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城茶香

来源 :海峡茶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hua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厦门在很多时尚杂志上留下的字眼是“悠闲”、“慢城”、“安逸”……最近在新闻周刊留下的是“P×”、“责任”……当作为一本小众专业杂志走进厦门时,我们也在思考。能给读者带来一个怎样的厦门?看多了白鹭洲上嬉戏的白鹭,习惯了环岛路上拍岸的浪涛声,我们选择游走在厦门的古城小巷,闭上双眼,捂上双耳,去寻觅一种真正属于厦门的味道。
  结论是。一个城市的味道。往往是最终停留在记忆深处的东西。
  对厦门的老茶客来说,记忆最深处的厦门的味道就来自幽幽古厝间的茶肆摊上。如果说十步一家的茶叶店是商业化的结果,那么古旧的骑楼下随处可见的茶肆就是厦门人喝茶的“原生态”。简陋的矮茶桌,茶渍斑斑的茶具,构成了厦门人传统的“茶桌仔”。虽然今天传统的“茶桌仔”已不多见,但在大德记的海滩上、南普陀的寺庙里、金榜山上的绿林间,厦门人摆开随身茶具就是一个现代版的“茶桌仔”。聊天叙旧。一天的时间就这么惬意地过去了。
  厦门本岛不种茶。但是历史上厦门是中国第一个输出茶叶的港口。荷兰语的“茶”就是直接从厦门方言的“茶”音译过去的,以后欧洲各国也都模仿厦门话翻译“茶”字。厦门人把茶叶称为“茶米”,在日常生活中,把茶和米视为同等重要。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泡出了功夫茶。功夫茶又泡出善于忙里偷闲的厦门人。
  到厦门旅游的人,如果不品尝一下厦门的功夫茶,就像秋天到北京,没去观看香山的红叶,会懊悔。会遗憾。这是一座大街小巷、海边山中到处飘荡着茶香的城市,有山有海,绿树成阴,鸟语花香。处处都是泡茶的好去处。一小杯功夫茶,袅袅升腾的一缕缕茶香,蕴含着这座城市悠扬的声誉、古雅的民风和山海一般宽厚的情怀。
  而对于传统的厦门人来说,功夫茶就是生活,它不需要隆重的仪式。只需要时间。小小的杯子,熟练地轮转,品着品着,一天就过去了,一年也就过去了。
  这就是“茶”赋予厦门的味道。
  
  “泡”出的厦门味
  
  厦门其实是一个很对立的城市。在海西建设进行到如火如荼时。当我们进入大同路、八市这样的地方,却发现那里面有一种与世无争、与世隔绝的很原始的厦门味。寻找厦门的气质和性格,并不能以楼盘多高多昂贵。或是黄金周游客量的多少来衡量,而是要细细品味在那些陈旧的老城区里,骑楼下、“茶桌仔”边,讲古话仙泡出来的厦门味。
  在厦门谈及泡茶着实是件人和地利的事情,与其说泡茶是厦门这座城市里,人人都乐意去做的一件极其市井民生的闲暇活动,还不如说泡茶话仙是厦门人骨子里不可或缺的闲散气质。
  闽南人爱喝茶,似乎是众所周知的,闽南的待客之礼便有客人一进门即泡茶的规矩,于是喝茶这件事在厦门人的日常生活中早已形成了如同吃饭睡觉一样的生理习惯。很多老厦门人每天都要泡茶。如果有一天不喝。似乎这一天里就没有了精神头,而厦门人对茶叶的称呼特别有意思,厦门人把茶叶称为“茶米”,如此可以看出茶在厦门人的日常生活中,是和吃饭同等重要的。
  厦门人自古对泡茶就很讲究。使得他们个个泡得一手好功夫茶,烹水、烫壶、烫杯、沏茶水,一系列动作麻利优雅,犹如功夫套路。厦门人为了喝杯茶花尽工夫,功夫茶也泡就了厦门人善于忙里偷闲的慢性格。泡着,泡着,一天的时间就过去了。这样慢悠悠的喝茶习惯陪伴了这座城市几十年,也正在逐渐发生着变化。过去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的“茶桌仔”曾经是老厦门人的最爱,早些年这种“茶桌仔”一般就在街道边,随意摆上几张小桌子,再备上瓶刚烧好的开水和些许的茶配,简单至极。但它的出现却代表着厦门人慢生活的雏形,也是厦门在过去物质匮乏、经济低迷时代的最轻松的生活方式。
  现今“茶桌仔”正在消失。只剩下大同路、七市那边还留有一家解放前就开了的“五湖茶桌仔”。经过时间的淘洗, “五湖茶桌仔”也融进了厦门这最后的一片老城区,来“茶桌仔”的几乎都是附近住着的老阿婆、老阿伯。邻居一起在“茶桌仔”喝茶聊家常,聊八卦。聊张家长李家短,慢慢的。“茶桌仔”形成了“讲古”的地方,老厦门人时常是一壶茶。泡一个下午,边听“讲古仙”讲古,就着龙海白水的花生贡糖、瓜子等“茶配”细细品来,日子就这么慢悠悠地过着。
  如今厦门各色茶馆林立。有的复古,有的新潮。但一说到“茶桌仔”这样的市井生活,还得是在整条的骑楼街下,或是一式红砖厝边,支上小方桌,摆上矮方凳。边上放瓶刚煮开的开水,泡一下午。才显得对味。虽然我也没有在这样的“茶桌仔”泡壶茶,慢慢地过上一下午,但却也羡慕那些住在大同路上、八市里、骑楼下的老厦门人,早晨一推开门,就能看到活生生的市井民生。
  当我们沿着大同路且行且停时,能看到很多摆在自家门口泡茶的茶具,邻里随便招呼一下就过来泡茶“话仙”,这样的生活支撑着厦门人闲暇生活的气息,在老厦门人看来是普通不过的。可在外界人的眼中,这样的闲情却显得非常柔和感性,于茶水中也显得很有人情味。
  很多人羡慕厦门这么宜居的环境。而厦门也在全国各大城市中以“慢生活”的生活形态崭露头角。但盲目的崇尚者来到厦门也很难找到所谓的“厦门慢性格”。它可不是我们用简单的文字就能描述清楚的,但如果你经过大同路、八市的话,大可以在“茶桌仔”边上坐下来,与热情好客的厦门人泡泡功夫茶。话话仙。一切都在这奇妙的茶香中细细体味。这就是一种来自市井最直接的方式,不一样的角度,就会品到不一样的厦门味。
  
