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教学实录与点评

来源 :七彩语文·中学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inj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实录
  师:李白的一生和一个时代紧密相连,这就是由唐玄宗开创的“开元盛世”和“天宝承平”(投影)。这是个大时代,我们常常称为盛唐。正是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李白有了他的“大唐梦”(板书):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投影)。
  师:“辅弼”在这里指的是辅佐君主的人,通常用来指宰相。“我愿意成为宰相,来使天下统一,国内安定,繁荣富强。”这就是李白的“大唐梦”。(生齐读投影文字)
  师:然而世间之事并非总能如己所愿,当遭遇挫折的时候,李白是不是还能有一颗飞扬的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他的《行路难》。(生齐读全诗)
  师:这首诗,哪两句写了李白的行路之难?
  生:“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诗人想去渡黄河,但是发现有冰雪将川流堵塞了;想要去登太行山,却又发现白雪布满了山峰。
  师:我来问一个比较有意思的问题:“欲渡黄河”,“将登太行”,第一句写黄河,第二句写太行山,一河一山,我们能不能把它们写成同一类事物?比如都写成河流,“欲渡黄河冰塞川,将过长江雪满天”,行不行?
  生:不行。我觉得黄河和太行是两类不同的事物,代表着不同的困难,如果同写河或同写山就代表是同一种困难。
  师:有道理。如果只写一种,就会显得很单薄,不够典型,不够全面。
  师:好,为什么一定要在这里写“黄河”和“太行”呢?我们同学最熟悉的河是秦淮河,山是紫金山,我们能不能把原句改成“欲渡秦淮冰塞川,将登紫金雪满山”?
  生:我觉得不能。因为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太行山是重要的山脉之一,这都体现了李白当时对自己前途的一种憧憬,还有他胸怀天下的一种抱负。
  师:也就是说,黄河、太行照应了他的——
  生:“大唐梦”。
  师:很好。改成“秦淮”“紫金”那就是“小唐梦”了。还有没有别的理由?
  生:欲渡黄河,要比渡秦淮河更加艰难,将登太行,要比登紫金山更加凶险,如果改成“秦淮”“紫金”的话,就体现不出他的“行路之难”。
  师:也就是说“欲渡黄河”“将登太行”还点出了“行路难”。
  师:世间之路恰如人生之路,李白为了实现他的“大唐梦”,确实经历了难以言说的“行路难”。
  师:李白少有大志,24岁仗剑去国(板书),这个“国”在这里指的是故乡。李白不屑于参加科举考试,他渴望的是一飞冲天,41岁,他终于得到了唐玄宗的一纸诏书,任命他为“翰林待诏”(投影)。唐玄宗经常召见李白,却不是向他咨询国家大事,而是让他写诗,给自己和嫔妃们歌舞助兴,还让他写诗赞扬杨贵妃的美丽。李白非常郁闷,这跟他想象的宰相之位相去甚远,再加上小人的排挤,公元744年,43岁的李白被赐金放还(投影)。正是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李白写下了《行路难》。所以当我们再来看“欲渡黄河冰塞川”这两句诗的时候,想想这两句写出了李白一种怎样的心情。
  生:写出了李白心中的抑郁不平。他想得到皇帝重用,实际却被皇帝用来给嫔妃们舞文弄墨,这与他的“大唐梦”完全不相符合。
  师:“抑郁不平”(板书),那我们应该怎样朗读这两句诗呢?(生朗读得很有感情)
  师:我们联系课题来看,前面四个字是他的“大唐梦”,后面三个字是他的“行路难”,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应该是前面往上走,后面往下走。(范读)我们大家连在一起朗读一下。(生读)
  师:很好!我们再回看前四句,李白为什么面对盛宴却难以下咽?
  生:他心里非常茫然,觉得自己的梦想很难实现了。
  师:“停杯投箸不能食”,一个“投”字用得非常精彩,妙在何处?
  生:“投箸”写出了李白被贬官之后的一种愤懑,他心中憋着一团火,这么一摔筷子可能更加能排解他心中的愤恨。
  师:是啊,忧愁而又愤怒,所以我们在朗读这几句诗的时候,就要读出这样一种忧愤(板书)之情。(生读)
  师:河山只能在我的梦里,“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不如归去了,我就去隐居吧!“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在这里,李白写了两个隐士,一个是姜太公,另一个是伊尹。当我们提到隐士的时候,我们就会想起八年级教材中的——
  生(齐):陶渊明。
  师:李白为什么不写陶渊明呢?为什么他要写姜太公和伊尹?
  生:因为这时候李白还是心怀大志的,他不想像陶渊明那样完全归隐深山,他还是想报效朝廷,为国效力。
  师:如果换成陶渊明就变成了——
  生:就变成了真的归隐山林,但是李白不想这样。
  师:还有吗?我们要特别关注一下注释中姜尚和伊尹的年龄,我们以姜尚为例,姜尚多少岁被发现?
