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学作品要体现英雄观,必然要以塑造各式的英雄形象展现。本文试从中西代表性文学作品《三国演义》和《老人与海》来挖掘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两部作品中塑造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具有一定的时代代表性。考察英雄形象背后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挖掘中西文化异同,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学的社会文化内涵,更为深刻地感受文学和文化的交融。
【关键词】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
“英雄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就具体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们主要是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事和客观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总会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就会有不同的英雄观,且都会带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心理表征。
一、中西方的“英雄”概念
1.东方式“英雄”概念。《新华大词典》以及《辞海》中对英雄的定义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杰出的人物;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可见,汉语中“英雄”的定义聚焦于“才能出众”,甚至是“无私忘我,奉献他人”;英雄人物应该运用自己的才能奉献他人,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2.西方式“英雄”概念。根据在线词源字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提供的定义,“英雄”指”man of superhuman strength or physical courage”(具有超人力量或勇气的人)、”defender, protector”(捍卫者、保卫者)、”man who exhibits great bravery”(展现极大勇气的
人)等。可见,西方的英雄人物不一定是牺牲自我成全他我的人,但一定是能够“救赎”自我和他我的人。
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塑造方式的异同
1.《三国演义》中关羽英雄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的关羽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的“义”。关羽的“义”是义忠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体现在他的忠义和报国安民上。他的“义”是恩义,即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而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
中国儒家文化造成中国人重群体关系、轻个体自我的文化心态。自从儒家一家独大后,其伦理观念一直就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衡量人贤德的标尺。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符合孔子“君子”的要求,符合孟子“大丈夫”的要求,在坚守、等待、磨砺中成仁讲义,是儒家伦理思想观铸就了英雄们的超凡脱俗,从而最终化劣为优获得成功,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
2.《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形象的塑造。在《老人与海》中,渔夫圣地亚哥就是“一个人”,在与大海搏斗的过程中,他奋斗的历程就是孤独的,而故事又不是为人所知的,他每天孤零零地划着空荡荡的船下海捕鱼,又划着空荡荡的船回家,这种一个人的孤独,通常是西方式英雄所有的。第85天的时候,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大过他渔船的马林鱼,正当他战胜了马林鱼满载而归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场灾难,一群鲨鱼开始围攻向他袭来,他凭着不屈的意志与鲨鱼搏斗并最终战胜鲨鱼,而他的马林鱼就只剩下一堆骨架。
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追求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追求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要素之一,个人主义一直强调人的自由和重要性,强调独立的个体。因此,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创作中大多抱着“个人至上”的态度。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更多的是表现自我的勇力,而不是像中国文学中的英雄背负了太多的伦理道德。在文中,大海与鲨鱼象征了命运和世界不可知的神秘,而这“一个”老人战胜了鲨鱼群,他是一个人的战争,是为了战胜命运,而不是为了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
三、結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英雄主义更多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非常勇敢,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并且武艺超群,这样的英雄崇尚自由,非常注重和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凸显的是救世主意识。而中国的英雄更多的强调集体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忠诚忠义,维护权威维护正统,崇尚的是集体主义民族大义,尤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体现。从中西方不同的英雄主义我们看到西方人的热情、自由、奔放,他们追求世俗生活,信奉上帝,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的英雄,人们更加含蓄内敛,重整体大局,崇尚道德伦理,有着很强的依附人格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2]潘天强.论英雄主义历史观中的光环和影音[J].人文杂志,2007(3):20-25.
[3]海明威.吴劳译.老人与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4]李伟.比较视域下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J].学术探索,2012(4).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李醒,赵红云.谈谈完美英雄形象塑造——以当代军事题材小说为例[J].语文学刊,2009(16).
