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1-0215-02
海塞说:“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可是,作文教学课堂的现状却与之相悖。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难学,作文更难些。写作不再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作业。这种现状让热爱语文教学的我困惑之余开始创新作文课堂,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探索,激发了作文教学的课堂活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给出题目,稍加提示后,学生落笔去写。学生不是主动的去写自己所想,是被动的去完成,可想而知,写出来的东西或行尸走肉,或记流水帐,或呈八股文之势。所以我觉得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强迫的心态,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一、让阅读教学为写作奠基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有机体。但是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大部分同学了解很多学过的写作方法,可是真正能够在自己写作时运用其中的人却少之又少,甚或部分同学的作文如同流水账,没有生活的滋味。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阅读教学的作用,将其与写作教学隔离开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在讲解课文时,我总会让学生捕捉文章优美的语言,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我就会安排片段写作,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把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在欣赏完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认真回忆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也采用镜头组接的方式来写生活中的爱。在讲读完《第一次真好》之后,我和学生共同回忆了他们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并让其选取印象深刻,感悟最深的第一次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教学完《端午的鸭蛋》之后,我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传统节日用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抒发自己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与难忘之情。虽然孩子们的文字很生涩,但是那一个个细节却传递着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一句句抒情和议论却在品味着生活中的酸与甜。所以我总是让他们在课堂上去读自己的作品,并及时的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就这样在以读促写的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把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自己的作品多了一点名家的味道。
二、让周记演讲为写作助力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写作更是如此。只有来自生活的材料才能具有真情实感,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及时记录生活的点滴,我每周都要布置他们写一篇周记。有时我会给他们写作范围,比如军训期间我会给他们布置“坚持”、“团结”等话题,让他们的周记上升到感悟生活的层次。在清明节期间,我会给他们布置关于“思念”、“文化”等话题,让他们用诗词入文的方式去传承节日文化。母亲节期间,我会给她们布置“感恩”、“母爱”等话题,让孩子们能从细节中感悟母爱,感恩生活。当然,多数时候,我是不给她们命题的,让他们去选取一周中最精彩、最难忘、感悟最深的画面或者现象进行写作。周记交上后,我会即时的批阅,并进行评选,评出优秀周记,让学生在班级展读,或者两个班级互相展读。展读时,我会要求,读的同学绘声绘色,听的同学细致认真。评议时要简洁凝练,抓住要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种由写到读,由读便赏的训练形式,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我的课堂的一大亮点。开学初,我会让学习部长将全体同学进行演讲排序,演讲同学会据此预先准备。有时我会限定演讲的内容,比如:热点新闻类、追星类、自然类等,有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材。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会精益求精,在背记材料时也会及其认真,并挖掘材料的内涵。这就变相的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材料,概述材料。当然在学生进行演讲后,其它同学对其进行点评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点评的过程中,同学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感悟。这样就能够让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另外,学生表述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写作起到助推的作用。
三、让美语佳作为写作添彩
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针对本阶段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积累少的特点,我常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诱发其创作热情。吕叔湘老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是让我们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好理解和立意的训练题目,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巧妙借鉴,激发其潜在的创作热情。所以我每次在布置难些的作文题目后总会给他们做一套例文导引的小卷,并在引导分析后,附上满分佳作抑或名家之作,效果显著。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学生在分析鉴赏后马上找到了相关素材:从东篱赏菊的陶渊明到直挂云帆的李白;从勤学善思的宋濂到豁达乐观的苏轼;从与命运抗争的保尔到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孩子们文思泉涌,博古通今,写出了一篇篇佳作。当然,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我每周还会组織妙语连珠竞赛,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美言美语,学生在背记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即兴仿写,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引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让修改讲评为写作加瓦
