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记叙文思想性的提高

来源 :教育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5402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高中生写记叙文,应该符合《普通高中语文课改标准》(以下简称课标),课标对必修课程的“表达与交流”有这样要求: “学会多角度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所以,如果只满足于把事件本身记叙清楚,文从字顺,平铺直叙显然是不够的。写作时,应当让学生关注生活,认识并思考生活,展示自身思想成长、升华的过程。
  现阶段,许多高中生文章内容浮华而空洞,结构工整而做作,有技巧无思考,有语言无思想。针对文章的结构和语言而言,思想才是文章的灵魂。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首先是思想,刚获得耶路撒冷文学奖的日本作家村上春树也说:“故事的目的在于提醒世人,在于检视体制,避免它驯化我们的灵魂,剥夺灵魂的意义,让人们意识到每个灵魂的意义,让人们意识到每个灵魂的独一无二和不可取代”,思想有多远,我们才能走多远,思想是人类行为的灵魂和先导,作文也一样,作文需要思想,古人云“意犹帅也”,意,即思想性,是写作的最高标准,那我们中学生作文的为什么会缺失思想性呢?我认为原因有三点:一是缺少积累,内容空洞。一些学生不重视语文课堂学习,或整天被困于数理化或政史地的题海之中,无暇广泛阅读优秀作文及文学作品,从而吸收思想营养,总体而言,他们缺少积累,缺乏语感,写作时无话可写,内容空洞。二是脱离生活,胡编乱造。叶圣陶说:“作文要说真话,说实在话,说自己的话……”但目前学生的写作内容却不尽如人意,他们往往严重脱离生活,胡编滥造,写出来的文章常常漏洞百出,笑话连篇。第三不重生活,只重模式。作文的核心是生活的真切感受,是真诚的情感流露。而在作文教学中有的教师却只为学生的作文打造“完美”“精致”的作文模式,玩弄“文化作文”。这样的作文教学手段,就强制学生牢牢地框定在教师设定的模式内。在作文教学中应教会学生如何流露情感,如何把作文写得有思想,如何能够博得阅卷教师的好感,而不是框定什么模式。这样一来又谈何创新呢?这样的模式,谁又能保证学生的作文不会是“十个孙猴子一张脸”呢?
  那么,在作文教学中,怎样进行思想性训练,使学生的记叙文闪耀着思想的光芒。
  1 重视文本的学习、经典名著的积累
  语文从本质上讲,是“人文”学科,有着极强的思想性,文章“文道合一”的特点,决定了许多篇章都是思想性与艺术性高度统一的有机体,我们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读其文,知其人,晓其理,在学习中同化作者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如新人教版必修四文言文单元出现的人物为例,有坚持民族气节,不辱君命的苏武;有博学多才,从容淡定的东汉科学家张衡;有大智大勇,“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蔺相如;还有英勇善战、妄自尊大而后又勇于改错的廉颇……我们的教学不要离开这个“本”之“魂”,而去求无源之水。新课标指出学生要“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通过阅读“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陶冶性情,追求高尚情操,提高道德修养”。经典名著具有超前的预见性,深邃的思想性,或内涵丰富,或寓性深刻,或时代特点鲜明,或相融为一体,历经历史大浪淘沙而留下来的,多读,能让学生从书本上去间接接受前人所总结的知识、哲理、经验、教训和智慧,不仅可以陶冶学生性情,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格,而且还能拓宽其思路,弥补生活缺陷,扩大视野,丰富知识,帮助学生更全面深入,更有效地观察生活。
  2 深入生活,重视生活体验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从某种意义上讲,作文就是认识生活和表达生活的和谐统一,叶老说过:“作文这件事情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到什么样的文字来。”趣味的生活才可找到一切的泉源,火热的生活本身就是一座熔炉,能净化人们的心灵,陶冶人们的性情,独特的情思,只有富有独特生活体验的人才能产生。作文教学的生活体验首先从感悟自然开始,可以组织学生郊游或夏令营活动,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春夏秋冬、花鸟虫鱼、山川河流、日月星辰,无不是作文最原始最天然的素材,而自然与生活有着必然的联系,“一切景语皆情语”,大自然的一切都饱含真情、寓意,我们可从“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读出奉献,从“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读出坚强,走进大自然挖掘出自然与作文的相融相通之处,让作文折射出大自然所赋予人类的深意;其次学会感悟社会,因为生活处处是语文,学生就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拓宽自己的视野,观察社会,了解自己生存的环境,增强社会责任感,如“五四”青年节期间,可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扫墓,了解烈士生前事略。访问老革命、老红军、老领导等,通过写生活随感文和通讯报道等,让他们感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节假日组织学生上街头进行“小布袋大世界”的活动,让他们认识环保的重要性,学生接触社会实践,丰富了感性认识,也必然丰富了理性认识,以我手写我思,作文也必然交耀着思想的光芒,再次学会感悟人生,人生是一条永不回头的河流,多少的良辰美景,平凡瞬间,若不用心体会,便会无声地从指缝间滑过,留不下一丝记忆,生活是这样,写作又何尝不是呢?如果你有一颗感悟的心,良辰美景自不待说,即便是平凡瞬间,也会被你那颗善于感悟的心,放大的精彩无比,其实生活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不管是哪一种生活,都有值得体味的东西,都有能触动人的神经的心,就看你有没有一颗善感的心。
