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构建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yongd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和专业学位研究生规模的逐年增加,使得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资助体系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在新形势下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功能和意义,并就如何建立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迅速发展相适应的研究生资助体系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全日制专业学位 资助体系 质量保障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快速发展及教育财政制度的不断完善,全国各高校纷纷推行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以适应国家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目前,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虽然取得显著的发展,但包括资助体系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并未跟上。因此,在大力发展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新形势下,建立和完善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势在必行。
  一、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新形势
  为更好地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家转变人才战略,调整优化研究生教育类型结构,大力推动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19.7万人,占硕士研究生招生总人数的比例达到37.8%,并计划到2015年使专业学位研究生占整个硕士生招生比例提高到50%以上,这充分确定了专业学位研究生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同等地位。
  自2009年开始,一系列政策文件彰显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面临新的发展形势。2010年5月,《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在人才重大政策中明确提出发展专业学位教育。同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同时列入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和教育发展规划纲要,成为国家层面人才和教育的重大政策,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高度共识、高度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大力发展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二、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功能和意义
  2010年3月,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工作的通知》(教财厅[2010]2号)指出:“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资助工作是高校资助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研究生教育尤其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健康发展,关系到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队伍的建设,关系到教育公平的全面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提高依赖于构建完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这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保障提出明确的要求,亟待建立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质量的长效保障机制和内在激励机制。
  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质量保障体系的基础工作和重要突破口。资助工作贯穿于招生、培养、德育、学位授予等环节,相互关联紧密配合,又对各环节发挥着重要的调控作用。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对稳定和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促进和过程保障作用。相应地,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分析,获取反馈信息,会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两者之间的深入联系和动态作用,将有力地促成一体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
  教财厅[2010]2号《通知》要求“各高校按照客观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将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资助纳入全校资助工作范围,在政策措施、经费投入、条件保障等方面与普通研究生一视同仁,使家庭经济困难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获得相应的资助”。因此,在与学术型研究生一视同仁的基础上,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学术性与职业性紧密结合的特点,建立和完善高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办法。
  三、建立并完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办法
  依据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采取政府投入、学校配置、企业赞助、导师出资的方式,建立多层次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
  (一)政府教育投资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倾斜
  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跨越性发展刚刚起步,亟待政府在政策导向和经费投入上的有力支持。资助政策、措施方法向专业学位研究生倾斜,重点关注专业学位贫困研究生的资助问题,为大力发展专业学位奠定良好的基础,引导高校重视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体系的建设和完善。目前,政府没有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财政专项拨款,而相对于学术型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学费更高,自然更需要政府的财政支持,加大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财政经费投入力度,保证资助资金充足。除国家加大财政投入外,还要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参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资助,努力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加奖助学金资助额度。政府应给予有利的政策吸引社会资助,例如对设立专业学位研究生奖学金、助学金的企业给予适当税费优惠政策,以调动社会资金参与的积极性。
  (二)高校发挥主体作用合理配置资助资源
  高校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以“转变观念,改革机制,提升质量”为宗旨,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资助经费最大效率的使用。统筹管理合理配置,从奖励优异、扶助困难、勤工助学层面构建促进专业学位研究生发展的资助体系。一是奖励优异方面,随着越来越多的名额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招生计划,配套的奖学金相应用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国家奖学金、学业奖学金,与学术型研究生按招生比例进行合理分配,形成梯度合理的激励机制。二是扶助困难方面,加大对研究生基本生活保障的资助力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可增加助学贷款的种类,不单纯面对贫困研究生,还可为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自主创业、独立创新等活动提供物质条件,以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三是勤工助学方面,高校可适当设置专门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岗位。学生还可自主联系校外岗位,自主申报实习、实践项目。高校设立专项资助经费,对审批合格的岗位和项目进行资助,以形成双向互动的资助模式。   (三)建立校企合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越来越多的企业迫切需求大量高层次、应用型专业人才,高校积极吸纳并使用社会资源,同时企业借此契机与高校建立长期合作机制,共同探索高等人才培养的供需互动机制。合作建立校企联合培养基地是最有效的互动途径,根据企业对人才的具体要求,从招生计划、培养环节、课程设置、论文选题上,对部分专业学位研究生进行专业化培养。企业专门设立培养资金用于资助专业学位研究生。例如,通过资助学费、每月定额生活费、或者实践、实习期间的生活补贴等方式,给予专业学位研究生适当的资助。另外,为满足企业公益的需求,部分企业根据自身情况与高校联合建立企业专项奖学金,主要用于奖励专业能力突出,实践应用、创新能力拔尖的专业学位研究生。
  (四)建立以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导师项目资助制
  2009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09]1号)指出:“研究生培养必须强化科研导向,各高校要通过导师资格遴选考核、招生计划分配、导师依托科研工作为研究生提供资助和助研岗位等机制,实现科学研究与研究生培养的紧密结合,保证研究生在科学研究中学习和创新。”这就要求高校设立导师负责制和导师项目资助制。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注重实践性、技能性和创新性,应积极建立健全产学研联合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实践过程等指导工作。导师利用助研津贴对参加其科研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一定金额的学费和生活补助。导师项目资助制在解决学生生活问题的同时,激励学生专注科研,这种将学术科研成果与研究生资助挂钩的模式,使师生形成良好的互动,激发导师和研究生科研创新的内在动力。
  参考文献:
  [1]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时代[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10).
