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创新与发展

来源 :锦绣·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bcoabc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世纪以来,影视剧的发展趋向多元,家庭伦理剧凭借其真实的再现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和生活困境,从众多的电视剧类型中脱颖而出,逐渐成为荧屏的主力军。热播剧《都挺好》继承了家庭伦理剧的类型特征,并在艺术创作上进行了创新,对家庭伦理剧未来的创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文将以热播剧《都挺好》为例,围绕叙事题材、角色塑造、角度创新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创新与发展。
  关键词:家庭伦理剧;都挺好;叙事题材;角色塑造;角度创新
  “家庭伦理剧”就是以家庭为主要叙事场景,以家庭成员之间、亲属生活中表现出的道德境界、文化价值观念为审美旨归的电视剧作品。[1]热播剧《都挺好》改编自阿耐的同名小说,从畸形的家庭内部关系角度,讲述了一个大家庭、两代人在亲情上的冲突和羁绊。作为一部在 2019 年成功热播的家庭伦理剧,对中国家庭伦理剧未来创作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叙事题材:脱离传统叙事题材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家庭伦理剧作为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创作,展现现实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家庭问题,夫妻婚姻危机、婆媳生活矛盾、育儿观念差异等常常被展现在荧幕之上,引人讨论和反思。《都挺好》继承了家庭伦理剧以家庭生活琐事为主的叙事线索,但它打破了常规“夫妻”、“婆媳”非血缘的叙事关系,将视角聚焦于畸形极端的血亲关系,以残酷的方式揭示了原生家庭的问题和矛盾。剧情脱离了原有的婚姻危机、城乡差距、婆媳之争、育儿差异等题材,而是提出了当前现实生活中较为突出的退休养老、重男轻女、妈宝啃老、职场女性、道德绑架、金钱陪伴等现实主义问题,从多维度题材来展示全新的中国式家庭内部关系。
  剧中苏大强在强势老婆去世后,开始对自己的儿子女儿进行无理要求,由此衍生出大儿子苏明哲为了面子满足父亲无理要求,却不顾妻子女儿生活质量的愚孝行为;揭示二儿子苏明成隐形的啃老,靠甜言蜜语获得母亲宠爱的妈宝形象;小女儿苏明玉因不平的的家庭关系不得不脱离家庭外出独自奋斗。相对于以前的家庭伦理剧的题材来说,这无疑是对家庭伦理剧的一次勇敢尝试,《都挺好》将视角回归到生活,关注原生家庭纠葛带来的成长创伤议题,做到了对家庭题材的创新和突破,也在热播和好评中为中国家庭伦理剧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范例。
  二、角色塑造:颠覆传统人物形象
  剧中人物形象的设定,不仅是影视作品出彩的关键,还是影视创作的核心。《都挺好》在剧中的角色塑造颠覆了传统的人物形象特征,超越了典型性、脸谱化的角色设定[2], 不局限于塑造以女性为主的人物形象,而是塑造了三个被真实揭示的男性人物形象。
  (一)塑造新时代理性独立的女性形象
  《都挺好》是一部以女性视角来展开故事的电视剧,因此,剧中展现了独立自主、顾全大局、理性冷静、做事果断的新时代女性形象,成功的展现了女性角色的逆袭。
