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教育均衡的春风吹遍甘洛大地

来源 :凉山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gz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回教育系统不久,便被接踵而至的下乡节奏淹没。早出晚归的作息,从一个片区辗转到另一个片区的奔波,本应使我显得疲惫不堪才属正常。但精力居然出奇的旺盛,究其原因,真正使我精神饱满的,除了一路上春回大地的美景,更是感染于那些闪烁着人性光辉的普普通通的教育工作者们。
  (一)王老师
  我戏称自己是王老师的学生,在与他同下乡路上,我们天马行空地讨论着兴趣爱好和读书时各种不服输的自我挑战:中途换到外语系,报考法学研究生,喜好读书,爱记录生活点滴……原来王老师竟然如此博学。更令我惊讶的是,自称“半路出家”的他,对于工程上零零总总,复复杂杂的事情,了如指掌。
  我们在商榷乃托小学征地事宜上,他用专业知识彻底将我征服:水田、旱地的征地费用标准为年产总慎( 1730-2240)的16倍,县城周围适用最高标准,荒地的征地费用减半;在斯觉九年制的工地上,他层出不穷的专业术语令我刮目相看:人工挖孔桩的直径一般情况下为0.8-1米;笼子钢筋的制作要严格按照施工图要求制作,一般前端加密区间距为100毫米,箍筋一般为每2米20道;非加密区为200毫米;在解答施工方遇到的几大困难时,他雷厉风行、立竿见影的解决方案令我佩服不已,内心响起一片掌声……
  (二)姜老师
  80后的姜老师谦恭有礼,温文尔雅,看起来书生气质的他,做起事情来却丝毫也不含糊:在海棠教辅用房的工地上,他能一眼就看出河沙的含泥量超标,在海棠寄宿制的厕所修建工地,他能一眼识破墙砖的油切面过薄,在田坝中学的工地上,他几度核实工人不进场施工的原因,并迅速找到解决方案……
  与他相识之初还误以为他刚毕业不久,不想看起来很年轻的他,竟然已经是两个孩子的爸爸,这令我多少有些吃惊。他每说起他的两个贴心小棉袄,宠溺之情溢于言表,从脉脉温情之中就可知,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女儿奴”。
  准备出发的时候,姜老师提醒我说海棠很冷,要多穿些衣服,昨晚上他和周老师穿了很多,但是半夜10点的时候就已经冷到不行……在此之前的那一天,他和周老师在某区乡学校加班到凌晨两点….
  (三)周老师
  身材“娇小”的周老师,小宇宙中蕴含着大能量!财务人员出生的他,转岗到工程上不足3年,但之前丰富的生活经历缩短了他进入角色的进程。作为一名基建员,他们最多的时候一天跑了12个工地,早上8:30出发,半夜三更返城。有一次到最边远的学校监督工程,前后换乘了7次车才辗转到达目的地。平时一副好脾气的他,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时候,免不了会与施工方发生争执。印象最深的有一次验收,监理居然把图纸拿倒了,还坚持说自己对的,他于是拉下脸斥责监理不专业更不敬业,勒令其整改学习,引得监理对他满脸憎意。在派遣不到公务用车的时候,他们只能搭车去各个工地,路上几次遭遇险情,有一次两车相撞,整个人差点飞将出去,还好最后有惊无险……周老师给我讲起这些经历的时候一脸轻松,全当笑谈,我却听出了一身冷汗。
  (四)侯哥
  侯哥的大名我是早有耳闻。一个在教育系统呆了十多年,历经5个科股室轮岗锻炼的他,对于每一项工作几乎都是了如指掌,简直就是一本教育工作的“百科全书”。无论你问及他业内任何数据,他都可不假思索地脱口而出,且不差分毫。这功底,令人咋舌!
