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什么不听劝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waiyun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尊重则无沟通
  咨询中心做保洁的小姜是一位年轻的妈妈,女儿燕燕4岁。中午一起吃饭的时候,小姜总喜欢坐我旁边,聊家庭教育的话题。这天,小姜说到自己的婆婆,语气夹杂着气愤和无奈。
  “跟老人相处真是麻烦!”小姜摇头叹息,“为什么我婆婆那么固执,听不进别人的劝呢?”她告诉我,因为自己和丈夫都要打工,就把婆婆从外地接来,负责照顾燕燕的起居、接送燕燕往返幼儿园。没想到,婆婆很快成了麻烦。“真是请神容易送神难啊!”小姜感叹道,“婆婆来了没几天,我就发现许多生活习惯上的差异。我提醒了几次,根本没用,我真怕她老人家把燕燕带坏了。”
  我劝道:“别不知足,把孩子交给老人带,总比交给保姆放心吧?”
  小姜点点头,马上又摇摇头,说:“那不一样。保姆听我的呀,让怎么做就怎么做,可是婆婆就不同了,固执得很。要是我说多了,老人家还会生气,惹得老公也不高兴,好像我是个刁蛮媳妇似的。您说,老年人为什么都那么固执?”
  我说:“因为老年人养过孩子,自信有经验。另外,老年人在心理上有自我价值降低的恐惧,听到批评意见往往会本能地抵抗,甚至激烈地还击。等你老了也这样。”
  小姜问:“那我该怎么做?把婆婆送走?”
  我笑道:“老人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不计报酬,无怨无悔,她只要求尊重。你为什么不能满足老人家?”
  “尊重……”小姜一时语塞,好像以前她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个问题。
  我开导她:“婆婆带大了儿子又来带孙女,很辛苦,做儿媳的应该尊重她。平时嘴巴甜一点,多叫几声‘妈’,多送小礼物,闲聊时细声细语地与老人家交流养育孩子的方法,就算一时难以达成一致,老人家也不至于跟你翻脸。”
  小姜委屈地说:“我在我妈面前任性惯了,说不得软话。”
  我笑道:“看,这就是溺爱的害处。婆婆不是亲妈,要讲究策略,使性子只会坏事。”
  “别光说我,婆婆也有缺点。”小姜不服气地说,“比如,前天晚上燕燕感冒了,发烧39℃,我一夜没睡。昨天早上,我反复叮嘱婆婆,一定要按时给燕燕吃药,可是婆婆还是弄错了。真气人!”
  我问:“你是怎么叮嘱的?”
  小姜语速极快地说:“我叮嘱得可详细了!早上8点吃早点,9点吃第一次药,吃半片,10点喝果汁、吃饼干,12点吃午饭,12点半吃第二次药,也吃半片……”
  我用手势打断她,问:“今天早上你还是这样叮嘱的,对吧?”
  “是啊,怎么了?”
  我说:“你现在给婆婆打电话,只说一句:每隔4个小时给燕燕吃一次药,每次半片。”
  小姜眨眨眼,表情半信半疑,不过还是按我的要求打了电话,然后问我:“为什么叮嘱得这么简单?”
  我回答:“老年人的精力比不得年轻人,注意力和记忆力都有所减退,所以跟老年人讲话要有重点,抓大放小。否则,老人家觉得很烦琐,容易搞错不说,要是脾气上来,还会因不被信任而气愤、郁闷,婆媳矛盾就产生了。”
  小姜默默点头,不过嘴上还是不服:“怎么又是我的错?你立场有问题。”
  旁敲侧击收奇效
  第二天一早,小姜见到我就说:“你的方法挺灵的,昨天婆婆真的没有弄错给燕燕喂药的时间!她还夸我呢,说我做事干练,说话有重点,不啰唆。”
  我笑道:“那你有没有甜甜地叫几声‘妈’?”
  小姜高兴地点点头,说:“看来,专业就是专业,您对老年人心理研究得太透了,能不能再教我几招?”
