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白云深处的仗楼文化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utou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阿昌族的村寨,无论是山区还是坝区,居民的住宅,都建造为三合院或四合院的样式,其中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邻里户外都可相互照应。而传统全木式的仗楼建筑如今已越来越少了。虽然如此,但木头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主要材料。尽管过去的木框架如今已改变为今天的钢筋水泥框架,但房屋的内壁仍然用木料装饰。
  阿昌族处于汉族和傣族之间的缓冲地带,或直接被其所包围。交通状况不会太挤,从昆明客运站总站乘坐直达陇川的客车,14小时左右到达陇川凤章客运站,再从陇川凤章客运站乘车达户撒。然后包车即可到达阿昌族的村落。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阿昌族,这个生活在白云深处的人家,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德宏州的陇川县户撒、梁河县九保和囊宋三个阿昌族乡。无论是在山区还是在坝区,阿昌族人家的住宅,皆建造为三合或四合院样式,三合一照壁的形式居多。据说,阿昌族民居建筑中保存得最好的,便是仗楼了。它以牢固的木桩为根基,象征着阿昌人民脚踏实地、刚正不阿的民族特性,积淀了阿昌族建筑文化发展和变化的历史痕迹。
  什么是仗楼?阿昌人还住这样的房子么?带着疑虑,我踏上了阿昌族之旅的列车。经过一段碎石路上的颠簸后,终于来到了阿昌族村寨。
  抬眼望去,天上的云朵飘飘,屋前的小溪在环绕。虽没纵横交错的街道,也没宏伟的高楼,但阿昌族的村落错落有致,与村寨四周的山光水色互相映衬,浑然一体,好似一幅恬静悠然的山水画。
  进入村寨,细细打量,在崭新的四合院里,每家每户都喜欢在房屋内壁的木梁上镂刻各种各样的图案。在仗楼慢慢退出人们视线的今天,仗楼的建筑材料平滑的木板和柱子与这些精美动人的雕刻艺术仍被作为民族文化的传递,一直保留在每家每户的横梁上、板墙里,代代相承。导游司机解释说,木质材料始终是阿昌族人民起屋建房的钟爱之选,加上阿昌族人民对音乐和歌舞有着天生的追求和眷恋,于是把这种天生的浪漫气质绘制成动人的浮雕装饰房屋的四周。
  


  在众多崭新的四合院的簇拥下,彰显着阿昌族传统文化的仗楼是如此地鹤立鸡群。
  古老的仗楼分三层。与砖瓦房不同的是,仗楼以塔的形式坐地而起,由一块块木板搭建而成,顶盖青瓦。仗楼的外表平滑、严肃,楼内各层也分别设有梯子。因一二层之间用横板和竖板交错搭成,远远望去似阁楼,又似帐篷,故“仗楼”由此而得名。
  导游告诉我们,约从十年前开始,这里的仗楼就慢慢被改建为全砖式的四合院或三合一照壁的瓦房。然而这个改变并没有影响它在每个人眼里的那份迷人和美丽。坚实的木材仍然是阿昌族人民装饰房屋的主要材料。
  当善良的阿昌老人打开楼门,映入眼帘的是楼内精美的雕刻,图案丰富多彩,有“东山日出”、“龙凤呈祥”、“飞燕迎春”等等,凹陷突出,生动形象。雕梁上的画柱,如龙、凤、花、鸟等图案也栩栩如生,好一幅精美的浮雕!
