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求创业投资的诀窍

来源 :财经观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GUOQIANG6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保罗·格雷厄姆简介:
  Y Combinator是硅谷的一家风险投资公司,目前主要投资项目是软件和网站。由于公司主要合伙人都是技术人员出身的,所以他们更倾向于有独特技术的创业者,“我们更关心你的机灵而不是年龄,你想法的质量而不是完整的商业计划。”
  
  对于一个初涉创业的人来说,与其拿着厚厚的商业计划书追着那些VC,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优势,以此来吸引一些同为创业出身的天使投资人,效果远胜于VC。
  
  5月12日,有媒体报道称,美国公司去年通过私募交易融资资金超过了首次公开发行(IPO)的融资额。消息出来之后引发了巨大反响,私募投资也逐渐由“见光死”转为“大众化”。分析者认为,企业将这种私下交易作为规避繁琐的一种有效融资途径,同时又能快速廉价地进入美国资本市场。
  毫无疑问,当正规的资本市场交易愈来愈严格,成本愈来愈高时,私募投资因为其便于操作、成本低等等优势越来越受市场的认可。
  但私募投资对于对中国的创业者来说,总是显得陌生而有些神秘,一方面是因为创业者不熟悉风险投资者的世界,另一方面是因为许多风险投资者喜欢隐藏在幕后“暗箱操作”。因此,探寻投资者的兴趣所在,以及他们是如何运作的,对于创业者来说,成了必备的功课。
  做技术出身的格雷厄姆,很明白创业者缺的是什么、需要的是什么,所以他敢叫嚣“微软已死”,因为他认为微软已经失去了任何优秀企业必须具备的、也是微软早创时期最擅长的“忧患意识”!
  在采访保罗·格雷厄姆的过程中,我们试图探寻一个谜底,这个久负盛名的“天使投资”人的眼光和思维方式是怎样的?
  
  “天使投资是最重要的”
  
  财经观察:目前美国的私募投资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发展状况?
  保罗·格雷厄姆:数据显示,2005年,通过美国三大证交所公开上市的融资总额为1470亿美元,私募等交易的融资总额为1010亿美元。到了2006年,这一数字变成了1540亿美元和1620亿美元,私募等交易的融资总额已经超过了IPO。
  
  财经观察:作为一名私募投资的从业者,您觉得目前私募投资者有哪些种类?
  保罗·格雷厄姆:投资者分很多种,主要两类是:天使投资人和VC。其中,VC投的是其他人的钱,而天使投资者投自己的钱。虽然做着同样的事,然而这两者之间截然不同:很多天使投资人是或者曾经是“技术狂”,但是VC是绝对的商人。
  
  财经观察:他们分别投资什么样的企业?
  保罗·格雷厄姆:VC操作投资基金的事实使得他们想投大钱, 一个典型的VC可能有上亿美元,如果10个合伙人需要投掉4亿, 他们每人必须投4000万。VC一般在被投资公司的董事会还任职,如果平均的交易大小是100万的话,他们要在40个董事会里任职,这很滑稽,所以他们喜欢投大交易,可以一下子投一大笔钱的那种。天使投资者一般是技术或者自己创业出身,所以他们往往会考虑一些初创的小公司,投资额也较小。
  
  财经观察:目前什么能使天使投资者感兴趣?
  保罗·格雷厄姆:天使投自己的钱,因此乐意投小钱。比如2万美元,只要看上去前景还不错。所以如果你不是太烧钱的事情,找天使比较好。
  天使投资者比较乐意投最后能被2000万收购的公司,如果他们投入的时候成本较低的话。但显然他们也想这个公司能最后上市,所以一个长期的雄心勃勃的发展计划能取悦所有的人。
  