  我想了想,说:“去年夏天,我妹妹生孩子。我去看她的时候,她当着我的面责备婆婆给宝宝洗头的水太热,还嘴不饶人地列举了婆婆的种种不是。当时,我发现婆婆的脸色很难看。我赶紧打圆场,想把话题岔开,可是来不及了,婆婆已经把碗摔在地上,说了句‘不伺候了’,就回房间收拾行李了。后来我听妹妹说,婆婆坐当晚的火车回老家了。”
  小姜说:“我跟你妹妹一个脾气,也闹过这样的不愉快,只是婆婆没有撂挑子。”
  “我猜就是这样。”我说,“以我对你的了解,你不讲究说话策略,肯定跟婆婆有过类似的冲突,只是你的婆婆比我妹妹的婆婆有涵养,才没有把事闹大。记住,跟婆婆说话一定要当心,好话当面说,批评的话一定要看场合,绝不能当着外人的面。要知道,老人是很要面子的,被你当众数落,会觉得很下不来台,就算心里知道错了,嘴上也不会认错,甚至会更加固执,我行我素。”
  小姜眉开眼笑地说:“我记住了,以后一定给婆婆面子。如果她什么地方错了,我就忍着,等她高兴的时候再说。”
  我连忙打断她,说:“不行!老人特别高兴的时候也不适合说不中听的话,否则很让人扫兴。情绪落差太大,老人受不了,会放大批评的严厉性。”
  小姜为难了,说:“那什么场合是最佳场合呢?”
  我说:“大家心情平静,愿意交流的时候最佳。比如散步的时候,老人家看报纸的时候,或者看电视的时候,尤其是看到报纸上、电视里有相关内容的信息时,就是说服老人的最佳时机。总之,要让老人感觉话题的出现是顺理成章的,你只是顺便说一说。在策略上,这叫旁敲侧击。”
  小姜问:“要是旁敲侧击也不管用呢?你知道的,婆婆跟我是两个时代的人,在育儿观念上有严重冲突。有些话根本讲不通。比如,我严格控制燕燕吃糖,以防蛀牙,但婆婆不管这一套,只要燕燕想吃,她就敞开供应。我委婉地说了好几次,婆婆充耳不闻。气死我了!”
  “我再教你一招狠的吧!”我說,“这一招叫‘苦肉计’,算是旁敲侧击的升级版武器。想让婆婆听进你的话,你可以拿自己的经历做反面例子。比如吃糖容易蛀牙,你就说自己小时候吃了太多的糖,结果总是牙疼,现在牙质也不好,等等。还可以挤几滴眼泪,博得老人的同情。这一招对老人家很管用。”
  小姜问:“为什么对老人家管用?”
  我说:“理性道理讲不通,多半用感性的办法就管用。这是规律。”   给老人家下个套
  两次不算咨询的咨询让小姜轻松了一阵子,不过,问题很快又出现了。
  有一天小姜告诉我,她婆婆不喜欢洗澡,整个冬天不洗,夏天一周只洗一次。“我没有见过这么不讲卫生的老太太!”小姜气愤地说,“我劝她洗澡,她扭扭捏捏地说洗澡费水。其实,她就是不讲卫生,认为经常洗澡没必要。人家的隐私,咱不侵犯,可是燕燕有样学样,也不肯洗澡。我愁死了!”
  “我们给老人家下个套吧?”我说,“今天下午下班后,我跟你去你家做客,只坐半小时,好吗?”
  小姜大喜。
  去小姜家的路上,我对小姜说:“记住,我的身份是你的中学同学,现在是妇幼保健院的医生。”
  小姜不解地问:“干什么?你真准备骗我婆婆啊?”不过,她还是同意按我说的做。
  在小姜家,我跟小姜的婆婆唠家常,感觉她是一个很客气、很谦虚的慈祥老人。闲聊中,我不经意地聊到我所在的医院最近高發的儿童疾病,致病因是不讲卫生,还嘱咐老人,一定要让燕燕经常洗手、洗澡。最后我又加了一句:“经常接触儿童的成年人也要经常洗澡,不然有可能把病菌带给孩子。”见婆婆一脸心慌的样子,我知道大事已成。
  果然,第二天小姜喜出望外地告诉我,婆婆昨晚主动洗澡了,还说以后燕燕要每天洗澡,她负责监督。“真是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啊!”小姜装出吃醋的样子,“为什么儿媳妇的话婆婆就是不信呢?”
