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上你,余生全是你

来源 :莫愁·智慧女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k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什么是爱情最美的模样?
  是一见钟情,情定一生;
  是一往情深,相濡以沫;
  是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是遇见你,人生从此只眺望一个方向;
  遇见这样的爱情,是幸运,更需要努力。这些爱情最美的模样,有一对老人都有。
  如果你爱刷抖音,你一定看过这对老人的视频。在人来人往的南京德基广场,这对老人叫住路人,请她帮忙拍一张合影。镜头下,他们笑得自然又纯粹,“往后余生,风雪是你,平淡是你”的配乐更是让人瞬间泪目。两位老人恩爱幸福的模样,短短几天就收获了180万抖音用户的点赞。他们纷纷留言:我想,这就是爱情最美好的样子。我想,这就是我们羡慕的余生。
  到底是怎样的幸运,才能让他们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彼此?到底是怎样的经营,才能让他们在漫漫人生长路上保持对对方的爱和尊重?

岁月老去,爱情依旧


  视频中那位可爱的老奶奶叫沈月华,今年92岁了,退休前是江苏省妇联系统的领导。爷爷叫孙鹰,和她同岁,退休前是江苏广电系统的领导。这对已过鲐背之年的老人,住在南京一幢老房子里。
  沈月华特别开朗热忱。一进门,她就“使唤”老伴倒水、拿冷饮招呼客人。老伴孙鹰耳朵不好,但她一张口,他就能“执行”指令。
  沈月华说,他们是在一条船上相识的。那是解放前,他们坐船奔赴江苏兴化解放区,因为都是上海人,两个年轻人就攀谈了起来。到了解放区后,两人在工作中接触越来越多,沈月华渐渐被孙鹰的才华吸引。然而,因为时局动荡,两人很快又天各一方。解放后,她打听到孙鹰在中央团校工作,立刻写了一封信,表达了爱慕之情。就这样,一对有情人走到了一起。
  谈起往事,两位老人都历历在目。沈月华总喜欢转过身去大声地问老伴:“孙鹰,当时是我追的你吧?孙鹰,我们是什么时候结婚的?孙鹰,我们在新疆呆了几年……”
  正在看报纸的孙鹰总是抬起头,耐心而笃定地回答着妻子的问题。这时候,沈月华的表情甜蜜又可爱。和视频中大家猜测的一样,这是一个被爱沐浴了一生的人啊!只有一个被深爱着的人,才会像她那样,即使年逾九旬,依然会流露出少女般羞澀可爱的神情,对这个世界保持着友善、热情而好奇的态度。

三乐老人,初心不改


  经历了90多年的风风雨雨,沈月华依旧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除了老伴孙鹰的“宠爱”外,还得归功于她恬淡的人生态度。
  沈月华说自己是三乐老人: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助人为乐。两位老人育有一子一女,女儿在他们当年支援新疆建设时在当地结婚并定居了。儿子和他们住在同一个小区,但老两口坚持要独居,还坚持不请家政,所有的卫生和日常家务都是两位老人独立完成。虽然简朴,家里干干净净的。沈月华很是自豪:“地板都是我拖的,还可以吧?”
  前段时间,沈月华不小心摔倒了,她不肯去医院,怕医院会给她固定石膏,那样就会被困在医院里了。结果,她硬是靠绑绷带渐渐自愈了。她很得意,觉得都是因1为她平时热爱“运动”,身体底子好。
  沈月华的“运动”就是每天做做家务、下楼买菜以及和老伴逛街。孙鹰的爱好,除了陪老伴逛街外,就是PS了。没想到,两位92岁的老人都有微信,孙鹰还是位PS高手。每次上完老年大学回来,他就会在电脑上练习,素材主要是他们的合影。
  两位老人唯一的困扰是做饭。沈月华做了一辈子事业女性,从年轻时就一直吃食堂,不擅长做菜。家附近就是孙鹰退休前的单位食堂,但他们说,那是单位给在职职工的福利,他们不能去占这个便宜。于是,两位老人的饭菜大部分都是自己去熟食店购买。
  沈月华身上穿的衣服,正是视频中那件,衣服口袋和袖口是手工锁边和缝制的。她略带得意地说:“都是我自己缝的”。她觉得旧衣服穿穿很好,有了新衣服都送人了,附近的环卫工人、隔壁的家政阿姨她都送过。她说:“我已经92岁了,活着的时候就把新衣服送给有需要的人吧,不要等到死后才送。”
  谈到这个话题,沈月华很开朗,她说:“我们都是共产党员,不必忌讳这个词。我和老伴早就思考过这个问题了,等我们去世了,要把遗体捐献了。我们老了,即使器官不能捐给其他人,那就看看能不能留作科研解剖用,说不定也能发挥点作用……”

