泛泛真人,显于真知而隐于闻道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pe27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相对主义”提供了一个解读《庄子》思想的启发性的视野。“真人”是一个模糊概念,是通向“道”的过渡阶段,并在终极处体现出无法完整地认识“道”。“道”也不是遥远的,它存在于这个阶段中的任何一处,不同的人可以凭借不同方式领略“道”的风采,进而获得不同程度的解脱。
  关键词:相对主义;庄子;真人;道;真知
  引言
  不同的文化背景承载着不同的诠释传统,对一个思想体系的解释可能同时亦是一种无法避免的解构;基于比较的需要,往往又必然涉及概念的引入。这里不作性质归类或是非判断,只从某个角度寻找某种倾向性进行分析。
  一、关于文献
  由于先秦文献历史久远,形成背景与后世有所不同。《文史通义·言公》中章学诚所述的观点可备为一说,即“称为先秦某子的书都是某一个学派的著作总集,虽号称为某子,但并不肯定其中某些篇是某子所自著的” [1],认为“其实在先秦,著作人观念是不明確的,当然更没有所谓著作权。不仅称为某子的书不是一人一时写的,其中的某些篇也不是一时一人写的,其中有些部分是陆续添上去的” [2]。在东西方的上古文献中都盛行的对话录的著作形式也是值得注意的,如,《论语》是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记录,也是他们思想的汇总;柏拉图的《理想国》(又译《国家篇》)也被后世认为,不仅记述了以苏格拉底为代表的一批智者的论辩,更是柏拉图本人的思想凝结。
  文献流传过程中的讹变,以及后人所作的注疏整理都可能是影响现今版本的因素。这里不探讨郭象等人在《庄子》一书形成中可能发生的作用,主要据《郭庆藩集释本》和《陈鼓应今注今译本》等作来研究。庄子思想体系中关于认识论的表述散见于各篇,而以《大宗师》最为鲜明,“《大宗师》《齐物论》《逍遥游》则是庄子思想成熟期的代表作”[3],是庄子思想的精粹。
  二、相对主义视野
  在关于相对主义的争论中,有一种看法是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庄子》的相对主义和怀疑主义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这就是反对当时各学派的绝对主义”[4]。的确,“相对主义”无法完整诠释《庄子》宏富的思想体系,它的关键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启发性的视野。反对绝对主义是否就是相对主义,虽也争论颇多,但基于“相对主义”概念广泛的外延,《庄子》是可以在“相对主义视野”下来讨论的,因为这种视野是更接近文本的;“相对主义”的精髓并非沉默,而是宽容,它符合这一开放性文本寻求多种解释可能的需要。在这样一个视野下,任何解释都被赋予了展示和探讨的机会;所有确定的和不确定的因素就形成了一种动态的平衡。或许这样的做法回避了某些问题,但事实上,这并非刻意回避,而是希望暂时绕开某些障碍,从而接近体系的核心;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是更深一步触摸到了本质,也可能会使原本存在甚至棘手的问题迎刃而解。
  美国学者爱莲心提出的“不对称相对主义”值得注意。这里,“梦”在爱莲心看来是一种独特的认识途径,尤其是“哲学家”的梦。“一个宣称醒的状态比非醒的状态拥有更高价值的人不是圣人本人,他是正在以哲学家身份说话的圣人。哲学家存在于无知和知之间的过渡区,他脚踏两个领域。哲学家也在做梦,但他的梦是一种比绝对的梦更高的形式”。[5]而关于“圣人”(或至人,神人,真人),也有独到的论述。“在纯粹圣人的水平上,就不再有无知的状态,也不再有知的状态。如果把圣人作为拥有知的人,这是哲学家的语言。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的概念是哲学的概念,它们只存在于这种关系的一边之中。这就是不对称的相对主义所指的意思。虽然哲学家可以以圣人的身份说话,从而超越相对主义,但是这只是梦的语言,尽管是被解释了的梦。”[6]