  财经观察:那么VC呢?
  保罗·格雷厄姆:与天使投资不同,VC永远都在寻找最大的刺激(big hits)。他们都希望公司能够最后上市,这样他们能获得最大的回报。当然,他们也知道创业公司上市的几率是很小的,但是他们仍然想要投那些有机会上市的公司.
  现在通行的方法似乎是投一批公司,大部分失败了,一个成了Google。然后少数的成功弥补了多数的失败。因此,只有你是潜在的Google时,大多数VC才会投你,他们不在乎投一个能稳稳当当发展到2千万美元市值再被收购的公司,他们想要的是一家能做到超级大的公司。
  如果你拿了VC的钱,你必须有使用钱的方法,因为VC的投资结构防止了早期收购。你拿了VC的钱,他们就不让你很早把公司卖了。
  
  财经观察:您为什么会觉得“天使投资”的作用比VC得更大?
  保罗·格雷厄姆:比起VC来,天使投资者更加乐意投些风险高的项目,因为许多天使投资者都是创业出身的,与VC相比,他们有时候还会给出有价值的建议。如果不是天使投资一开始介入,大多数公司都走不到让VC投的地步。根据统计,约有一半到 3/4 的公司在吸引到VC的第一轮投资之前,已经吸收了一些天使投资了。
  Google 的故事体现了天使投资的关键角色。很多人都知道Google 从红杉和Kleiner Perkins 募资的,但他们不知道那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此前Google就大约值7500万美元了,而这都是天使投资者的功劳。
  
  财经观察:按照您的观点,“天使投资”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应该远大于VC才对啊?可为什么为市场熟知的投资者基本上都是VC呢?
  保罗·格雷厄姆:天使投资人一般都是比较低调的,他们不需要自我营销,因为他们投的是自己的钱。他们也不向那些创业者宣传,因为他们不希望随随便便有人拿着商业计划追着他。此外,由于他们交易较少,而且草创期的公司数量肯定会很多,所以它们不用担心找不到投资对象。
  VC爱公开,因为他们需要吸引的客户,一方面是那些巨额捐赠和养老保险基金的组织 和富有的家族,他们希望招知名的VC帮他们投资,那样他们的投资回报才会有保证。另一方面是那些需要找到投资的创业者,他们找VC融资数目会比较大,也会考虑VC的影响力。
  所以,对于一个初涉创业的人来说,与其拿着厚厚的商业计划书追着那些VC,还不如好好琢磨一下自己的优势,以此来吸引一些同为创业出身的天使投资人,效果远胜于VC。
  
  “VC是纯粹的商人”
  
  财经观察:您说VC不懂行业和技术,那他们依靠什么来判断一个公司或者行业是否有投资潜力呢?
  保罗·格雷厄姆:时刻记住,VC是商人而不是技术人员,他们不懂你在做什么。当我是创业者的时候,我知道大多VC不懂技术,但是我也知道他们一些人赚了很多钱,原因何在?答案是:他们是追涨投资者。
  很多投资者不去寻找或者预测某个行业的涨落,他们取胜的诀窍在于他们比其他人早一点注意到事情的变化,这个产生的效果和选对正确的股票完全一样。或许他们在进入的时候要多付出点成本,但是也仅仅是一点点。
  
  财经观察:作为一个投资人,您觉得在VC眼中,一个值得投资的创业者是怎样的?
  保罗·格雷厄姆:十年前投资人都在找下一个比尔·盖茨,但是他们错了,因为微软有不寻常的起步过程,他们从软件合同做起,主要原因是IBM那时候放弃了PC市场。现在,所有的投资人都在找下一个 Larry 和 Sergey (Google 创始人)。
  以前,投资者认为创始人必须是商业行家,所以他们愿意投那些由MBA领导、技术人员构成团队。这就好比由Steve Ballmer (微软现任CEO)领导Bill Gates的公司,是一种和实际完全相反。现在很多VC明白应该去投技术人员了,这种情况在顶极VC那儿很显著,不过那些二流的VC仍然继续投MBA们.
  对于技术性的创业者来说,好消息是投资者正在找下一个Google创始人,坏消息是当年投Google的投资人是在Larry读博士的时候就认识他们的,而不是成为媒体焦点之后才投钱的。因此,实际上可以说,VC依然对于一个伟大的创业者是什么样子的仍旧一无所知。
  
