿元形成镇区十一纵九横、总长120公里的循环交通路网。投资2000万元实施小运河沿线综合治理,完善绿化、亮化工程,建成了纵贯镇区的小运河风光带。投资8000万元、占地40亩的园区 服务中心既顺应了推进园区项目建设、创造适宜人居环境的需要,又为大项目进园提供了必要的后勤保障。同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大手笔投入,不断提升了杭集工业园区的环境承载力和竞争力,吸引了包括欧盟最大卫生用品企业安泰士等国际、国内著名企业纷纷落户杭集工业园区,前期进驻的高露洁、两面针等大企业也纷纷追加投资。
  二是坚持市场建设与城镇建设互动并进。杭集镇有旅游日化、新材料等产业优势,为放大这些产业的优势,他们积极抓住宁通高速改道和城区东扩等机遇,提出在高速公路出入口建设规划面积800亩的物流同区,着力打造信息、运输、仓储、配送等专业物流平台,形成苏中地区大型物流中心。规划一推出就得到了各方积极响应。三笑物流等一批企业纷纷提出要加大投资力度,加快规模扩张步伐。该镇提出打造拥有600户前店后作店铺、贸工一体化的旅游日化用品十里长街,力争到2010年形成年产值60亿元,为全民创业拓展空间,更是得到了广泛的响应。建设这个专业市场几乎不需要政府投资,全是社会各界的资本。正在加紧建设的占地105亩、拥有3000个摊位的锦都国际酒店旅游用品城吸引了投资2亿元。与推进市场建设相配套,该镇投资3000万元建成省内一流、功能齐全的集牙刷历史博物馆、工业展览馆和文体中心为一体的市民广场将进一步提升杭集文化内涵。15万平方米房产的开发、准四星级酒店的建成,更将集聚人气、会聚财气,带动餐饮、休闲和娱乐业的繁荣和发展。
  
  和谐发展展示杭集新风采
  
  杭集在飞速发展。高耸的脚手架,热火朝天的施工场地,车水马龙的运输车队,浓缩了杭集的繁荣。我们原以为,随着发展步伐的加快,工业园区建设、企业用地征地拆迁等一些新情况不断出现,加上外来打工人员的增多,肯定会出现许多社会不和谐问题。但事实却出乎我们的意料。镇领导介绍说,几年来,杭集没有发生一起重大的上访事件。繁荣中蕴涵着有序,发展中体现着和谐,在杭集镇,我们分明感受到了和谐新农村的时代强音。
  在杭集镇这块弹丸之地上,如今拥有3家10亿元以上企业、12家亿元以上企业、近60家规模以上企业,活跃着近500多家私营企业、4000多家个体工商户。这些企业和工商户绝大多数从事牙刷业和塑料包装材料的生产和销售,但他们不是像人们想象的那样恶性竞争,不是互挖墙角,而是呈共生共荣的和谐发展态势。同样是生产牙刷,杰英特公司购进最先进的德国生产线,五爱公司就投入4000万元购买国外先进设备,明星公司则投资400多万元建起扬州第一家规模化的牙刷模具中心……在杭集,这样的赶超呈现出了互补式的良性循环。
  杭集镇的企业普遍采取差别化竞争策略。你搞生产、我搞原材料,你搞产品、我搞包装,你做“上游”、我做“下游”……在杭集全民创业一条街,紧挨着几百家生产牙刷的小作坊,各家都有自己的拿手絕活:这家有卡通牙刷,那家有音乐牙刷;你家在刷柄上做文章,我就在刷毛上想主意;你搞起磁疗牙刷,我就搞震动牙刷……在杭集镇,你找不到两家企业在生产完全一样的牙刷产品,一支小牙刷能做出数万个品种。
  探究支撑杭集企业发展的理念,我们可以看出和谐发展是他们共同的价值自觉。因为遵奉和谐发展理念,大家都把心思用在自家产品的创新上,新产品、新专利层出不穷,据统计,全国牙刷专利共有2544件,仅杭集镇就拥有868件,占了34%。因为遵奉和谐发展理念,杭集的企业抱团竞争,相互配套,拉长了产业链,形成了产业集群,把“中国牙刷之都”这块金字招牌捧回了杭集,牙刷的国家行业标准也放在了杭集制定,“五A”、“三笑”等商标都创成了“中国名牌”,“五A”还创成中国驰名商标。
  发展的和谐是最大的和谐。杭集企业的和谐发展向我们展示了杭集人和谐的心态、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的利益关系……在杭集。和谐已经融入老百姓的生活之中。无论是在大企业和小企业的关系之让,在企业老板和企业员工之间,在本地人和外来打工者之间,在企业家和乡亲邻里之间,到处弥漫着和谐的氛围。
  在杭集,人们自觉追求和谐,各项社会建设事业的推进和济困帮扶社会风尚的形成也助推了社会和谐。多年来,杭集镇倾力构筑社会安全网,消除人们的后顾之忧,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有力保障。该镇不仅全部免除了农业保险等涉农费用,还大力推广新型农保制度,着力解决农民养老问题,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互帮互助和谐生。镇领导认为,大力倡导济困帮扶的社会风气,有助于推动社会和谐。为此,他们发挥党员、干部的带头示范作用,广泛开展济困帮扶活动。乡镇班子成员坚持每年人均拿出2000余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体,这几乎形成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全镇开展“双带党建”活动,许多十部以“签约”的形式,一帮一、一帮三甚至更多,带领和引导了一大批失地农民、贫困户走上创业致富的道路。现在,在杭集,济困帮扶已经成为社会风尚。
  
