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20分钟老唱片 品原味老杭剧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008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里有三张杭剧老唱片,第一张剧目为《沉香扇》,唱段名“路亭会”,头段由俞少泉演唱,二段由粉艷霞演唱,唱片模版号A3879/80。第二张剧目为《琴箫缘》,唱段名“徐氏规夫”,头段由粉艳霞演唱,二段由叶百禄演唱,唱片模版号A3883/84。第三张剧目为《琵琶记》,唱段名“赵五娘送丈夫一里亭下”,唱片A面标为“三段”,B面标为“四段”(可知该剧目还有另一张头段、二段的唱片),两面均为粉艳霞演唱,唱片模版号A3887/88。三张唱片都是上世纪30年代上海丽歌唱片公司出品。
  原汁原味老唱腔
  杭剧,曾经辉煌的杭州本土剧种,却从未聆听过它早期的原汁原味留声。那古董般的老唱片,藏着的会是怎样的唱词情节、曲调声腔?小心翼翼地清洁整理好这珍贵的唱片,置于手摇大喇叭留声机上放唱,围坐着聆听那来自80多年前的杭剧之声。
  演员的唱词已几乎无法辨清,但声腔、曲乐却是历历在耳。杭州话唱杭剧,高亢、硬朗、有力度,听着便感受到一种气势,明显不同于越剧、沪剧那般吴侬软语。其句式以短句为主,呈现出力度较强的顿挫感。其曲调旋律并不复杂,音域也不宽泛,基本上是“周而复始”略作变化。演员嗓音全部为不加修饰的真嗓演唱,显得质朴无华。伴奏音乐则呼应演员唱腔风格,乐器为胡琴、三弦、锣、鼓、板等。三张唱片双面播放共计时长约20分钟,留下了早期杭剧的声音印象。
  留声于三张唱片的演员是俞少泉、叶百禄、粉艳霞。其中叶百禄为最早成立的杭剧民乐社演员,俞少泉、粉艳霞为稍后建立的永记武林班演员。1926年开始武林班为顺应潮流吸收女子参演,涌现了杨文英、徐美英、吴菊英和绿牡丹(时称“三英一牡丹”)等名旦,其中徐美英即粉艳霞,后被誉为“杭剧皇后”。据1935年10月4日上海《戏世界》报载:“坤伶杨文英之艺术,内行莫不赞誉,浙省各地,成争聘之。”“粉艳霞年尚幼,扮相秀美,私房行头极考究而又合理,唱白干净,动作表情均甚自然,其艺虽不及杨文英之渊博,然肯于剧情之细处尽力描写,故未让文英之专美于前也。”
  小剧种登陆大上海
  时光回溯近百年,那时杭州流行着一种颇受民众欢迎的曲艺形式叫“宣卷”,就是以多人说唱的形式来宣讲佛教故事和劝世经文。1923年,宣卷爱好者裘逢春等人发起组织了“民乐社”,排练由杭州民间故事改编的《卖油郎独占花魁》。除了用杭州方言演唱,该剧表演形式有所创新,在原有的宣卷调基础上,借用了扬州文戏“梳妆台”等唱腔,突破宣卷仅以木鱼击拍而无乐器伴奏的传统,首次用胡琴、三弦及小锣、鼓板伴奏。1924年1月12日该剧在杭州大世界游艺场首次公演,深受欢迎,人称“化妆宣卷”。因杭州古名武林,乃取名为“武林班”,这便是杭剧的雏形。
  民乐社诞生,激发了宣卷爱好者纷纷组织“武林班”剧社,几年中先后有16个班社成立。各班社初期均以效仿京剧、扬剧为主。后有艺人中之有识之士,从唱腔、伴奏等方面借鉴兄弟剧种之长并加以发展,逐步形成了杭剧的独特风格。而“杭剧”的名称,则由起初的“武林班”“杭州曲”“杭州调”“杭州戏”等种种称谓,于1934年“杭剧春秋社”成立之时正式定名为杭剧。
  1924年12月,杭剧民乐社来到上海大世界,开始演出连台本戏和折子戏。这是杭剧首次进沪,随后即有多个杭剧班社接踵而至,在大世界、新世界、神仙世界、奥飞姆大戏院、先施乐园等处献演,推出的剧目多达几十种。作为中国唱片生产中心的上海,多家唱片公司邀请杭剧名角灌制唱片。据《中国唱片厂库存旧唱片模版目录》记载,有百代、丽歌、胜利三家唱片公司灌录杭剧(杭曲、杭州调、杭州戏)唱片共47面,涉及的剧目有《珍珠塔》《义妖传》《龙图记》《白兔记》《沉香扇》《琴萧缘》《琵琶记》《玉晴蜓》《梁山伯祝英台》等28个。涉及的演员有俞少泉、叶百禄、袁怜吾、粉艳霞、绿牡丹、董金凤、周筱红、金晶镜、胡菊海、胡春林、董一鸣等11位。事实上,除百代、丽歌、胜利三家唱片公司外,当时还有其他公司录制过杭剧唱片,包括同期流行的“杭滩”即杭州滩簧,具体尚待进一步探寻。
