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大学的内涵与发展策略

来源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6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特色大学是指在长期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为社会承认的具备明显区别于其他大学稳定的特点的大学。当然,区别本身并不等于特色,只有这种区别成为被广泛认同的优势,且这种优势达到其他大学短时期内难以企及的程度时,才构成一所大学的特色。我们知道,了解特色大学是构建特色大学的前提和基础。
  
  特色大学的涵义与构成要素
  
  为了进一步了解特色大学,就有必要探讨大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因为大学的特色是特色大学的标志性成果,而大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又是大学特色的构成基础和功能基础。具体说,大学特色的构成要素是一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在这个由多个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之间相互依赖、相互作用,共同控制着大学特色的形成和影响着大学功能的发挥。结合大学构成要素的基础性和动态性特点,本文将大学特色的构成要素分为办学定位与培养模式特色、学科与专业特色、管理与服务特色和精神与文化特色四个方面。
  办学目标定位是学校在确保大学基本职能充分发挥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办学传统、资源条件、特色、优势、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及其对学校的期望等,来确定在什么领域、层次、地域范围作出自己的贡献”。办学目标定位具有统领引导作用,它不仅从宏观上概括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理念、治校理念等,而且还具体对学校的办学规模、办学层次与形式、办学类型与类别等作出方向性选择,是引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的方向标,必然统领学校工作的全局,引导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方向。“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由于人才培养模式制约人才培养质量,而人才培养应该是大学的基础性功能,因此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是特色人才产生的基础,特色人才是特色大学的集中体现。就两者关系而言,办学目标定位决定着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和运用,人才培养模式影响着办学目标定位的实现。进一步说,办学目标特色是大学走向特色之路的思想先导,培养模式特色是大学塑造特色人才的机制保障。
  学科是科学知识体系的分类,不同的学科就是不同的科学知识体系;专业是指学校根据社会分工的需要而划分的学业门类。学科是专业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学科知识体系,专业就丧失了其存在的合理性依据;专业是学科承担人才培养职能的基地,离开了专业设置,学科也就难以为社会需要培养高素质人才。由于学科和专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本单位,因此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是特色大学赖以生存的前提和基础,同时也是大学形成特色的切入点。
  管理与服务是学校运转的活动保证和质量保证。大学管理与服务的内容包括教学管理、科研管理、师资管理、学生管理、后勤管理等多个方面,而其特色则主要体现在精细化、制度化、个性化、人性化、弹性化、质量和效益等方面。没有特色的管理和服务,大学就不会产生富有特色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成果,也就谈不上大学功能的独特发挥。
  精神与文化特色是大学在既定的办学目标的指引下和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广大师生员工经过努力追求所积累和形成的共同价值观。大学精神与文化特色包括文化传统、学术氛围、治学态度、精神状态和校风、教风、学风、师生关系在内的大学文化,它是一所大学的灵魂、基石和精神支柱,具有持久而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大学精神与文化特色的核心是师生关系,因为师生员工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客体;既是大学文化的创造者,又是大学文化的接受者;既产生有形的工作文化,又产生无形的感情文化。所以,正是在师生关系的影响和辐射下,大学的精神与文化才焕发出活力和特色。
  
  特色大学的特点
  
  特色大学的特点是特色大学稳定的外在表现,同时也是与其他大学典型的不同点。特色大学的特点建立在特色大学的整体性属性基础之上,是多重属性的统一与综合。具体而言,特色大学有以下特点:
  1.独特性。从哲学的意义上讲,“事物的特殊性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共性包含于个性之中,没有个性就没有共性。”所以特色是个性,是事物的独特性。就特色大学而言,个性体现在与其他同类或同层次或同行业大学相比,特色大学所具有的独有特征,即“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具体则体现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培养模式、学科布局、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管理体制等多方面。以哈佛商学院和肯尼迪政府学院为例,尽管都有闻名的案例教学,但两者的人才培养目标是不同的,所以两者的案例教学还是表现出不同的风格和旨趣。因此特色大学的独特性是建立在大学整体性基础上的多重属性的统一。当然,大学的独特性是以同类或同层次或同行业为比较对象的,否则大学的独特性具有不可比性。需要强调的是,因为人才特色是大学独特性的集中体现,所以我们不能脱离大学最基本的人才培养功能而去追求所谓的独特性。
  2.杰出性。大学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特色的反映,失去特色大学就失去竞争的优势。特色的魅力在于富有成效的差异。如特色大学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就一定是高水平的重点优势学科和专业。所以大学的特色不在规模,而在效益;不在大而全,而在适度与精当。当然,如果大学特色所属的行业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大学特色的杰出性标准也就不同,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3.稳定性。特色大学的稳定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大学特色的产生、发展、成熟需经过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学校稳定的独特风貌。所以大学的特色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大学人长期积淀下来的,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东西。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历史地、理性地看待大学的特色,而不能盲目相信被媒体短时炒作出来的大学特色。
  4.发展性。特色大学的发展性是指大学的特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根据时代发展的要求进行改革和创新。当然,发展大学特色不是不顾实际情况对原有特色的全盘否定,而是在审视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提炼和创新,以保持大学特色之间的连续性和发展性。在这个意义上讲,要塑造大学的特色就不能随波逐流,一味求新求异,而应该因校而异,因时而异。
  
