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例脑梗塞卧床患者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脑梗塞卧床患者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和感染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降低医院感染率。调查方法,对651份脑梗塞卧床患者住院病历逐一筛查,找出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42份病历逐份查阅登记。结论:脑梗塞卧床患者发生医院感染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糖尿病、有创检查和治疗,抗菌药物联合等应用有关,加强基础护理和消毒隔离措施,做好病房管理,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脑梗塞 院内感染 护理对策
  脑梗塞卧床患者具有病情重,免疫功能低下,侵入性操作多和应用抗生素量大等特点,易发生院内感染。院内感染的发生严重影响医疗质量,在延长患者住院时间的同时,增加患者的痛苦,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目前,院内感染已成为当前医学领域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因此,降低脑梗塞卧床患者的院内感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42例发生院内感染的脑梗塞卧床患者进行分析,提出控制措施,现报告如下:
  1 研究背景
  1.1 脑梗塞是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官腔狭窄,进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1]
  1.2 脑梗塞的主要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庭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脑梗塞是常见病、多发病,其病死率高,如合并院内感染,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和经济负担,而且影响原发病的治疗和预后。
  1.3 研究的意义
  为探讨脑梗塞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发病的特点及相关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监控措施和护理对策,提高住院病人的治愈率及好转率,预防复发,降低病死率。
  2 研究对象及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10年1月-2012年11月全院脑梗塞病人的出院病历651份,逐一查看筛选,参照全国院内感染监测网采用的统一院内感染诊断标准[4],把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42份病历作为调查重点。
  2.2 研究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医院感染管理科专人负责,系统全面地阅读病历,运用预先设计的统一表格,逐份进行查阅登记,记录患者发生感染的部位、病原菌和抗生素使用情况,并对其比较分析。
  3 研究结果
  3.1 脑梗塞病人的感染情况 本组651例住院病人,发生医院感染42例,感染率为6.45%,感染53例次。感染病例中男19例,女23例,年龄最大91岁,最小35岁,平均62岁。住院时间最长302天,最短20天,平均45天。42例医院感染病人中除5例并发症重死亡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3.2 脑梗塞病人中的医院感染与多种因素相关。整理结果如下:
  3.2.1 医院感染部位分布分布(见表1)。
  3.2.3 感染部位 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其次为泌尿道和上呼吸道,53例次感染部位与构成比如表所示(附表1)
  3.2.4 医院感染率 651例脑梗塞卧床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42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6.45%,医院感染例次为53例次,例次感染率为8.14%。
  3.2.5 医院感染与病原菌分布 从医院感染者的血、尿、粪、痰、咽拭子中共培养出细菌6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31株(50.82%),革兰氏阳性22株(36.07%),真菌8株(13.11%)。
  3.2.6 抗生素使用情况
  本组医院感染病例中,使用抗生素22例,抗生素使用率52.38%,二联以上用药12例,一联用药8例。
  3.2.7 医院感染与侵入性操作
  因检查、治疗需要而接受侵入性操作的有235例,占总例数36.10%,其中发生医院感染16例,感染率为6.81%,未接受侵入性操作与治疗者的感染率为2.10%,说明侵入性操作与医院感染密切相关。
  4 讨论和对策
  4.1 导致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4.1.1 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不够重视
  医院是病原微生物密集的场所,部分医护人员对院内感染的预防意识欠缺,重视程度不够。接触患者后不及时洗手或洗手不彻底,对接触其他患者造成感染的机会增多或感染范围扩大。
  4.1.2 住院时间长 病人住院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院内感染。
  医院环境病原微生物较集中,对于抵抗力差的病人易发生院内感染。從表2中可以看出,长期卧床的脑梗塞急性期过后,大多遗有不同程度的偏瘫,长期卧床,可致肺活量减少,不利于气体交换和气管内分泌物排出,易引起呼吸道感染。在本组感染病例中有33例住院时间超过45天的病人,占院内感染病例的78.57%。
  4.1.3 吞咽困难 脑梗塞患者由于病变部位易引起吞咽困难,饮水呛咳,引起吸入性肺炎,部分患者留置胃管后出现了误吸,引起肺部感染。
  4.1.4 侵入性操作因素 院内感染病例中,使用侵袭性诊治手段16例,占院内感染总人数的38.10%,其中留置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口2例,导尿管8例,胃管4例,动静脉置管 2例。术后放置引流管等侵入器械的使用,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为病原体侵入创造条件,如果操作过程中消毒不彻底或者被污染,更易使病原体侵入机体,造成感染。[2]而且留置体内的导管易损伤组织黏膜,将体外的致病菌带入体内,导致微生物定值增加。[3]
  4.2 药物使用因素 制酸剂导致胃液PH值升高,细菌定植增加;大剂量糖皮质激素的使用增加了应激性血糖升高,消化道出血,也增加继发感染的发生率;脱水剂使痰液粘稠度增加不易咳出。不合理使用抗生素现象普遍存在,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并将诱发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本组院内感染病例中,抗生素使用率为52.38%,联合用药为54.55%。   4.3 预防对策
  4.3.1加强院感知识的学习培训、宣传教育与组织管理,由院感质控医生及质控护士督导全体工作人员强化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技术规程,纠正不规范的医疗护理行为。认真做好床旁消毒隔离工作,尤其强调医务人员手部清洁卫生工作。及时向院感科汇报新增病例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杜绝院内感染中的错报、漏报现象。配合院感科做好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护理用具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对患者家属进行院内感染预防相关知识的宣传,配合医护人员做好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
  4.3.2 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患者全身状况。
  患者入院后加强肺部并发症预防,加强危重及老年患者的护理。协助患者每2小时翻身拍背1次,增加肺活量,预防褥疮,促进排痰和胃肠功能的恢复;昏迷伴呕吐者应采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呕吐物,以防吸入性肺炎;鼓励病人做深呼吸及有效咳嗽排痰。糖尿病患者尽可能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根据患者情况补充能量、白蛋白、维生素,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4.3.3 加强易感部位的管理