  责任编辑 陈伟龄
其他文献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全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要求我们进一步创新理念、改善民生、促进和谐。从2002年开始,扬州市委、市政府连续6年下发一号文件部署改善民生工作,重点解决“四个基本、两个就”(基本生活、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基本住房和
期刊
长期以来,大众印象中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似乎只管工与商,无关农字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涉农的市场化行为不断增多,工商部门在涉农领域的工作也逐渐发展。近年来,我们吴中工商局结合实际,拓展职能,深化服务,以引导建立和服务农民合作社为核心内容,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为价值取向,为推进农村新一轮改革、促进农业的“第二个飞跃”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顺应时势,把握关键,引导农民从千家万户的松散型转变为手持执
期刊
南京市行风评议工作,是市纪检督察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在牵头组织开展纠正党政部门及重点行业不正之风的基础上,所采取的推进政风行风建设的新举措,是对公共部门与公共行业绩效评估的群众评议活动。从1995年至今,南京市行风评议工作已经走过了十余年的历程,纵观这些年行风评议工作的实践,我们不难发现行风评议在逐步深入人心的同时,行评工作自身也在不断地完善发展,并取得了切实有效的成果。总体来看,南京
期刊
“太湖蓝藻暴发,表现在水里,根子在岸上,本质是产业结构‘太重’”。我们采访中共江苏省委常委、无锡市委书记杨卫泽时,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无锡市存在的“病症”。杨卫泽又说,无锡市发生了水危机,使我们深感“切肤之痛”,痛定思痛,在“铁腕治污、科学治太”上,我们要既掛帅,又出征。如今,在无锡市已催生出一批“环保”书记、环保市、县(市)、区长。杨卫泽坚定地说,我就是要甘心当好“环保”书记。    “关”字当头
期刊
发展职业教育和职业培训,推进素质就业,既是提高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的重要途径,也是适应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需要,将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从而提升整个国民经济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必由之路。为此,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同时把“劳动者素质提高”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前提条件。农村发展也同样是这样。长期以来,吴江市在农村工作中,以提
期刊
乡风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灵魂。去年以来,太仓市立足农村实际,着眼农民需求,积极搭建乡风文明建设新载体,在全市大力开展“百村乡风文明岗”活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由农民自发推进乡风文明,取得良好效果。    贴近农村实际搭建新载体    “乡风文明岗”是太仓市浏河镇闸北村在推进新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过程中探索出来的一个活动品牌。在总结其经验、做法后,太仓市委宣传部把它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推进新农
期刊
我省开展农村党员冬训工作至今已有30年。这项工作成为全省200多万农村党员干部岁末年初的“精神大餐”,并日益呈现出“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基层干部齐心拥护、党员群众普遍欢迎”的良好态势,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实践证明:顺应变化,主动适应,不断调整,突出成效,是党员教育活动常抓常新、经久不衰的重要原因。    一、紧贴时代发展要求,突出主题,按需施教,推动思想解放,凝聚精神动力    我省农村党员冬训起始
期刊
村支书是村级组织的“主心骨”,是带领农民群众奔小康的“领头雁”。加强以村支书为核心的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是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有力抓手。去年以来,我们徐州市贾汗区创造性地开展了“122头雁放飞”主题实践活动,精心打造“头雁高飞论坛”、“头雁远飞培训”、“头雁带飞基地”、“头雁助飞计划”、“头雁领飞测评”等载体,全面提升了村支书的素质,增强了带领群众建设新农村的本领,全区形成了头雁领飞带动新农村建设的
期刊
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兴化是农业大市,在155万总人口中,农村人口占130万以上。近年来,我市坚持以文明村镇创建为抓手,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加强农民教育,倡导文明新风,取得明显成效,为新农村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一、加强教育引导,培育新型农民    深入开展主题教育,激发农民创业热情,促进生产发展、农民增收。我市坚持把引导农民就业创业的教育摆在首位,加强观念更
期刊
民主是凝聚群众智慧与力量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能力素质的可靠保证。现代大学管理必须顺应民主化的发展方向,充分依靠师生员工民主办学,使各項决策真正建立在群众路线的基础上,才能最大限度地确保决策的正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近年来,扬州大学党委将加强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构建现代大学制度的重要内容.不断完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充分发挥领导集体的整体功能.依法保障师生员工对于学校事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