  发展特色大学的思路与策略
  
  1.扩大大学的自主权
  大学的自主权是大学活力的基础和创新的源头,没有自主权的大学就会因缺少选择的权力变得保守僵化而没有特色,因此要给予大学应有的自主权。就目前我国的大学而言,自主权的范围和强度都过小,致使大学的生机不够,出现严重的趋同化现象,为此我们要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具体来说,一是要扩大大学的办学自主权,使学校享有更大的决策权,能够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社会的需要定位学校发展目标,依靠和发挥自身所有的传统优势、地域优势、民族优势,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如调整专业或课程设置,优化培养方案,从而能在更好更多的服务社会并为社会所承认的同时,不断提高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实践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办学思想,积极形成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二是要扩大大学的学术自由权,即扩大大学的教学自由权、研究自由权和学习自由权。由于学术自由权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自由精神的制度保障,是大学形成特色精神与文化的思想动力,是实现大学社会功能的价值基础,而我国大学学术自由权无论是在思想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缺乏明确的约束与保障机制,学术自由权的行使者和管理者都有这样或那样的顾虑和压力,致使大学的学术自由权的运用不够充分有力,为此必须扩大大学的学术自由权。学分制在我国的境遇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虽然我们都知道学分制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上我国的大学很少实行真正的学分制,学生自由选择课程、自由选择教师、自由选择学习时间的权力还是非常有限,导致我国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呈现千人一面的局面。
  2.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创新
  特色大学的发展性特点决定了大学必须积极不断地坚持改革,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大学不断维护和发展自身的特色优势领域,另一方面有利于大学保持谋求变革追求特色的思维意识。显然,特色大学的生成和发展呼唤教育制度的不断创新,因为特色大学的生成和发展不仅需要突破现行的统一僵化的规定和要求,而且需要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积极参与,而制度是一种富有激励和约束作用的社会活动规则,它对特色大学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激励、规范和保证作用。当然,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创新的目的,一是使大学能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以促进更多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二是减少行政干预,提高大学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完善的能力;三是通过完善大学的各种资源配置机制和激励机制,以促进大学之间的公平竞争。当前,我国的教育管理制度主要表现为以政府行政为主导的集中管理和强制服从的管理特征,这不可避免地容易使教育实践陷入僵化、保守、封闭的泥沼中,缺乏灵活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为此,我们必须加强教育管理制度创新,使教育管理制度呈现多样性、自主性和灵活性的特点。
  3.尊重大学的传统
  英国著名高等教育学家阿什比曾经说过,任何大学都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这说明大学的发展不能离开大学的传统。对于建设特色大学来说,更不能抛开传统,或者视传统为变革的阻力,因为传统本身不仅是大学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大学得以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能对大学特色的生成和发展起着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因此,尊重大学的传统,是特色大学自身发展的需要。当然,“传统是一个复杂的统一体,有着若干固有的维度,它可以包含同一性的永久存在,或者只是相似性的永久存在。高等教育机构多数属于第二类。”尊重大学的传统,不是要求大学因循守旧,自我封闭,无视社会发展和大学变革的需要,而是要求大学在继承传统时有所批判,有所保留,使现存大学与原有大学之间更多地保持“相似性的永久存在”。所以尊重大学的传统,不仅能增强大学的厚重底蕴,而且还可以使大学与社会的功利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有利于大学的稳定发展。
其他文献
引言    对一个国家而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规模以及与之相伴生的知识与技术的创新成就,是衡量这个国家高等教育发达程度以及科技、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和前景的重要标志;对一所大学而言,研究生教育的质量与规模也是其水平、质量和地位的重要标志。近几年我国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中国高校的大规模扩招始于1999 年,其中硕士研究生扩招增幅在最近3 年高达35%。到2001年,中国普通高校在校生1214 万人,其
2006年7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显著放大,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上行,创出汇率改革以来新高。外汇远期市场上,美元2个月期和1个月期品种成交最为活跃;外汇掉期市场上
氧化锌是应用非常广泛、具有悠久历史的口腔材料之一。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级氧化锌的应用越来越多,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相关研究人员的接触暴露及后续相关的毒性效应也
在空气压缩机中利用四氟环代替金属环实行缸内无油润滑运行,这一新方法在其它行业中在不断的扩大使用范围,我国煤矿中也有少数单位同时在试用和摸索。采用无油润滑的空气压缩
中动词是语言学中的“特殊”现象,学界不乏中动词的研究,被动乎?转喻乎?至今对中动词仍无明确定位。有的语言学家认为中动词与“被动”语态相联系,是主动形式表达被动意义;也
当非铀金属矿井存在着氡的问题时,通过测压可以找到氡的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在混合式通风矿井,通过测压可以确定零压点位置,从而采取相应的排氡措施。 间接法测压还有一些问题
本文就要求最大可能利用10个矿点的资源的实例,论述了矿石混合利用的一个线性规划问题及其解法。作者概要地讨论了这一问题的计算程序,和它的退化性,提出了11年的生产计划表
随着互联网的深刻影响而衍生出的网络德育,已成为我们今天高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对此,我们必须探求网络德育与现实德育的关系,找出现实德育与网络德育的内在联系,以达到现实德育向网络德育的现代性转换。    网络德育:现实性与虚拟性的融合    1.虚拟性是网络环境的本质属性  网络有着自身的特质,在所有特质中,虚拟性是网络环境的本质属性之一。在现实世界中,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而在网络这个庞大的虚
对“德育教师”的研究现状    目前对德育教师的研究主要有德育教师应具备的一般素质的论述、特种教育理念下德育教师应具备素质和能力的论述、德育教师培养机制的论述(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对德育专业化的论述),其中对德育教师应该具备什么素质的研究最多,对德育教师的培养论述较少,而对德育教师其他方面研究几乎没有。  1.对德育教师的界定  德育教师,顾名思义,就是在学校里(包括中小学和大学)负责德育工作的
2006年7月份,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和债券市场运行相对平稳,成交量大幅上升,市场利率快速上扬。 In July 2006, the inter-bank inter-bank borrowing and bond markets in 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