  茶人话厦门
  
  人物名片
  苏添补,福建茶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茶叶学会常务理事,厦门市茶叶学会理事长。
  来厦门采访厦门茶叶的主题,找爱茶的朋友约请合适的采访对象。很多人同时推荐了一个人——苏添补,不是因为他有“福建茶叶协会副会长”等诸多头衔,而是因为他被称为“厦门茶叶的活字典”。我们慕名和他在茶馆里聊了一上午,惊讶于他对厦门茶叶历史的倒背如流,甚至于每个数字和年份都是了然于胸。和这位“厦门茶叶的活字典”聊天,一段厦门与茶叶同兴同辱的过往在我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起来。
  苏会长说。聊厦门这座城市和茶的关系,肯定撇不开要去追溯一段厦门口岸输出茶叶的历史。厦门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口茶叶的口岸之一,早在1610年。就有福建茶叶从厦门输往印度尼西亚的爪哇、万丹等地。19世纪中叶是厦门口岸出口茶叶的鼎盛时期,在清咸丰八年至同治三年间(公元1858~1864年),英国每年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达1800~3000吨。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英国从厦门口岸输入的乌龙茶最高达4500吨。1896年。厦门口岸出口茶叶达到最高峰1.2万吨。其中的1万吨是台湾茶叶先到福建加工。再由厦门出口。口岸的繁荣带动了厦门岛内茶叶商号的兴起。今天的鹭江道、中山路、大同路附近就有茶叶商号40家以上。
  从上世纪30年代开始,战争的爆发导致厦门口岸茶叶出口连年下降,1943年到1945年3年间。厦门口岸几乎没有输出茶叶。衰败的状况一直持续到新中国成立后,1949年,厦 门口岸出口了216吨乌龙茶,岛内因战乱而倒闭的商号也有部分得到了恢复。1976年厦门首先将3吨的福建乌龙茶出口到日本,随着日本在1981年研制乌龙茶饮料成功并畅销。厦门口岸乌龙茶的出口量飞跃上升,厦门再次成为福建乌龙茶最大的集散地。回望整个厦门口岸输出乌龙茶的历史。我们可以很明显地感觉到厦门这座城市的命运与茶息息相关。茶叶出口的兴盛则厦门口岸经济繁荣,茶叶出口衰败则厦门口岸经济发展停滞。
  厦门本地并不产茶,但由于长期作为乌龙茶的输出口岸,厦门的乌龙茶精制加工技术却一直领先于福建很多的茶乡,很多茶叶商号都选择在武夷山和安溪购买茶园,把茶叶原料运到厦门精加工后直接出口。上世纪70年代,厦门还成为福建最早开始使用电烘焙技术的城市。
  苏会长说口岸经济的优势养成了厦门人喝精制茶的习惯,这样的精制茶水浸润了今天厦门人的精致生活。因为更加理性。所以厦门人对茶叶的消费档次没有泉州那么高,他们对茶叶的要求更重在“品”。讲究喝茶的品味、心情、氛围。厦门茶庄的档次也较高,上百平米的茶店,富丽堂皇的装修在厦门比比皆是,而且高档品牌茶店都聚集在商业繁华地带。容易形成浓厚的茶氛围,因此打造出了今天禾祥西路的品牌一条街。
  