来自人民,还给人民


  因为多年在妇联系统工作,沈月华一直在关注妇女儿童的困难、发展和权益,尤其是困境儿童的问题,一直揪着她的心。多年前,他们就开始给儿基会捐钱,每年至少一两万。有一年补发工资,沈月华补到了4万多元,她一分未留,转手就全都捐了。
  问及一共捐了多少钱,沈月华摇摇头说,“不记得了”。“那子女们有意见吗?”她说:“他们也支持。儿孙自有儿孙福,我们把他们抚养大,让他们学会自力更生,责任已经尽到了。将来我们走了,也会把钱都捐了。我们的钱,来自人民,要还给人民。”
  “来自人民,要还给人民”,沈月华说这句话时,她的老伴就在一旁,边扇扇子边点头。
  这对老人,住着简朴的屋舍,吃着简单的饭食,过着清贫的日子,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我们:什么是高贵的人生,什么是幸福的感觉!
  编辑 韩莉芸 397434617@qq.com
其他文献
她不仅给病人打针吃药,还是病人们的“好声音”。5年来,她给无数孩子和老人,带去了安慰和温暖……宝贝,阿姨给你唱首歌  今年29岁的刘珍珍,毕业于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专业。2013年,刘珍珍应聘到山东莱阳市鸿杰医院護理部做护士。  有时,病人特别多,加上孩子的哭闹,让心情本来就差的病人容易焦躁。刘珍珍和同事经常被病人揪住质问:“你们为什么不管管那些小孩?烦死了!”她们赶紧说:“请您理解,我们这
期刊
1935年,美国纽约市政音乐厅,一位个子高挑的黑人妇女正在演唱,大厅里回荡着深沉纯净、浑厚有力的歌声。台下的观众有白人,也有黑人,双眼紧闭,屏息聆听。歌唱完了,一阵沉默后,掌声雷动。人们纷纷喊着她的名字:玛丽安·安德森。  “音乐是抵抗种族仇恨最好的武器”。她成功了,尽管这条路布满荆棘。  1897年,安德森出生于费城贫民区,因父母热心教务,她6岁就在黑人教堂的唱诗班唱歌,出众的歌喉引人注目。她1
期刊
田园生活是越来越多人的诗与远方,而李子柒将这种日子过到了极致。她时而身着汉服,醉饮桃花酒,时而一身粗布,腰别镰刀上山割草。她活在镜头下,也活在山水间。她的微博成为开给这个浮躁时代的清新处方。守着至亲,过安静日子  李子柒1989年生于四川绵阳乡下。14岁辍学进城的她,做过酒店的服务员,当过DJ,最艰难的时候住在桥洞。爷爷去世后,奶奶的身体每况愈下,对她来说,这是一种召唤:城市里的浮华都是别人的,那
期刊
作为一名曾经的留守儿童,如果不是因为考上了大学,欧阳艳琴可能一辈子都无法走出乡村,也就不会有这所名为“科蚪”的实务学堂诞生。打动“最危险的女人”  欧阳艳琴的父母都是进城务工人员,有段时间靠卖废品为生。那时候,欧阳艳琴最爱做的事就是搬个小凳子,坐在一堆废品里翻旧杂志,聚精会神地读一个下午。  大学毕业后,欧阳艳琴进入位于北京的财新传媒,成了一名财经记者。工作期间,她参与调查报道了许多重量级新闻,如
期刊
他是大学法律系副主任,才智学识相当的她,却美滋滋地围着一个煎饼果子摊打转。他觉得她不可理喻,甚至为此“对簿公堂”。相携二十多年的路,该怎么走下去?相识于微最情深,相携相助  1979年,李玉红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家有一姐一妹,父亲是名长途货运司机。李玉红自幼机灵活泼,1996年,她考入河南大学法律系,遇到了同学张德欣。  有次,张德欣拉着她说:“我有两张电影票,一起看电影吧。”李玉红欣然应允。看完