  财经观察:您的意思是VC在选择创业者时标准比较模糊,那么具体起来,VC选择投资人会有哪些考虑呢?或者说创业者怎么才能吸引到VC的投资呢?
  保罗·格雷厄姆:许多投资者会说他们很在意团队,实际上他们最在乎的是你的“流量”,即其他投资者对你的看法。许多人可能会发现,在大家都要你的那个星期,他们求着给你钱,但可能好景不长,一个主要投资人开始冷落你了,紧随其后的就是没人给你回电话了。我们遇到那些在几天内从冷到热或者从热到冷的情况太多了,虽然这些天内这家创业公司完全没任何本质的变化。
  
  财经观察:我注意到您在说VC选择创业者时提到了“流量”这个词,能具体解释一下吗?
  保罗·格雷厄姆:投资者喜欢共同投资,这曾让我感到惊讶。你或许想,如果他们发现了一笔不错的生意,他们可能要独吞才是,但是呢?他们似乎非常喜欢联合起来做生意。
  我认为,VC 之所以共同投资,主要原因还是避免不被看好。如果其他公司也来一同投资,那么即使失败了,这笔生意看上去也是审慎的选择,而不是单个投资人的一时冲动。
  另一个原因是VC关心其他VC怎么想,一个有很多VC参与的生意可能更加容易达成。一个公司还应该希望多个VC参与一笔交易,因为这个是一个很理智的做法:一旦一个VC参与了你的投资,就代表着少了一个投你竞争者的VC。
  显而易见红衫不想和Kleiner 一起分享 Google 这笔单子,但是最后他们还是合作投资了,因为这样一来他们都不会再去投其他的竞争者了。
  