  与他同乘一车外出观摩学习,他精湛的业务能力,幽默风趣的谈吐,令我轻松愉快得竟然忘记了晕车。我跟思维异常敏捷的他开玩笑说:跟你聊天就像玩儿脑筋急转弯,得有十分的把握才能答题,因为永远不知道你在前路挖了几个“坑”,一不小心就会“步步惊心”了。呵呵……
  (五)涛哥
  戴眼镜的涛哥如果不开口说话,你会觉得他是个不苟言笑的人。但其实妙趣横生的谈吐是涛哥的标配。我们下乡路上他的各种搞笑小故事,成了我们晕车和解闷的妙招。
  涛哥开起玩笑风趣幽默,但做起事情严肃认真。在与他同行开展开学常规检查的一周时间里,每到一个学校,我便见识了经验老道的他驾驭各种场合的能力。这个时候,在他们面前,我就觉得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小学生”,一下子陷入了知识储备的恐慌中。
  涛哥下乡工作餐总是吃的匆忙而潦草,后来我才知道,他是想赶紧吃完回家.陪伴她的小棉袄。涛哥讲起他的宝贝小棉袄,满眼都是醉人的神情,把一个二胎爸爸的幸福感诠释得淋漓尽致。
  (六)木呷师傅
  木呷师傅与我是旧相识,但同行下乡还是第一次。殊不知第一次同行下鄉,竟然就是整整一周。
  他话不多,车开得特别稳,再烂的路都是驾轻就熟地通行。在送我们下乡的几天里,他总共说的话加起来可能不足20句,但是任凭我们一地又一地地奔波,一茬又一茬地忙碌,哪怕是忙到夜半三更返城的那几天,他都依然是不温不火的好脾气。没有一丝不悦,更没有一句怨言,好脾气里藏着的,都是他平凡而崇高的敬业精神。
  (七)胡主任
  胡主任是局机关的“老革命”,30年如一日坚守在办公室这个中枢岗位上,半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谦卑温和、淡泊名利,把自己最好的青春年华都无私奉献给了教育事业。
  无论是上下沟通,左右协调还是指令传达,胡主任都是驾轻就熟,游刃有余。30年来,胡主任培养出的一个又一个办公室工作人员陆续走上了不同的领导岗位。而她,依然默默无闻、不厌其烦地带着一个又一个新的帮手。
  胡主任不争不抢,温和圆融的性格,使得每一个与她相处的的人都十分舒服、愉悦。
  也许,像胡主任这样默默付出的人有很多,但是能够像胡主任一样清心寡欲、淡泊名利同时又认真工作的人,又有多少呢?那些平凡之中闪烁的韧性光芒,可令日月失辉。
  (八)李股长
  谁说女子不如男?
  我们李股长就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楷模。
  48岁的她从人事换岗到计财,不仅需要克服行业跨度,还需要战胜年龄困难。但她,一门心思工作,沉下身子学习。从城建到设计,从地勘到监理,处处都是她的学堂,人人都是她的老师。无论三九还是三伏,她不辞辛劳地奔波在各个工地,正是这种不惧艰难的精神,使她短短几年就从一名不谙工程的“门外汉”迅速成长为一名专业性极强的“业内人士”。工作上坚持原则的李股长从不怕得罪人,一丝不苟地固守着原则和底线,更不怕起早贪黑,道路艰险,是大家心目中名副其实的“铁娘子”。
  女人,很讲究,也能将就;穿上高跟风情万种,换上跑鞋疾走如飞;可顺流而下,亦能逆流而上,不怕艰难,不惧远方,是为巾帼本色也!
  眼下虽是春天的阳光,但已经有十足的热量。看着阳光下他们晒得泛红的脸,我陷入深深的感动——
  当我们看到一幢幢教学楼、宿舍、食堂拔地而起;当我们需要的一组组数据跃然纸上;当我们的教师岗位上新增了一个个崭新的面孔;当我们的校园变得越来越美丽;当我们最边远的山区孩子都享受到了和城里孩子一样优质的教学资源……我们都沉浸在欣喜和欣慰中。但是你们知道吗?背后那一双双助推教育均衡发展的手,来自于一个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们领着平常的薪水,做着超额的工作,献着融融的爱心。他们早出晚归,他们默默无闻,他们竭尽全力!是他们让教育均衡的春风,吹遍了甘洛的每一寸土地!