  人物名片
  郑启五,上世纪50年代生于厦大校园,自称“校园土著”,为“老三届”,历任插队知青、临时工、炊事员,历经坎坷,1977年高考恢复实现生命转折。现为厦门大学人口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副教授,愉快地活着,阅读、写作、讲课,各有所乐;奉行“不抽烟,少喝酒,多饮茶”的“活命哲学”, 出版过《喝茶》、《到闽南喝功夫茶》、《芙蓉湖随笔》等专著、译著、编著18部,在多家报刊与茶网设有“郑启五茶散文欣赏”、“启五茶话”、“美味无边”等专栏。
  我的籍贯虽然是湖南,但在厦门出生长大,在厦门生活了一辈子,已经被厦门的风土人情完全同化了。我今天爱茶,大多是因为从小就对厦门人喝茶习惯的耳濡目染。小时候,父亲带我逛今天的鹭江道一带,可以看到马路边、旗楼下一整排的“茶桌仔”,也就是俗称的茶肆。几张有些破旧的矮方桌,一副布满茶垢的瓷茶具。几个人围坐在简易的木椅竹凳上就这么喝开了。从日出到日落,喝茶的人都是满当当的,这样的泡茶模式,是厦门民间独有的品饮方式。
  当时“茶桌仔”上大多数喝的都是厦茶出产的乌龙茶“一枝春”、“留香”等,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高温焙火过的浓香型茶叶。老厦门人喜欢把茶叶泡成棕褐色,浓得像酱油水一样,然后端着小小的茶杯,在嘴边慢慢嘬。不少老厦门人习惯的早餐就是“一杯浓茶、一个庆兰馅饼”。而满街的“茶桌仔”更是让不大的厦门茶香氤氲。那时真是名副其实的“满城茶香”啊。
  “文革”期间,我离开厦门下乡到闽西,当时在闽西下乡的一些厦门知青都是带着茶具去的,但是在那个吃不饱的年代里。我是爱茶却不敢喝茶,肚子里没有多少油水,茶却会越喝越饿,那段时间应该是我离茶最久的日子。1973年知青返城,我又调回厦门,在厦门大学食堂当炊事员。炊事员可是个苦活。所以我们享有一份特殊的福利——“劳保茶”。别小瞧了这“劳保茶”,在计划经济时期,茶叶也是要统一配给的。当时每个炊事员可以分到四包“一枝春”和两包“留香”,用一只只纸袋简单封装,纸袋上的“海堤”商标和“厦门茶叶公司”的字样简约醒目。这些“劳保茶”我们一般不带回家,就放在食堂里喝。劳动间隙。大家就围坐在一起,厦门人就喜欢三五人一块喝茶的感觉。沏茶水是食堂的蒸饭水,一套瓷茶具,上面还印有经典的毛主席语录。
  把整套茶具放在一个旧脸盆中。把瓷壶塞满茶叶,一勺蒸饭水先浇进去。盖好壶盖。又一勺滚烫的蒸饭水浇下去,让整个茶壶连同五六个配套的小茶杯都浸泡在开水中。在这样沸水的里外作用下,无论是“一枝春”还是“留香”的香气立刻溢满食堂。倒出的茶汤都是深褐色的,与街头的“茶桌仔”相差无几。“海堤”、“一枝春”、“留香”这些今天几乎被人们遗忘的茶叶却伴随了我的爱茶的一生。虽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我也从喝浓茶改喝绿茶、清香型乌龙茶,但始终觉得还是只有这浓得像酱油水似的“一枝春”、“留香”才是老厦门人喝茶的味道。现在老厦门人和许多老华侨都还是只认“海堤”牌,只闻得“一枝春”和“留香”的浓郁香气。
  上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厦门经济的飞速发展,大量的外来人群中有很多受厦门人喝茶风气的熏陶,喜欢上茶,同时又反过来影响了老厦门人的喝茶观念,这样的相互融合把厦门变成了一个包容性很强的城市,而茶水的浸润也养成了新一代厦门人温和、包容的真性情。与同属闽南的泉州相比,厦门人喝茶绝对没有泉州人“爱拼才会赢”的气势,厦门人喝茶却不斗茶。在厦门喝功夫茶,功夫不在茶而在一块喝茶的人和喝茶的氛围,懂得享受喝茶的人更加智慧,能更理性地面对现实中的种种挑战。可以说,神闲气定的厦门虽然不产茶,却以自身温润、包容的性格把中国茶道精神中的精髓发挥得淋漓尽致,进而笑傲海西立于不败之地!
  
  人物名片
  肖文华,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世界茶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厦门“华祥苑”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走进厦门,无论是笔直的大马路还是曲折的小街巷,林立的商铺中“茶”字的招牌总是最醒目的,而一些茶店的集中地也形成了如禾祥西路的品牌茶叶一条街。在这些大大小小的茶店中,“华祥苑”尊贵的金黄色在其中独树一帜,这家厦门土生土长的茶企业今天已经成为全国知名的茶企业,更是厦门茶业的金字招牌。而从上世纪90年代初的第一家小店,到今天遍布全国上百家的连锁企业,“华祥苑”走过的风雨历程也从一个侧面映衬出厦门茶市的几经变迁。
  