  创见是显然的,但他本人也承认“它的局限性在于其解释方式的复杂性”[7]。他的两分法,“醒的状态或处于醒的状态的人”[8]和“未醒或梦的意识状态”[9],未免有些粗糙。而且,在难解的古文献基础上的翻译本恐怕也是外国研究者的重大障碍,所以,我们仍需回归原文,追本溯源。这一理论所提供的,更多是方法论上的启示,它正试图将其内部构架的纷繁多样呈现出来,使得《庄子》认识论的体系更趋清晰;但这种工作无疑仍在进展中,一种不会遭遇重重障碍的视野正等待着被拓宽。这里的两个重要的概念,“真人”和“道”,值得反复探讨;本文亦关注另外两个概念:“闻道”和“真知”。
  三、真人与哲学家
  开篇讲“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者,至矣”,此处,成玄英疏(以下省略为“成疏”)“天者自然之谓”[10](陈鼓应今注今译本,说是郭象注,疑为讹误),有很多学者认为这里表达了天人合一,或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思想,多根据“天与人不相胜”而来。原文是“天与人不相胜也,是之谓真人”,只有“真人”才有这样的境界,并不是泛指的“人”。《庄子》所讲的“真人”,以及“至人”,“神人”和“圣人”等,都是普通人无法达到,甚至不可想象的。“天人对立”才是主旨,后文仍有“天之小人,人之君子;天之君子,人之小人也”这样的表述。
  这种类似“真人”的概念,在古今中外的著作中都很常见,也有表述为“哲学家”,也有认为“哲学家”是处于“真人”和“众人”之间,似觉非觉的状态,不一而足。《庄子》中虽没有明确提出这样一个表示中间状态的概念,但事实上,文中涉及的许多真真假假的历史人物,包括庄子本人,基本上就代表了这样一个群体。进一步说,代表了这样一种认识层次,即可以不同程度地扮演真人的角色,体悟不同程度的“道”或“知”。所以,所谓“真人”并不是一个界限明确的范畴,相反,它是一个泛泛的模糊的概念,是一个通向“道”的过渡阶段,并在终极处体现出无法完整地认识“道”。
  不同的人可以凭借不同方式地领略“道”的风采,不同程度地获得某种解脱。当然需要首先获得某种可能,即认识主体应具备的资格,再去“闻道”。《庄子》认为这种可能是先定的,取决于先天的潜质,这些人中有很多便是“哲学家”或那些在凡世中被公认有卓越成就的人。“颜回坐化”就是一例,这样的理解应该是不至于因为解释而解构原文的。“坐化”被诸大方之家认为是“圣人体道”的典型,事实上原文只有,“颜回曰:‘同于大通’”。 成疏“大通,犹大道也,道能通生万物,故谓道为大通也”[11],这是一种不可确信的解释,它有混淆概念的嫌疑。这里的颜回之言显然不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按照《庄子》的一贯风格推测,是假托它来塑造某种意象的。但这也不会是庄子所认定的完整的真人境界的代表,因为书中所有的人物,包括好友惠施,都不过是借来排戏的小丑。并且,原文有“丘也请从其后也”,可见暗含某种揶揄的味道,也符合通本对那些公认有卓越成就的人进行调侃的喜剧风格。   大多数哲学著作中所提及的“哲学家”,代表的是一种特殊而明确的中间状态。他们能够体察常人所不能体察的东西,肩负着警示社会,教育大众的职责。这个概念与这里的“真人”有一些接近,但仍有很大的区别。像这样的具备哲学家潜质的人,庄子并没有太多的赞同,仅有一定程度的认可。这些人的光芒,往往只是在以寓言讽刺另外一些人时,才相对地显现出来。在《庄子》中的“真人”这一广义概念下,他们只占一小部分。庄子本人,显然在本书中是一位哲学家,他藐视其他一切学说,崇尚安命逍遥。他的思想更多地是在启示个人如何去面对世界和生活,对于社会发展,则是无为的,事实上也是无奈的。即使他表达了对世间百态和历史变迁的洞悉,以至释然,以至轻蔑。
