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脚下土壤滋养家国情怀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iyutianxi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课堂承载着历史学科传道授业解惑的教育功能,旨在引导学生探寻历史真相,体悟社会发展规律,总结经验和顺应历史发展趋势。高中历史课程,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时序和架构上,强调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注重分析史料、探讨历史事件背后的可循之规律,可解之因果。如何选择新颖而能引发学生兴趣的史料成为高中历史教师备课的一项重要工作。地方历史资源便是一块应该多加挖掘的宝藏,在课堂中及课堂之外带领学生认识身边的历史,培养对家乡的认同之余,更有利于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地方历史;核心素养;家国情怀;南京
  高中历史课堂中,史料的呈现往往是为了引出知识点,帮助学生加深认识,更有提高学生理解和提炼的能力,引发价值共鸣的作用。但如果不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学情,效果则会大打折扣。除了语言理解上的问题外,老师需要考虑学生如何能在一堆枯燥的文字中找到阅读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思考。这对史料本身提出了一定要求,仅依靠教材中的材料是不够的。以笔者所在的城市南京为例,讲述中国史时对于南京城市的资源应用的较多,能引发学生的共情,尤其是在课堂中培养家国情怀显得更加自然流畅。
  一、 身边的历史遗迹资源
  高中新教材《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课中增加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相关内容,提及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址,这一部分内容距今时间过于久远,课堂趣味性不够,学生的认知往往只停留在原始人类的复原图片和重要的文化遗址名称。教师在讲授这一方面内容时,可以利用校本课程等机会带领学生参观古人类遗址,对于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进行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就笔者所在的南京而言,发现过多处古人类遗址,例如距今五六千年新石器时代的北阴阳营和浦口营盘山古文化遗址,规模最大的是位于汤山的直立人化石遗址,1993年,在南京汤山葫芦洞出土了两块直立猿人头骨化石,这一发现将南京人的历史往前推进了数十万年。之后,在遗址基础上建造了博物馆,以“生命进化”为线索,演绎了沧海桑田的地质变迁和人类进化史。此外,依靠发达的科学技术,两块头骨化石中背后的故事逐渐展现在世人面前。一号头骨主人为女性,距今约60万年,结合牙齿形态分析,推断出头骨主人的年龄约在21~35岁之间。由于一号头骨保存较为完好,在古人类学专家的“妙手回春”之下露出“真容”。历史教师如果能将这些知识搬到课堂中,充当博物馆讲解,带领学生感知历史的细节,他们对于几十万年前的古人类应该不会仅仅停留在教材上的文字,能激发学生对古人类生产生活的想象和探索。这一考古发现公布后,学术界关于南京人的祖先、南京直立人的演化进程等问题产生了各种猜想和讨论。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展示相关史料和考古发现,让学生讨论思考这些猜想的可信性。这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也符合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史料实证的要求。
  在经济史部分,高中历史对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的评价是素称发达,上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结合教材和网络上的资料,向学生展示图片,观赏其中手工业具有代表性的成果,如青铜器司母戊鼎、宋朝的五大名窑和明清江南的丝织品等。但是仅仅依靠图片,学生走马观花,很难真正理解和感受其中的发达和高水平。此外官营手工业部门制造的产品为何能在当时享誉世界,教材中提到政府直接经营、生产不计成本等原因,但也有其制度因素。一次偶然的机会,笔者在学校附近的地铁站看到一处名为“明鉴墙”文化墙,当中展示了明城墙上的一些城砖,砖头上刻勒着工匠与监察官员的名字。这些史料印证了明朝推行的质量追溯制,劳役和相关官员承担着建筑质量的直接责任。《礼记·月令篇》中提到“物勒工名,以考其诚”,这一质量监查责任制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存在,因此古代官营手工业在原料选择、制作程序、加工方法上都有统一的标准,各个制造环节之间衔接有序,产品质量上乘,做工精美,民间手工业难以企及。课堂中这一知识的补充不仅能从侧面印证古代手工业的成熟发达,也可以解释其在世界领域取得较高水平的原因。国内曾一度刮起“工匠精神”之风,大肆夸赞日本、德国的工匠技艺之精妙,态度之务实,而中国产品在追求短、平、快的趋势下口碑不佳,国人似乎丧失了对“中国制造”的信心。追溯到中国古代,传统工匠的技艺也是登峰造极,春秋时期的越王勾践剑、西汉的长信宫灯、清朝的样式雷烫样等等,这些产品即使在今时今日依旧是旷世之作,而它们只是中国传统技艺的惊鸿一瞥。学生在欣赏感叹中国传统艺术品的精致之余,也能为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油然而生出民族的自信。
  二、 熟悉的历史人物资源
