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的巩固与拓展

来源 :山西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fu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基础性教学是数学运用中问题处置的先决条件。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很多教师并不注重讲授数学的概念,觉得数学概念的教学仅凭大量阅读和记忆就行,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学生无法领略数学概念的内涵和延伸,教师所展开的教学行为实践行动也无法用概念实行指导,致使学生的核心素养获得发展成为口号式的语言。本文将聚焦《角的初步理解》和《分数的意义》这两节课的教学内容,探讨在概念的教学中怎样以扩充和巩固的手段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一、激起学生构建概念的兴致
  引入有效概念可以取得实效,由于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转移,教师很有必要对概念的引入进行优化,以引发学生创建概念的兴致。引进概念就意味着教师将对学生的认知特质、兴致点予以遵循,利用生活目标、兴致故事和游戏等,很自然地引入概念来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例如,在教学角的概念一课时,教学的链接可这样进行设计:触摸它,猜猜它。学生已经对平面的图形比较熟悉,教师可准备一个包,包中置放一些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等图形让学生去触摸和猜想,学生触摸后需要说出图形的名字及其表现出的特征,这一游戏活动的有趣进行,使学生对矩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间的区别进行快速了解。长方形、圆形、三角形具备角吗?学生在触摸游戏结束后就可以说出心中的感受。最后,要求学生按照分配的小组找到教室中有角的地方进行沟通讨论,使角的概念呼之欲出。
  这一教学的环节,学生利用已经掌握的平面图形方面的知识,在教师的帮助下,在新知与旧知间打通隧道,使新的知识和旧的知识在概念的融合方面成为可能。再借助学生特别喜欢游戏和青睐游戏的特征引导他们玩触摸图形的游戏,使学生对“角”的感性理解进一步增强,最终在学生熟悉的生活中直接感受角、探讨角,使学生建构角的兴致得以增强。
  二、抓住关键语汇,探寻概念内涵
  在教学数学概念的课堂,教师应该牵着“核心词汇”这一牛鼻子,对概念的本质进行研究,掌握那些能体现概念个性化特点之词汇,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內涵。
  学生已经通过触摸角,对角的概念有了感知,教师应鼓励学生对生活中发现的角画出来,并对这些图全部明确为角,使学生能交流“角”是什么,并抽象出角在知觉层面的内涵。抽象过程中,学生理解角的概念会一步步深化:一个点至另一点组成图形且画出的射线为角。在这一概念中,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找出其中的核心词汇,即一点、射线。核心的两个词中射线是重点,为了加深对这一重点的理解,教师可复习直线的概念并与之比较,这样学生就可以清楚地知道射线和直线是不同的,射线是线上的点和线的一边。射线中延伸出的线是从末端而来,延伸是无穷尽的。理清一个点和一条射线这两个核心的概念,需要首先理清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仔细研究,学生会看到有一个断点发出了两条射线,进而由核心词汇拓展了概念的内涵。这一环节的教学设计,出发点以核心词汇为主,回顾旧知,进行比较直线和射线的不同,使学生对核心词汇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从而使核心词汇间的关系以透明的姿态呈现,构建核心词汇到整体意义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构建学生的知识储备方面,由知识点的提炼手法更新,理解难度由深奥变为浅显,再进行核心词汇的整合,整个过程环环相扣,在重视数学概念的扩展方面,强化建构宏观和分析微观,有效发展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重视抽象到具体循环往复
  在《分数的意义》的教学中,按照教材提示对单位“1”的理解,教师举出的例证可以有:度量单位为“1”的对象、一个和一些对象,实际上举出的例证都能看作是单位“1”,这就扩大了学生理解单位“1”的内涵。他们能看出,在一年级学习的“1”和这个“1”有不同。此时教师要适时请学生提供例证说明什么是生活中的单位“1”。当学生能说出具体的东西时,他们理解单位“1”实际上就已经丰富了。到这个层面,抽象已经集成到具体中,不过仍然缺乏进一步的改进。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对单位“1”和分数的单位须臾不可离开的联系进行重点理解,因为这是一把金钥匙,其能深入揭示分数的本质、分数部分与整体的关系。
  对“部分”和“整体”的概念,学生接受起来也很容易。假如进一步抽象单位“1”,学生会发现,分割的整体是单位“1”,分数的单位有一部分是平均分数。这时学生的思维又从具体迈向抽象,升华对分数的进一步理解,使概念表现出抽象但内容具体化。这一认知的规律性吻合学生的发展要求。学生的理解需要深化,不能在特定的情境中停留,而要概括、总结和发展,即使与书中的“概念”不一样,它也有一种理解和更多的数学视野,这是发展性学习核心素养的期望。
  四、串联知识串,提升思维品质
  《分数的意义》在学习之前,学生应该早就领略了分数。3年级的认识,5年级小数意义的学习,这些对分数意义的领悟助力很大。教学中,需要追忆以往学习的知识,以昔时的学习为根基,投入新的知识学习。学习中眷注知识产生的变动,达到这样的教学成效必须有教师有效和灵活的教学策划。
  例如,在教学《小数意义》一课时,学生经历了从自然数到小数的扩展过程,认识到计数单位是1、10、100、1000;[110]、1%、[11000]。此时,为了深入理解分数单位的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序列表给学生进行渗透。数字组成中最基本的元素是分数单位和自然数,这里的计数单位和小数相同。那分数这个单位为什么需要?分数单位会重复小数的计数单位吗?在这个时候,它可以帮助学生理解[110]和1%、[11000]的小数单位和分数单位是一样的,而且每两个小数位的计算单位之间还有很多其他的分数计算单位。如,在[110]到1%之间。这样,对那些小数不易表现的可以用分数反映,经常碰到的无限循环小数即是如此。有很多的学者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探究,发现这一教学活动,学生看分数为一个比率,而不把分数看成数字。
  如上述问题出现后,有些学生认为还是改回0.25心里才能平静,这种情况的出现正说明了学生经常忽视小数和分数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固执己见,而应该让这一点动起来,让每个知识点有机地整合起来,让学生树立这样一种观念:对事物的理解需要注意与其他事物的联系,不能孤立地看,应当引入知识串的概念,将其放在其中实施比较分析、沟通转变,对其本质更全面和科学地进行理解。
