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和优化,它能使抽象变得可感可知,使枯燥变得有趣生动。适切的多媒体延用,可以让字词教学亮起来;适切的多媒体设疑,可以让关键语句突出来;适切的多媒体穿针,可以将文本重点串起来。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延用 设疑 穿针
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或由于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因素局限,导致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和优化,它能使抽象变得可感可知,使枯燥变得有趣生动。如果适切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适切运用多媒体,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一、多媒体延用。让字词教学亮起来
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字词的掌握对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提倡,字词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认识上,那么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帮助,则能让生字词的教学更加丰满、生动,意义深刻。
如执教《军神》一课,认识“承”字,首先出示田字格内的生字“承”,利用动画效果认识笔画顺序,让学生学会书写。除了认识主人公的名字“刘伯承”,再让学生说说“承”字的含义,有学生说是“继承、传承”的意思,这时顺势利用多媒体出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出示问题:“刘伯承”继承了前人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在小组讨论与班级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感悟:刘伯承继承了前人优秀的精神品质,面对危险沉着冷静,从容不迫,面对痛苦无所畏惧,有着超出常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再出示:那我们又应该从中传承什么?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们了解了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不屈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和家国的情怀。
在这个过程中,以字词为基点,延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读与悟,这样字词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不再是简单的认知。多媒体辅助下的字词教学更厚实了,更丰满了,学生有了新的收获,生字认知的效果得到了提高。
二、多媒体设疑,让关键语句突出来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其理解整篇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而多媒体集光、声、色于一体,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找到文章的关键语句,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加上着重符号,使关键语句突显出来。
如《军神》一课中,课件出示关键问题“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醉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然后出示“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在白板课件上用颜色的笔圈出“眼睛離脑子太近”,学生明白了刘伯承是为了不损伤脑神经,将来更好地为祖国效力,才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的。这时,学生的内心对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有了初步的感触。然后在学习手术过程的那一段时,在白板上出示“手术时刘伯承一声不吭,只是用双手紧紧抓住床单,一条崭新的床单竞被抓破了”这一句,引导学生“读读这个句子,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你能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说说吗?”边交流边把关键词“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抓破了”在课件上用颜色的字突出来。学生多次朗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感悟,学生渐渐体会当时刘伯承忍受的疼痛是何等剧烈,刘伯承的意志是何等坚强,真正明白了为何称他为“军神”。
三、多媒体穿针。将文本重点串起来
利用多媒体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重点内容集中在一起,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整体感觉,加深领悟,帮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如《军神》一课,文章由明、暗两条线展开,明线是刘伯承神态的变化,暗线是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在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的贯穿之下,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一步步展现了出来。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整体的认识,对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有更深的认识,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利用白板,不按顺序地将表现沃克医生态度和刘伯承神态的词语用红、蓝两种不同颜色出示在屏幕的左右两侧。