  “华祥茶庄”——厦门最早的茶店
  今天的“华祥苑”是厦门茶叶的第一品牌,但其掌门人肖文华却来自铁观音的故乡安溪。新年刚过的一个午后,我们与“华祥苑”掌门人肖文华相约来到他的新办公室,那天天气出奇得好,柔柔的阳光透过落地窗射进来。在这个温暖的氛围中。我们和肖总聊茶,聊厦门,聊他与厦门的林林总总,思绪随着肖总的叙述回到了若干年前厦门中山路上的那家小店——华祥茶庄。
  肖文华是最早一批来到厦门推销铁观音的安溪人。那时厦门人喝的都是“海堤”牌茶叶,以浓香为主,甚至有很多人以为“海堤”就是厦门本地种植生产的茶叶,对于默默无名的安溪铁观音,很多人虽有耳闻。但不愿意接受。于是肖文华骑上自行车。一边走街串巷地推销铁观音,一边努力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到大型商场里,这样的经历是艰辛的,但肖文华却从中看到了安溪铁观音潜在的市场,“老厦门人习惯喝浓香。很难接受铁观音的清香,但当厦门作为特区的大门打开后,外来人口逐年增多,他们中很多原来完全不会喝茶。来厦门后一方面被厦门浓厚的喝茶风气所感染,另一方面也很快被安溪铁观音的清香所吸引。”
  看好了家乡茶叶未来的前景。肖文华决心在厦门扎根。 1994年,他在厦门老城区的中山路上开了第一家专营茶叶的小店,取名“华祥茶庄”,当时整个厦门以内销为主的茶叶专营店不超过5家。“当时的厦门,大部分茶叶还是和烟酒一样摆在食杂店里卖,所以虽然有了自己的小店,但我还是要把茶叶批发到很多食杂店和商场里去。才能维持经营。”不过这家小店还是成了肖文华宣传安溪铁观音的“小天堂”。从赠送茶叶给邻居商铺开始,肖文华用最简单的方法开始为自己培育客户群,越来越多的新老茶客也被这一股悠悠的茶香所吸引到“华祥茶庄”来。“从过去的‘华祥茶庄’到今天的‘华祥苑’。许多人从我的客户变成我的朋友,他们对茶叶的喜爱和对‘华祥苑’这个品牌的认可,让我始终看好厦门茶市的发展。”于是,肖文华给自己定下了一年要多开一家分店的目标。事实是他真的做到了,1995年和1996年,肖文华在厦门连开两家分店。之后的几年。分店的增长已经远远超过他最初的目标。
  一个在肖文华脑海中萦绕了多年的茶叶梦想开始在厦门开花结果。
  
  台湾茶具搅热厦门茶市
  从1995年开始,特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厦门茶市的快速升温,清香型铁观音开始在茶客当中流行起来。回忆起那段红火的日子,肖文华说“要感谢台湾茶具和天福集团的进入”。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一些台湾商人看好厦门的经济发展,便在厦门的一些高级酒店、商业区里开设了很多高档的茶馆,同时他们也带来了一大批台湾茶具。从便捷的随手泡、造型各异的茶盘,到公道杯、茶洗,台湾茶具以其独具匠心的创意设计和完美的工艺,把原本简单、粗陋的茶具变成了一样样精美的艺术品,也给厦门的茶客们带来了一股前所未有的新鲜感。茶馆里一整套精美的泡茶用具成了当时茶客们追逐的对象,甚至有很多不喝茶的人也开始追逐这股“时髦”。但当时台湾茶具高昂的价格却让很多人望而却步。1998年,肖文华看准时机,从仿制台湾紫砂茶具开始。以“华苑”为名开始涉足茶具领域。虽然是仿制,但在工艺上与台湾茶具相差无几的“华苑”茶具,却以低廉的价格很快成为茶客们的首选。有了好茶具。厦门人也开始追求茶叶本身的品质,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也让越来越多的人更愿意把喝茶作为休闲方式之一。
  台湾的茶具搅热了厦门茶市,而台湾“天福”企业的进军祖国内地,则给当时的肖文华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经营理念。2000年,他把“华祥茶庄”和“华苑”茶具合而为一,正式创立了“华祥苑”,并率先把CI设计的理念引入企业。2001年他就以40万的装修费用在厦门繁华的商业街禾祥西路设立了“华祥苑”的旗舰店,上下两层,面积达300多平方米,格调典雅华贵,富有茶文化底蕴和品牌文化气息。店内设置了大小包厢,还有电焙笼可根据顾客的需要。订做不同程度烘焙的茶叶。这种把茶店当茶馆经营的全新理念和个性化的周到服务在厦门业界引起轰动!很多茶商恍然大悟,原来茶叶还可以这么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肖文华在当时看来有些超前的企业发展理念带来了整个厦门茶市的一次革新。
  厦门一直被人们认为是个很闲适的慢城市,但在扎根厦门的肖文华身上,我们还是明显感受到了泉州人与生俱来的那股“拼”劲。而在肖文华看来。厦门人是安逸型的,大量的外来人口植根厦门,他们一边融入闽南人的生活,同时对新事物的接受和消费则更为理性。泉州人喝茶时常会“喝”价格,但厦门人不会,他们更愿意去细细品味茶本身,享受喝茶的过程。一如“华祥苑”始终秉承的理念“明志、高远、人茶合一”。
  
  人物名片:
  郑天明,茗腾茶叶创始人,厦门茶叶发展最活跃的分子之一!目前其明腾工贸下辖茗腾茶叶、雅格仕咖啡连锁、服装等综合性企业。
  如果说厦门茶叶历史的变迁是一个漫长的分子运动过程,那么茗腾茶叶创始人郑天无疑是最活跃的分子之一!早在90年代初,凭借对家乡铁观音的执着与热爱,郑天明在厦门开始了他的人生创业之旅。在十几年如一日努力奋斗下,集铁观音自产自制自销各式台式精美茶具为一体,打造茶叶产业链,形成了茗腾茶叶如今的品牌化、多元化连锁经营,连锁网络,以厦门特区为中心,辐射至新疆、辽宁、河南、青岛等各大中型省市,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拥有几十家连锁专卖店。产品的开发及风格融合了中西元素,可谓别具一格,让茗腾茶叶走在现代和时尚的前沿。
  在郑天明看来,厦门人喝的是茶的本身,也是一个品的过程。成都和杭州是以茶为媒介进行休闲和娱乐。地点相对局限在茶馆或者茶艺居。一般情况下,厦门人喝茶最多的地方是在家里、办公室,缺乏第三空间,喝茶重在品评茶叶本身。所以厦门的茶叶店在卖茶的时候,前期必须要试泡,满意了才会买。所以。厦门的茶商都知道在保证茶叶质量的前提下。如果在品茗的环境上下功夫。提升服务质量,就能从最大程度上赢得客户。卖茶只是厦门茶叶店的其中一个功能。更多的是提供品茗、商务、会友的场所,取代了像成都林立的茶馆。
  