  总之,从生成教学过程的角度来看,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知识获取之进程有很强的参与意识。教师也会在其中发挥引导和组织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自主和合作学习起到引导作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会获得对事物和知识的感知方法,循序渐进地将自己对事物的看法转变成逻辑的推理,这体现的是核心素养要求的小学数学概念教学策略巩固或扩展的趋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启东市和合小学)
  (责任编辑 吴磊)
其他文献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犯错是常见的现象,这些错误往往代表了学生的真实发展水平,体现了学生的真实想法。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关注学生的这些错误,挖掘错误的起因,接近学生真实的想法,这样有利于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来审视问题,来组织对问题的新探索。面对学生的错误时,我们首先要理解学生,既要理解学生发生错误后的心情,又要理解学生犯错的源头,要从根源上发现问题,以便更好地推动学生改错;其次,要引导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错
期刊
分层教学是解决学生两极分化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实践教学中,笔者尝试对优等生、学困生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但却发现学生根据自身定位完成当前分层任务后,很少有动力完成上一层次的学习任务,并未取得当初设想的效果,“标签效应”反而进一步加剧了两极分化的程度。针对这一问题,笔者以研究“小学英语‘分层+开放+全程’教学实践研究”课题为契机,探索将开放式教学与分层教学融合实施,充分调动各个层次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
期刊
方程教学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在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果这一阶段学生不能很好的掌握,在今后的方程学习中就会出现更多的问题。在初中、高中阶段的方程学习中将寸步难行。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方程”这一知识块的教学中采取有效策略,才能使我们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转变观念,认清“数与代数”教学的价值  解方程的过程就是让学生依据等式的性质,对数学模型进
期刊
相对而言,数学理论较为抽象,而学生思维较为直接具体。因此,借助几何直观,不仅可以将复杂内容转化为简单具体的画面,而且还能激发学生兴趣,帮助他们更为准确地预测结果,理解掌握相关数学知识。  一、借助直观图形,丰富数形互译经验  学生知识有限,思维较为简单,而数学知识却比较抽象,不少概念往往无法用现有的语言进行描述。但是通过直观的几何图形,加以表达描述,不仅可以让其抽象概念和数量关系变得更为直观、更为
期刊
小学生由于还没有形成健全的自我约束意识,时常贪玩而忽略学习,在学习课堂知识的过程中常常溜号,极易被其他事物分散听讲的注意力,严重影响教师教学的质量。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加快了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将绘本教学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打破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坚持以学生作为教学的主体,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融入绘本教学,让学生感受语言的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积极开展绘
期刊
小学教材编排十分生动活泼,不仅有精美的插图,还有生动的故事、活泼的卡通等,这些插图不仅美观,而且具有实用性。教师要充分把握编辑意图,挖掘教材插图资源,并且积极利用插图,主动搭建平台,演绎插图情境,帮助学生体验生活,在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帮助他们理解文本内容。  一、借助插图,引导学生探究  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插图资源,主动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例如,在教学“圆锥”这一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和审美情趣,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不是一种额外的、附属性任务。本文介绍了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意义,从语文识字、阅读和作文的角度出发,提出了有效融合的途径,以促进小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一、小学语文与德育融合的意义  1.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需求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对小学语文教育的教学工作也提出了一些全新的要求,
期刊
自从2019年1月教育部正式向全社会公示了31项竞赛目录以来,竞赛活动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以机器人竞赛为例,有官方组织的,有专业学会、协会、中心组织的,也有各种企业组织的。地域有市赛、省赛、大区域赛、国赛、世界级竞赛。竞赛活动的开展,得失利弊,说法不一。  一、机器人竞赛活动的市场需求  1.教育行政主管部门。2018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试行)》,其
期刊
低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用言语来表达他们想要的东西,或者写下他们的想法,都还不能用恰当的词语来表达意见,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必须尽一切努力确保准确,以便接收者能正确的接受、理解和同意。对此,笔者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试图从教学过程中分析学生的“原貌”,分析学生语言表达不清晰、过于混乱、逻辑性不强、准确性不高的情况。同时,提出了一些改进性方法来帮助学生准确、规范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提高他们的语言
期刊
在全民重视教育的新形势下,作为一种社会家庭性质的“亲子阅读”活动应时而生且悄然兴旺起来,日益形成一种不容忽视、无可逆转的强烈的发展态势。理论和实践充分表明,“亲子阅读”不仅是校园阅读的必要补充和有效延伸,而且对于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语文学习来说,具有难以估量和无可替代的正强化作用。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努力通过各类途径和方式,把“亲子阅读”与阅读教学相互渗透并有机地融合起来,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