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枚铜元了却一桩公案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leq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图铜元中名声最响亮的,莫过于四川当三十,存世稀少,仅知12枚却还分四版,其中半数在博物馆收藏。1995年出版的《上海博物馆藏钱币·清代民国机制币》以此为封面,即知其分量。铜元中广受泉界瞩目的还有丙午淮字二十文,上海博物馆藏有一枚,流传在外仅知一枚;早期连照片都罕见,虽为大珍但知名度不如前者。观者想要同时一睹两者风采,也只有赴上海博物馆参观。
  海外漂泊数十年
  去年中秋节前,笔者收到中国钱币拍卖公司——美国SBP公司Ponterio先生电邮,表示他征得一批中国铜元集藏,有颇多珍稀品种。这批珍藏来自著名美国藏家拜伦·怀特(R·Byron White)及戴维·鲍尔斯(Q·David·Bowers),包括上述两枚在内许多流传有绪的精品,有些还来自中国机制币大师伍德华(Tracey·Wovdward)。
  笔者有幸在送评入盒前鉴赏这批铜元,当两枚大名誉品上手时,笔者的心仿佛徜徉在云深不知处,既陶醉又万分感慨。“过我手,即我有”,此情可待成追忆,入盒后再也无此欣赏与把玩的乐趣了。
  有关四川当三十来龙去脉及流传故事的文章甚多,笔者也曾在2010年出版的《中国收藏·钱币》第17期有过论述。香港黄华枢旧藏当三十飞龙红铜是笔者最早上手的实物,后又鉴赏上海藏家何君黄铜版飞龙。几年前方知悉原本由埃及逊王法鲁克(King.Farouk)收藏的当三十水龙红铜版于1965年拍卖,但不知花落谁家。由于圈内传言美籍藏家怀特拥有一枚,笔者曾推测那可能是法鲁克旧藏,但没有图片无法证实。这次与1965年拍目图片核对确认系同枚,总算拨云见日、水落石出。
  这枚当三十水龙红铜由产地流出后,辗转在民国初年到了当时全国集币风气旺盛的上海地区,估计最终落入伍德华手中。伍氏1930年迁居法国时带走,但抗日战争的爆发迫使他返华处理资产,1938年乘船回法途中病故。其遗孀因此刻欧洲战云密布移民美国,所藏钱币由商家收购后分别售出。其中若干精品转卖当时全球最大收藏家埃及国王法鲁克。也就是说,若此推论正确,此铜元从中国经水路到欧洲、美国,再到非洲埃及;尔后越大西洋回美国到怀特所在的美东,再横跨到西岸,离境80余年之后如今飞渡太平洋,绕地球一周半到香港亮相。
  “淮”字大清铜币是由江苏清江浦铜元局制作,但生产流通的只有十文。存世有中心淮阳刻之“大清铜币二十文”一种,极为罕见,目前公开的仅知两枚,除传说为怀特保有、如今得到证实的这一枚外,另一枚为李伟先捐上海博物馆收藏。据闻在通货中也发现两枚,但品相欠佳未受关注。
  据文献记载,清江铜元局的设备只有二号印花机一种,此型机器仅能压印十文铜元大小的硬幣,若压造二十文铜元则需要可制造壹圆银币的四号印花机。经检视淮字二十文样币,并无压力不足的弱打现象,应系以制模用的压力机制成。惟清江十文飞龙图案几乎和江苏铜元二十文飞龙相同,两者之间必有密切关联,也可能是清江厂在模具方面的工作委由南京江宁厂进行的。
  这枚丙午年造大清铜币淮二十文得自何处,尚待查考。由于伍德华收藏非常丰富,笔者认为不应将他排除在外。另外,1973年怀特曾赴中国香港、台湾及日本,拜访钱商并与同好交流,与多位各国知名藏家及学者有往来,但现在多已作古,难以查询。虽无法确知完整传承经历,但几乎可以确定这枚淮二十文也曾环游世界一圈。
  史料不全难查证
  两款铜元的存世数量寥若晨星,然而其前因后果却由于史料记载不全,多年来藏家及学者不断地追踪查证,始终没有结论。近年来在信息快速流通及相关实物的陆续出现,加上藏友们的集思广益,笔者归纳如下:
