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推进共同富裕的目标

来源 :民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uf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八项基本要求,“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就是其中之一。这个要求,表达了人民的愿望和权利,也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际需要。毕竟,实现“共同富裕”是艰巨的任务,需要在理论上有认识,实践上有能力和办法。怎么算是“共同富裕”?要有怎样的标准?怎么算是“共同富裕的道路”?要有怎样的制度?这些问题都需要深入探讨,准确把握,以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质量。
  一、“共同富裕”必须在实践中推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过程,就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逐步实现”并非目前可以不去实现,不能以为其遥远而等待,而是始终有目标和任务,这才叫“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共同富裕”是高度理性和智慧,既要靠执政信念,又要靠管理制度。经济增长不会自然导致“共同富裕”,人人追求“各自富裕”的天性也不会自然导致“共同富裕”,社会和组织也不会自动实现“共同富裕”。但个人、社会和经济要健康发展,必须要有“共同富裕”的理性指导,成为执政中有共识的目标。中共十八大报告把“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原则,既为根本原则,就要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时刻遵循,贯彻在制度建设,以此检验工作成效。“共同富裕”不能被空洞化,一旦放弃了这个原则,现实中就会出现方向性、原则性问题。当今普遍存在贫富差距现象,给我们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来了巨大压力和挑战。“共同富裕”是执政能力的全面考验,我们必须努力缩小诸多不合理的贫富差距、收入分配差距、公共服务差距等。这些差距缩小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就得到了坚持,才能看出我们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
  二、“共同富裕”必须公平正义地维护公民基本权利
  所谓“共同”,是指国家这个共同体而言,国家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公民平等地实现权利,这是“共同富裕”的基本内涵。谁与谁“共同富裕”?在现实社会中,这个问题存在于就业、行业、地区、人群,甚至政府与民众之间,有时甚至会出现激烈的矛盾,但根本上属于公民基本权利的问题。公民基本权利得到合理的规定,才有各种具体利益的评价标准,利益矛盾调解才能有公认的依据。所以,“共同富裕”与“公平正义”是不可分离的。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八项基本要求”中,把“必须坚持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这是符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内在规律的。离开了“公平正义”的精神,就达不成“共同富裕”的社会共识。没有“公平正义”的法律保障,就不能公道地处置利益矛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形成“公平正义”的法律、制度和政策,把公民基本权利与公共资源、利益的分配关系处理好,让公民可以有效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共同富裕”必须“共同劳动创造”
  “共同富裕”不仅是财富分配,更不是无条件的“共同享受”或“共同得到”。“富裕”首先是靠劳动创造的,“共同富裕”与“共同劳动创造”不能分离,没有劳动创造的成果,就没有“共同富裕”的前提。没有劳动、创造、付出乃至奉献上的“共同”,“共同富裕”就没有公平公正的条件。所以,“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就必须打破平均主义,个人的享有,必须对应于自己的劳动、创造、付出乃至奉献,按劳分配应该成为“共同富裕”的基础,任何不讲自己付出而主张“共同富裕”的想法,都是违背公平正义的精神的,其结果自然是否定“共同富裕”的目标。干部更要杜绝“四风”,防止以权谋私、搞特权的行为。
  四、“共同富裕”必须体现在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中
  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是公民权益的基本内容,每个公民享有的劳动收入和社会保障有同有异,但必须按“共同富裕”的原则,建立共同的实现规则。不合理的差距和无序扩大的趋势,必然直接损害社会秩序。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一段中,着重阐述了经济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这是十分准确和关键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努力保障公民劳动和就业的权利,要使得劳动者有平等而充分的就业机会和学习机会。必须遵守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建立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使劳动者享有公平合理的劳动报酬,鼓励创造和奉献。为社会保障、救助和福利奠定基础。必须体现人道主义的精神,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使没有劳动能力者得到应有的公共帮助。这才能形成“共同发展”的机制,最终创造“共同富裕”的局面。
  五、“共同富裕”必须“共同协商利益”