  我不动声色地回答:“因为我的身份比你有权威。”
  小姜愣了一下,豁然开朗,说:“对,老年人就是信权威人士!原来这就是您给老人家下的套啊!”
  我说:“同样有权威影响力的还有报纸、图书、电视节目等。你想说服婆婆什么,就找支持你的权威言论,拿给婆婆看,婆婆多半会乐意接受。”
  最后一次帮小姜对付婆婆是前不久的事。
  小姜对我说:“昨天幼儿园的老师给我打电话,说燕燕最近表现不好,吃饭不肯吃青菜,午休后不肯自己穿衣服。我知道,这都是婆婆溺爱的恶果!对婆婆,我真是黔驴技穷了!我说了无数遍,平时要注意培养燕燕的生活自理能力,不能什么都依赖大人,否则会被幼儿园的小朋友排斥。可是婆婆总是撇嘴,说燕燕只有4岁,哪需要自理能力。还气人地说,她养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比我有经验。燕燕不肯吃青菜,也是婆婆惯出来的毛病!哪个孩子不喜欢吃肉?如果顺着孩子,那还得了?可是婆婆认为肉比青菜有营养,因为肉比青菜价格高。这是什么道理!能不能麻烦您再下一个套,下班后去我家做客,以专家的身份给我婆婆上一课?”
  我没有答应,而是给小姜出了一个更狠的主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我建议小姜,不要与婆婆发生争执,表面上维持正常关系,暗地里争取燕燕。周末小姜要参加同学聚会,我让她带上燕燕,吃饭时鼓励燕燕自己吃,休息时自己整理内务,还要不时地表扬她能干、懂事。回到家后,燕燕的惯性还没有过去,强烈要求自己脱衣服、脱鞋。婆婆很不习惯,但是看到孙女这么懂事,自然而然地露出了微笑。
  关于吃青菜,我建议小姜用同样的方法“策反”燕燕。睡前故事多讲跟蔬菜有关的,讲小白兔喜欢吃萝卜,所以跑得特别快,小山羊吃青草,所以爬山爬得特别高,大力水手吃菠菜特别有力气……这样的工作不露声色地做多了,影响自然呈现。果然,燕燕开始主动向奶奶要青菜吃。看到孙女的变化,奶奶自然没有反对的道理,于是家里的餐桌上多了许多绿色。
  “看来,老人不是不听劝,而是我们做小辈的方法不对头。”小姜由衷地说。
其他文献
女儿与“富二代”成好友  2015年10月8日下午,女儿媛媛放学回来,脸上有种掩饰不住的兴奋。没等我发问,她上来就是一句让我摸不着头脑的话:“哇噻,牛莉太牛了,简直就是我的偶像!”看着我疑惑的神情,媛媛讲了下午放学后发生的事情。  下午放学后,媛媛骑车往家赶,几个高年级男生骑车嬉闹着横冲直撞,一个粗壮的男生被同伴的车子别了一下,无法控制平衡,一下子撞到了旁边的媛媛。因为惯性太大,媛媛被撞翻在地,书
问:孩子慢慢长大,似乎变得不听话起来。但凡想让他干点啥,就算是为了他好,我们也总得给他谈条件,买个这买个那,否则他不干。对此,我很生气,让他去特长班还谈条件,干脆别去好了,这样我们还省钱。可孩子的爸爸劝我:“对孩子,要以鼓励为主,别较真。”但是不较真,孩子学习好像是为了我们似的,这怎么行呢?  杨妮妮  答:首先,谈条件并不是鼓励。  鼓勵是教育取得成功的基础。在成长过程中,孩子需要获得成就感,以
“学霸”是这样炼成的  学校放暑假后,弟弟小坤打电话说他和弟媳要去国外出差半个月,想把女儿小丹送我家让我照看一阵子。我连忙答应,心中不禁窃喜:小丹比我女儿瑶瑶小几个月,俩孩子都上五年级,不在一个学校。但是,小丹是名副其实的“学霸”,偶尔数学考不了100分,弟弟一家就紧张得开家庭会议,找原因,定措施;而瑶瑶考到90分,我和老公就兴高采烈恨不能广而告之。我一直想让瑶瑶跟小丹取取经,这回,“学霸”上门,
