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构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ushiaijiuj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中学课改根据中央的精神,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显然,这就是在强调人文基础学科必须遵循的法则—— 一切围着“核心素养”来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活动。
  如此,问题就来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元素是不是核心素养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我常常在考虑的问题是:许多并不复杂的事情往往会被强大的现代传媒搞得十分复杂,生造出来许多新的理论与口号,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和理论的常识中来,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谁为优先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并不想就此卷入新一波的论争之中,但是在涉及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时,却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个语文教育最柔软的部分。撇开这个话题的纷争,姑且结论为“人文与工具并重,二者乃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也许这样说仍然表达不了我想说的意思,那就让我用一个蹩脚的比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吧:如果说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中由众多细胞组成的血肉之躯,更具技术方法层面的意义,那么,人文性就是指令这个血肉之躯行动的大脑,是整个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乃至为一切人文基础学科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其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如何认知社会与自然生活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途径,它既是人文的,又是审美的。用一个哲人的话来说“生活即美”,这里的“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亦即涉及到所有的人文知识体系,这是人类追求真善美人文意识的必由途径。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尽管有差异性,但是其共性则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人和社会的思考与批判,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相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培育是绕不开“生活”这个话题的。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生活”则是一个广义的人文命题,它渗透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而教材的遴选则是重中之重。
  在所有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历史当中,语和文的关系并非两张皮,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语是表达的工具,而文则是表达的目的,是核心素养培育的终极目标。须得承认,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之中,除却部分应用文的人文性偏弱(但并不是一点没有)外,绝大部分的选文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文学是人学”才成为语文的一种普泛的共鸣与共名认知。因此,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生命、审美、伦理、道德等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共识。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列举了他从小到青少年时代阅读过的许许多多世界名著,这都是滋养和培育我们人文素养的丰沃土壤。那些被启蒙时代以后定格为文史哲的经典著述,以及百年来被屡屡选入语文教育的文本,是具备了被实践检验过的普遍真理性,皆可成为我们今日语文教育的素材。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文元素,就是习主席所强调的那种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呢?说实话,我从来都对那种课堂教育从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的论调不以为然,这种改革的口号只能带来教育素养导向的混乱,无引导、无主导、无判断的教学,肯定会引发价值观的无序。因为,中学时代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懵懂混乱、飘忽游移的待启蒙时期,可塑性很大,许多行为尚处于“无意后注意”的状态,所以,引导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使其转化为心理学的“有意后注意”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当然,我并不排斥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敏悟能力。但这些毕竟是技术与方法层面的东西,而我这里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语文要素——如何将人文精神的传导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使其具有统领性的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元素。
  在确立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的主导地位以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教者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打铁必须本身硬”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通过什么渠道让自己硬起来,才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因为某种机缘,我经常与许多优秀顶尖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交道,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的自主性。但是只要你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第一线当中去,便又会接触到许多人文价值观本身就十分模糊的中学语文教师。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并不奇怪,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是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的,应试教育让他们整天在题山卷海中徜徉,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使他们得不到人文营养的补充,长此以往,造成了自身人文意识的淡薄和僵化,甚至患上了人文营养不良症。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如果一旦出现了逆反的倒挂现象—— 学生的知识储备超过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新知水平,那将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教学场景与过程。所以,寻求人文营养线的补给,应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自觉修炼的必修课。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教师人文素养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电子媒介当然是补给的快捷方式,但是,这种快餐式的能量补充毕竟不能系统地去大面积吸收所需的人文维生素。我以为,沉潜下来,通读一些经典和原典,方才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也许,通过纸媒书籍的阅读是枯燥的,但那才是“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最佳方式,因为它能够让你停下来思考、静下来咀嚼。窃以为,电子媒介的视听阅读作为一种互补的营养,它的作用是解决量的问题,而纸质书籍的阅读却是要解决质的问题。