  只要有分工,社会就有利益格局,就有利益阶层或群体,免不了要有利益矛盾甚至冲突。所以,“共同富裕”是利益调整的产物,包括双方或多方之间的调整。如用工双方协商调整薪酬,行业内部协商调整价格,政府与企业协商调整税费,政府之间协商调整权责。最重要的是,各种具体利益的调整都必须结合全民的利益,所以必须要有良好的公共文化、公共规则的支撑,要有政治制度的保障,使公民各种利益矛盾得到理性的解决,使发展为了人民、依靠人民、人民共同享有成果成为现实的途径。所以,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制度”,这是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任务。
  总之,“共同富裕”需要我们共同努力,当国家富强与人民富裕相互支撑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会愈加充分地体现出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更加巩固,不断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著名学者、文学史家任访秋先生(1909-2000)一生以教书与著述为业,在中国文学史以及思想史、学术史等多个学术领域辛勤耕耘,成果丰硕。尤其是在打通古代、近代、现当代文学畛域,梳理晚明至五四文学发展源流方面宏论迭出,多有创获。先生晚年病目,未及将著述一一订正整齐,而不少著作也已绝版多年。为使任访秋先生著述完璧于世,保存和继承先生留下的宝贵学术遗产,自2006年起,刘增杰教授遂有编辑《任访秋文集》之
近年翻阅旧报刊,又看到冰心20世纪40年代的几篇诗文和讲辞,它们或于民族抗战的艰难岁月里引吭高歌,显示出迥然有别于往日温柔抒写小儿女情怀的慷慨悲壮之气,令人刮目相看;或在抗战胜利后旅日期间就近观察日本社会问题、深入思考中日关系的未来,展现出以爱化仇的博爱情怀和以德报怨的菩萨心肠,更令人肃然起敬。这些文字皆未入集,故此特为校录以广知闻;此处顺手札记若干感想,则不妨从冰心三十年代的创作苦恼及其转型讲起
1919年11月,鲁迅在《新青年》6卷6号上发表了随感录(六六),题为《生命的路》。这是鲁迅“随感录”系列的最后一篇,它以作者“唐俟”与“我的朋友鲁迅”对话的方式,展开了对生命“进化”之路的讨论:  想到人类的灭亡是一件大寂寞大悲哀的事;然而若干人们的灭亡,却并非寂寞悲哀的事。  生命的路是进步,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中略)无论什么黑暗来防范思潮,什么悲惨来
摘要:卢卡奇文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早期接受可称之为一次极具特色的“理论的旅行”,它伴随着中国文论发展进程的步调而曲折呈现于现实诉求和理论冲动的夹缝之中,“夹缝中的话语”是卢卡奇文论在中国早期接受中的宿命,同时也是我们反思西马文论在中国语境中的接受以及马克思主义文论建设的契机。  关键词:卢卡奇;早期接受;夹缝中的话语;理论的旅行    如果从1935年《译文》发表卢卡奇的《左拉与现实主义》算起,西方马
摘要:“三言”中以岁时节令为时间背景,不仅为小说增添了真实感与可信性,同时因其特定的时间设置及其所包含的特殊文化意蕴,为看似离奇的故事情节提供了进一步发展的时间契机,成为故事赖以演进的人文化时间刻度。“三言”的空间设置呈现出江南独特的地域风貌,包括江南真实地理空间的运用、地域人文环境的营造,逐渐建构起多维的立体空间场域,不仅为情节的展开提供了舞台,而且为虚构的故事增强了可信度和史实性,并建立起文本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建党百年 成功经验 中越关系  【中图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619/j.cnki.rmltxsqy.2021.12.007  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家。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五千年历史的重大转折。2021年,中国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建党100
【作者简介】  张雄,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导,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首席专家。  研究方向:经济哲学、政治哲学、文化哲学。  主要著作:《历史转折论》、《市场经济中的非理性世界》等。  马拥军,上海财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导。  摘要 要使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做到“扎根”、“高效”、“长效”,不仅是一个体制机制创新问题,更是一个制度保证问题
摘 要:在汉语十四行诗发展的过程中,李金发、朱湘、卞之琳的创作颇具代表性。他们的十四行诗积极在现代与格律之间取得平衡,并为传统寻找现代意义,为汉语十四行诗树立新的美学典范。他们的创作实践说明:格律之于汉语十四行诗,试验的意义大于生产;欧化语言、西方思想与汉语相互融合,是推动十四行诗成为“现代汉诗”之重要诗体的推力。  关键词:李金发;朱湘;卞之琳;汉语十四行诗;现代转化  1926年,新月派诗人闻
一、从“看见”杀马特说起  去年年底我看了一个纪录片导演的演讲,叫《我拍了杀马特》。{1}“杀马特”,10多年前我们应该在网络上看到过:顶着五颜六色爆炸头的青少年——据说是来自乡村的打工青年在模仿都市的“非主流文化”。网络上曾有很多对他们的调侃甚至谩骂,后来就无声无息了。导演李一凡开始是以一种“哎,中国有朋克了……抵制消费主义的审美自觉”的赞叹心情去寻找、拍摄“杀马特”的。但很久都不得其门而入,后
2012年,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了GDP4%的占比目标。这预示着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教育经费增长的空间已十分有限。如何科学用好4%的教育经费,使它发挥出应有的效率,尤其重要。  目前,在教育经费的使用上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调整和优化教育支出结构的意识不强。许多地区没有主动在调整和优化教育的支出结构上下功夫,而是采用传统的惯性思维方式,盼望不断有增量投入来解决教育改革中遇到的新问题,一旦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