  厦门茶号的沉浮史
  
  厦门是乌龙茶最早输出口岸,饮用乌龙茶颇为盛行。20世纪前叶,厦门经销茶庄、茶行有三四十家。市内烟摊小贩和杂货店也兼卖茶叶。饮茶成风,茶叶飘香。
  抗日战争前,厦门茶叶店有30多家,其中颇具规模、名气的店家有林金泰、林和泰、王阳、林奇苑、杨文圃、锦祥等,除销售本市外。还兼及同安、海澄(现龙海部分)、金门等地。作为出入重要口岸,华侨飘洋过海时往往携带厦门名茶作为馈赠海外亲朋戚友的佳品,不但数量可观,而且品质档次尤其讲究。尽管此期我国乌龙茶已退出欧美市场,但厦门茶商仍处黄金时代。其中外销的安溪乌龙茶因长期销售给海外华侨,而被称为“侨销茶”。年销新加坡800多吨,马来西亚200多吨,暹罗160多吨,菲律宾100多吨。如张源美茶行的“白毛猴牌”乌龙茶独霸缅甸;林金泰茶行的“金花”、“玉花”牌乌龙茶风靡新加坡、马来西亚;尧阳茶行的铁观音畅销海内外。
  “七·七”事变次年5月,厦门沦陷,茶店关门收市。经营者纷纷遁避万国租界鼓浪屿。及至厦鼓恢复海面交通,一些茶店的财物已被洗劫一空,茶叶贸易遂告停止。1939年2月,日本开放厦门港航运交通,准许一些“交通船”穿行于厦门、鼓浪屿与漳州之间,因此允许少量内地茶叶邮运鼓浪屿,大部分则由邻厦沿海村庄(后溪至海沧、石码一带)走私到鼓浪屿后转运香港、南洋。1941年3月,日籍台人陈庚组织部分茶业人员成立“福建茶叶公司”专门经营内地茶叶。日本两次占领福州时,内地茶商寄存福州茶栈准备出口的一些茶叶,也被茶栈经营者乘机运住厦门、香港出售。内地茶商先后遭损,有的倾家荡产。第二次世界大站爆发,交通断绝,孤独的厦门。百业荒废。茶业经营沉寂。至抗战胜利时。大部分茶庄、茶行经营者坐食山空,元气大损,不复东山再起。
  解放前夕,厦门茶业有所复苏。茶庄、茶行40多家,大部分聚集在海口一带街道,仅水仙路、镇邦路与中山路交会 的十字街上就分布林奇苑、侨农等13家店。凡经营小包装茶的茶店。店面摆设颇为讲究,靠墙一边设连柜玻璃竖厨,厨架上一字形展列大锡桶,储藏上乘茶叶。柜台上摆放用簸箕装的散装茶,店员住住利用接待之余,在柜台上进行小包装茶的包装。另一边,摆列古色古香的“茶秀”(保温用具)。上放泡好茶叶的大壶,目的在于便利招呼顾客品茶、洽谈交易。
  解放后,厦门大部分茶店仍继续经营。1954年,国家实行“利用、限制、改造”政策,一些茶店合并联营。当时成立的厦门茶叶出口联营小组,就是合并后专门为国营经销茶叶出口业务的机构。年底,中茶出口公司在厦设立办事处,主持厦门茶叶工作。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高潮时,茶叶出口联营小组的茶店加入公私合营厦门茶叶出口公司,其余茶店列为小商小贩范畴。1964年,中茶厦门支公司把茶叶三级批发和三个门市部移交市食杂公司经营,接管后关闭一个门市部,另两个门市部改为综合食杂店。至此。厦门专业茶叶店不复存在。
  1984年,茶叶放开自由经营,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在水仙路28号开办“厦门茶叶进出口贸易中心”。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重视茶叶质量,深受消费者信赖,业务发展迅速,占有本市大部分市场,还拓展到漳浦、云霄、诏安、东山、龙海以及潮汕地区,销售量成倍增长。1985年以来。又有安溪茶行、云香茶庄、茗香茶庄、土产公司茶厂、富安茶厂、江头华盛茶厂、集美利安茶厂加盟。茶叶经营又繁荣发展。
  厦门茶叶供应市场几经变化。上世纪30年代以前,厦门地区销售的茶叶,大部分是闽北乌龙茶,约占市场2/3。战乱影响,闽北茶叶供应断断续续。以安溪茶为主的闽南乌龙茶趁势占领市场,跃居市场占有量的80%以上。1955年国家统一收购乌龙茶。改革开放后,乌龙茶产量年年跃增,除满足外销需求,还足够供应内销。1984年,内销茶敞开供应,继而放开自由经营。
  (感谢张水存先生《中国乌龙茶》一书为我们提供的宝贵资料)
  