  在人教版历史必修二《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的授课环节中,笔者使用的主线是张謇的实业救国经历,课堂的导入是校园广场上一座张謇的雕像,学生每天清晨进入到校园都会经历一次与这位历史人物的擦肩而过,却甚少了解他与学校的渊源。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890年的文正书院,1896年张謇接受两江总督张之洞的邀请来到江宁文正书院主持书院工作,在此担任了6年的院长一职。这段历史的简要介绍是为了增强学生对于每天所处的校园的敬畏之情。学生大多了解过张謇的实业救国,
  1949年以后,毛澤东在谈到民族工业时曾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从张謇和大生纱厂的经历探究中国民族工业的兴衰起伏既与教学目标紧密联系,又便于把握整节课的线索。1894年张謇高中状元,但当年便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军惨败后,张謇萌生实业救国的想法,1896年张之洞奏派张謇在通州设立商务局和纱厂,自此,张謇和中国民族工业的命运相连,见证了民族存亡和自强不息的历史。就这一点而言,课堂教学贯彻了家国情怀等素养目标,让学生在了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过程中能感受实业家的爱国情怀和自强不息的精神。
  笔者运用张謇这一人物最初是为了提高学生对近代民族工业这一段历史的兴趣,从学校历史出发增强亲切感。从张謇能发现民族工业的复曲折发展,并从他的经历中能激发学生探索其中的历史原因。学生对于经济史本就比较陌生,如果仅限于教材中民族工业各阶段,讲解时笼统地讲述阶段特征,学生很难深入认识工业的曲折过程。相反,通过列举具体事例,展示细节信息或是图表,能让学生直观感受历史,自主梳理其中的特征等知识点。根据这一节课的课堂反馈,因为导入部分是从大家最熟悉的校园开始的,学生便带着兴趣和疑惑走进这节课,张謇和民族有什么关系?实业救国对于当时的中国有何实际的意义呢?接下来的教学任务衔接便更加流畅。而张謇与学校的渊源又会引发学生作为其中一员的自豪感,在感受到历史人文情怀的同时,衍生出关乎现实的使命感。   三、 丰富的博物馆馆藏资源
  近期教育部和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了《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其中指出“应进一步健全博物馆与中小学校合作机制,促进博物馆资源融入教育体系”。早在这一意见印发之前,馆校合作之风就已经在各中小学中兴起。就以南京博物院为例,除了开办专题展览、接待各地游客之外,它也承担起重要的社会教育功能,即研发系统的馆校课程研发,各个学校也已陆续开启相关的校本课程,例如文物修复课程中的古陶瓷制作与修复、纸文化探究。笔者所在的中学以南京博物院举办的《中国大运河史诗图卷》特展为契机,与南京博物院进行馆校合作,从大运河的历史进程为视角,向学生展示大运河文化。除了在教室里听教师或博物馆人员讲解每一件展品的历史细节之外,学校还会组织学生动手操作,绘制地图,甚至来带领学生前往博物院实地参观,近距离感受文物之美,历史之魅力。
  常态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这些馆藏文物带领学生进入既定的教学目标中,将其作为教学的方法和资源,从南京博物院的《坤舆万国全图》中俯瞰明朝时期世界之貌;从六朝博物馆的众多青瓷文物中感受南北朝时期中国制瓷业的发展高度;从江宁制造博物馆中认识中国古代丝织业的发达。此外,学校应积极开发校本课程,充分利用博物馆专家及馆藏资源,在课程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让学生主动挖掘文物背后的故事,了解乡土歷史,培养对脚下这片土壤的文化自信,如此才能将各大博物馆的馆藏资源真正深入到教育体系中。通过创新学习方式,一方面增加了历史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符合新课程改革中以学生为主题的教学要求;另一方面,校本课程的实践往往注重主题的探索和研究,教师仅充当主持人的角色,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观点,由此可见,利用博物馆资源便于高中阶段学生能力与素养的要求的培养。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历史资源十分丰富,不胜枚举,与中学历史相关的知识也很多,从夫子庙中了解儒学思想的发展,从国子监中找寻科举制度的兴衰,面对这些丰富的地方资源和相关史料,作为历史教师,如果不能物尽其用,实在可惜。在搜集整理有价值的史学资源过程中,有利于教师树立开放多元的内容观,不断拓展历史教学的视野。中学教材和辅导资料多是关于历史中心人物,如果仅是“教教材”已经难以满足知识面不断拓展的学生。对于中学生而言,通过了解身边的历史文化,学习既定的课程内容,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一则,地方的历史人物尽管没有处在历史事件的中心,但却为学生提供了了解事件的另一种视角,往往更能从纷杂表象探究到历史的本质,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才符合唯物史观全面、客观认识历史的要求。二则,任何历史都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间和空间下发生的,通过地方资源的展现更能帮助学生把握特定的历史框架,以此更准确地理解史实。三则,历史的解释本就有不同的方式,目的就是不断接近历史的真实。地方资源的获取更便捷,且在展示史料时更容易激发学生兴趣和思考。最后,一个人,一个家,一座城与国家的历史命运息息相关,将家乡的历史和国家的历史联系起来,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足下土地深沉的爱,更能养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责任感。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关于利用博物馆资源开展中小学教育教学的意见.2020.