  生:80岁。
  师:李白现在才多少岁?
  生:43岁。
  师:李白的言下之意是什么?
  生:现在不是无法做官,只是时候还没有到,如果时候到了,自己一定是可以做宰相的。
  师:对,姜尚80岁才被发现,“我”现在才43岁,“我”还很年轻,“我”还有的是时间。那么我们又该怎样朗读这两句呢?
  生:我觉得这里应该读出一种安慰,一种期待。
  师:“期待”(板书)! (生读)
  师:理想值得人去期待,然而现实却无比残酷。“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这四句和前面诗句在形式上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里是三字一句,前两句还是重复的。
  师:你说李白为什么要突然变一个形式?
  生:为了加强他自己的感情,对世事艰难的感慨。
  师(点头):我们尝试着把它变成七个字。在两句之间加个“啊”,我们来读一读。   生(齐):行路难啊行路难,多歧路啊今安在?(一片感叹之声)
  师:我们再来看看李白的版本。
  生(齐):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师:有什么不同?
  生:三个字的短句更有气势,更能抒发出自己的愤慨。如果改成七个字的话,就只有一种哀伤无奈。
  师:说得很好!我们连在一起把四句再读一读。(生齐读)
  师:如果诗歌就到此结束,我们读到的是一个愤青,是一个对人生有许多感慨的诗人。然而李白之所以成为李白,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他的梦想。最后两句,一起读。(生读)
  师:句中的“会”字,我查了一下《古代汉语词典》,有4种解释:“(1)会合,聚会;(2)时机,机会;(3)正好,恰巧;(4)必然,一定。”(投影)大家看哪一种解释最合适?
  生:我觉得“会”解释为必然,更能表现出李白心中的那种自信,不管遇到什么挫折,不气馁,不放弃。
  师:对,自信(板书)。这两句诗,激励了后代无数在困境中迷茫的人们。我们再读一下这两句。(生读,有些同学颇为动情)
  师:很多人都说,李白是用生命在进行创作,那在这首诗当中,我们读出了一个怎样的生命呢?
  生:一个奋发向上的生命。因为他不断地为自己的“大唐梦”努力。
  生:一个敢于拼搏的生命。他花了17年,唐玄宗才把他召进宫,在诗的最后阶段提到,不管多长时间,他一定要实现自己的“大唐梦”,可以看出他敢于拼搏。
  生:一个想要怒放的生命。(赢得同学掌声)因为他虽然现在是低谷,但他坚信自己总会怒放,总会实现自己生命的价值。
  师:我们就用这位同学说的这个短语作为板书。李白是一个怒放的生命(板书)!我们一起来朗读全诗!(生齐读)
  师:当我们打开一些关于唐诗的书,经常能读到一句话:“李白的魅力就是盛唐的魅力。”因为两者都有着博大的胸怀、自信的精神、飞扬的个性。我想也正是有着一个又一个“怒放的生命”,才有了让人无比神往的“盛唐气象”(板书)。下课。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文昌初中)
  教学点评
  我认为这是一节上得“诗味浓郁,疏朗大气”的课。
  首先,选择了一个恰当的切入点。所谓“切入点”,就是分析一篇课文的着眼点和突破口。从这个突破口入手,我们就能提纲挈领地对课文进行全面剖析,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教学中准确选择切入点,能使课堂实效性得到提升。赵老师的课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作为全诗教学的切入点,就是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其次,一气呵成,深厚自然。赵老师的课由李白的“大唐梦”导入,到李白“怒放的生命”结束,整个课堂节奏浑然天成。赵老师多次说,他自己对课堂教学追求的境界是“自然而然”,这节课也正是体现了他的这种追求。尤为可贵的是整节课不是浅浅地流过,而是贴着这首诗,读出了一个立体的李白形象,体现了赵老师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李白也不是始终昂扬向上的,他也有低沉、苦闷的时候,这是真实人性的显露。
  第三,在诗歌的诵读中感悟情味。与其他文学体裁相比,诗歌更具形象性、抒情性、音乐性与含蓄性。诗歌的语言精准且生动,无论是教还是学,都要从精准的诗句中领悟诗歌丰富的内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赵老师执教的《行路难》一课,让人难忘的是他领着学生进行的六次指导朗读及对李白的五次跌宕情感的分析玩味。最为值得称道的是无论哪一处的朗读指导,都是基于文本学习需要着手的,都是从训练学生的诗歌赏析、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出发的。同时,不但兼顾到集体朗读,更重在处处可见的个性化的朗读。正因为此,学生对诗歌中跌宕的情感的准确体会才是那么水到渠成。
  (作者单位:南京市秦淮区教师发展中心)
其他文献
话题1:聊聊“人物”  师:屠户和狼有不智的表现吗?先说屠户。  生:屠户有不智的表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乃”“盖”,说明屠户原来还是被蒙在了鼓里。  生:屠户并不是用智把狼引到薪丘,识破了狼的诡计,想好了毙狼之术,而杀死两只狼的。  生:屠户的胜利全凭侥幸。不过,屠户一刻也不曾放松警惕,在还没有识破狼的诡计的情况下果断出手杀了狼。  生:狼也有不智。在途中,在旷野,两狼“缀行甚远”,