  “厦茶”的荣耀
  
  2008年2月14日下午4点,厦门,晴。
  这是春节以来难得的一个好天气,坐上出租车,直奔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当地的朋友告诉我,你只要告诉司机“到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出租车司机都知道在哪条路上。
  1954年底,厦门中山路122号,中国茶业公司福建分公司厦门办事处挂牌成立,以“祥记茶行”的名称对外进行贸易。这就是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的前身。1956年,成立了福建省茶叶分公司厦门茶叶支公司,并拥有了自己的加工厂。后来,几经变更和搬迁,最后定在了湖滨中路160号。
  刚一下车,就闻到空气里弥漫着浓浓的烘焙茶叶的香气。后来才知道,原来每天下午的三四点是厂里烘焙茶叶的时间。当日,总经理王贵卿亲自接待了我们,聊起厦茶的历史和传统时,他的脸上露出了孩子般的兴奋。忙前忙后的,还带我们参观了厂里的陈列室、专卖店、检验车间……
  厂里的人见着我们都会很热情地聊上几句,每一个人的脸上都闪着自豪和骄傲的亮光。厦门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创的海堤牌福建乌龙茶系列产品商标风靡了一代又一代的厦门人。王总骄傲地说:“你出去问问。如果有人说不知道‘海堤牌’,那他一定不是正宗的厦门本土人。”
  王总口中的“海堤牌”是厦茶历史上标志性的坐标。1958年,厦门建设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十里海堤工程,1960年厦茶选择了“海堤”作为商标。向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办理登记注册。之后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泰国和中国港澳地区办理注册手续。从此,“海堤”成为几代厦门人对茶叶的共同记忆,直到现在,“海提”系列小包装茶,在国外和厦门本土仍有一群很忠实的粉丝。
  在厂里陈列室的墙上,我们看到了一张很大的世界地图。以厦门为基点,辐射了无数的线条。王总笑着说,“海堤”茶叶开创有100多个乌龙茶品种,其中“一枝春”、“留香”等都是“海堤”的独创品种。“海堤”茶叶最高出口额达8000吨,内销2000吨,实现营业额3亿元,销区早已突破了东南亚市场,扩展到欧洲、南北美洲、非洲、大洋洲。去掉了乌龙茶仅仅作为一种“侨销茶”的称呼。如今厦茶有100多家的贸易伙伴遍及42个国家和地区。
  今天,厦茶专卖店“海堤茶业”的招牌是很有中国特色的大红色。内部装修和时下流行的茶叶店门面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店内设置给茶客们围坐试喝的地方很少有茶客在喝茶。时不时有客人进来,大都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都不用试喝,在展示柜直接拿了茶就付钱。王总笑着说:“我们的茶叶很实在,几十年来,都坚持采用传统的加工方式。风味口味都没变过。从来不用试喝。大伙信得过。”客人有些是买了自己喝的,也有买了好多出国送给亲戚朋友的。王总时不时地和一些顾客打招呼,一看就是经常光顾的老客人了。
  店里什么茶叶都有。铁观音、普洱茶、岩茶、花茶……全都明码标价。除了新开发的茶外,厦茶系列都不贵,125g上下包装的。几元到十几元不等。薄利多销是公司的品牌推广策略。更有意思的是,这些包装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换过。从现在年轻人的审美角度去评价,还真有些落伍。
  “不能换啊,换了大家就不认了。比如铁观音包装上的观音头像,老茶客们就认这个‘观音头’,因为那是他们习惯了的口味。”端详着这些老包装,王总一面给我们介绍当年的设计故事,一面叙说着老华侨们对这些包装的坚持。如今在东南亚等一些华侨聚居的地方,老华侨们就只认这些镌刻在他们记忆里、有着深刻纪念意义的老包装。这些老包装上都印着一些很有中国特色的图案,譬如像奥运火炬上用到的元素“祥云”。不难想象,这些设计在半个世纪前的风靡。
  空气里的茶香随着太阳的西下开始慢慢地散去。深呼吸,心里想,周遭的空气应该早已恋上了这浓浓的茶香了,有几十年了吧。
  回到旅馆,前厅的神龛上,除了供奉着水果,入乡随俗,还有茶叶。好奇地瞧了瞧,“海堤”两个字很惹眼。
  
  链接
  闲话厦门小包装茶
  早年顾客买茶。谈论茶事,不注意注册商标,而重视茶店的岩名和茶叶品名。岩名和茶叶品名几乎成为茶店的代称。武夷岩茶重的“幔陀西三印水仙”指的是林奇苑茶庄的茶叶;“小中泡”指的杨文圃茶庄的茶叶。在产地拥有茶山的茶店,就以自己的山岩名称冠于品名之前。如张源美茶行出售的武夷岩茶,称“武夷芦岫岩山正枞三印水仙”。在产地没有山岩的茶店,就以和尚管理的天心岩、三仰峰等冠于品名之前,以示武夷道地正品。
  安溪乌龙茶中较高档次的茶叶则以家乡名山名洞冠于品名之前,如王尧阳茶行茶叶,称“安溪南岩正枞铁观音”。一般中、下档茶多用百里香、千里香、小红袍、玉观音、四季香、一枝春等称之。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厦门茶叶。使用品名有100多个。二三十种规格。解放后,茶叶由国家经营。1958年,厦们茶叶进出口公司开始生产小包装茶,并以AT(AMOY TEA缩写)加上3个不同的阿拉伯数字表示不同品 种、不同规格的货号。小包装茶承继前有的名牌品名,如大红袍、铁罗汉、水仙种、老枞水仙、三印水仙、武夷奇种、名种、留香小种等10多个品种。有锡罐装、铁听装、纸盒装、复合塑料袋装等大小规格的品种四五十种,形成了“海堤”小包装茶系列产品。
  当时的原料茶来自闽北、闽南两产区,依地区和品种区分为特、一、二、三、四级武夷水仙及武夷奇种、闽北水仙、闽北乌龙、铁观音、色种和闽南水仙、香橼等。各家茶店和公司使用的这些品名,不外由上几个茶类加工拼配出来的。
  