期刊
曾陪伴3亿中国儿童成长  周洲出生在江西南昌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大学毕业后,她以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当时江西电视台最年轻的节目主持人。1996年,20岁的周洲参加全国主持人大赛,获得了少儿类金奖,进入中央电视台。  在综艺节目《大风车》舞台上,周洲扎着两条小辫子,穿着蓬蓬裙,眨着大眼睛,和孩子们唱歌跳舞做游戏。凭借活泼可爱的形象和朴实亲切的主持风格,她成了孩子们喜爱的“周洲姐姐”。  4年后,周洲根据对
期刊
“若人生的一切附属品只能装满一个登机箱,那我将有勇气去往任何的未来。”31岁的魏颖写下这句话时,她刚从杭州离开,拎着一个登机箱,只身来到北京。  把过去满满一屋的宝贝留下时,她心底越来越清楚,很多的附属品并不需要放在人生的旅行箱中。但她仍希望曾经让她心动的物品,能交到珍惜它们的人手中。于是,多抓鱼应运而生。  上大学时,魏颖“只要有咖啡、音乐和书,就可以快乐地活下去”。每一本她看過的书都是精心挑拣
期刊
“虹裳霞帔步摇冠,钿璎累累佩珊珊”,当众人专注向前,却有人回望过去。她是国人眼里为汉服痴狂的卓桐舟,也是澳洲人心里的汉服大使听月。  卓桐舟出生于教育世家,5岁起就接触中国传统文化,书法、国画、古典舞、茶道、诗词,样样拿手。而她最爱看临水照花黄的古装美人,繁复漂亮的衣裳,引她陶醉。  9岁那年,卓桐舟到日本游玩,发现许多日本人穿和服出行,周围人也习以为常。她心里直犯嘀咕:我们的古装那么美,为什么鲜
期刊
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沈艳的家里,有一块垃圾分类区,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标记得清清楚楚。“在我们家,环保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沈艳说。    沈艳今年39岁,丈夫夏晓峰在上海一家汽车公司从事汽车模具设计工作,儿子目前上小学六年级。多年前,婆婆李凤金为了照顾孙子,从老家昆山搬来同住。  “很多人说婆媳不易相处,但我和婆婆这么多年从未红过脸。”婆婆很支持沈艳在蓝天环保协会的工作,并渐渐深受沈艳
期刊
与父亲的战争一直持续到我为人父时。  在我的故乡湾村,父亲是外乡人,因为来赡养他的外婆而留下。  父亲矮小粗壮,他不合作的样子并不能吓阻来犯者,摩擦和冲突一直伴随着我的童年。我是在惊惧中长大的。记得对门盖房子时,将屋基挪到我家屋檐边,干活回来的父亲见此情景,决眦欲血,怒发冲冠。虽然对方有十多个人高马大的汉子,但他毫无惧色,站到了锄头、洋镐之下,让他们退回原地。  这是一次流血事件,父亲用不惧一死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