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春"盛起来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dmlb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所有的盛器之中,能够把春天装进去的,也就只有春盛了。多好听的名号,能让人的心境即刻就豁朗开去。天地间一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切都在莺歌燕舞,撩拨得人心性都生动起来,天空碧透如水,走出冬日封闭的内室庭院,融人大自然,那是何等怡人畅爽。
  如是美好,必要创造个物件,将这美好宠爱起来,这就是春盛。
  记得幼时,我家的春盛不大也不小,是木制的,不到二尺高,长方形,酱紫色,颇具气派。每到清明前几天,母亲总要拿出来仔仔细细地擦洗干净。这几日的我,放了学后,不会再到书店去蹭书看,早早地回家看母亲做点心,我拿起母亲用高梁杆做的平头印戳,将那对开的红绿点逐一缀在点心上。父亲总是在前一天下班后,才小气地买回半斤糕点,这天晚上,也一定要拿出两块,掰开,姊妹们每人分得四分之一块,当我们双手捧着吃得正香时,父母却默默地笑着看。
  今夜的糕点,且权是预演,第二日的踏青扫墓,那才惬意。道路好走时,我和弟弟用棍子抬着春盛,且都惦着春盛里的美食,自然是走得略快。路不好走时,则由父亲提著,个把小时过后,终于懵懂地跪拜念叨完了,便迫不及待地分吃贡献的剩余,边吃边玩,在蓝天白云下,草木氤氲中,打滚儿与跳唱,尽享着童年的快乐……
  春盛,顾名思义,春天踏青郊游或祭祀,要用一个盛器装食品等物。其用竹子或是藤条编织成的,形状有方有圆,内里隔有二三层不一,鲜有五层的。还有木制的春盛,也有方圆之别,多层不等。只是,这种似篮非篮、似箱非箱的盛器,无论南北,大都叫作提盒、提篮,而春盛是古人为它起的曼妙的名字。
  春盛的尺寸也有许多差别。一般三五人者,所用春盛稍小,两三层者居多。若是八九人,所用春盛高阔须在二尺之余,隔层也在三五之间。如此大的春盛,都为木质打造,且横梁略高,须二人抬了随行便是。这在古代的皇家贵胄、官宦富绅们踏青时,则是必须的了。且除了茶、食之外,还会带上笔墨纸砚、游戏玩物,于山水之间,作些文章雅集。这在汉魏六朝时最为兴盛。
  春盛的适用,南北不同,南方中小形状的,大都为竹作藤编,大型的则必是衫木所作。竹编性软,盛的食物不宜过多,而木作性刚,盛多无妨。北方气候干燥,所用春盛以木作为多,大小皆有,也有少数藤条小器,又多是源出南方。
  古代皇家的春盛多分两类,一类是国家使用的,用于祭祀天、地、神灵,形制多为素雅庄严,厚重深色,黑红为主,且有些上古的神秘纹饰装点。又有国家大典礼祭,历代先皇祭祀的,自然是红黑相间之上,又有描金挂彩,龙云海天,极尽奢华。这些盛器,在故宫博物院、天坛、地坛、国子监、孔庙,还有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等处都能看到很完整的套路。只是春盛到这时和这些地方,早已变成了“礼器”或“礼盛”,而且面孔一下子庄严肃穆起来。远不似踏青郊游那样曼妙了。可见,即便是同一事物,一旦用途与环境变了,就意味着一切都会改变,有时甚至面目全非。
  明代杨慎在《艺林伐山·斗钉》中说:“《食经》:五色小饼,作花卉禽兽珍宝形,按抑成之,盒中累积,名日阙钉。今人犹云钉果盘、钉春盛是也。”在广东潮汕一带,有一民俗叫“惯春盛”,也叫“担春盛”,都是用竹编的似箱似篮子的盛器,上下分隔成三四层,装满各种糕点美食,由女方大舅子挑了两只送给男方,男方还须发送亲友四邻。到了春节,亲友邻里之间,在鞭炮声中提了春盛,将美味载着一派亲情相送邻里,其乐也融融。潮汕一带此等风尚,自唐宋时期一直延续到今时。
  如此看来,春盛的使用,将那人间的亲情,和谐到温暖的天堂,竟能承担起此等大任,这在古往今来、历朝历代的器物中,则是绝无仅有的了。看官不信,却也去找找。
  清明时节,又正是一元更始,万象更新后的阳春,人们正好借祭扫先人之机,与那踏青一举两得,这是古来的习俗。
  记得我当初参加工作时,父母就曾叮嘱我交友须慎,以孝道为先,连父母都不孝敬的人,还能对别人好吗?于是,我便每每与友人们说及,大家都很是赞同。
  只有有父母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每当我心情不好的时候,总是想起父母,于是也就收藏了春盛。
其他文献
虽然大多数文房用具如今几乎已经失去了其作为器具的使用价值,但随着中国藏家在历史文化认知上的深入,文房清供凭其精巧的制作工艺和所承载的延续千年的文人雅趣,近年来却在拍场上逐渐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了人们热衷的收藏品。  早在2006年,中国嘉德春拍首推“翦淞阁精选文房名品”专场,反响大大高出预期,全场成交率84%,总成交额高达3590万元。“翦淞阁”由清代著名书法家伊秉绶所书,一直以来被历代文人、收藏
期刊
如果说书斋是一个令人陶醉的迷人夜空,那么文房用品就是这夜空中星罗棋布的闪烁星辰。  没有文房用品的点缀,书斋则黯然失色。提起古代文房,真可谓名目繁多,常用的就有十余种。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这些在古人那里最普通的文具,随着收藏热的兴起早已成为“深不可测”的艺术品。  说它深不可测有两层含义:一是价格,一是内涵。对于资金实力雄厚,常年混迹收藏江湖的人来说,价格不是问题。而内涵呢?却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当你