  鹭岛茶客:玩茶亦自在
  
  如此美妙的春天不能浪费在屋子里。
  “走,喝茶去!”——这是厦门市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穿过熙熙攘攘的街。穿过匆匆忙忙的人群,到茶馆或是茶庄、乃至是小小的茶店,轻品一杯,香满身心。
  世间人多。性情脾胃亦是千姿百态。鹭岛的人与茶,总有那么多的契合点。喝茶的人多,茶叶的销售自然也多。而今那些为茶而生的茶艺馆、茶庄,在厦门茶玩家们眼中,除了是歇一歇为生活忙碌而充满疲惫的身心外。更多是交结茶友、品茶论道的场所。以至于不会懈怠了那仅为工作奔忙而落在身后的灵魂。
  
  隐秘与开放的平衡——艺馆与茶庄的博弈
  厦门的生活除了慢。还有就是连上海人都羡慕的小资情怀。那是浓缩到骨子里的情趣,也是乐于安生的一种状态。
  鹭岛茶馆甚多。不过沿袭成都、武汉的茶馆风范,到里边打牌者甚多。于是渐变成一种以娱乐包厢贩售式的综合。而真正还在从事于茶艺文化的茶馆屈指可数。
  白鹭洲酒店附属的“乾宫茗茶艺馆”是2005年时开设的茶艺馆,在那打牌的茶馆包厢盛行时代,能很从容地跑出来做茶艺文化表演服务,算是很难得的一个。临水而至的门厅进去,俨然嫡传苏杭一脉的气息,木色而生的装饰掩映在内厅的池水中。琴台紊女遥观相对,闻琴声而赏鱼嬉,初品香茗苦中香。
  我的好友Miss陈是个“终极品赏家”,对所有好的事物都接近狂热的态度。2005年末我们在乾宫茗茶艺馆策划开设并主持了将近半年的“品赏茶会”,每周一聚,认识了很多根生于厦门的茶玩家,而后的日子就由这些职业或是非职业的茶玩家们,带着我行走在鹭岛的大大小小茶庄茶店里。以茶会友,杯盏相对。
  茶庄也好,茶店也罢。厦门人的客套在茶里可以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那些茶庄店家。客与友至,就算是不买茶。仅仅坐会歇息,也会以礼相待、持茶迎接。百年徽商的经营之道中有一项重点就是:为商者。和蔼可亲,平易近人,此乃制胜常理。于是才会有如今常常看到在某个茶庄茶店举行“品茶会”或是“斗茶会”等活动。
  在厦门的茶叶行业中,茶馆与茶庄都会有针对性地对茶叶销售进行设置。不过彼此相关的卖点不一、做法不一罢。重点还是一个:利益取值。
  