  剧中最鲜明的女性人物形象就是苏明玉。出生于重男轻女的家庭中,从小受到母亲的不公平待遇,十八岁时选择挣脱家庭的捆绑独自在外拼搏,最终成为职场中的佼佼者,获得了经济和地位上的独立。刀子嘴豆腐心,嘴上说着和苏家断绝关系的狠话,暗地里仍然帮苏家解决所有难题,值得让人赞赏和敬畏。苏明玉的形象和以往家庭伦理剧中的女主角遇事暴躁哭闹、依附于男性的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符合当下社会中的新时代女性性格特征。
  剧中另外两位儿媳妇,大嫂吴菲是剧中最“精明”的女性,充满了女性特有的气质和生活智慧,勇敢的承担赡养责任的同时也能够为自己小家做考虑。二嫂朱丽是典型的新时代都市女性,家庭优越使得她崇尚浪漫,因此隐形的成为啃老族,但是当得知真相时又主动提出归还钱。两人在家庭琐事中都以离婚进行了反抗,最终重新塑造了家的安稳,展现了顾大局、识大体、断大事的女性形象,与传统上的“小女人”形象形成鲜明对比。
  (二)弱化当代男性的人格魅力
  在中国传统家庭角色的分工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印象深入人心,因此在影视作品中的男性角色往往被塑造为占有绝对优势的群体,避开了男性本身的缺点。《都挺好》在角色塑造时,通过剧中父子、父女、兄妹之间的矛盾,对剧中的男性形象进行明显的“矮化”,打破了以往刻板印象中男性角色的传统路数,直接揭示了被“矮化”后的男性角色。
  剧中男性角色的最典型的就是父亲苏大强,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核心人物。剧中的苏大强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外,随着强势妻子的离世,自尊心开始大张旗鼓的作祟,不断的折磨儿女,塑造了一个扭曲刁钻、无理取闹的懦弱父亲形象。苏大强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父亲形象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出现在大众眼前,让父亲这个角色得以更好的塑造。
  大哥苏明哲是个懦弱愚孝的长子代表,空有一个高材留学生的外壳,实际上是一个死要面子懦弱无能的男人,不考虑现状却一味的满足无理的要求,最终破坏了小家的和谐。与传统家庭伦理剧中的大哥形象完全不符,彰显了其自身的性格缺点。二哥苏明成更是现代社会下男人的缩影,在爸妈的宠爱下变成了“妈宝男”,向父母索取爱和经济,刻薄野蛮的对待妹妹,虽然他本身是符合孝顺父母的孝子形象,但是却暴露了更严重的缺点,弱化了其本身的人格魅力。《都挺好》在同质化题材严重的家庭伦理剧中,凭借着对男性角色的创新和设置,颠覆以往的人物角色,让人耳目一新。
  三、角度创新:家庭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
  《都挺好》对于家庭伦理的探讨选择了一个国产剧比较罕见的角度:家庭环境所造成的精神创伤,选择以原生家庭内部的矛盾糾葛带来的成长创伤,对家庭题材的影视作品进行了一次升级再造,展现了一个在光鲜外表下却隐藏着不堪的中国式家庭。
  (一)重男轻女思想给子女带来的创伤
  在中国,重男轻女从来就不是一个时代的问题,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时代脉络之中,是私有制和父权制的产物。[3]《都挺好》毫不隐晦的展现了子女在重男轻女这样的思想毒瘤下所遭受的巨大精神创伤,三个子女分别都被安放在了一个满足父母需求的位置上,有人负责“装点门面”,有人负责陪伴,有人负责承担压力,不管是被溺爱的还是被抛弃的,他们都被深深地伤害了,成为了这个家庭的牺牲品。   《都挺好》中备受宠爱的苏明成,凭借着甜言蜜语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人。畸形的母爱让他在处理家庭关系和婚姻关系中将性格缺陷暴露出来,其不良性格均是这个不平等家庭关系所造就的,最终面临事业与家庭的双重失败。大哥苏明哲其实是苏大强的翻版,懦弱无能,试图担当一家之主的父亲角色但是却无力承担。从某种意义上讲,两个哥哥均是中国式家庭下的受害者,影视作品通过其个人所遭遇的精神创伤引人反思和探讨:良好家庭关系应该如何来建设。