在学生读过课文后,要求学生将两组词语进行配对,指名学生上台移动这些词语进行配对、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对课文形成了整体感觉,对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力有了更深的认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中年级,对于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还处于模糊的模仿阶段。运用多媒体,不仅把文本的重点串起来了,而且无形中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人物”为主题的习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可以通过正面与侧面结合,使自己所要描写的人物更立体、更丰满。
总之,在课堂上适切运用多媒体,找准与课堂的结合点,巧妙地运用它来辅助教学,就能发挥它的优越性,能突破课堂难点,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延用 设疑 穿针
教学难点是针对学生而言比较抽象、难以理解和掌握的知识要点,或由于学生的年龄、生活阅历、知识水平等因素局限,导致所学内容难以理解。而多媒体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补充和优化,它能使抽象变得可感可知,使枯燥变得有趣生动。如果适切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则能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难点,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效果具有无可比拟的作用。
本文以苏教版语文三年级上册《军神》一课为例,谈谈如何适切运用多媒体,突破课堂教学的难点。
一、多媒体延用。让字词教学亮起来
字词教学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础,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部分。字词的掌握对学生的阅读有着很大的影响。新课程提倡,字词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字词的认识上,那么适时运用多媒体的帮助,则能让生字词的教学更加丰满、生动,意义深刻。
如执教《军神》一课,认识“承”字,首先出示田字格内的生字“承”,利用动画效果认识笔画顺序,让学生学会书写。除了认识主人公的名字“刘伯承”,再让学生说说“承”字的含义,有学生说是“继承、传承”的意思,这时顺势利用多媒体出示关羽“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学生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出示问题:“刘伯承”继承了前人一种怎样的精神品质?然后组织学生小组内讨论。在小组讨论与班级交流一段时间后,学生感悟:刘伯承继承了前人优秀的精神品质,面对危险沉着冷静,从容不迫,面对痛苦无所畏惧,有着超出常人的钢铁般的意志。再出示:那我们又应该从中传承什么?在教师一步步引导下,学生们了解了我们应该学习他们那种不屈的意志、无畏的精神和家国的情怀。
在这个过程中,以字词为基点,延用多媒体,引导学生读与悟,这样字词教学不再是简单地告诉,不再是简单的认知。多媒体辅助下的字词教学更厚实了,更丰满了,学生有了新的收获,生字认知的效果得到了提高。
二、多媒体设疑,让关键语句突出来
课文中的一些重点语句是作者表达思想情感的泉眼,抓住这些关键语句引导学生理解透彻,往往对其理解整篇课文内容有很大的帮助,学生思维和情感的活水就会源源不断地冒出来。而多媒体集光、声、色于一体,利用多媒体设置一些问题,引导学生去找到文章的关键语句,并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效果加上着重符号,使关键语句突显出来。
如《军神》一课中,课件出示关键问题“刘伯承为什么不用麻醉药?”让学生在文中找出,然后出示“眼睛离脑子太近,我担心使用麻醉药会损伤脑神经”。在白板课件上用颜色的笔圈出“眼睛離脑子太近”,学生明白了刘伯承是为了不损伤脑神经,将来更好地为祖国效力,才坚决不愿意使用麻醉药的。这时,学生的内心对刘伯承的精神品质有了初步的感触。然后在学习手术过程的那一段时,在白板上出示“手术时刘伯承一声不吭,只是用双手紧紧抓住床单,一条崭新的床单竞被抓破了”这一句,引导学生“读读这个句子,哪些地方让你特别感动,你能抓住一些关键词语说说吗?”边交流边把关键词“一声不吭”“紧紧抓住”“抓破了”在课件上用颜色的字突出来。学生多次朗读这句话,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感悟,学生渐渐体会当时刘伯承忍受的疼痛是何等剧烈,刘伯承的意志是何等坚强,真正明白了为何称他为“军神”。
三、多媒体穿针。将文本重点串起来
利用多媒体可以化零为整,把文章结构、重点内容集中在一起,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使学生形成整体感觉,加深领悟,帮助学生体会文章蕴含的深刻道理。
如《军神》一课,文章由明、暗两条线展开,明线是刘伯承神态的变化,暗线是沃克医生态度的变化。在这一明一暗两条线的贯穿之下,刘伯承钢铁般的意志一步步展现了出来。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整体的认识,对主人公的精神品质有更深的认识,对作者的写作方法有所了解,利用白板,不按顺序地将表现沃克医生态度和刘伯承神态的词语用红、蓝两种不同颜色出示在屏幕的左右两侧。在学生读过课文后,要求学生将两组词语进行配对,指名学生上台移动这些词语进行配对、对比。在这个过程中,多媒体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学生对课文形成了整体感觉,对刘伯承顽强的意志力有了更深的认知。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刚进入中年级,对于文章的结构、写作方法还处于模糊的模仿阶段。运用多媒体,不仅把文本的重点串起来了,而且无形中也渗透了写作方法与技巧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在写“人物”为主题的习作时,也可以借鉴这样的方法,可以通过正面与侧面结合,使自己所要描写的人物更立体、更丰满。
总之,在课堂上适切运用多媒体,找准与课堂的结合点,巧妙地运用它来辅助教学,就能发挥它的优越性,能突破课堂难点,并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