其他文献
25.水族  亦是骆越的一支吗?  女人是水做的。百越上荷塘月色的瑰丽。云贵高原的奇葩,凝视前进的路。  山水如画的柳江,自然的图腾——神龛里供奉着虔诚。岭南的风景。载着皎洁,隐着月光。  那些“水书”里,是巫术的表解?亦是历史的拷问?  “旭济”古歌里:开天辟地——人类起源——氏族斗争——  “活化石”站在巨人的肩上,撬动云贵的浮云,瞰视稻田,吟唱一场丰收的歌。  龙凤呈祥的剪贴,栩栩腾跃。说唱
期刊
三十年前去甘洛  在我从小的记忆里  彩云都是从北方升起  而甘洛  就在我住地的北方  曾经有段时间  我把远当成了高  远处的甘洛  被牧歌托举在空中  终于 我乘坐一列慢车  向着彩云生处  去北方的甘洛  去我梦中的高地  甘洛,不知名的兄长  慢车那天没有报站名  子夜里 窗外什么都看不清  甘洛有多远  甘洛在哪里  我的焦急投映在  同车一个兄弟的眼里  他靠近我无比真诚  兄弟 甘
期刊
知道一点彝族毕摩和苏尼文化的人都知道,彝族传说中有座“鬼山”,所有毕摩和苏尼活动都要把各种各样的“鬼”往这座山里送。这座山叫德布洛莫,深处“彝地之首·甲古甘洛”以南的崇山峻岭之间。  德布洛莫,彝语音译而来,怪兽山的意思,位于拉莫乡境内,距离县城约45公里。传说此山有200多种神奇诡谲的鬼魅,被大小凉山彝族视为魑魅魍魉会聚之所,是凉山的神秘之地。  正值炎炎夏日,跟随当地向导的脚步,由《中国国家地
期刊
在小相岭的北延部分有一群山,因出产多种名贵野生中药材而得名“小药山”;在这群山之间,有一个高山冰蚀湖,因“湖里住着犀牛王” 的传说而得名“牛角海”。牛角海周围的山顶角峰林立、寸草不生,而湖边周围却是灌木丛生、奇花异草密布。远观,牛角海犹如一颗遗落在大山里的碧珠;近看,牛角海就像一面镶嵌在大地上的明镜。这里是“驴友”徒步登山的绝美路线、户外露营的旅游胜地,更是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地方。  那年端午假期
期刊
当年中国工农红军过甘洛,在甘洛人的脑海里记忆犹新。在海棠千佛寺的墙壁上,有红军第二先遣队当年在甘洛和海棠活动情况的文字。文字虽然粗疏,但默默记载着当年左权、刘亚楼、张爱萍在甘洛海棠一带活动的情况,睹物思情,不由让人又回到那峥嵘岁月。  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在毛泽东、朱德的领导下进入凉山,准备前往大渡河,而蒋介石也在密切关注着这条行进在高山峡谷中的红流。他明确判断到了红军的目的是
期刊
在参详人生的角度变得别有风味  这天是5月31日,早上4点,布谷鸟刚叫起来,商玉馥梦见儿子喊她:“妈呀,妈呀,你给我蒸俩肉馅包子吧,给那俩人吃。”在梦中,老太太最初以为儿子又像往常一样饿了,可是一阵突如其来的心慌让她猛然害怕起来。果然,儿子马上又重复了那句让人难以理解的话,“给那俩人吃!”商玉馥惊醒了,透过没有窗帘的窗子看了看微明的天色,心里堵得难受,叫起了老伴才福仲。这天清早老两口心情压抑,在租
期刊
甘洛县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形成带状,空间布局优越,容易形成环线,具有“一富一高”的特点。一富是指资源富集,人文自然交相辉映,各具特色,除海景外,山景、水景、气景、森景一应俱备。一高是指资源品位较高,有的具有唯一性、垄断性,且多属多元化、复合型的旅游资源,市场针对性较强。甘洛在旅游发展区位上,有州内其它县市不可比拟的三大优势:一是距省会成都最近;二是距峨眉、乐山等成熟的旅游区最近;三是公路、铁路通畅,
期刊
走进甘洛县阿尔乡政府的院坝,最吸引眼球的是一座碉楼,它就是远近闻名、饱经风霜的阿尔碉楼。黄粘土筑成,小青瓦盖顶,是典型的夯土楼。墙体刻满岁月的痕迹,楼顶全木框架结构,椽柱黑黄相间,房檐四翘,墙体四面分布着许多防守洞(部分洞口已被填堵)。碉楼整体呈正方形塔体状,高11米,底部长宽各3米,占地面积不到10平方米,墙体厚50厘米。碉楼总共四层,楼基为一层,用于堆放物资,二、三、四层为防守站岗层,隔层为木
期刊
一个族群,栖居在大凉山区,自称“尔苏”;一个民族,生活在岷江上游,自称“尔玛”。海拔不低的高山深谷是二者休养生息之地,他们拥有各自其独特的族群记忆和口述历史,外界也流传着有关他们的种种堪称神奇的传说故事。2017年6月,应邀来凉山甘洛考察,见闻不少,感触亦多。在这方土地山,彝族文化自是众目聚焦的重心,尔苏文化也是不可忽视的亮点。  秘境甘洛,位于大凉山北部,小相岭东麓,青山绿水,气候宜人,其南連越
期刊
(一)蝶恋花  谁识江南芳草旧。一别凉山,惆怅相思久。岭上流云将出岫。窗前袅风依依柳。  长忆清溪深谷秀。何事徘徊,却道离人瘦。梦里依稀惊邂逅。玉容憔悴君知否?  (二)生查子  鑒水碧流长,西蜀青峰好。离别为谁伤,只为灵关道。魂梦几时休,遗恨郎心悄。  暂拨四弦琴,且把相思了。  (三)酷相思  玉面桃腮云鬓堕。忽回首、娇波可。正相遇诗里知否么?欲语也、无言锁。欲走也、郎心锁。  古道柔情谁问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