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次中学课改根据中央的精神,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个关键词,显然,这就是在强调人文基础学科必须遵循的法则—— 一切围着“核心素养”来进行教材建设和教学活动。
如此,问题就来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元素是不是核心素养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我常常在考虑的问题是:许多并不复杂的事情往往会被强大的现代传媒搞得十分复杂,生造出来许多新的理论与口号,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和理论的常识中来,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谁为优先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并不想就此卷入新一波的论争之中,但是在涉及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时,却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个语文教育最柔软的部分。撇开这个话题的纷争,姑且结论为“人文与工具并重,二者乃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也许这样说仍然表达不了我想说的意思,那就让我用一个蹩脚的比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吧:如果说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中由众多细胞组成的血肉之躯,更具技术方法层面的意义,那么,人文性就是指令这个血肉之躯行动的大脑,是整个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乃至为一切人文基础学科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其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如何认知社会与自然生活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途径,它既是人文的,又是审美的。用一个哲人的话来说“生活即美”,这里的“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亦即涉及到所有的人文知识体系,这是人类追求真善美人文意识的必由途径。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尽管有差异性,但是其共性则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人和社会的思考与批判,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相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培育是绕不开“生活”这个话题的。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生活”则是一个广义的人文命题,它渗透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而教材的遴选则是重中之重。
在所有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历史当中,语和文的关系并非两张皮,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语是表达的工具,而文则是表达的目的,是核心素养培育的终极目标。须得承认,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之中,除却部分应用文的人文性偏弱(但并不是一点没有)外,绝大部分的选文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文学是人学”才成为语文的一种普泛的共鸣与共名认知。因此,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生命、审美、伦理、道德等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共识。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列举了他从小到青少年时代阅读过的许许多多世界名著,这都是滋养和培育我们人文素养的丰沃土壤。那些被启蒙时代以后定格为文史哲的经典著述,以及百年来被屡屡选入语文教育的文本,是具备了被实践检验过的普遍真理性,皆可成为我们今日语文教育的素材。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文元素,就是习主席所强调的那种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呢?说实话,我从来都对那种课堂教育从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的论调不以为然,这种改革的口号只能带来教育素养导向的混乱,无引导、无主导、无判断的教学,肯定会引发价值观的无序。因为,中学时代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懵懂混乱、飘忽游移的待启蒙时期,可塑性很大,许多行为尚处于“无意后注意”的状态,所以,引导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使其转化为心理学的“有意后注意”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当然,我并不排斥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敏悟能力。但这些毕竟是技术与方法层面的东西,而我这里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语文要素——如何将人文精神的传导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使其具有统领性的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元素。