  [2]何成刚,沈为慧,俞雪琴.史学阅读与微课设计·中国近代史(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2.
  作者简介:姚乔君,江苏省南京市,南京市宁海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逻辑推理,是数学学习的重要途径,也是数学思维的重要体现,更是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使学生经历“联系”“类比”“归纳”“演绎”“预判”等思维过程,理顺数学逻辑,探索学习规律,形成核心素养。基于此,文章针对基于逻辑推理能力培养的初中数学教学展开研究与探索,力求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造逻辑推理的机会,培养逻辑推理的能力,并以此为契机
2007年,中国社会经济继续高速增长,已连续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保持在10%以上。  2007年,人民生活继续改善,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发展战略基本形成。就业紧张局面有所缓解,国家对教育、医疗、社会保境的财政投入大幅增加,社会秩序总体稳定。  2007年,食品和住房价格增长过快,收入差距过大的趋势仍未能扭转,群众反映较大的医疗问题尚未根本改观,一部分低收入群体的生活受到影响。    2007
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主席韩启德为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揭幕并讲话  1月20日,位于北大方正大厦的王选纪念陈列室“创新历程厅”在京揭幕。韩启德强调,传承王选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  1月31日至2月1日,九三学社中央领导班子2016年度战略研讨会在京召开。此次研讨会的主题是研讨“如何进一步推进我社履行参政党职能、加强自身建设等方面工
20世纪60~70年代之前,实证主义科学观一直占据西方学界的主流。在实证主义哲学视野中,科学是脱离社会情境的、纯粹的、抽象的、价值中立的智力活动;科学知识是系统的、实证的、绝对正确和一元普适的知识;科学的历史是不断趋向真理和唯一能体现人类进步的历史。在这种哲学观和科学观的文化背景下,伴随科学技术发展而来的社会经济进步,进一步促使整个社会对科学充满了乐观和信赖的情绪。相比之下,20世纪初,西方近代科
历经十载,煌煌24卷的《竺可桢全集》终于在2013年底完满出齐,这是功在当代,利及千秋的功德无量的好事,可喜可贺!  总计约2000万字的《竺可桢全集》,内容丰富,内涵深刻,为人们研究竺可桢,研究竺可桢所处的时代和20世纪的中国科学史、教育史、文化史、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永久性基础资料,它本身就是一座求真、求实、求是的历史丰碑。同时,它也为早在1980年代人们就呼吁应创立的“竺
1983年,中央和国家机关机构改革工作小组和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先后派调查组到中国科学院进行调查。尤其国务院科技领导小组的调查,范围较广较深入,影响也较大。在这两次调查的基础上,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确定了中国科学院新的办院方针,调整了中国科学院的领导体制,改变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和学部委员的性质和职能,推动了中国科学院管理体制的改革。本文则结合两次调查的前后史实,参考中国科学院有关资料和档案以及杨
1856年,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出版。他写信给英国的妻子说:“我这本书的思想不会讨好任何人……只有自由的朋友们爱读这本书,但其人数屈指可数。”出乎他的意料,短短三年,这部著作就在法国重印了四版,在英国、美国和德国等地也极为畅销。一百二十年后,法国另一位研究大革命的专家弗朗索瓦·傅勒指出,《旧制度与大革命》是近代民主政治史文献中的“可怜的长辈”,涉猎的人多,读懂的人少。又过了将近五十年,
《法治讲演录》是山东大学法学院谢晖教授的讲课实录,读后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全然不像充满程式化语言的教科书那样枯燥单调,在密织的法律思维、生动的教学语言和兴之所至的思想探寻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一位法学家的思辨力量和法治热情。  谢晖的法治理想是建立在“法治不是万能的”这一论断之下的。他将社会治理的模式分为自治、互治和他治。由于理性的局限,自律、自控的不足,社会交往的需要,社会的秩序无法依赖于个人的
80年前鲁迅先生曾写过一篇很著名的杂文《拿来主义》,稍念过点书的人大概都读过。先生谈了当时中国人的“送去主义”,并主张和强调“拿来主义”。那么,外国人或者说西方人是否也注重“送去”和“拿来”呢?最近,读美国的中国近代史专家史景迁的著作《改变中国》和《大汗之国》,对此颇有些感触。在笔者看来,《改变中国》体现的就是西人的“送去主义”,而《大汗中国》论述的则是西人的“拿来主义”。  鲁迅先生当年对国人的
腾冲城虽然仅是弹丸之地,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地位却极其重要。这里,不仅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战场,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战争的惨烈及全歼日军而闻名天下。这里,从1942年5月10日淪陷到1944年9月14日光复,经历过859个异乎寻常的日日夜夜,由此,中国正面战场开始了真正的战略反攻,中国长期被封锁的局面有了扭转,大后方的侧背威胁被解除,也是自 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将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