  随着导游走进屋内,仿似木头味道的气息迎面扑来,一种无比质朴的感觉充满全身。正值夏日午后,明媚的阳光穿过隔栏窗台洒在楼内的桌椅上,洁净而光滑的座椅上。萧寂的上空,仿佛荡起了阿昌人民促膝而谈的欢声笑语。顺着木梯到达顶楼,轻轻地推开木窗,窗外村寨的美景尽收眼底。
  在陶醉中,我们听到了老人讲述的关于建造仗楼的习俗。
  阿昌人在建房的第一天,必须先祭祀阿昌族的始祖。他们边歌边舞,蹬起了“窝罗”,以歌颂阿昌族的创世之祖遮帕麻和遮咪麻。在他们看来,正是遮帕麻和遮咪麻的补天缝地、降魔降妖并多次挽救人类,才使族人得以繁衍和传承。祭祀仪式结束之后,仗楼修建才正式开始。仗楼建好了,要进新房了,人们舞起了狮子,又蹬起了“窝罗”,以感谢先祖。
  修建仗楼所需的材料,主要有木板、柱子、椽子和青瓦。整座仗楼以塔的形式坐地而起,楼脚由粗壮柱子支撑。屋的正面用光滑的木板一块块组合而成,外表平滑、严肃,屋顶盖青瓦。建成的仗楼一般分两层,一二层之间用横板和竖板交错搭成,在房屋的南面供放祖先灵位,人住在两边的房间里。每间仗楼的正面都设有梯子,想要进屋,必须经由梯子方能进入。仗楼的楼内各层也分别设有木梯。这也是阿昌族仗楼较为突出的建筑特色。
  由于语言的原因我无法和老人一家深入交谈,但从屋内的构造可以看出,原始仗楼的建筑材料早已成为阿昌族民居建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可否认,社会发展的今天在渐渐地影响着这个民族的面貌,崭新的高屋瓦砾与仅存的木质土屋也形成鲜明的对比,然而不变的是一个民族的根。一种体现本民族建筑文化特征,又反映该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根。古老的仗楼文化,就是阿昌族历史悠久的民居建筑文化的根。
  


  十年前,居住在仗楼里的居民像一股凝结的绳结,谁家需要帮忙的呼应一声,邻里邻外团结起来,共同解决问题。十年后,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日益发展的当今社会,古老的仗楼也换上更为坚实的衣裳,安保族民的生活更加安居乐业。
  虽然阿昌族古老的仗楼像晚霞般慢慢隐退在白云深处,但仗楼内那无形的诗却无时无刻的影响着阿昌族的祖祖辈辈,并深深地烙进阿昌族每个时代建筑的根里,永垂不朽。
  
  链接
  
  河昌族简介
  我国的阿昌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此外,也有少数分布在盈江、潞西、瑞丽及保山地区的龙陵和腾冲两县。
  阿昌族没有本民族文字,历来使用汉字,有少数使用傣文,但有自己的本民族语言,阿昌族的歌谣、故事、传说等口头文学十分丰富,如长篇叙事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动物故事《麂子和豹子换工》、《老熊撕脸皮》等。这些诗歌、传说都十分朴实,生动感人。
  阿昌族有非常强的工艺雕刻技术,如刺绣、雕刻、银器制作等,制作精细 尤其是雕刻具有较高的水平,在家具、建筑物、佛龛等上面,都可看见雕刻着的各种动、植物。
  阿昌族的男子出门随身携带褙袋和长刀。男女都习惯肩挑货物,长途运输多用骡马。阿昌族一般是一是一妻制的小家庭,婚前恋爱自由,盛行“串姑娘”,但婚姻缔结由父母包办 过去一般是同姓不婚,但长期以来与汉、傣等族通婚的却较普遍。盛行夫兄弟婚的转房制度。
其他文献
土生土长在阿勒泰的我,从小到大已经记不得参加过多少次哈萨克婚礼了,而且每一个年代的婚礼档次都不同,程序上也略有改变。  说起哈萨克婚礼,我认为他们比我们汉族人更讲究。首先同一部落哈萨克族的青年男女不能通婚,如果通婚必须超过七辈,联姻的人家也必须相隔七条河。这些限制防止了哈萨克人近亲结合,使其种族兴旺昌盛。哈萨克人为避免血缘相近的婚姻,配偶都要到较远的部落选择。一旦成婚,女子便很少有机会回到父母家中
期刊
塔吉克人的婚礼一般都在秋天举行。那时,青稞刚刚收过,土地里还残留着丰收的气息。小麦在场上堆成金灿灿的小山,打麦人正迎着风扬起刚打下的麦粒。草场还丰润着呢,一片浓绿中微微夹杂些金……  秋天毕竟抚摸过高原了,总要留下一些自己的痕迹。春天下的小羊羔都长大了,不再调皮地撒着欢乱跑,而是安安静静地在草原上吃草,它们的毛都像雪山上的雪一样洁净,眼睛都像湖里的水一样清灵,纤尘不染的样子,正适合做送给新娘家的聘
期刊