在确立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的主导地位以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教者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打铁必须本身硬”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通过什么渠道让自己硬起来,才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因为某种机缘,我经常与许多优秀顶尖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交道,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的自主性。但是只要你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第一线当中去,便又会接触到许多人文价值观本身就十分模糊的中学语文教师。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并不奇怪,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是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的,应试教育让他们整天在题山卷海中徜徉,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使他们得不到人文营养的补充,长此以往,造成了自身人文意识的淡薄和僵化,甚至患上了人文营养不良症。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如果一旦出现了逆反的倒挂现象—— 学生的知识储备超过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新知水平,那将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教学场景与过程。所以,寻求人文营养线的补给,应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自觉修炼的必修课。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教师人文素养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电子媒介当然是补给的快捷方式,但是,这种快餐式的能量补充毕竟不能系统地去大面积吸收所需的人文维生素。我以为,沉潜下来,通读一些经典和原典,方才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也许,通过纸媒书籍的阅读是枯燥的,但那才是“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最佳方式,因为它能够让你停下来思考、静下来咀嚼。窃以为,电子媒介的视听阅读作为一种互补的营养,它的作用是解决量的问题,而纸质书籍的阅读却是要解决质的问题。
我们阅读的范围切不可只限于语文教育的简单需求,因此,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闲书”和“杂书”,也许对你的人文素养提高更有益处。虽然这些书不是直接性的补给,殊不知,它们却是一种富含大量人文维生素的长效性营养品,会时不时地跳进你的教学环节之中,拓展你的人文视野,发掘你对教科书的深入理解,无论是感性具象的顿悟,还是理性抽象的哲思,都将成为人文素养教学环节中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
也许有人会说,人的价值理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得承认这种差异性,但是,有没有一种统摄这个差异性,使之变成一种通约的共识性呢?窃以为,思想是不能统一的,但是,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中,你必须有所鉴别,有所比较,从中找出一条价值观相对正确的路径来。当然,这又涉及到怎么读的问题了。读书须得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切不可以只读一种书籍,也就是说,同一领域的书籍,你不能只取一瓢饮,你得有多个参照系,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坐标,否则,你就会陷入一种单体观念的无边黑暗中不能自拔。这种找准方向后再下结论的读书方法,才有可能让你处于价值观的高地。只有自己有了充分的人文底气,你才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你才有站在讲坛上指点江山的资本。反之,你只能拄着拐杖照本宣科去也。因此,要适应新的核心素养的语文教育体系,人文思想的建构对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于是,如何在读书中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理念,让自己语文教育的灵魂更加明晰通透,更有艺术魅力,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当下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无疑,它还得通过教学的环节传达给学生。如何传达和引导,这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应该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期望江苏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够先行一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栏目责编:金正平)
如此,问题就来了。首先,我们要弄清楚的是,语文教育中的人文元素是不是核心素养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其次,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我常常在考虑的问题是:许多并不复杂的事情往往会被强大的现代传媒搞得十分复杂,生造出来许多新的理论与口号,其实,只要我们回到历史的原点和理论的常识中来,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的。
语文教育中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谁为优先的争论由来已久,本文并不想就此卷入新一波的论争之中,但是在涉及核心素养这个问题时,却又不得不涉及到这个语文教育最柔软的部分。撇开这个话题的纷争,姑且结论为“人文与工具并重,二者乃为相辅相成的关系”。也许这样说仍然表达不了我想说的意思,那就让我用一个蹩脚的比喻来形容它们之间的关系吧:如果说工具性是语文教育中由众多细胞组成的血肉之躯,更具技术方法层面的意义,那么,人文性就是指令这个血肉之躯行动的大脑,是整个语文教育的终极目的,乃至为一切人文基础学科教育的灵魂。
作为一个受教育的学生,其获得教养的途径是多元的,但如何认知社会与自然生活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教育途径,它既是人文的,又是审美的。用一个哲人的话来说“生活即美”,这里的“生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亦即涉及到所有的人文知识体系,这是人类追求真善美人文意识的必由途径。而杜威的“教育即生活”与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尽管有差异性,但是其共性则是强调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对人和社会的思考与批判,这也是与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相通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学语文教育的核心素养培育是绕不开“生活”这个话题的。在中学语文教育中,“生活”则是一个广义的人文命题,它渗透在语文学习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而教材的遴选则是重中之重。