  我们阅读的范围切不可只限于语文教育的简单需求,因此,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闲书”和“杂书”,也许对你的人文素养提高更有益处。虽然这些书不是直接性的补给,殊不知,它们却是一种富含大量人文维生素的长效性营养品,会时不时地跳进你的教学环节之中,拓展你的人文视野,发掘你对教科书的深入理解,无论是感性具象的顿悟,还是理性抽象的哲思,都将成为人文素养教学环节中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
  也许有人会说,人的价值理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得承认这种差异性,但是,有没有一种统摄这个差异性,使之变成一种通约的共识性呢?窃以为,思想是不能统一的,但是,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中,你必须有所鉴别,有所比较,从中找出一条价值观相对正确的路径来。当然,这又涉及到怎么读的问题了。读书须得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切不可以只读一种书籍,也就是说,同一领域的书籍,你不能只取一瓢饮,你得有多个参照系,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坐标,否则,你就会陷入一种单体观念的无边黑暗中不能自拔。这种找准方向后再下结论的读书方法,才有可能让你处于价值观的高地。只有自己有了充分的人文底气,你才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你才有站在讲坛上指点江山的资本。反之,你只能拄着拐杖照本宣科去也。因此,要适应新的核心素养的语文教育体系,人文思想的建构对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于是,如何在读书中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理念,让自己语文教育的灵魂更加明晰通透,更有艺术魅力,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当下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无疑,它还得通过教学的环节传达给学生。如何传达和引导,这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应该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期望江苏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够先行一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栏目责编:金正平)
其他文献
教学实录  师:李白的一生和一个时代紧密相连,这就是由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和“天宝承平”(投影)。这是个大时代,我们常常称为盛唐。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李白有了他的“大唐梦”(板书):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投影)。  师:“辅弼”在这里指的是辅佐君主的人,通常用来指宰相。“我愿意成为宰相,来使天下统一,国内安定,繁荣富强。”这就是李白的“大
期刊
1.示范引导语文文本的诵读  海量信息时代,师生每天在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学习方法之一就是“诵读”,即“吟哦讽诵而后得之”。如何正确有效地让学生学会并乐意“吟哦讽诵”然后“有所得”?教师的示范引导,同伴之间的展示学习对于诵读语文文本是有效的方式,应该说阅读一篇文章,学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去呈现作者的声音,声情并茂地读好每一句、每一段、每一篇,倾注身心地去体味作品,一字一句地感受作品,这样就能
期刊
审题能力是学习能力的一种,它是阅读力、理解力、分析力、判断力的综合,是一种综合能力。如何提高考试审题能力呢?笔者以2015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为例进行一些探讨。  一、明白题目要求  从难易比例来看,较为容易和容易的题目占到了70%,考生如果能够做好这部分题目,可以取得不错的语文成绩。可是,这些题目却最容易失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一部分原因是,这些题目虽然容易,考生却没有扎实的基本功。另一方
期刊
《最后一课》自1920年列入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后,因其思想上可以激发爱国主义热情和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文学上具有独特的魅力,因此一直是入选教科书频率最高的经典作品之一。最近重教这篇课文,有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小弗郎士他们为什么不会说法语呢?学生的质疑无疑是合理的。这的确是小说中的破绽,不仅小弗郎士,所有阿尔萨斯的居民都只会方言不会说法语。质疑是思辨性阅读的起点,唯有这样的思辨,才能使阅读真正走向
期刊
众所周知,贾平凹是一位小说家,其《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的殊荣。但创作伊始,他同时两栖于小说与散文。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棵小桃树》,就引起老一辈作家孙犁先生的好评,曾撰文在《人民日报》上向读者予以推荐。《月迹》是贾平凹早期散文的代表作,最初发表在《散文》1980年第11期,后编入他的第一本散文集《月迹》。他对月特别钟情,还写过《对月》《月鉴》,比较起来,三篇关于月的作品中,还是《月迹》写得最好。
期刊
本期“话题”主持人:王跃平(南京市科利华中学)  当下教师对学生的阅读指导常常依赖经验,宏观层面的方法指要比较多,细致入微的点拨较为缺乏,导致了学生深度阅读的缺失。我们究竟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促进学生的阅读不断走向深入,不仅需要考虑整体的课程规划,更要有各种路径的专题探索。本期“话题”围绕“深度阅读”的指导,讨论阅读指导的一些具体实践路径,供读者参考。  深度阅读课程构建例谈  ——基于“主题阅读”
期刊
徐林祥,文学博士,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国培计划”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基础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学语文学科专家,江苏省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研究中心主任,江苏省叶圣陶研究会副会长,中国写作学会阅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编委。专著(含编著)有《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等38本,在《课程·教材·教法》等期刊发表论文一百余篇;主持省厅级以上课题7项;成果获厅级以上奖项17项。 
期刊
王蒙说:“林斤澜曾经打趣,我们这些人如吃鱼肴,只有头尾,却丢失了肉厚的中段。意指我们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初露头角,然后是八十年代后的归来。五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后期的中段二十年呢?不知何往矣。”王蒙的鱼肴,前段是《青春万岁》《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鱼头味固然佳,但王蒙也因此被扣上了“帽子”,流放边疆。故国八千里,风云二十年,再登文坛的王蒙早已就被迫离开了“组织部”,也早已不是“年轻人”,而是带着“
期刊
近年来,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培训机构的课表上,传统文化教育升温,是文化反思在教育领域的必然反映。“传统文化”占据了一席之地。然而传统文化教育启动后,如何不断走向深入、内化?  记者在采访多位专家后总结:“文化扬弃体现价值选择”,在当前背景下,传统文化学什么?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调研员沈白榆认为,“中华文化在历史上经历的多次融合和发展,都是在扬弃中实现的,体现的是一个时代的价值选择。”在具体操作层面
期刊
在全国范围内,语文学科在中高考的比重都大大增强,尤其在传统文化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委员会委员温儒敏认为,“对语文课改的成效恐怕不能高估,但毫无疑问,课改的方向要肯定,对课改要坚持和补台,再难也不能走回头路。”课改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必须要摸清底细了解问题。  关于语文课程标准的修订,温儒敏着重强调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并倡导一线教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