  [2]刘明利,杨虎等.论奖助工作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中的调控功能—以北京大学研究生奖助工作为例.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05).
  [3]王仰麟,生玉海等.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与研究生奖助体系的构建—以北京大学为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9,(04).
  [4]郭向明,秦婷.推进校企合作培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策略研究.新西部(理论版),2013,(10).
  [5]别敦荣,陶学文.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反思与创新.高等教育研究,2009,(03).
  本文是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重点项目《高校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研究》(编号:A2-2013Y0
  7-011);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33
  096)。
其他文献
摘 要: 在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的背景下,以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为例,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建设、校企合作、转段升学等角度研究课程与教学衔接的现状,并指出不足,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旅游管理专业 3 3分段培养 课程与教学衔接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何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何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
摘 要: 《庄子》是先秦诸子中最具智慧锋芒的一部作品,作者在其中塑造了许多下层劳动者的形象,如厨师、木匠、工人、杂工和农民起义领袖等,他们虽然身份职业不同,但展示了作者关注民生、热爱普通老百姓的深沉感情。  关键词: 《庄子》 劳动者 草根情结  中国古代散文一个丰富显著的特色是把深奥的哲理寓于风趣的故事讲解中,使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容易把握住作者的寓意,使作者所讲道理很快能了然于心。在先秦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地域文化特征对设计的影响,找寻地域文化与家居饰品设计课程改革的切合点,提出一些利用本土文化资源改进家居饰品设计教学,并建立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家居饰品设计课程。  关键词: 地域文化 家居饰品设计 课程改革 课程开发  一、引言  家居饰品是室内设计、装修装饰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家居饰品的造型、风格是一个时代、一个地域审美特征的反映,它的设计和运用随社会发展而产生相
摘 要: 爱是连通师生心灵的桥梁;爱与责任并重,是感召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在教育工作中,特别是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给予学生无限的爱,让学生在爱的环境中,获得幸福与健康成长。作者结合工作实例,阐述对学生进行爱的教育的思考与尝试。  关键词: 班主任工作 爱的教育 健康成长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通向师生两岸的桥梁,是沟通彼此情感的一把金钥匙。爱是理解,爱是同情,爱是尊重,
摘 要: 加强论文写作是提高本科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统筹安排教学内容,保证课内指导时间;结合理论知识讲授,落实课内指导环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加强课外个别指导,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 论文写作 论文指导 本科教学  近年来,高校本科生在写作课程论文甚至毕业论文中时时有胡拼乱凑、剽窃抄袭的情况发生。基于这种情况,有教授甚至提出,不如废除本科生毕业论文的写作与答
摘 要: 城市是人与城相融合的产物。个性鲜明的城市总呈现出精彩绝伦的城市空间特色和建筑技艺,孕育出独特、丰厚的城市历史文化。千年古城常州,地理条件理想,历史底蕴丰厚,城市个性显著,城市现代化建设是其个性彰显和发展的新的历史转折点。  关键词: 古城常州 历史底蕴 人文地理 现代气象 个性品位发展  当今,科学技术已成为提升城市品质的重要媒介手段,美丽变得可以复制,“千城一面”成了城市发展障碍,有历
摘 要: 《西厢记》中的红娘与《伪君子》中的桃丽娜有着相同的身份地位和相似的性格特征,集耿介与善良于一体,荟智慧与勇敢于一身;她们在戏剧情节的发展中,都为自己的主人最终获得爱情的幸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两部戏剧作品具有上述共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点:相同的社会基础,作者相似的生活经历,对普遍人性的追求。红娘和桃丽娜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别的产生和社会环境、文学思潮的不同有关。  关键词: 红娘
摘 要: 翻转课堂是当今国内外教育改革的一股新浪潮,这种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为现代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从梳理国内外研究翻转课堂文献入手,尝试将翻转课堂用于学科教学研究生课程“语文教学艺术”教学中,提出并构建“语文教学艺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流程,通过实际应用研究,检验设计的教学流程在课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反思研究实施过程的细节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翻转课堂 学科教学 教学流程
摘 要: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长期性与成长性决定了教师专业发展道路是一个终身的过程。在基础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终身教育理念不断深化、完善的环境中,基础教育改革更要抓住这一契机,以终身教育的理念建设教师队伍,将终身教育的特点与小学教师专业化的发展要求相契合,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文章立足于终身教育理念,对终身教育相关理论进行阐述,结合小学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分析终身教育理论对小学教师专业化建设的启示:
摘 要: 国有企业集团所属高职院校具有开展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天然优势,也有不享受财政性教育经费、办学投入严重不足等劣势,其师资队伍建设的运行机制和建设方法有别于其他类型的高职院校。本文以南京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通过分析该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深究其影响因素,提出改革办学体制,发挥行业办学特色,加强校企合作,建立“互聘共培”的师资培养机制等对策。  关键词: 国有企业集团 高职院校 师资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