  3 加强思维训练,写出真情实感
  在日常生活中怎样把不起眼的小人物、小事情,把寻常物中蕴藏着的普遍的自然规律、深刻的人生哲理开掘出来,从而触动读者心灵,启迪读者思想呢?我认为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
  3.1 由表及里。“表”是人、事、物的表面现象、特点,“里”即隐藏于表面现象下面的本质特点,如果学生能做生活的有心人,作文中善于透过表面看到事物的本质特点,那么,就不仅能让笔下的作文更加深刻,也能成为一个更有“思想”的人。如“其乐融融”这篇学生习作,很多学生写到在节日里与亲人的团聚,其乐融融,文章就此为止,这样的文章就流于一般。有位学生写得是除夕之夜叫来孤身一人的外公一起吃年夜饭,篇末句“……真希望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个夜晚,因为它让我懂得了天伦叙乐,其乐融融的底子——孝敬”,文章选取的是生活中的普通小事,却带出了人们对家庭伦理的反思,而这一思考的力量,对于成年人都是有警醒的意味。
  3.2 由个别到一般。所谓“个别”是指在一件事、一个人,一个物件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而“一般”是指可以适用于同类人或事件上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由个别到一般是人们认识的深刻升华,是人们寻求规律的贯用思维和方法,它不仅能让人发现一个人或一件事的特征,还可以挖掘出一类人或一类事的特征,如“过节”这篇习作很多学生写到清明节扫墓,全家老少“倾巢出动”,先打扫,后祭祀,仅此而已。这样的文章不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如果他能由这个“个别”延伸到“为什么清明节有这么多的人来祭祖、祭墓——扫墓的意义”,那主题就深刻得多了。有个学生在作文结尾这样写道:“是谁创造了清明,藉由一个古老的仪式、一个契机,让那些迷失了自己的根系所在的游子找到回家的方向,让他们回到阔别许久的土地,找到阔别已久的亲人,在祖坟前,重获心灵的慰藉,找到心灵的归宿……”这样,作文的思想之光便在不经意间照彻了读者的心灵。
  3.3 相似联想。“联想”是一种思维能力,也是一种作文能力。我们说的“相似联想”也就是看到这个人、事、物而联想到与其相似的其他人、事、物,运用这种联想,学生在观察作文时便能“物为我用”,以自己的观察和感受给读者以深邃的思想启迪。学生作文中叙述着这样一件事:一天去阳台搬箱子,箱子搬掉后发现一只蚯蚓,准确地说是半只蚯蚓(它的尾巴被箱子压断了)动了動,然后拖着残躯离开,阳台的栏杆上留下一道血渍,没想到几天后我又遇到了这只受伤的蚯蚓,不过这次是只完整的蚯蚓,它的新尾巴长出来了,我感悟到生命的伟大,文章如果只停留在此,就浅显了,有意思,却没有很深的意义和启示。我们可以从这里展开联想,我们在生活中也会受到各种失败、挫折,但只要我们有坚定的信念,有重头再来的决心,就一定会有意外的收获,成就生命的意义,如果学生学会运用类似联想由“蚯蚓再生”到“人生的意义”进行这样的思考,那么一缕思想的光芒定能直射读者的心扉,给人心灵的震撼,通过引导学生掌握类似联想,可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写作中能把文章的思想内涵表现得更深邃、意境更广阔。
  以上一些做法,主要就是让学生重视文本的学习、经典名著的积累,让他们学会观察,学会思考,贴近生活,体会生活,在头脑中保持着思索生活和想要获取思想的强烈期待,并把它融入到自己接触的生活中去,然后再由生活——理性——表达,这样才能真正地做到“言为心声”,让每个作文题都能让学生借之使自己情感喷薄而出,学生有创作的激情和欲望,才让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情思化,让他们张开理性的翅膀,翱翔于这个因变化而可爱的世界,让他们拥抱生活,思考生活,表现生活!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30年,中国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几乎都是以“选择性”的增加来体现的,无论是产品还是服务。教学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个体潜在的内在学习动因,从而使绝大多数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个体最大的创造力。适应社会的发展。目前,教育界大力倡导的使学生学会学习,就是这种目标的具体化。  1 把地理形象思维作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切入点  地理教学中的地理形象思维是通过典型的地理现象,反映和把握
期刊
【摘要】自信心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动力,是成功的根本保证。学生有较强的自信心,对战胜学习中的困难才具备更大的决心和坚强的意志,才能在学习上不断进取。帮助学生建立学习上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对于他们在学习上取得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意志;自信心;积极性    1 学生在学习物理上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原因分析  自信心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一种心理倾向。学生缺乏自信心的心理原因,可归纳为客观和主观两
期刊