作者简介:罗丹(1986-),女,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
【关键词】英雄形象 《三国演义》 《老人与海》
“英雄是一种立足于现实又指向未来的愿望理想和行动力量的化身”,就具体的文学作品而言,作家们主要是通过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故事情节的叙事和客观环境的描写来展现现实与理想之间的矛盾。由于人的思想观念总会受到所处的文化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因而不同的民族和文化就会有不同的英雄观,且都会带上其特有的民族文化和心理表征。
一、中西方的“英雄”概念
1.东方式“英雄”概念。《新华大词典》以及《辞海》中对英雄的定义为“才能勇武过人的人;杰出的人物;具有英雄品质的人”。可见,汉语中“英雄”的定义聚焦于“才能出众”,甚至是“无私忘我,奉献他人”;英雄人物应该运用自己的才能奉献他人,具有一定的“牺牲精神”。
2.西方式“英雄”概念。根据在线词源字典(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提供的定义,“英雄”指”man of superhuman strength or physical courage”(具有超人力量或勇气的人)、”defender, protector”(捍卫者、保卫者)、”man who exhibits great bravery”(展现极大勇气的
人)等。可见,西方的英雄人物不一定是牺牲自我成全他我的人,但一定是能够“救赎”自我和他我的人。
二、中西方文学作品中英雄塑造方式的异同
1.《三国演义》中关羽英雄形象的塑造。《三国演义》的关羽是个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关羽的英雄气概就在于他的“义”。关羽的“义”是义忠于私,义尽于个人,并且具有一定封建报恩思想的“义”,体现在他的忠义和报国安民上。他的“义”是恩义,即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而重然诺、轻生死、义不负心是中华民族的一个重要的道德标准。
中国儒家文化造成中国人重群体关系、轻个体自我的文化心态。自从儒家一家独大后,其伦理观念一直就成为整个社会的道德准绳,成为人们普遍认可接受的衡量人贤德的标尺。中国文学作品在塑造英雄形象时往往符合孔子“君子”的要求,符合孟子“大丈夫”的要求,在坚守、等待、磨砺中成仁讲义,是儒家伦理思想观铸就了英雄们的超凡脱俗,从而最终化劣为优获得成功,实现“兼济天下”的理想。
2.《老人与海》中圣地亚哥形象的塑造。在《老人与海》中,渔夫圣地亚哥就是“一个人”,在与大海搏斗的过程中,他奋斗的历程就是孤独的,而故事又不是为人所知的,他每天孤零零地划着空荡荡的船下海捕鱼,又划着空荡荡的船回家,这种一个人的孤独,通常是西方式英雄所有的。第85天的时候,他终于钓到了一条大过他渔船的马林鱼,正当他战胜了马林鱼满载而归的时候,他遇到了一场灾难,一群鲨鱼开始围攻向他袭来,他凭着不屈的意志与鲨鱼搏斗并最终战胜鲨鱼,而他的马林鱼就只剩下一堆骨架。
西方文化基本上是以个人为中心的,追求个性解放和现世享乐,追求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作为古典自由主义的要素之一,个人主义一直强调人的自由和重要性,强调独立的个体。因此,在西方文学作品中的创作中大多抱着“个人至上”的态度。西方文学作品中的英雄更多的是表现自我的勇力,而不是像中国文学中的英雄背负了太多的伦理道德。在文中,大海与鲨鱼象征了命运和世界不可知的神秘,而这“一个”老人战胜了鲨鱼群,他是一个人的战争,是为了战胜命运,而不是为了给大多数人带来幸福。
三、結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西方的英雄主义更多强调的是个人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非常勇敢,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并且武艺超群,这样的英雄崇尚自由,非常注重和强调自我价值的实现,其凸显的是救世主意识。而中国的英雄更多的强调集体英雄主义,这样的英雄忠诚忠义,维护权威维护正统,崇尚的是集体主义民族大义,尤其注重自我修养的提高和体现。从中西方不同的英雄主义我们看到西方人的热情、自由、奔放,他们追求世俗生活,信奉上帝,有着极强的独立人格意识。而中国人受到传统文化的英雄,人们更加含蓄内敛,重整体大局,崇尚道德伦理,有着很强的依附人格意识。
参考文献:
[1]李启军.英雄崇拜与电影叙事中的“英雄情结”[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03).
[2]潘天强.论英雄主义历史观中的光环和影音[J].人文杂志,2007(3):20-25.
[3]海明威.吴劳译.老人与海[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01.
[4]李伟.比较视域下中西方英雄观的差异[J].学术探索,2012(4).
[5]罗贯中.三国演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6]余英时.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M].北京:三联书店,1987.
[7]李醒,赵红云.谈谈完美英雄形象塑造——以当代军事题材小说为例[J].语文学刊,2009(16).
作者简介:罗丹(1986-),女,湖北荆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