  小标签透露历史信息
  关于三张杭剧唱片的来历,也颇让人好奇。这是十多年前从一位旧书商手中购得,那么再前呢?听罢留声不妨再“看”唱片:三张唱片的封套已非原物,是用浅色牛皮纸用缝纫机缝订而成。每张封套正面上方分别写的是剧目与演唱者,下方都写着“浙江越剧一团”,用水彩笔书写,字为紫色。封套边角上分别粘贴着红框小标签纸:“杭剧1”、“杭剧2”、“杭剧17”。查史料得知“浙江越剧一团”定名于1957年,更名并重组于1984年,那么杭剧唱片在当时的“浙越”应该不止三张。
  再看唱片的片芯,空白处都贴着与封套相应的红色边框小标签纸。引入注目的是“杭剧17”那张《琵琶记》唱片,片芯所贴头层标签之下还有两层标签,三张叠加,“贴新”之际皆已“撕旧”,却并未撕净。这便留下了探究的空间——细看可见最里层标签露出“地方”两字(为红色印章所印),第二层标签露出“琵”一字。“地方”两字可能是“地方戏曲”,“琵”则指“琵琶记”无疑。由此推测唱片必定曾经数易其主,而最初很可能属于某个机构的资料库或图书馆所有,且以广播电台、学校的可能性最大。其折射的世事沧桑和人文变迁,足以令人感叹。
  如今杭剧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存世寥寥的杭剧老唱片则更是弥足珍贵。且不赘述老唱片当年早已发挥了的“见证杭剧地位”、“保存杭剧之声”、“助推杭剧传播”等作用,单言眼前,围绕杭剧的怀旧寻根、借鉴传承、反思创新,就更需要老唱片的原真留声。
  已知而未见的、未知而待觅的杭剧唱片,敬有请知情者补出更详目录,也请藏家不吝“显宝”,让更多的杭剧留声走出“云深不知处”。
其他文献
在所有的盛器之中,能够把春天装进去的,也就只有春盛了。多好听的名号,能让人的心境即刻就豁朗开去。天地间一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切都在莺歌燕舞,撩拨得人心性都生动起来,天空碧透如水,走出冬日封闭的内室庭院,融人大自然,那是何等怡人畅爽。  如是美好,必要创造个物件,将这美好宠爱起来,这就是春盛。  记得幼时,我家的春盛不大也不小,是木制的,不到二尺高,长方形,酱紫色,颇具气派。每到清明前几天
期刊
“萧翼赚兰亭”这个绘画题材,自唐以来,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人进行创作或临摹。该题材源于中唐何延之所作《兰亭记》中所描述的故事—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7代传人智永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在历朝历代众多绘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石渠宝笈》著录、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萧翼赚兰亭图》。  线条并非阎氏经典  《萧翼赚兰亭图》目前传为阎立本所绘的有两本,除此卷外,台北故宫
期刊
提起西夏王朝,您是否会觉得有一丝神秘感?而作为西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夏瓷器,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西夏瓷器有粗细之分。细瓷胎土经多次洗练,胎质细密,胎色呈浅黄、深黄、黄白、灰白、灰黑等,器壁略薄、多数体态轻盈,主要器型有瓶、壶、碗、盘、罐、钩等生活用具及琉璃瓦、板瓦、滴水等建筑用材。粗瓷即胎土未经多次洗练,胎土中含一定量的石英砂、硅石、煤渣等,胎色泛米黄、泛深黄、泛灰白、泛土红
期刊