  受到精神创伤最大的是女儿苏明玉。童年时所经历的不平等待遇所造成的创伤,深刻的印在苏明玉的脑子里,在苏母的一个巴掌中逼得苏明玉离开苏家,十年不愿回家。苏母是重男轻女的受害者,更是重男轻女的施暴者,这样的家庭环境所带给苏明玉的性格缺陷持续影响了很多年,让她拼尽全力的想要去证明自我的价值,实现女性的价值。
  弗洛伊德认为,每个人在童年关键期父母的养育方式和成长背景基本上把她的一生定格了。苏明玉在苏家所遭受的经历造就了她注定成为一个浑身带刺、强势孤独、不近人情的女人,缺少爱与温暖的她不得不努力上进获得外界的认可,但同时她也是一个渴望爱与亲情的普通人,嘴上说着不管苏家事却总是默默的解决了苏家所有的难题。
  (二)女主内外的特有家庭模式给苏大强造成的创伤
  苏母作为一个干练强势的女人,造就了“女主内外”特有的家庭模式,在她离世后,苏家这样一副混乱的局面,可以说是由苏母直接造成的。苏母被迫嫁给平庸的苏大强,将其视为自己的“奴仆”,苏母在家庭中处于强势掌权地位,造就了苏大强丧失了其男性话语权,习惯性的逃避问题。夫妻关系冷漠,苏母的行为打击了苏大强的男性尊严,使其成为苏母的附属品。因此在苏母过世之后,苏大强感觉自己的人生得到了解放,一改被苏母压制的懦弱窝囊人设,转变成为自私自利、贪图享乐的大爷形象,以此来想子女证明自己的男性尊严和家中权威。在他眼中,亲人情感和个人追求远远不如权威和利益,握在自己手中的才是永恒的。
  苏母对苏大强造成的精神创伤可能是一辈子都无法再弥补的,在苏大强的内心深处对苏母产生了巨大的恐惧,“苏大强,你就是一个窝囊废,不配拥有家,拥有儿女”成为了他人生的魔咒,以至于在剧中有一幕苏大强对苏明玉说“你就是你妈”,这一生都无法跳出这段失衡婚姻带来的伤害,以至于最后选择失忆,巨大的精神创伤让他只能以这种方式来忘却曾经的伤害,从内心深处展现了对女儿迟到的爱。苏大强和保姆的夕阳恋是其被妻子操控所留下精神创伤的展现,在保姆的听话和顺从中找回了家庭中的男性话语权,与其说苏大强需要一段婚姻不如说苏大强是想治愈自己的在感情上的伤痕。
  总结
  《都挺好》剧中所存在的社会问题,是我们日常生活中都能看的见的,将目光投向现代 社会中的原生家庭,从精神创伤的角度来探讨家庭伦理问题,聚焦真实的家庭问题,深刻反思重男轻女思想和特有家庭模式的影响带给人们心理上的创伤,这是家庭伦理剧的有益尝试。
  參考文献
  [1]吕乐平.中国家庭伦理题材电视剧的叙事艺术[M].北京.中国民族大学出版社,2007:2.
  [2]曾慧卿.浅析家庭伦理剧的类型承袭与创新——以《都挺好》为例[J].西部广播电视,2019(15):80-81.
  [3]高崇.浅谈《都挺好》中的重男轻女思想[J].戏剧之家,2019(20):97+99.
  [4]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5] 陈友军.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真实形态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社,2007:30.
  [6] 张晗.《都挺好》:“原生家庭”之思——兼谈家庭伦理剧发展[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20(02):98-100.
