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案例教学的适应性问题研究

来源 :中国大学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案例教学在我国高校尤其是在地方院校的人才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它无法实现与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形成机制无法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目前的教学案例材料尚存在一个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案例教学;地方院校;工商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材料
  
  案例法教学(Case Method Teaching)可谓是哈佛MBA的代名词。作为一种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在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方面确实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而今风靡全球,已成为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式。但是,案例教学有效性的发挥基于一定的条件假设,一味迷信而全盘应用显然不是一种科学的态度。案例教学在地方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上具有明显的不适应性;但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方式在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进行科学的应用,应持积极的态度。
  
  一、案例教学在我国地方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上的不适应性
  
  1 案例教学作为哈佛MBA的成功教学方式,基于与我国不同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
  美国的大学以培养具有个性的人才为目标,学生在四年本科教育阶段只进行“自我教育”即通过哲学、历史、文学、语言、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情报学的教育,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学习“自我发现”的本领,本科毕业后进入研究生院,接受专门的职业教育。如此,“自我发现”的本科教育为研究生阶段的案例教学有效性打下了较好的基础。
  哈佛商学院如此重视案例教学的根本原因,在于案例教学符合MBA培养目标: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需要。MBA教育作为一种职业教育,培养目的更侧重于分析技巧、进行辩论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群体与人际协调、沟通等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获得在新情况下采取行动的能力,也就是说,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教育的重点并不是教学生如何去求知,而是训练他们如何去行动。在哈佛商学院MBA课程几乎全部采用讨论案例的方式进行,学生要完成学业,必须在两年内研究800~900个案例,必须学会能在80人以上的人群面前进行演讲和辩论。哈佛商学院要求学院从入学的第一天起就要把课堂作为处在变化的经济环境中的公司,而把自己看作公司的总经理。
  
  2 案例教学无法实现与我国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
  每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时期选用怎样的高等教育体制、确定怎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实行怎样的教学管理制度,必须基于该国的国情,并秉承传统,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各类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专业教育责任。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司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工商管理[110201]的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管理和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业务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管理学、经济学和企业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企业管理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基本能力。”主要课程包括:“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管理信息系统、统计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经济法、运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企业战略管理。”要求安排“10~12周的实践性教学(包括课程实习、毕业实习)内容”。《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七节第三十五条:“具有学籍的学生,德、智、体合格,学完或提前学完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考试及格或修满规定的学分,准予毕业,发给毕业证书。”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地方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赋予了更多新的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容,加强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等方面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基于中国国情建立的我国地方院校,已基本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本科人才培养机制,包括具有完整的知识系统结构的教材体系和教育教学水平评价体系(包括对知识传授的侧重等),为社会主义的改革开放事业培养了一批思想政治过硬、专业知识扎实、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强的合格的本科生人才。
  哈佛MBA案例教学的成功经验是基于与我国不同的美国高等教育模式,是基于MBA的职业经理和企业家的特殊培养目标而设计,是基于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很显然,案例教学的有效性取决于学生已有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等知识积累和能力积累,取决于学生对工商管理基本实际问题的敏感性。如此,案例教学在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上虽然有着特殊的作用,但在整体上无法实现与我国地方院校基础教育阶段的对接,也无法完成本科生阶段的教学任务。
  
  3 我国地方院校教师队伍的形成机制无法实现案例教学的最佳效果
  案例法的教学过程主要不是教师对知识的系统讲授,而是学生之间的讨论和辩论。典型的哈佛案例学习有三阶段模式,即个人学习—小组讨论—全班课堂讨论。每个学生在讨论过程中要为自己的分析进行辩护并与其他人进行争论。教师主要是充当主持人,发挥两方面的作用,一是引导学生讨论,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不要让讨论集中在少数人身上;二是掌握讨论方向,保证案例的每一个方面都能讨论到,避免让讨论变成钻牛角尖或转入歧途。在组织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价值就体现在,同样一个案例,一个人一个讲法,今天和明天讲的效果也不一样。由于案例教学没有标准答案,没有唯一最佳的解决方案,所以一名优秀案例教学的教师,首先本身最好要具备一定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知识背景,这样才能更好地理解案例,在引导学生的时候自己先有“感觉”。此外,良好的沟通能力、课堂控制力和细节的把握能力是一个优秀教师必须具备的素质。简言之,高水平的案例教学师资,是建立在一批责任感强、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知识比较丰富,或有直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晓学生心理规律的专家学者型队伍基础之上的。
  众所周知,我国高等学校特别是地方院校的师资来源渠道相对单一。一方面,教师的绝大多数经历只是从学校到学校;另一方面,由于地方院校师资数量的相对紧缺,大多数教师又忙于校内的教育教学活动,他们擅长于理论研究,专业或学科理论知识积累深厚而实际工作经验则比较欠缺。与国外教师授课的计划周密、控制力强的表现相比,部分国内院校的教师并不注重授课的技巧性,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还普遍存在,对案例教学的理念、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等更为薄弱,甚至经常将举例和案例教学混淆,使案例教学在实施中不能真正达到最优效果。
  