  四、道与闻道
  “道”并不是遥远的,它存在于认识它的过程中的任何一处,类似基督教神学中的“上帝无处不在”。但道与上帝是不同的,上帝被普遍认为是能动性思想着的精神实体,而道则是一种自然无为的无意识的“无定型者”,也许还存在一个“最高的认识……即认识论中的道”[12]。可以认为,道是以各种形式存在于任何一处的,包括某种形式的不完全存在。尽量对古词的理解保持其一致性,似乎是相对理想的选择,即使内涵丰富多变。
  《庄子》通本论道,着重讲“闻道”,则在此篇《大宗师》。“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但紧接着就列举了数人“得之”的成功事例。“得”在古汉语中本就是个极为玄妙的词,在这里应如何解释,同一段文字中两种“得”是否有异解,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前者,“可得而不可见”中的“得”,郭象注“咸得自容”[13],成疏“方寸独悟可得也”[14],陈启天说“心得”[15],并且他们都倾向于这一句话有互文的含义,而“传”也没有确切的解释;至于后者,那些“得之”的事例,关于它们的解释则更无迹可寻。而这些事例其实是关键之处,这些人能够“得”道,是否说明了“道”不是仅限于真人可悟的呢?
  “南伯子葵曰:‘道可得学邪?’曰:‘恶!恶可!子非其人也。夫卜梁倚有圣人之才而无圣人之道,我有圣人之道而无圣人之才。’”这里,成疏是比较通透原文的,“虚心凝淡为道,智用明敏为才,言梁有外用之才而无内凝之道,女偊有虚淡之道而无明敏之才,各滞一边,未为通美,然以才方道,才劣,道胜也”[16]。所谓真人境界或接近真人境界的各种情况是有区别的,是可以划分层次的,因此不难理解前文的黄帝,颛顼和西王母等的“得道”。虽然庄子并不觉得那些公认有卓越成就的人达到了完整的真人境界,但也并未排斥这样一种观点,即肯定在凡世中的人们可以在一定限度内“得道”。当然这种“得”仍是“有所待”的,即使它部分地超越了普通人受束縛的状态。
  原文所用的词是“闻道”,不是“体道”或“得道”。“闻”字本身就体现了这种认识方式的局限性,它是不清晰的、不确定的甚或梦境般的;不是“体”的身心感受,也非“得”的完整获知。它不仅突出了道的邈远,也显示了认识的无穷无尽。原文中,“闻道”的过程又是如此复杂,这里面传递了大量的信息。“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这是女偊回答南伯子葵关于“闻道”的表述。这些顺序也可以理解为并不像行文中一样确切,“言不尽意”也是《庄子》表达的无奈。可以看到对“副墨”,“洛诵”和“需役”等的肯定,其他如“瞻明”,“聂许”和“于讴”等也易解。
  “玄冥”,郭象注“名无而非无”[17],成疏“玄者深邃之名也,冥者幽寂之称”[18],大致描摹的是有形趋于无形,不见却实有物的境界。“参寥”,则更难解释了,普遍认为是“玄冥”的深层次,或有其他讲法,也是以点概面。至于“疑始”,则愈加众说纷纭。
  前人的注疏并未对此作出充分解释。有的观点是,这是一种怀疑“道”是否有起始的迷茫状态,“若有始,若无始”[19];也有的观点是,对起始表示怀疑,即认为它是不存在的。根据原文语法上的惯例,“疑始”应该是名词性的,这一段话中的动词和形容词或其短语等,都应该是名词性的。它的涵义应该是,令人疑惑的迷茫的起始。
  五、接近真知
  文中对“真人”是充分肯定的,并提出“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虽然“知”相比于“道”,仍然是“有所待”的,也多次被当作批驳的对象;但“真知”还是有价值的,可看作是通向“道”的一个特殊的极有价值的阶段。