期刊
时间是一条河,世上万事万物不过是河里流淌的物,惟有人文附身事物方能与河并流,不会消沉,此理皆然,比如我们下面要说的这方砚。  此砚长方形,色微紫,质温而细腻,石品丰富,有雨淋墙、青花、火捺等。名“伊秉绶等铭大西洞端砚”,是以铭家之名作砚名,原因当然是因为伊秉绶金石书画艺名大,还因为他铭得好,铭得醒目。其实此砚主人是张锦芳(号药房)。  张锦芳何许人?他是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进士,翰林院编修,
期刊
有钱可以把书房弄得很大。比尔·盖茨的豪宅世界知名,看上去像是山脚湖边的一片宫殿。他的书房估计有几百平方米,分为藏书区、阅读区、景观区……透过巨大的落地窗,能看到书房被怡人的湖光山色包裹着,一派简约、沉静。  有钱也不一定把书房弄得很大。我们的乾隆皇帝比今天的世界首富更富有,不知富多少倍。他坐拥天下又喜爱园林,仅仅是京西的三山五园,就不知道他盖了多少屋舍宫殿。而他的书房一一著名的三希堂,竟然只有区区
期刊
自古以来,文人相轻,民国画坛的风气亦是如此。中国画的“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常常口诛笔伐,论战不断。连一向自诩“一切画会无能加入”、希望可以闭门安心画画儿的齐白石也难逃被人攻讦的命运。为此,齐白石还专门绘制过一幅人物画,画中描绘一位白发白须的老人正襟危坐,冷眼侧目,唯以右手伸出两指指向画面一侧,配合画中所题“人骂我我也骂人”,让人感觉幽默之余又颇多讽刺。  虽然文入画家之间的相互攻讦体现出民国画
期刊
书案之上,器物虽小,却蕴含着干百年来文人骚客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一把茶壶、一只笔筒、一个印盒,都是书斋主人的精神寄托,其装载的不仅仅是实用功能,更成为了知识与修养的审美载体。  如今,文房杂项收藏也在不断升温,渐渐成为一种具有广泛文化影响力的大众收藏品。您也不妨购藏几件,尝试着为自己的书斋生活换个心情吧。  拥有它,不是梦  经常有人说,心有多大,人生舞台就有多大。可是对于读书人来说,藏书多少,
期刊
书斋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每个细节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斋,躯体和大腦才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理想的书斋和现实的书斋都会有差距,但只要自得其乐,那个地方就永远是你最向往的场所。  康国祯(40后,退休公务员,河北石家庄):  因嗜读书写字,所以对书房情有独钟。躬逢盛世,条件允许,40多岁在县城里建房时就有了一间书房。后来购置改善性住
期刊
叔父周汝昌先生曾于1978年写给我父亲周祜昌先生一封信札,它距今已整整40年了。2018年正逢叔父周汝昌先生的百年诞辰,作为纪念,现将此札摘录如下:  祜老安善:信到。上周日赴丛翁约(丛碧专程赴津看海棠,说是“李善人花园”有多少株云,方自津回),九时半到彼处,湖波绿涨,几不识门,烦数岁小女孩引路寻得。主宾十二人,出烟袋斜街,在鼓楼前一饭馆张筵甚盛。其院中画廊已毁尽,一石犹在。丁香正开,竹已无,一海
期刊
行内人都知道,放眼全球,在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中,百年以上的“老字号”拍卖行并不多,有着225年历史的邦瀚斯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整的深度加剧,如今适当地进行收缩、调整拍品门类成为了包括国内拍卖行在内的行业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邦瀚斯却坚持涉及众多收藏类别。除了大家熟识的西方古典艺术、现当代艺术、古籍善本、珠宝及包括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内的亚洲艺术品外,诸如古董车、威士忌等精致、情调拍品往
期刊
说到现代人的书房打造这个话题前,先说一个例子。前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都在刷屏李嘉诚退休的消息。以前做相关讲座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在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总部70楼的顶层,有一间他的办公室兼书房,其中的布置除了要看的书,还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为: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最合适的场所”  这副对联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由此我们也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