在所有的语文教科书的编写历史当中,语和文的关系并非两张皮,两者是不可分割的,语是表达的工具,而文则是表达的目的,是核心素养培育的终极目标。须得承认,我们的语文教科书之中,除却部分应用文的人文性偏弱(但并不是一点没有)外,绝大部分的选文都有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所以,“文学是人学”才成为语文的一种普泛的共鸣与共名认知。因此,对人、人性、人道主义、生命、审美、伦理、道德等的价值理念的认同与追求,毫无疑问应该成为我们的价值观共识。习近平同志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列举了他从小到青少年时代阅读过的许许多多世界名著,这都是滋养和培育我们人文素养的丰沃土壤。那些被启蒙时代以后定格为文史哲的经典著述,以及百年来被屡屡选入语文教育的文本,是具备了被实践检验过的普遍真理性,皆可成为我们今日语文教育的素材。由此可见,语文教育当中最不可或缺的人文元素,就是习主席所强调的那种以人为本的核心素养的培育。
那么,我们的语文教师怎样汲取人文素养,从而首先完善自身的人文思想建构呢?说实话,我从来都对那种课堂教育从教师主体转为学生主体的论调不以为然,这种改革的口号只能带来教育素养导向的混乱,无引导、无主导、无判断的教学,肯定会引发价值观的无序。因为,中学时代的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价值观懵懂混乱、飘忽游移的待启蒙时期,可塑性很大,许多行为尚处于“无意后注意”的状态,所以,引导与开发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使其转化为心理学的“有意后注意”则是语文教师的职责和义务。当然,我并不排斥使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来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充分地激发学生们的思考能力和思辨能力,以及对语言文字的敏悟能力。但这些毕竟是技术与方法层面的东西,而我这里强调的是核心素养中最核心的语文要素——如何将人文精神的传导贯穿在教学活动中,使其具有统领性的作用,才是语文教育的重要元素。
在确立了教师在教学环节上的主导地位以后,我们必须认识到这样一个常识性问题:教者的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核心素养培育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因素,“打铁必须本身硬”是人所共知的道理,但是通过什么渠道让自己硬起来,才是最基本的硬道理。
因为某种机缘,我经常与许多优秀顶尖的中学语文教师打交道,他们具有强烈的人文意识的自主性。但是只要你深入到语文教育的第一线当中去,便又会接触到许多人文价值观本身就十分模糊的中学语文教师。这是一个十分普遍的现象,并不奇怪,追根溯源,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归咎于大部分中学语文教师是没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籍的,应试教育让他们整天在题山卷海中徜徉,耗尽了毕生的精力,使他们得不到人文营养的补充,长此以往,造成了自身人文意识的淡薄和僵化,甚至患上了人文营养不良症。所谓“兵怂怂一个,将怂怂一窝”,如果一旦出现了逆反的倒挂现象—— 学生的知识储备超过了教师的知识储备,尤其是新知水平,那将是一个十分尴尬的教学场景与过程。所以,寻求人文营养线的补给,应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自觉修炼的必修课。
在知识爆炸的当今时代,教师人文素养的获得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各种电子媒介当然是补给的快捷方式,但是,这种快餐式的能量补充毕竟不能系统地去大面积吸收所需的人文维生素。我以为,沉潜下来,通读一些经典和原典,方才可以全面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也许,通过纸媒书籍的阅读是枯燥的,但那才是“获得教养的途径”的最佳方式,因为它能够让你停下来思考、静下来咀嚼。窃以为,电子媒介的视听阅读作为一种互补的营养,它的作用是解决量的问题,而纸质书籍的阅读却是要解决质的问题。
我们阅读的范围切不可只限于语文教育的简单需求,因此,多读一些文史哲方面的“闲书”和“杂书”,也许对你的人文素养提高更有益处。虽然这些书不是直接性的补给,殊不知,它们却是一种富含大量人文维生素的长效性营养品,会时不时地跳进你的教学环节之中,拓展你的人文视野,发掘你对教科书的深入理解,无论是感性具象的顿悟,还是理性抽象的哲思,都将成为人文素养教学环节中信手拈来的神来之笔。
也许有人会说,人的价值理念是千差万别的,我们得承认这种差异性,但是,有没有一种统摄这个差异性,使之变成一种通约的共识性呢?窃以为,思想是不能统一的,但是,在阅读大量的书籍中,你必须有所鉴别,有所比较,从中找出一条价值观相对正确的路径来。当然,这又涉及到怎么读的问题了。读书须得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那就是读书切不可以只读一种书籍,也就是说,同一领域的书籍,你不能只取一瓢饮,你得有多个参照系,才能找到一个正确的坐标,否则,你就会陷入一种单体观念的无边黑暗中不能自拔。这种找准方向后再下结论的读书方法,才有可能让你处于价值观的高地。只有自己有了充分的人文底气,你才能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你才有站在讲坛上指点江山的资本。反之,你只能拄着拐杖照本宣科去也。因此,要适应新的核心素养的语文教育体系,人文思想的建构对于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来说是何等重要。
于是,如何在读书中确立正确的人文价值理念,让自己语文教育的灵魂更加明晰通透,更有艺术魅力,更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才是我们每一个中学语文教师在当下教育改革中迫切需要考虑的问题。
当然,语文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无疑,它还得通过教学的环节传达给学生。如何传达和引导,这又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这应该是另一篇文章的内容了。
期望江苏的中学语文教师能够先行一步。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文学院)
(栏目责编:金正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