  “真知”是什么呢?在原文中是否有类似的表述呢?再看女偊回答南伯子葵关于“闻道”的表述:“曰闻诸副墨之子,副墨之子闻诸洛诵之孙,洛诵之孙闻之瞻明,瞻明闻之聂许,聂许闻之需役,需役闻之于讴,于讴闻之玄冥,玄冥闻之参寥,参寥闻之疑始。”关于这段文字,更多地还需要借助成疏。
  成疏“临本谓之副墨,背文谓之洛诵”[20]。副墨可看作是成型的传抄文献,是知识的重要载体,回溯先秦时代,它是世界自我呈现的最后环节。洛诵,则是那些口耳相传的年代知识传播的方式。它们都是具体的存在,所承载的“真知”经过岁月的淘洗和复杂的演绎也已经不那么清晰,躲藏在众多知识的中间。瞻明,成疏“瞻,视也,亦至也,读诵精熟,功劳积久,渐见至理,灵府分明”[21],这是认识真知达到澄明境界的写照。聂许,成疏“聂,登也,亦是附耳私语也,既诵之稍深,因教悟理,心生欢悦,私自许当,附耳窃私语也,既闻于遵,未敢公行,亦是渐登胜妙玄情者也”[22],这是顿悟前的踯躅。需役,成疏“需,须也,役,用也,行也,虽复私心,自许智照,渐明必须,依照遵循,勤行勿怠,懈而不行,遵无由致”[23],这是实践中锤炼真知的过程。于讴,成疏“讴,歌谣也,既因教悟理,依解而行,遂使盛惠显彰,讴歌满路也”[24],是从“玄冥”的“无”生出“有”的起始。
  当然,这是一个闻“道”的过程,又根据“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可以推断所谓的“真知”,是真人闻道的成果。但这些已经是“影子”的东西,当普通人试图去认识它的时候,获得的将是“影子的影子”。柏拉图的关于“影子的影子”的阐释,与庄子关于道和真知等问题的描述,其实是有着某种相通之处的。柏氏所追溯的是“真实的世界”,认为我们见到的世界是真实世界的影子,文本呈现的世界是“影子的影子”,这诚然是关于本体论的表述。《庄子》所呈现的则是一种更为复杂的解释世界的方式,认识论和本体论的表述是杂糅的。王孝鱼“《齐物论》可说是庄子的认识论,《大宗师》可说是庄子的本体论”[25]的观点就与众不同,却也不无道理。将中国传统思想依西方理论的构架解剖,在赢得比较视野的同时,也一定程度地破坏了固有的诠释模式。对中国来说,文明对话不能仅仅意味着接受影响。
  关于这部流传已久的奇书的探索是无止境的,“真知”虽玄妙而凡人不可得,我们却可以在无尽的时间里无限地接近它。
  参考文献:
  [1][2]冯友兰.三松堂全集 第八卷[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1991:383.
  [3]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15.
  [4]曹大林.略论反对绝对主义的庄学认识论[J].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1982(9):30-37.
  [5] [6] [7] [8] [9]爱莲心著,周炽成译.向往心灵转化的庄子·内篇分析[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133-136.
  [10] [11] [13] [14] [16] [17] [18] [20] [21] [22] [23] [24]郭庆藩.庄子集释(影印本)[M].北京:中国书店,1988.(因扫叶山房影印本无句读,涉及该书的引文部分由本文作者添加标点。)
  [12]刘笑敢.庄子哲学及其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52.
  [15]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1983:2.
  [19]钟泰.庄子发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91.
  [25]王孝鱼.庄子内篇新解庄子通疏证[M].长沙:岳麓书社,1983:63.