  财经观察:创业者该如何面对这种落差呢?
  保罗·格雷厄姆:对这种现象有两种解决方法。如果你自信的话,就别去管他,你可以从一个相对不算知名的VC那里拿到一小笔钱,产生利润后再找那些有名的VC,融到一大笔钱,然后策划一个渐渐上升的炒作,最后在最高点卖掉。这个风险非常大,即使成功也是经年累月。我自己不会尝试的。我的建议是保险一点的方法:如果一个投资机会看上去很合适,就拿着它去专心经营你的公司,毕竟创业公司的成败取决于产品的质量而不是VC的牌子或者投资的质量。
  责任编辑:周治宏邮箱:shuitaiyue@163.com
其他文献
如果走不出《魔兽世界》的“梦魇”,内忧外患的朱骏将永远受困于“九城之城”。    全球领先互动娱乐开发和发行商“美国电子艺界”(ERTS:Nasdaq,以下简称为“EA”)入股第九城市(NCTY:Nasdaq)的消息在传了半年之后,终于瓜熟蒂落。  5月21日夜,九城宣布已获得EA投资,后者以1.67亿美元参股九城约15%(通过九城发行新股获得)的股份。同时,九城在竞争中力拔头筹,获得EA在大陆独
期刊
4月27日,在上海旭宝球场。  身着深蓝色的长袖T恤外套着粉红短衣的马云静静地站着,双手拄着一号木高尔夫球杆。对于这位瘦小、单薄的中年男子来说,春天的早晨还是有些凉意。  往前开!球带着彩烟冲进水里。球场董事长宋矿满说,这意味着事业上三个台阶。  两天后,远在美国的《华尔街日报》说,阿里巴巴正式开动上市的车轮,10亿美元的融资计划吸引了全球的目光。要上市的仅仅是阿里巴巴集团下的B2B部分,“达摩五
期刊
虽然杭萧344亿元天价大单的真实性是存在的,但是利用一笔履约相当困难并且足以影响上市公司股价的不确定交易进行大肆炒作,怎么也难逃透过内幕交易行为违规操纵的性质。    一边是管理层重拳打压,一边是上市公司股价依旧迅猛飚升,在杭萧钢构一案中,监管与资本的博弈既表现得淋漓尽致,又颇具反讽意味。  杭萧钢构可谓2007年证券市场上最牛的个股之一,之所以说它牛,并不只是说它涨幅巨大,还在于其“抗监管”,即
期刊
更重要的是,此次收购中国服装网是“生意宝”的一块试金石,如果其在“生意宝”旗下发展顺利,那么在“榜样”的力量下,“生意宝”的“小门户+联盟”模式有望在短期内创造一个互联网的新奇迹,推动中国电子商务的创新与发展。    孙德良清楚,“会员+广告”不是公司的未来。  网盛科技财报显示,2006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6279.8万元,比上年减少1.48%;净利润2812.9万元,比上年减少3.07%;每股收
期刊
这是一个你无法看清它的底线的市场,13亿庞大的人口,造就了巨大的需求,新兴的追逐高额利润资本的推波助澜,无限放大了这个市场对商业模式复制的能力。  于是当如家、锦江之星的经济型连锁酒店呈燎原之势时,新宇之星、七天、城市客栈等后来者便如雨后春笋;当分众在各个写字楼里“攻城掠地”之时,聚众、分时、诚玺等纷至沓来;携程之后,ELONG、芒果等网站“层出不穷”;GOOGL先行,百度“凶猛”。  这造成的结
期刊
一边是近两年的B2B市场的红红火火,一边是持续两年的亏损,再加大股东环球资源的“阵前起义,挥泪斩仓”,慧聪CEO郭凡生更加“灰尘”仆仆,满脸“晦”色,不禁一问:慧聪的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从2005年第一季度开始,慧聪就陷入亏损漩涡。随之而来的,则是公司的无奈整合—对旗下中国搜索和华媒盛世进行了剥离。此后,抛弃了与B2B无关的一切业务的郭凡生打定主意:专注于B2B。    但是郭凡生的专注并
期刊
传媒界在2007年新的一股并购浪潮中,迫不急待地推倒了多米诺骨牌的第一环。  先有5月1日道·琼斯发布信息称收到传媒大亨默多克集团50亿美元的收购提议。紧接着,加拿大媒体巨头、出版商汤姆森集团(Thomson Group)和英国金融信息服务商路透集团(Reuters)发表联合声明表示4月刚刚已经就合并事宜达成一致,一时间相对沉寂的财经传媒业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不过,同样在传媒业呼风唤雨
期刊
央行行长周小川曾表示,要从政策上考虑私募基金法律地位的问题。而央行副行长吴晓灵也曾多次在公开场合建议,将对私募基金进行开放式监管,使之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重要的机构投资者,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  面对私募基金合法化的呼声,一些市场人士认为,对私募基金的监管应当无为而治。《证券法》、《信托法》、《基金法》三部重要法律起草工作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王连洲则表示,“无为而治”并非成熟的市场,在成熟的市场,对
期刊
B2B,这是一个你无法看清它的底线的市场,13亿庞大的人口,造就了巨大的需求,新兴的追逐高额利润资本的推波助澜,无限放大了这个市场对商业模式复制的能力。  随着阿里巴巴上市日期的临近,网盛科技再造100个中国化工网计划的“火热出炉”,越来越多的资本角逐互联网B2B,这个市场的红海已经来临。在这个市场里谁能依旧笑傲江湖?谁能依然“用望远镜找不到对手”?创新、超越自己、再造新蓝海依然是绕不开的关键词。
期刊
“一茶一坐”谋划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真功夫、谭鱼头、小南国拟在港上市,小肥羊等也有上市计划。这意味着,在上市之前,引入风投将自己做大做强已经成为它们必然的选择。    “为什么各种各样的餐馆遍地都是,也有不少百年老店,可只有麦当劳等几家餐厅变成了世界级的企业?”中粮集团董事长宁高宁提出的这个问题,无疑切中了中国餐饮企业的软肋。  据《2006年中国餐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中国餐饮营业额已连续3年递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