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

来源 :教育管理与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owa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带来了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我和所有的教育工作者一样,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了这次改革的潮流之中。新课程的理念要求我们更新观念、更新知识、转变角色,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主动参与。那么在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呢?
  一、转变观念,真正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意识
  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就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高学生素质的要求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就需要广大政治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真正树立起学生主体的思想,并落实到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尊重、相信学生主体,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二、追求和谐的课堂活动,在师生交流互动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离不开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更应该承担起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责任,创造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
  1.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学生主体性的发挥,要在民主、平等的氛围中出现,更要在科学、和谐的教学活动中进行。目前的政治课教学中,我们教师仍然是在唱主角,在尽情地灌输。即使让学生讲,也不能有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东西,一派教师主体性的体现。这种教学方式的课堂里往往充满着严肃的氛围。要打破这种沉寂的气氛,可以将活动在适当的时机引入课堂,这种方法既为学生创设了合作交流的空间,又能够放手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
  例如:在初三政治课中,依法治国和思想道德建设是两个重要的内容,在课堂上我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为“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哪个更重要”。把学生分为两组,正方观点是依法治国更重要,反方则认为现代社会更需要以德治国。班里的每个同学为了辩论比赛,都要搜集材料。由于事先准备充分,许多同学能拿出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还有些同学很好地联系了初二学习的法律与道德的关系。通过交流与讨论,同学们不仅获得了知识,而且还真正体味到了主人翁的乐趣。
  2.通过小组协作,激发学生的主体作用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也。”新课程要求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在课堂教学中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合作研究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例如:讲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时,先组织学生学习我国水资源分布特点及受污染状况的相关资料。然后将学生分成4个小组,确立一名负责人,引导学生调查并分析本地的水污染情况。通过调查,各组同学从不同角度搜集了资料,确定了主题,如“河流的变迁”“饮用水状况调查”等,并进行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都要完成一份调查报告,全体同学共享研究成果。有关讨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
  三、培养学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在自主学习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我们教师以前在讲课时,对学生的能力往往是信任不够,总怕学生听不懂。在讲到某些重难点时,由于对学生潜力估计不足,所以就变成了教师一味的讲道理。有些学生在长期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下,自身的自学能力已经被埋没。
  对此,我的体会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才是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者的真正解决之道,让学生由“要我学”“我要学”变成“我会学”“轻松学”。
  1.教会学生“看”书
  基于政治学科的特点和近年来中考发展的趋势,我认为学生首先应该学会“看”书。 千万不可忽视阅读课本的重要性,只有真正的看懂看透教材,学生才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把听起来空洞乏味的内容变成自己的阅读体验。学生在阅读时,首先从宏观上把握当天所学内容,在心中构建出基本框架,让学生知道今天要学习的有那些内容,以及这些内容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2.教会学生提问
  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理应在适当的时候启发学生、引导学生,将学生一步步领向真理。这个过程中就需要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很多学生在考试时,面对题目和材料往往无从下手,这说明他们平时缺乏这方面的锻炼。
  学生在政治学习的过程中,同样需要“凡事问个为什么”,学会提问。无论是书本上的材料,还是报纸上的时事,都可以作为学生提问的素材。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提问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3.教会学生答题
  政治学科的中考命题,题型多样。既有选择题,又有辨析题、分析题。各类试题,有的以文字形式出现,有的以漫画、图表的形式出现。而对这些试题,学生在答题时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不会提取有效信息,以至失分过多。
  总之,教学实践告诉我们,以学生为主体是教学的基本出发点,是进行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只有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并着力构建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他文献
情景式区域活动是根据幼儿需求与身心发展特点,为幼儿创设的一个贴近生活、具有较好的学习价值与意义背景的教学活动。主题情境性区域环境的创设,不但能够体现主题进展情况,推动主题的发展,而且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丰富幼儿的个别化经验,促进幼儿个别化学习能力的发展。  一次区域活动,我像以往一样穿梭于各个区域间观察指导幼儿。“小舞台”区域,牢牢吸住了我的眼球,孩子们的表演不光形象,而且很有默契。但没想到,
期刊
走进新世纪的今天,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已势在必行。而作为它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也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尤其在2001年新课程改革之后,艺术教育得到了迅速发展。人们渐渐认识到作为美育重要内容的美术课,在全面发展中具有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等方面的特殊功能。因此,大力加强和推进美术课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一、改革后的合理性  ﹙一﹚美术教学在学校全面发展中
期刊
据调查,如今中小学体育课的开展缺乏丰富性和多元性,考试成绩评定单一,体育课内容只是考试测试项目和自由活动。这也就使得很多学生对体育课产生厌倦情绪。  “体育新课程把‘健康第一’作为基本理念,要求评价不仅要关心成绩,又要发展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要,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更新观念,对体育课程成绩的评价方法进行改革,使体育课评价方法能够更加多元化、科学化、合理化地
期刊
初中物理教材中,“光沿直线传播”“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透镜对光的作用”,这些实验的现象均不理想。原因在于目前多数学校用激光笔作光源,而激光笔发出的光无法在空气中显示出传播路径。面对现状,有的教师采用口述、笔画的形式来再现实验现象;有的教师则采用播放实验视频的形式;有的教师采用烟雾或者水雾来彰显光路的方法。但是,由于激光束较弱,喷出的烟雾、水雾在空旷的环境中消散较快,这就导致
期刊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步伐的加快,城市的发展速度远高于农村,城乡差别距离增大,尤其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农村劳动力的大量剩余、城市快速发展和需求使得大量的农民流入城市形成农民工。而农民工及其子女日渐构成城市和农村之外的第三群体。关注农民工子女,保障农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平等权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为农民工子女入学积极创造条件,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是学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民工的家庭经济收
期刊
一、对话教学的内涵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近年来,体现新课改精神的“对话教学”引起学界的日益关注。迄今为止,学界关于对话教学的理解不尽相同,我赞同对话教学是以对话为精神的教学。本文主要以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为切入点,以《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政权的斗争》一课为个案,谈谈高中历史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对话的艺术。  二、高中历史课堂对话的艺术  对话是一种艺术,需要讲究方法和策略。高中历史课堂对话亦不例外,有效
期刊
兴趣是孩子学习中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某个问题产生兴趣,才会启动思维,才会主动去寻找解决它的办法,才会主动获取相关的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信息技术课是一门讲究操作性和实践性的课程,怎样才能更好地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快乐自主的学习呢?教信息技术以来,我努力地寻找着一些教学教法,有了一点点感受。  一、玩中求趣  根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和三四年级孩子好动、好新、好奇、好胜的思维特点,设
期刊
古典诗词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还在于汲取传统文化精髓、弘扬民族文化,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为培养中学生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情感和高尚的审美情趣,作为语文老师,必须用激昂的热情去点燃古典诗词的教学课堂。  一、要充满激情生动地上课  在高中语文必修课本中,古诗文的学习占较大的比重,高考占的分值也很大,而且古典诗词凝聚传统文化精髓,时代久远,学生们鉴赏起来难度大,所以一线老师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可见,阅读能力对于一个人的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充分利用课堂这个强有力的教学阵地,不失时机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让阅读发挥最大效用,为“终身阅读”打下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去做呢?  一、抓住词句,品读文本  为了能够更好地引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语文实践。”这一新的理念的确立,引导我们走出语文教学死啃书本的误区,走进学生生活,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身边就有语文。  一、以人为本 走向生活  新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而现代人文教育的根本目标就是让学生做进步的现代人。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