生活中,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事情:第一次为某人提供帮助时,他会对你心存感激;第二次他的感恩心理就会淡化;到了N次以后,他就会理直气壮地认为这都是你应该为他做的;而当你不能继续提供这种帮助时,他就会对你心存怨恨。经济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感恩的边际效应”。即:在受到帮助的人心中,对提供帮助的人的感激会随着帮助次数增多而递减,递减到一定程度时,受助者就会坦然地接受馈赠,并认为这理所应当。最后,受助者提出更
问:我偷偷翻看女儿的日记,被她发现,说我侵犯了她的隐私权。请问,法律保护的未成年人的隐私都包括哪些?父母未经允许看女儿的日记也算侵权吗?  张天明(河南商丘)  律师意见: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9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对未成年人的信件、日记、电子邮件,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依法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
儿童心理学认为,梦想是孩子自我形象的理想化,孩子在做梦、追梦的过程中,会产生强劲的力量和愉悦的情感体验,并为或远或近的目标投入全部的努力,他们的眼中神采飞扬,对未来充满信心。  什么是梦想  心理学认为,梦想是创造想象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一种和生活愿望相结合并指向未来的想象,很多创造性的想法源于个人的梦想。梦想对幼儿的心理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梦想能够指导和激励孩子。梦想是孩子内在的自我形象理
在物质丰富的年代,我们能提供给孩子的选择越来越多:玩不过来的玩具、穿不完的衣服、吃不完的美食……然而,孩子会因为选择更多而更快乐吗?  被稀释的幸福感  【案例1】 富足的烦恼  公园的游乐场里,5岁的男孩童童坐在秋千上,眼睛盯着不远处的滑梯。玩滑梯的小朋友太多,大多是女孩,童童不好意思过去。过了一会儿,女孩们走了,童童马上从秋千上跳下来,朝滑梯跑去。刚爬上滑梯,他看到对面玩旋转木马的小朋友走开了
休息室的大嗓门  每到暑假,前来做心理咨询的家长和孩子就比平时多两倍。这天早晨,我刚走进咨询中心,就听到休息室里有一个大嗓门在训斥孩子。打卡的时候,我问值班员,是谁在喧哗?值班员告诉我,是一位带儿子来咨询的妈妈,正好是来找我的。值班员已经干涉了两次,请那位妈妈保持安静,以免影响别人,但收效不大。  “要不要现在请她去您的咨询室?”值班员好像急于解决这个麻烦。  “不着急,听她说些什么。”我找把椅子
饶毅,《知识分子》主编、北京大学讲席教授,他曾在中国和美国做学生,而后在美国和中国做家长,还在美国和中国做过教师,他是中美两国教育的亲历者与实践者,也是冷静的观察者与思考者。  要不要送孩子出国读书,中美两国教育各有何特点及优劣比较,是众多家长关注的问题。就此,本刊特约记者采访了他。  年龄太小不宜出国  记者(以下简称记):如今,很多中国家长都考虑过这么两个问题:一是教育孩子,要不要引进西方国家
他处处异于常人  小铁是上海普陀区一所中学的高二男生,因近期连续出现严重的异常行为,在其班主任赵老师的陪同下找到我咨询。我告诉赵老师,按规定,对中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须家长陪同。赵老师为难了,说小铁的父母都在外地,很难联络,而小铁的状况很不稳定,她不能坐视不管。我们商定,在联络到小铁的父母之前,我先了解情况,制订辅导方案,待其父母到场之后再实施。  单独交流时,赵老师告诉我,前不久学校组织了一次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