图瓦人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际性民族,他们在前苏联、蒙古国有数十万人,在世界的范围内,他们相对集中在阿尔泰山的周围,中国的图瓦人主要集中新疆阿勒泰地区的喀纳斯景区,是中国图瓦人唯一的聚集地。目前他们只有2000多人,长年生活在阿尔泰的大山深处,他们的生活风俗、婚姻方式等很少被人注意。近年来,随着旅游开发的深入,一些学者和专家进行历史探讨、田间调查,渐渐地,图瓦人终于露出了他原始的面孔。  图瓦人因
期刊
彝家的风情从一支火把点燃开始,以一腔歌谣归为结束。这个藏在大凉山深处的山地民族,悠远历史与多种来源使其形成了丰富文化。他们更是能歌善舞,连一片木叶亦可吹出动人曲调。每逢婚嫁节庆,人们围着熊熊篝火,合着月琴、口弦的欢乐曲调,跳“锅庄”、跳“打歌”,通宵达旦,尽兴方休。彝人崇虎、尚黑、敬火、爱武,喜食“砣砣肉”,爱饮“杆杆酒”。从火把节、彝族年,到少女们争奇斗艳的赛装节,彝人总有自己狂欢的理由。  彝
期刊
西双版纳的哈尼族,本族人自称爱尼族或阿卡人。历史上住在半山或高山上,以轮歇式的刀耕火种和狩猎为生,是西双版纳除傣族外的第二大民族。因居住地域不同,其服饰、习俗也有较大差异。作者拍摄、记录的此次婚礼地点为西双版纳景洪市嘎洒镇的南西村,是四年前才从高山上搬迁到坝子边的,生活还不算富裕。其民风纯朴,习俗保持相对传统和古朴。  新郎叫钟强,28岁。新娘叫敏松,24岁。他们不是同村人,两村相距一天的路程。按
期刊
德国喷气“三剑客”    Me 262——“雨燕”、“风暴鸟”  毫无疑问,Me 262战斗机是二战期间出现的最具创造性,最非凡的战斗机。时至今日,Me 262在二战中所起到的作用依然是一个有争议性的话题。一些人认为如果这种新型飞机在二战期间能够大量在战场上投入使用,并在一开始就被作为战斗机,可能会大大扭转二战欧洲的空中战局。而阿道夫·希特勒决定将Me系列作为战斗轰炸机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至今依然倍
期刊
侗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交往方式、名称和活动各地不大一样。一般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白天进行,称“玩山”或“玩山赶坳”;南部地区男女社交活动在晚上进行,称“行歌坐月”或“行歌坐夜”。在活动中,男女唱歌谈心,寻找恋人。结婚必须经父母同意,要经过“说合”、“订婚”、“迎娶”等过程。有“不落夫家”的习俗,结婚后女方要到怀孕后才能住到丈夫家。每年农历十月的第一个卯日是侗族人的“新婚节”,常有数十对青年男女在
期刊
哈尼人过去一直沿袭古代遗留下来的“抢婚”习俗。抢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男方亲属相中姑娘之后,不经媒约提亲,也不让男女双方认识交往,便组织一帮小伙子把姑娘偷抢回来,由男方家长或亲戚主持,让他们结为伉俪。另一种“抢婚”,是在自由恋爱的基础上进行的,双方相互爱慕,他们将自己的心愿告诉了家长。男方已备礼品请媒人多次到女方家登门求婚,但女方家长百般阻挠,不愿成全女儿的婚事。儿女们为反对长辈对婚烟自由的束缚,便
期刊
西江苗寨建筑以吊脚楼为主,一律盖有黛瓦,日渐斑驳的墙角裸露出黑而光圆的卵石。吊脚楼一般有三层,后半边靠岩着地,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者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因其二三楼和前檐用挑梁伸出屋基外坎,形成悬空吊脚,故称“吊脚楼”。    西江千家苗寨,位于贵州省雷山县东北,从贵阳坐火车或长途汽车到凯里市,再包车
期刊
每一项遗存都积淀着久远的岁月印痕,记录着惊艳的民族审美。然而一场汶川大地震,数万生灵惨遭涂炭,巴蜀大地及其周边省份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遭到了破坏。中央及地方政府在灾后恢复重建中,高度重视文物保护,特别是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于是,抢救,修复,转移……一场抢救民族文化遗产战役的集结号吹响了。远在深圳《焦点》编辑工作室的我们,在痛惜、祈祷之余,也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加入了抢救的行列,由此,《行走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