  4 地方院校目前使用的教学案例材料尚存在一个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问题
  (1)教学案例形成的科学性和适应性。目前国内使 用的教学案例主要有两块:一是国外案例:二是本土案例。前者存在一个“水土不服”问题,后者则存在着普遍性和科学性问题。
  (2)教学案例的适用性。教育部为加强对高校教育质量的监控,正在实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对教材的使用存在一个评估的问题。那么,没有一定层次出版的、具有一定权威的案例教材,存在一个无法采用的问题。
  
  二、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的应用
  
  1 案例教学必须符合工商管理本科生创新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要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是我国法定的高等教育任务,也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生命力之所在。积极探索加强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创新素质和实践能力、创业能力等的培养。造就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历史任务。
  创新人才的培养,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综观案例教学方法,其对大学生创新潜能的激活(如开放性和前瞻性眼光的激活、探究兴趣与创新意识的激活)和务实精神的塑造,以及大学生多种能力的提高(如学习能力的提高、社交能力的提高、利用时间和处理模糊性能力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是显而易见的。
  
  2 案例教学在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的实施意见
  (1)师资建设。建设一支区别于从事课程理论教学与研究的专职案例教师(培训师)队伍,并建立、实施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实现高校教师队伍的多元化。案例教学的特点决定了从事案例教学的教师必须是责任感强、专业理论水平高、实践知识比较丰富,或有直接的实际工作经验,并通晓学生心理规律的专家学者型教师,他的角色定位应该是培训师,他的工作就是案例教学,他的大量时间在于与企业的接触和实践,所以,对于案例教学教师的评价体系,应区别于一般教师,考核重点不在于课时量的多少和科研论文的质与量。由此,在案例教学教师队伍的形成上,可以在大量的具有实际社会工作经验、具备案例教学基本素质的人员中聘用。
  (2)案例选用,作为地方院校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的教学案例材料,其科学性、适应性、适用性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依托于教育部建设一套适合我国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需要的案例教学材料是当前推动案例教学有效开展的必要选择。一方面,有利于整合全国资源,使案例教学材料既符合案例形成的要件,又符合我国工商管理本科生的培养要求;另一方面,有利于各高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条件下对案例教学材料的选用。同时,对地方院校而言,鼓励编写和选用更具本土化的教学案例则更为重要。一方面,由于东西方文化差异和社会环境和企业制度的差别,对于绝大多数中国学生来说,很难直接借鉴国外案例;另一方面,处在地域经济发达地区的地方院校有丰富的企业数据,齐全的行业背景,案例中的角色和情景又能密切相关,只要得到企业授权,案例可以广泛地使用和传播,确实能开发出既具有国外案例的规范性和前瞻性、又能结合自身学习环境的优质的本土案例。
  (3)教学组织。根据我国地方院校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模式,在工商管理本科生培养中应用案例教学的教学组织需重点关注三个问题。其一,在高年级阶段实施案例教学。对具备认知能力和求知原动力的该阶段学生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激发。其二,选择部分综合性较强的内容而非某一门或几门课程内容同时进行案例教学。案例不是对理论的系统阐述,而是对一个真实管理情景的描述,加之案例教学不追求答案,使案例教学更具有综合性,它的教学效果源于对案例解剖的深度和广度。如果追求案例教学的数量,或者仅为就某一门课程的某一个知识点而进行案例讲解,那么,这样的教学方式应是举例法而不是案例法。其三,建立适合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制度。由于案例教学注重的不是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得出答案的思考过程,所以案例讨论成为案例教学中的中心环节。如哈佛商学院的案例教学法,是一个不断向学生“加压”的学习机制,上课与否以及课堂上的表现,占学习成绩的25%~50%,学生非常重视上课前的预习和课堂上的发言。案例教学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综合,迫使我们要建立适合案例教学的成绩评价制度,注重平时、注重过程、注重个性。
  