  作者简介:
  孙健风(1991—),男,汉族,江苏省宿迁市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文艺学。
其他文献
摘 要:明确设计项目来源、要求、依据,形成法国现代美术馆的设计概念,从功能关系、交通动线、风格文化、形态创意、设计要素等多个层面打造一个既突出表现法国设计元素,又强调法国艺术展品与现代美术馆空间之间相互交流、相互融合的特定展示空间。  关键词:法国,现代,美术馆,设计  1.设计项目概况  1.1设计项目来源  本案设计位置定位在杭州武林广场,几千年来杭州一直都有着较高的文化底蕴,市民对现代艺术的
期刊
摘 要:潜江皮影雕刻艺术,是潜江民间艺人采用牛皮为材料制作皮影戏人物、景物等表演道具的一门传统技艺。潜江皮影承袭楚汉文化遗风,在一代代艺人的传承创造中,形成显著的地域特征,不仅成为江汉平原广为流传的舞台形象,而且可与全国优秀皮影媲美。潜江皮影的冠名,是以地域为发端的称谓。她是华夏文明历史长河中的一朵绮丽的浪花,早在清末时期就就远销东南亚。  关键词:潜江皮影;起源;艺术特色;造型特点;艺术流派  
期刊
摘 要:论文主要论述了会所的概念,从会所的设计过程、方式方法、创新与传播等方面综合论述了这种新兴等会所文化及设计理念,从理性与感性等角度情感深入分析了会所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最后在会所设计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了预测与分析。  关键词:会所;主题设计;创新性;以人为本  会所这个词主要来自外国的英文单词“俱乐部”,所以俱乐部会所是一种外语。会所代表的就是一个人的身份、权势和地位。与俱乐部同时出现的行业是
期刊
基于教材留白的挖掘與处理
期刊
摘 要:思维是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的行为意识,同时也是学习的关键点。因此,从某种意义而言,思维也是引领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因此,在当前的钢琴教学当中,如何有效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一个重要的实践研究课题。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本文当中指导阐述了思维在钢琴教学中诠释作品的应用。以期能够给予教育工作者一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思维;钢琴教学;
期刊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解决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的关键所在。辅导员作为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能否与学生产生互信互敬的关系是其工作成败的关键。本文从辅导员个人魅力与非正式学生群体的作用入手,分析两者关联性,探索发挥辅导员个人魅力与学生非正式群体合力的措施。  关键词:思政教育;辅导员;个人魅力;非正式群体;合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讲话中明
期刊
巴尔蒂斯坦位于克什米尔地区北部,东与拉达克毗邻,西接吉尔吉特地区,南部与查谟地区接壤,巴尔蒂斯坦古称“大勃律”、“大钵露罗”。巴尔蒂斯坦的民族成分比较复杂,但大多属于藏族远裔,在漫长的历史中又融入了一部分突厥人、伊朗人、达尔德人、克什米尔人等民族成分。这一片地区被认为是西藏文明与伊朗文明交会之处。意大利考古学者杜齐在克什米尔地区及西藏所做的考古调查也证明了两地的许多文物都“与来自伊朗卢里斯坦的那些
期刊
摘 要:中国的书法艺术是最为博大精深的,是历朝历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其中简帛书在中国的书法史上甚至是中国的历史上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牵动着人民与帝王,国内外的诸多事物。20世纪以来简牍的大量出土,战国至魏晋简牍帛书被称为世纪三大考古发现之一。简帛及所含的墨迹给今天的人们带来巨大的震撼力。对于汉魏以前的历史情形,在简牍面世之前,人们只能依据流传古籍、存留碑文或发掘实物等探查其究竟,当简帛书那清晰
期刊
在中国古代特定的美学思想体系及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太多的文人志士寄情于山水之间。其中在哲学层面,中国自史以来以和谐为美的思想深入人心。而天地和、君臣和的思想也被历代统治者所信奉。所以天、地、山、水等形象经常被中华民族赋予了特定的性格。  首先,高山在中华民族精神中代表了“厚重”、“坚毅”的性格,代表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民族精神。而水被赋予“纯净”、“通达”的个性。老子说道上善若水,
期刊
摘 要:随着网络课堂教学模式的兴起,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受到了一定的挑战。易班大学公开课堂教学作为一种新的网络课堂教学形式,借助网络技术,相比传统课堂教学,能为学生提供以学生为中心和个性化的学习。尽管网络课堂教学目前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种新型的网络课堂教学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的认知作用,可辅助传统教学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传统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率。  关键词:个性化;网络课堂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