  首先,四川当三十是试制币,系列中还有其他面值,但以当三十之面额与规制不符,所以未铸行流通,仅有极少数未销毁的样币流出。所谓发行之后因型制不合遭强制回收的看法,应不成立。若曾发行进入流通,应如江南的戌戊错版银币,存世量在低两位数字的几十枚,而全品仅知一枚,所见均为有打印戳记及不同程度的流通痕迹。
  其次,淮二十文也是样币,模具在-内.午年(1906年)完成后试制若干,但清江铜元局当时生产用的机器压力不够无法开铸。同年七月,清政府财政处户部会奏,江西、安徽、清江与江苏等四铜币厂裁撤归并江宁。清江局奉旨停产,试造的淮二十文样币成了沧海一粟,流出而未妥善保存的即伤痕累累。
  名家珍藏 流传有绪
  在两位美籍藏家中,怀特是工程师,热衷历史及收集文物。据鲍尔斯透露,怀特兴趣广泛,“有次去拜访他时正忙于翻新一辆宾利”。他自各地币商、卖场及同好处搜罗中国钱币,收获颇丰。1991年怀特曾委托新加坡Spink-Taisei公司拍卖藏品,但为金银币章及古钱,未见铜元;后获悉2006年过世前早已转售但未公开,此二大珍芳踪何处杳无音讯。如今得知原来普品是卖给币商,精品是让予好友鲍尔斯,近半世纪从未现身的珍稀中国铜元终于露面,了桩泉界公案。
  接手怀特珍藏的鲍尔斯,即近年来在香港拍卖中国钱币成绩斐然的SBP公司创办人之-Bowers。鲍尔斯大名鼎鼎,擅长搜罗珍稀钱币,幼时即收集钱币,1953年还是学生时就涉足钱币买卖。他后来创业,经手过无数名家藏品的拍卖,亦致力钻研钱币相关的学术研究,发表币钞文章数干篇、出版著作超过50本,勘称美国近半世纪最著名的钱币商及收藏家之一。
  直到2010年香港黄华枢专场,半世纪以来国内四川当三十都是私下让售从未公开拍卖。当时该枚NCJC XF40的红铜飞龙以总价46万美元成交,约合人民币310万元,创下中国铜币最高价纪录。2015年,北京诚轩春拍出品一枚PCGS XF40的水龙红铜,受整体经济环境影响最终成交价仅207万元。物并不以稀为贵,名气大、来得巧才是硬道理。丙午淮二十文已知存世量远低于前者,名气不如其响亮,但从未抛头露面。
其他文献
书斋是一个人气质养成的地方,每个细节都烙上了主人的影子、染上了主人灵魂的馨香。书斋又是个性创造的发酵池。当一个知识分子回到书斋,躯体和大腦才是属于自己的。每个人理想的书斋和现实的书斋都会有差距,但只要自得其乐,那个地方就永远是你最向往的场所。  康国祯(40后,退休公务员,河北石家庄):  因嗜读书写字,所以对书房情有独钟。躬逢盛世,条件允许,40多岁在县城里建房时就有了一间书房。后来购置改善性住
期刊
叔父周汝昌先生曾于1978年写给我父亲周祜昌先生一封信札,它距今已整整40年了。2018年正逢叔父周汝昌先生的百年诞辰,作为纪念,现将此札摘录如下:  祜老安善:信到。上周日赴丛翁约(丛碧专程赴津看海棠,说是“李善人花园”有多少株云,方自津回),九时半到彼处,湖波绿涨,几不识门,烦数岁小女孩引路寻得。主宾十二人,出烟袋斜街,在鼓楼前一饭馆张筵甚盛。其院中画廊已毁尽,一石犹在。丁香正开,竹已无,一海
期刊
行内人都知道,放眼全球,在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中,百年以上的“老字号”拍卖行并不多,有着225年历史的邦瀚斯就是其中之一。  随着艺术品拍卖市场调整的深度加剧,如今适当地进行收缩、调整拍品门类成为了包括国内拍卖行在内的行业趋势。在这一背景下,邦瀚斯却坚持涉及众多收藏类别。除了大家熟识的西方古典艺术、现当代艺术、古籍善本、珠宝及包括中国文物艺术品在内的亚洲艺术品外,诸如古董车、威士忌等精致、情调拍品往
期刊