语文教育是任何学科教育的基础,它在学生素质培养中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语文课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它的作用也可以从这两个方面体现出来。    1 体现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的能力    1.1 内外结合,培养学生读的能力。读,是一种眼、口、耳、脑并用的语言训练形式,是语文教学的一把钥匙。学生各种各样知识信息的传入,主要是通过读这一途径。首先,读课本。教材中的篇章是经过筛选的范文,
期刊
“问题学生”是指那些品行上有缺点、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做好这一群体的教育辅导工作,是教育工作者的重要责任之一,也是衡量一个教师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在张扬学生个性、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今天,引导促进“问题学生”的成长,就需要教师用心交换。  “问题学生”可能在最初的教育中,曾犯过错或功课不好,受到教师的批评与歧视,同学的埋怨与嘲笑,家长的冷落与训斥,经常处于“冷”的环境中,形成一种自卑心理。使其活泼向
期刊
兴趣是孩子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孩子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孩子对学习有兴趣 ,对学习的材料的反映也就最清晰,思维活动最积极有效,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孩子的兴趣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我在数学教学中孩子兴趣的探索与培养谈谈自己的体会。  1 充分利用孩子的好奇心理,产生兴趣  孩子的思维常常是从好奇开始的。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孩子对事物好奇心理特征,能有效产生他们的学习兴趣。
期刊
【摘要】本文探讨了少数民族地区儿童学习列方程解答应用题的困难和对策。  【关键词】领悟;理解;解答    数学的学习目的是学到数学知识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而解决问题的办法是多种多样的,对于彝族儿童来说,如何找到一种较好 的方法去解决问题,这是在数学学习时应当加以关注的,而列方程解答应用题又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方法之一。如何让他们学会用此种方法去解决问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可以
期刊
人类已经步入二十一世纪,社会竞争也更加激烈。我们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强健的体魄、健全的人格,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承受各种挫折和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也就是必须具有国际竞争力,且极具创造力。而健康的心理是人发展的中枢枢纽,是为人一生不断进取、不断探索的催化剂。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优良的思想品德形成的基础;是有效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进行智力
期刊
很多的老师在七年级英语课堂上往往认为现在的学生底子薄;受社会影响的比较多,不好教,往往课堂是死气沉沉的,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固然,回首传统的英语教师教育,老师往往完全以自己为主体,让学生要么是鹦鹉学舌;要么是一味的听老师对语法内容的讲解,学生听得十分的无趣!在现今的素质教育推动下,若还是以老一套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我认为这不仅体现不出现今人教新目标的新,也十分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学生的主动
期刊
在英语教学中我们谈论最多的就是素质教育,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怎样理解素质教育呢?在我们的日常英语教学中又该怎样去实施素质教育呢?新编英语教学大纲的核心是贯彻素质教育思想,培养学生运用英语去进行初步交际的能力。做为基础教育学科的初中英语和其它学科一样,肩负着提高全民思想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的任务。现我就谈谈我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实施素质教育的,我认为,科学的人文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应该是艺术家,学生则是艺术活动的主体及参与者。要实现一次艺术的教学活动,教师不仅要提高教学理论水平,还要不断总结实际可用的教学经验,提高处理各种问题(包括偶发事件)的能力和技巧,提高启发引导学生参与自主、合作探究的实践活动的智慧。这种能力、技巧与智慧,尤其表现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艺术,它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    1 开课——异峰突起,入情入境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了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