农历二月,河面冰开,腊梅还在枝头料峭,而京城里的春已然到来。再看看《十二美人图》上的春意,早已热闹了整个庭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月的《十二美人图》名日“立持如意”,图中所画美人站在竹搭的花架前,轻倚山石,手持一柄天然木雕灵芝式如意,低眉,正在沉思着什么。在她的身后有一朱栏,有一海棠型的窗,可以看到屋里的陈设,也不多,一个彩漆嵌螺鈿的方盒,两个倭漆描金的圆盒,与其他动辄一堆金银器、再不济一堆瓷器不
期刊
随着日历翻至3月,又到了备受关注的“两会”时间。据悉,今年“两会”期间,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热议,文博机构与文物无疑是当中的“关键词”。如何让馆藏品更加“活起来”,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如何将灿烂的中华文明有序传承下去……围绕着这些话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发声。而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少声音都在针对性地指向当前文博界的热点话题与新现象。  热点话题:民间文物如何管理和利用  声
期刊
安徽省立图书馆,民国二年(1913年)创立于当时的安徽省城安庆小南门内文昌宫旧址。随后几经停办、迁址,于民国十年(1921年)移址旧藩署清代布政使司衙门,从此稳定下来。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馆址再未变动。安徽博物院珍藏有一组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安徽省立图书馆老照片,其史料价值颇高。  藩署旧址 古色古香  民国十年,安徽省长聂宪藩以“图书馆为全省文化枢纽,非适中地点不足以壮观瞻,遂令以旧藩署正
期刊
龙图铜元中名声最响亮的,莫过于四川当三十,存世稀少,仅知12枚却还分四版,其中半数在博物馆收藏。1995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钱币·清代民国机制币》以此为封面,即知其分量。铜元中广受泉界瞩目的还有丙午淮字二十文,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流传在外仅知一枚;早期连照片都罕见,虽为大珍但知名度不如前者。观者想要同时一睹两者风采,也只有赴上海博物馆参观。  海外漂泊数十年  去年中秋节前,笔者收到中国钱币拍卖
期刊
弘一大师李叔同是艺术界公认的奇才,鮮为人知的是,他还曾被尊称为“新式广告第一人"。笔者所收藏的国货“天一味母”铁盒,便是李叔同众多广告设计作品中的一款名作。  这听“天一味母”铁盒,高8.3厘米、宽3.8厘米,周身布满广告语,视觉冲击力极强。铁盒正面写着“完全国货,调味上品,原质素净,鲜美绝伦。”左右侧面为大师手书的题词和说明提要,题词为:“天一味母,纯粹国货。制造精良,品质净素。不仅调味,还能滋
期刊
“七碗受至味,一壶得真趣”。能拥有一把手工练泥且赏心悦目的朱泥壶,常令爱壶者趋之若鹜。养壶悉养心,茶道中香气袅袅,壶中琼浆倾斜而出,此番景致已胜却人间无数。  且看梨壶的前世,须从元代谈起。最早的梨壶是从元代的“执壶”演变而来的,器身形若垂胆。到明代梨壶有了变化,不仅缩短了器型身高和壶流的长度,器型及尺寸缩小至仿若真梨,方便握于掌心把玩,所以明代梨式壶又称“把壶”,红色釉质“梨式壶”是具有明代特征
期刊
铃铛,说不上“名贵”,但在收藏家叶坚华眼里,却是稀罕之物。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或几经波折不期而遇,或烟波渺渺大海捞针,或舟车辗转千里相赠,他真是“百淘干觅五洲寻,日增月积铃铛情”。虽是个娱情养性的“偏门”,但叶坚华却对铃铛情有独钟。在他看来,收藏不应着眼于经济价值的大小,独到的眼力和持久的研究才更可贵。  那么,小小铃铛,究竟蕴含着哪些故事?它们的收藏价值又如何体现?不妨听听叶坚华怎么说。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