期刊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图片分别跟哪一个故事有关吗?  生:第一幅是《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幅是《海的女儿》,第三幅是《丑小鸭》。  师:对了!这些故事是谁写的?  生(齐):安徒生。  师:不错!(板书“安徒生”)  师:这些故事是什么体裁?  生(齐):童话!  师:对!(板书“童话”)  师:童话是给什么人看的?  生(齐):小孩!  师:仅仅是给小孩子看的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一起走进安徒
期刊
作文教学说到底就是要解决“写什么”和“怎么写”这两个问题。先说“写什么”,有人把学生作文干瘪矫情归因于学生生活单调,这种说法是有误的,要解决“写什么”应该着力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下面作些阐述。  总有一些教师把学生作文内容贫乏的原因归结为学生生活的单调,并因此去尝试通过丰富学生的生活来解决学生“写什么”的问题,这是对作文教学的误识。今天的学生不是没有生活(只要活着就得生活),而是没能在
期刊
师:归有光是明代“唐宋派”散文的代表人物,与明代“公安派”的袁宏道和清代“桐城派”的方苞、姚鼐等一起,都属于明清散文大家。标题中的“志”是古代记述文体的标志词,与《桃花源记》《五人墓碑记》中的“记”属于同一个概念。  师:下面就一起来梳理一下这篇志文的具体内容。先熟悉字词句的意思,再了解每一段落的记述内容。先齐读第一段。(学生齐读第一段)  师:先看课件,请同学解释第一段中的加点字词,如有问题请指
期刊
外国文学作品一直是我们初中语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课堂中外国文学作品的分析讲解逐步滞后于时代的发展,教师更多的是停留在表面的理解,缺乏结合不同作者不同文学创作背景以及文化背景下的深层理解,由此也导致了学生无法真正吃透与了解不同国家文学作品的积极意义,以及其中所蕴含的与我国现有文化具有较大差异的文学内涵。因此我们应该放开眼光,还原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背景,深度解读文本,从而更好地帮助当代初中学生
期刊
《社戏》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鲁迅先生写乡村生活的短篇小说。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主要是充分阅读课文,熟悉情节人物,学生读书大约花了20分钟。第二课时主要研读作者刻画水乡的人、景、物的方法,揣摩文字背后的情感。然而课堂教学虽是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但实际的课堂总是会出现难以预想的变化。《社戏》第二课时的“戏外戏”让我回味至今。  《社戏》第二课时是重点研读“看戏”这一大部分,讨论了“戏究竟好不好看”的
期刊
随着教育理念的发展,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语文教科书必须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教科书“需要有意识地呈现语文学习的方法策略、学习习惯以及言语活动的操作性步骤等,体现出学会学习的理念”。[1]也就是说,语文教科书的功能价值在首先满足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下,要实现从“教师教学使用的主要教本”转向“学生学习使用的主要学本”。  语文教科书“从教本到学本的转变,重要的区别之一,是教材不仅是学习内容的载体,还应该
期刊
苏教版《〈史记〉选读》节选的《高祖本纪》有这样一段话:  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这里的“韩信”是指后人熟知的淮阴侯韩信吗?其实,刘邦部下有两个韩信,一为韩国之旧贵族,历史上称之为“韩王信”,事迹见《韩信卢绾列传》;一为淮阴侯,事迹见《淮阴侯列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与文本进行平等对话过程中,以怎样的话题和方式展开对话,从什么角度开始对话,这就是语文阅读教学的切入点。教材里的每一篇课文,都为我们进行课堂教学构筑了一个对话的平台,我们更多的是要关注对话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如果我们能够恰如其分地选择好对话的话题(切入点),就能发挥出阅读教学的杠杆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自主学习、探究,从而
期刊
诗歌,是最凝练、精致、浓缩的人类高尚情感的文学载体。钟嵘《诗品序》这样谈诗与世界的关系:“照烛三才,晖丽万有,灵祗待之以致飨,幽微藉之以昭告。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1]包容万有,而感天动地,因为诗歌能最直接地体现人类高贵的生命经验。因而,阅读诗歌,其实就是在感知和品味人类最珍贵、最崇高的情感及表达方式。  但是,现阶段的诗歌教学,往往不能非常理想地引领学生深入诗人精神的腹地,一窥最完美的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