  4.3.3.1 对行机械通气、管饲治疗的患者,在无禁忌的情况下,摇高床头30~45度,使其处于半卧位状态[5],防止误吸。加强体位引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湿化瓶定时消毒。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或气管切开的前后应彻底洗手消毒。实施口腔护理以减少口腔菌群的蓄积和定植,减少医源性感染的风险。
  4.3.3.2 严格把握导尿指征,留置导尿管操作时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插管时避免损伤尿道。保持尿道口、外生殖器清洁,保持尿流通畅[3]。定期做尿细菌培养。
  4.3.4 加强病房管理
  规范病区布局,"三区"划分明确;病房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环境清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喷洒地面,每日2~3次,定期监测病室空气培养结果。床单元污染及时更换,認真做好出院患者床单位的终末消毒处理。做好患者家属或陪护人员的健康宣教工作。
  4.3.5 临床药物的合理应用 避免不合理应用抗生素,本组细菌学检查表明,院内感染主要致病菌为G-杆菌,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等多见,因此应根据药物敏感试验选择抗生素,避免频繁更换多种广谱抗生素;尽可能缩短使用抑酸剂时间,对糖皮质激素应用尽量少用或短期应用,以减少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刘晓玲.31例脑梗塞病人医院感染因素分析与护理对策,《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
  [2]李珲,王晓玲,包戈华,院内感染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9,8:151~153.
  [3]刘玉芳,祝晚仙,颅脑损伤术后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咸宁学院学报.(医学版)2009,23(6):546~547.
  [4]汤伟强,重型颅脑损伤合并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中国医学创新》,2009,6,(26):99~100.
  [5]赵革,ICU 病房院内感染的分析及防治[J ],医护论坛,2009,6(12):16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在行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在出现深静脉血栓后,会导致静脉内血液的正常凝结功能受到破坏,在静脉回流受阻后,出现机体功能异常。目前,行骨科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可达30%左右。同时,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引发肺栓塞的主要因素,若症状严重,未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则可能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关键词】恶性肿瘤:化疗:护理  妇科恶性肿瘤的发生率近年来有逐渐升高的趋势,严重威胁着广大妇女的生命健康,除传统的手术治疗外,化疗已成为妇科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多数抗肿瘤药物缺少理想的选择性抑制肿瘤的作用,故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都有影响,在出现疗效的同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反应。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讨论腹泻患儿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的护理配合,为日后的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 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3年9月前来我院诊治的腹泻患儿15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给予大便常规轮状病毒检验。观察组患儿在检验过程中,予以全面护理配合,对照组患儿在检验过程中予以常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 探讨小儿惊厥的临床特点,以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方法 对67例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热性惊厥48例(71.6%),癫痫10例(14.9%),颅内感染8例(11.9%),低钙惊厥1例(1.49%)。发病年龄1~3岁比例最高,为48例,占71.6%;其次3个月~1岁6例,占8.9
期刊
【中图分类号】R1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肝胆胰外科病房规范化培训护士的主要压力源,为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和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自制列有10项心理负担的调查表,对22名进入肝胆胰外科病房的规范化培训护士的心理状况进行无记名书面问卷调查,并按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分、统计、诊断。结果:22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高血压住院患者健康行为的影响。方法:将60例高血压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干预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健康行为的差异。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干预组患者健康行为如情绪心态、饮食习惯、运动锻炼、睡眠质量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分析呼吸内科有创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护理管理措施,以期提高患者的脱机率。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于2013年9月至2014年3月收治70例需要给予有创机械通气患者设为观察组,在给予观察组70例患者内科常规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临床护理管理,同时将我院过去1年内,给予有创机械通气但未实施临床护理管理的7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在手外伤术后功能恢复及预防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5月我院进行手外伤术后患者70例,按数字法随机的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功能恢复及感染情况。结果:经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手功能恢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目的:本报道通过分析总结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近年来收治的合并脑梗塞的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护理经验,探讨对这类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09年9月-2011年12月阜外医院血管外科中心收治的10例合并有脑梗塞的主动脉弓部手术患者的护理经验。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术前肌力减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550-1868(2014)09  【摘要】如今,急诊护理中存在着急诊护理意识淡薄、缺乏对患者人文关怀等许多的问题。因此,医院应清楚的认识到急诊护理的服务概念,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壮大队伍,加强护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强化相关人员的放分水平,真正的将急诊质量有效提升。  【关键字】急诊护理;问题;应对措施  急诊科室以个医院乃至国家医疗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