  作者简介:熊乙桧(1997-),女,汉族,四川宜宾人,福建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广播电视。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 福州 350000)
其他文献
摘要:建设工程中档案管理工作是很重要的,工程建设的过程中,各种数据和信息巨大,需要日常的储存和处理,将数据进行储存也有利于日后查找,方便建设工程的后续管理。本文将分析建设工程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和怎样进行档案的规范化管理,为促进日后建设工程的良好发展。  关键词:建设工程;档案管理;重要性;规范化  对于建设工程来说,档案管理的工作要做好,它能促进建设工程的日常工作发展,提高建设工程的经济效益。建设工
期刊
摘要: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起,国家相当重视军事强国的后勤保障工作。而军队后勤领域的军民融合,是加强我国后勤保障能力、提升保障效益,保障质量的较好方式。从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后的后勤保障應对措施来看,我国的军民融合式军需物资保障工作制度较为完善,有效率高,速度快,配合度高等优点,文章将从三个方面对军民融合式军需物资保障工作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军民融合;军需物资;保障工作  一、引言  
期刊
摘要:1988年8月,宝洁与广州肥皂厂及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进出口贸易公司在中国广州组建了第一家合资企业——广州宝洁有限公司。在中国和美国强烈的文化差异对比下,保洁公司能够成功进入中国不是偶然,其中的原因之一就是它迎合了中国人的口味,符合中国人的文化习俗以及风格,霍夫斯泰德教授的观点在研究跨文化差异时被广为引用。本文以霍夫斯泰德的五个文化维度理论为模型浅析美国保洁公司是如何在中国成功发展的。  
期刊
摘要:油画是起源于西方,在中国的已有一个世纪的发展历程。油画色彩是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表达自我情感的一种重要手段。油画色彩是通过眼、脑和人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是最具视觉强度和感染力的艺术语言之一。色彩与造型是影响人视觉艺术活动中的两大构成要素,两者间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果说造型是物体的躯体,色彩则是物体的外衣,二者结合就能充分表达艺术作品所具备的意义。  关键词:色彩造型;艺术语
期刊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居民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注重精神放松。在这种背景下,我国政府提升了对群众文化工作建设的关注度,要求群众文化工作部门从多方出发提升群众文化建设的有效性。而在这其中,公益性艺术培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艺术培训工作的开展,能够促进群众文化水平的提升,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具有较大的实践性价值和意义。本文就围绕这一内容进行了分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金融市场中小企业板的建立与完善,我国许多的中小企业获得更多的融资方式,通过这些渠道可以帮助中小企业通过融资来渡过经济危机,而且使我国的就业压力得以缓解,维护社会秩序。由于获得资本方式的不同并且在时间长短上有差异,企业不同的决策会使成本各异,融资成本关系到公司业绩的提高,进而影响企业未来的长远发展。  本文以我国部分中小企业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了金融结构对我过中小企业业绩的影响。在借鉴
期刊
一、调查背景  据统计,2018 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已升至820万,西藏高校毕业生人数也已高达2.1万,全国乃至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严冬依然存在。在党中央大力促进西藏地区发展的大背景下,西藏的发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虽然西藏这样民族地区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大量未开发的市场、以及大批丰富的旅游资源等诸多优势,但西藏的发展速度相对于东部地区依然比较落后。人是发展的根本因素,西藏要取得更加长远
期刊
摘要:由于我国领土面积非常大,为了满足人们的出行和社会发展需求,国家必须要大量建设交通工程,这样不仅可以推进我国的经济发展,同时还可以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便利。在打造交通工程时,一需要用到大量的管线,且管线多数需要埋藏在国省干线公路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地下管线的分布会越来越密集,给地下管辖的管理和维护造成了很大的隐患,如2013年青岛输油管道爆炸事故,2019年杭州
期刊
突如其来的新冠让 2020以千年不遇特殊形式开年,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发现自己大部分时间都在看各种各样的围绕疫情新闻,开始或许是想去了解,学习防范或能为他人做点什么,后来知道自己只能通过画画间接的鼓舞士气传播正能量,有时关心网络上的新闻,会陷入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情绪当中。其实,信息都是碎片化的,它们虚虚实实,真真假假,而且铺天盖地。这样的碎片化信息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时间,有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你
期刊
槐米是常见的中草药,也是常见的植物染料。槐米中主要有芦丁、皂苷类以及少量的多糖,其中芦丁占主要部分,也是主要的染色成份。目前对于槐米染料的深入研究并不多,大多集中于蛋白质纤维的染色工艺探究,本课题重点研究芦丁和槲皮素的染色规律与差异,以便指导染料提取工艺和染料应用。本课题主要研究芦丁和槲皮素的染液稳定性;比较芦丁和槲皮素上染棉针织物的动力学、热力学和染色工艺;模拟发酵液配制不同比例的芦丁、槲皮素混合溶液,比较染色能力和染后织物的牢度及功能差异;优化槐米的超声波提取工艺;确定了芦丁水解与时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