说到现代人的书房打造这个话题前,先说一个例子。前段时间在社交媒体上,不少人都在刷屏李嘉诚退休的消息。以前做相关讲座的时候我就提到过,在李嘉诚的长江集团总部70楼的顶层,有一间他的办公室兼书房,其中的布置除了要看的书,还有一副对联——  上联是:发上等愿,结中等缘,享下等福。  下联为:择高处立,寻平处住,向宽处行。  “最合适的场所”  这副对联是清代儒将左宗棠题于江苏无锡梅园的诗句。由此我们也可
期刊
在所有的盛器之中,能够把春天装进去的,也就只有春盛了。多好听的名号,能让人的心境即刻就豁朗开去。天地间一到春天,万物复苏,生机盎然,一切都在莺歌燕舞,撩拨得人心性都生动起来,天空碧透如水,走出冬日封闭的内室庭院,融人大自然,那是何等怡人畅爽。  如是美好,必要创造个物件,将这美好宠爱起来,这就是春盛。  记得幼时,我家的春盛不大也不小,是木制的,不到二尺高,长方形,酱紫色,颇具气派。每到清明前几天
期刊
“萧翼赚兰亭”这个绘画题材,自唐以来,几乎每个时期都有人进行创作或临摹。该题材源于中唐何延之所作《兰亭记》中所描述的故事—唐太宗御史萧翼从王羲之第7代传人智永的弟子辩才和尚手中将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骗取到手,献给唐太宗。在历朝历代众多绘本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石渠宝笈》著录、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的《萧翼赚兰亭图》。  线条并非阎氏经典  《萧翼赚兰亭图》目前传为阎立本所绘的有两本,除此卷外,台北故宫
期刊
提起西夏王朝,您是否会觉得有一丝神秘感?而作为西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西夏瓷器,也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西夏瓷器有粗细之分。细瓷胎土经多次洗练,胎质细密,胎色呈浅黄、深黄、黄白、灰白、灰黑等,器壁略薄、多数体态轻盈,主要器型有瓶、壶、碗、盘、罐、钩等生活用具及琉璃瓦、板瓦、滴水等建筑用材。粗瓷即胎土未经多次洗练,胎土中含一定量的石英砂、硅石、煤渣等,胎色泛米黄、泛深黄、泛灰白、泛土红
期刊
农历二月,河面冰开,腊梅还在枝头料峭,而京城里的春已然到来。再看看《十二美人图》上的春意,早已热闹了整个庭院。万紫千红总是春  二月的《十二美人图》名日“立持如意”,图中所画美人站在竹搭的花架前,轻倚山石,手持一柄天然木雕灵芝式如意,低眉,正在沉思着什么。在她的身后有一朱栏,有一海棠型的窗,可以看到屋里的陈设,也不多,一个彩漆嵌螺鈿的方盒,两个倭漆描金的圆盒,与其他动辄一堆金银器、再不济一堆瓷器不
期刊
随着日历翻至3月,又到了备受关注的“两会”时间。据悉,今年“两会”期间,对于文化的关注和热议,文博机构与文物无疑是当中的“关键词”。如何让馆藏品更加“活起来”,如何更好地满足民众日益增长的审美需求,如何将灿烂的中华文明有序传承下去……围绕着这些话题,来自相关领域的代表委员们纷纷发声。而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不少声音都在针对性地指向当前文博界的热点话题与新现象。  热点话题:民间文物如何管理和利用  声
期刊
安徽省立图书馆,民国二年(1913年)创立于当时的安徽省城安庆小南门内文昌宫旧址。随后几经停办、迁址,于民国十年(1921年)移址旧藩署清代布政使司衙门,从此稳定下来。一直到1937年抗战爆发,馆址再未变动。安徽博物院珍藏有一组上世纪30年代拍摄的安徽省立图书馆老照片,其史料价值颇高。  藩署旧址 古色古香  民国十年,安徽省长聂宪藩以“图书馆为全省文化枢纽,非适中地点不足以壮观瞻,遂令以旧藩署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