  临茶而居的鹭岛茶人
  陈伟荣,1967年生。厦门普洱茶收冀品评界资深玩家。
  他给自己的解释很简单,只是说作为一个闽南人自幼与茶结下的不解之缘。也许就是骨子里天生一股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情的执著。对茶与茶文化,那是衍生而来一辈子抛不去的追求。
  2005年初普洱茶开始在全国乃至全球风行,自幼年时代就将普洱茶深深根植脑海的陈伟荣如至蟠桃园,从此更是一头扎进普洱茶堆里,细品研酌,时不离杯盏。而后结识诸多资深普洱茶人士,更有云南名家周红杰、邹家驹的弟子们常伴论茶,更坚定了其自身对普洱茶工艺最传统的要求,即“传统的好工艺+好原料+好的仓储=好品质”。他说:“无论市场如何炒作。最终只有好品质才能被认可。”
  普洱茶的乐趣在于对生茶收藏的趣味:时间的推移可以改变所有,当然也包括茶。如此一来,到底是人在玩茶,还是茶在玩人?时转物移,或许这才是普洱茶的魅力所在。章立主席设计师,最喜欢的茶是武夷慧苑坑水仙。
  因茶与禅合缘。在2007年初创立茶的品牌,主营岩茶。而我见过他设计的那些装着岩茶的白色手工环保盒,风格极简,打破传统茶叶的包装理念。在他的意象里。厦门是一座佛岛,住久了难免会沾上佛性。不记得是哪次机缘,开始礼佛,开始喝茶。与之同享怯意地在厦门与众多法师一起禅门茶语,品几杯清茶幽香,听几句禅门慧语,心灵得到开示。
  章立独爱武夷岩茶,说自己真正开始爱上茶是上武夷山,在天心永乐禅寺。“与天悦师兄在山顶一起通宵做茶时忙中偷闲望尽山顶满月空,而后泡茶又嗅尽武夷茶兰幽,看天健菩提满心茶自香……很心悦。”
  茶禅缘空故自在,如此矣。
其他文献
赵州柏林禅寺方丈净慧长老秉承“赵州门风”之法脉,在“赵州古佛”的茶钵中“冲泡”出中国禅茶文化“正、清、和、雅”四大精神和“感恩、包容、分享、结缘”四大功能,赋予了“禅茶一味”的全新内涵。  禅的精神在于悟,茶的精神在于雅。悟的反面是迷,雅的反面是俗。由迷到悟是一个长期参悟的过程,由俗到雅也是一个持久修养的过程。禅茶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心性修养形式,其目的就在于通过强化当下之觉照,实现从迷到悟、从俗
期刊
茶席的设置充满了艺术的理念与唯美的情感,也是茶以最好的方式来表达它的美。从本期开始,我们将陆续展示茶人设计的茶席或花道。简单的文字之外,还需要用心细细体会其中的美感与意境。以此共同交流,共同追寻中国最美的茶的艺术。    一枝清竹倚窗台,茶与花心各自香    花材:线菊、竹  茶与器:青瓷壶组、普洱饼茶  设计理念:翠竹斜倚,翘首期盼,借由线菊的金黄色交映成皎洁的月色,营造静谧清幽的品饮空间,好友
期刊
谁也不会想到在号称西南现代的Mall里,会有成都最古老茶馆的缩影。顺兴老茶馆好像是一个天然的静音器,滤掉了市中心一切的嗜杂与浮躁。  在都市光怪陆离的霓虹灯下,你穿过底楼一排排时装店,坐上直达的电梯,在三楼一面高高的砖墙上,老旧的青砖显出沧桑与古朴,嵌于青壁上的九幅巨型浮雕精辟地再现出临江古镇景观、市井院落风貌、老茶馆风俗特定、旧时水井诸像等川西民风民俗和建筑艺术,这些号称西蜀现代的《清明上河图》
期刊
公干国家机关,曾经土、洋插队,任教员、编辑历史:嗜读不成性,作文不得法,饮茶不解味。如此而已。  每在茶楼前徘徊,感觉进或是不进,已是个问题。  闻说茶楼形制,必遵茶性的品格去经营安排,最重是古意,倘能托古到神农氏的年代,就再好不过。因为据说古香古色,是茶的本然属性,且于上古传说,更有着合璧似的默契。但茶楼竟又不能因此就可以古化到野或糙的程度,那是对古意曲解式的作践。故通常所谓古意,乃是既保有古拙
期刊
身体和绿茶的恋爱就是这么自然而然。不过,双方的性格特点可不是一开始就那么了然于心,好想用最快的时间找到最融洽的契合点?那就沏杯绿茶,在四溢的绿茶香气中慢慢往下看,当身体在感受绿茶爱抚的同时,一点一点地挖掘身体爱上绿茶的最佳方式和惊喜吧。    STEP 1    身体的哪些部分最爱绿茶  心血管绿茶中儿茶素能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游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三酸甘油酯之量,同时可以增加高密度脂
期刊
汤鸣皋:1946年生,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艺会副秘书长,宜兴市紫砂行业协会陶艺专会副主任。除紫砂之外,还涉足石雕、木雕等艺术门类。在造型能力、书画篆刻、陶瓷工艺和紫砂文化研究方面具有综合实力。    紫砂大师的“平民本色”    在汤鸣皋的眼里,紫砂泥和人一样,也有性格;一组壶,他做了两年,却还在精心修改雕琢;他的壶,他定位成大众的价格,其平实一如其本人。他喜欢各地
期刊
2006年,成都电视台录制了一档名为《成都印象》的MV。在对外公共频道播出;开场白是很矫情的一句,也很有意思:“成都是一个被水滋润着的城市”。  世居成都的民俗学者焦虎三先生对此有着深刻的见解,“成都的水不同于温州的‘皮泡水’,成都的水是地地道道的‘水泡皮’——茶水。”  成都的茶文化无论是在文化沉淀,还是民众基础上,一直处在相当高的水准。老成都上世纪40年代拥有60多万人口。在这60多万人口当中
期刊
雄之景迈山    景迈古茶园是目前全世界所发现古茶树数量最集中、面积最大、历史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栽培型古茶园。能走进深山,亲自用脚步丈量一下这座古老的大茶山,伸手触摸那些轮回了不知几个世纪的大茶树。对于每一个爱茶人来说,都是一份难得的“茶缘”。  和泰山的雄伟、壮阔相比,景迈山谈不上巍峨,但山上随处可见高大挺拔的大茶树,当这些大茶树连成的一片大茶园展现在你的眼前时,不一般的“雄气”却能让人叹为观止
期刊
窗外的雨不知要什么时候才停,暮霭深沉,已经辨别不出远处山岩的样子。耳边传来古刹的钟声,在绵绵春雨中清幽回荡。  品一口武夷岩茶,这是刚制好的上等乌龙。唇齿留香。屋檐的雨滴轻落在几株剑兰上,得以甘露,吐露出新芽。忽然问我喜欢上这份宁静与淡定。身边坐着几位朋友,他们已在此古刹皈依,跟随大师潜心修学。对于这杯中乌龙茶,我不甚了解。  其中典故大师娓娓道来——  1646年,那是武夷山动荡的年代。清军入闽
期刊
作者简介:刘林风,女,1976年出生,在北京居住和工作多年:1998年毕业于辽宁大学工商管理学院。自由撰稿人,重庆《商界》杂志专栏作者。为《中国新闻周刊》、《航空博客》杂志、《普洱茶》杂志、《电影时空》、《游遍天下》等多家杂志撰写游记及影评。主要书籍作品有:《古镇书——浙江卷》、《古镇书——江苏上海卷》、《江南》、《姓氏书陈——芙蓉古村》、《姓氏书何——郭洞古村》、《姓氏书牵——苍坡古村》,另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