  [责任编辑:张冬梅]
其他文献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侧重于应用型人才培养。如何将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活动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是地方本科院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嘉兴学院作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积极开展探索,并在隐性教学环节运行机制创新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关键词:应用能力培养;隐性教学环节    嘉兴学院是一所2000年新组建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校根据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自身实际,确立了培养具有较强
期刊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许多艺术表现形式依托技术手段呈现,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得到快速发展。中国传媒大学本着“艺术为本,技术为用”的原则,较早地进行了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建设。本文以中国传媒大学专业演化为例,结合北京地区和全国的艺术与技术结合的本科专业建设情况,提出了该类专业建设的原则和主要关键环节。  关键词:艺术;技术;专业建设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网络技
期刊
摘要:通过对安庆师范学院108名教师和731名学生的问卷调查发现,教师和学生认为目前启发式教学的比例较低,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理解并欢迎启发式教学。调查研究认为,教师和学生接受启发式教学的态度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良好前提,转变教师和学生对启发式教学的观念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首要条件,通过行为示范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重要策略,确立新的评价标准是推行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措施。建议学校在推动启发式教学
期刊
摘 要:本科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阶段。研究型大学开展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活动旨在充分利用学校的学科、师资及资源优势,开展对本科生知识、能力、素养的综合训练,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开辟必要的空间,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发展观,是培养学生成长为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研究型大学;本科生;科研与创新;探究    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主体,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对我
期刊
摘 要:本文阐述了电工电子教学资源库建设的目的和意义,资源库组织机构情况、内容设计、素材设计、素材內容,资源库技术规范、特色、资源应用情况,以及专家的评价。  关键词:电工电子;资源库;素材;资源应用    为了加快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手段现代化进程,推动高等学校电工电子教学模式的改革,促进优秀教学资源共享,由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中心、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与电气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电子信息科学与
期刊
摘 要:根据我国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现状,本文以“艺科交融、创执并举”为特征,探讨了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这对我国不同类型的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定位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关键词:工科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艺科交融;创执并举    一、我国开办艺术设计类专业院校的宏观分析    1 虽属热点,却非重点  客观分析我国不同门类院校举办的艺术设计类专业,
期刊
摘 要:VB程序设计是许多专业的必修课,对大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实践技能的训练和综合素质的提升意义重大。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和教学研究项目,从教学方法到教学过程设计对如何教好该课程浅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计算机语言;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    计算机程序设计是一门构造性的技术,将其纳入课程体系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应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课程体系中占有重
期刊
摘 要:大学本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是我国高等教育在知识经济时代面临的一个挑战。在已有的理论研究基础上,探寻高教实践情境中创新人才培养的现实状况和已有问题,是我们在真正意义上构筑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理论起点与实践根基。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本科教学;问卷调查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大学本科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创新精神,提升大学教学的整体水平和人才
期刊
摘要:创新人才的培养首先是质疑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以生物技术专业为例介绍了本科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创新与改革的思考与实践,包括以学生能力成长为核心的人才规格定位与培养体系的设计、专业与行业结合的课程设置、大容量与前沿性的教学内容选择和训练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教学方法等。文章同时介绍了该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效与成功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培养体系;教学内容;自主学习;研究式学习;项目化训
期刊
摘要:本文介绍了北京工业大学在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教学实践中构建的“1+2+3”模式,并就相关的教学规划以及课程建设等情况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计算机系统结构;课程群;“1+2+3”模式    计算机系统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下面的3个二级学科之一,涵盖计算机专业学生培养的许多知识和能力。按照国内外对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课程规划,计算机系统结构二级学科的相关课程主要是解决计算机硬件的描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