作文讲评课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催化剂,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节作文课的总结,又是开启下一节作文课的钥匙,所以我特别重视作文讲评课。我在上作文讲评课时总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选材相同效果不同的作文作对比,分析原因,让学生意识到细节描写的妙处;我也会将立意不同的文章做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立意深刻对于提升作文内涵的重要性;我还会将结构上合理和结构安排不合理的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清晰的框架结构对于提高作文出镜率的优势......在对比讲解的过程中,我也会以抽签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评改热情,让他们在互动评改中认识到拟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这五大板块缺一不可成美文。也会让他们在作文时有的放矢,取精去糟,提升作文的质量。
五、让课内美文为写作杨帆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我们总让学生寻找素材,积累素材,其实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一直在寻找远水而忽略了近泉。所以在教学《再塑生命》、《贝壳》、《蝉》等文章时,我引导学生把他们当作关于生命话题的材料来运用;在教学古诗词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诗词入文的方法将所学诗词归类进行合理运用。
海塞说:“没有什么比沉浸在创作的欢乐与激情中挥笔疾书更美,更令人心醉的事了。”可是,作文教学课堂的现状却与之相悖。大多数学生认为语文难学,作文更难些。写作不再是为了抒发情感,而是为了应付考试,应付作业。这种现状让热爱语文教学的我困惑之余开始创新作文课堂,在十几年的作文教学过程中,我不断的探索,激发了作文教学的课堂活力。
传统的作文教学无非是老师给出题目,稍加提示后,学生落笔去写。学生不是主动的去写自己所想,是被动的去完成,可想而知,写出来的东西或行尸走肉,或记流水帐,或呈八股文之势。所以我觉得要想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改变学生被强迫的心态,要调动他们的写作热情。
一、让阅读教学为写作奠基
阅读与写作是相辅相成、互为促进的有机体。但是我们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却发现大部分同学了解很多学过的写作方法,可是真正能够在自己写作时运用其中的人却少之又少,甚或部分同学的作文如同流水账,没有生活的滋味。根本原因就是我们在教学中忽略了阅读教学的作用,将其与写作教学隔离开来。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在讲解课文时,我总会让学生捕捉文章优美的语言,总结文章的写作手法,品味作者的思想情感。然后我就会安排片段写作,以读促写,引导学生有目的地把掌握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作文当中。在欣赏完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后,我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取材,认真回忆和父母相处的点点滴滴,也采用镜头组接的方式来写生活中的爱。在讲读完《第一次真好》之后,我和学生共同回忆了他们人生旅途中的第一次,并让其选取印象深刻,感悟最深的第一次进行写作,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在教学完《端午的鸭蛋》之后,我鼓励学生选取自己最难忘的一个传统节日用细节描写详略得当的抒发自己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与难忘之情。虽然孩子们的文字很生涩,但是那一个个细节却传递着生活中的真善美,那一句句抒情和议论却在品味着生活中的酸与甜。所以我总是让他们在课堂上去读自己的作品,并及时的对他们进行表扬鼓励。就这样在以读促写的理念的影响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地把在阅读教学中学过的写作方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让自己的作品多了一点名家的味道。
二、让周记演讲为写作助力
古语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写作更是如此。只有来自生活的材料才能具有真情实感,所以为了让孩子们及时记录生活的点滴,我每周都要布置他们写一篇周记。有时我会给他们写作范围,比如军训期间我会给他们布置“坚持”、“团结”等话题,让他们的周记上升到感悟生活的层次。在清明节期间,我会给他们布置关于“思念”、“文化”等话题,让他们用诗词入文的方式去传承节日文化。母亲节期间,我会给她们布置“感恩”、“母爱”等话题,让孩子们能从细节中感悟母爱,感恩生活。当然,多数时候,我是不给她们命题的,让他们去选取一周中最精彩、最难忘、感悟最深的画面或者现象进行写作。周记交上后,我会即时的批阅,并进行评选,评出优秀周记,让学生在班级展读,或者两个班级互相展读。展读时,我会要求,读的同学绘声绘色,听的同学细致认真。评议时要简洁凝练,抓住要点,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听读能力,又增强了学生表情达意的能力。这种由写到读,由读便赏的训练形式,充分激活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课前三分钟演讲是我的课堂的一大亮点。开学初,我会让学习部长将全体同学进行演讲排序,演讲同学会据此预先准备。有时我会限定演讲的内容,比如:热点新闻类、追星类、自然类等,有时学生可以自由选材。学生在选择材料的过程中会精益求精,在背记材料时也会及其认真,并挖掘材料的内涵。这就变相的引导学生学会积累材料,概述材料。当然在学生进行演讲后,其它同学对其进行点评的过程也是必不可少的,在点评的过程中,同学们会从自己的角度对材料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出感悟。这样就能够让大家取长补短,互相借鉴。另外,学生表述能力的提高也会对写作起到助推的作用。
三、让美语佳作为写作添彩
作文教学的终极目的无非是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针对本阶段学生阅历浅、知识面窄、积累少的特点,我常采用抛砖引玉的方式,诱发其创作热情。吕叔湘老先生曾说:“学生作文有一种相当普遍的毛病,内容空洞。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在命题之后,给学生一点启发,或者让学生们大家谈谈。有些题目还可以告诉学生怎样去自己搜集材料。”这就是让我们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针对不好理解和立意的训练题目,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巧妙借鉴,激发其潜在的创作热情。所以我每次在布置难些的作文题目后总会给他们做一套例文导引的小卷,并在引导分析后,附上满分佳作抑或名家之作,效果显著。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篇戈壁滩,而我们一生的事业就是让那里开满鲜花。学生在分析鉴赏后马上找到了相关素材:从东篱赏菊的陶渊明到直挂云帆的李白;从勤学善思的宋濂到豁达乐观的苏轼;从与命运抗争的保尔到扼住命运喉咙的贝多芬......孩子们文思泉涌,博古通今,写出了一篇篇佳作。当然,为了丰富学生的语言,我每周还会组織妙语连珠竞赛,让学生积累名言警句、美言美语,学生在背记的过程中不断的积累,即兴仿写,既激发了写作兴趣,又引发了他们的创作热情!
四、让修改讲评为写作加瓦
作文讲评课是激发学生写作热情的催化剂,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对上节作文课的总结,又是开启下一节作文课的钥匙,所以我特别重视作文讲评课。我在上作文讲评课时总是运用对比的方法,将选材相同效果不同的作文作对比,分析原因,让学生意识到细节描写的妙处;我也会将立意不同的文章做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立意深刻对于提升作文内涵的重要性;我还会将结构上合理和结构安排不合理的文章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清晰的框架结构对于提高作文出镜率的优势......在对比讲解的过程中,我也会以抽签的形式让每个学生参与其中,激发他们的评改热情,让他们在互动评改中认识到拟题、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这五大板块缺一不可成美文。也会让他们在作文时有的放矢,取精去糟,提升作文的质量。
五、让课内美文为写作杨帆
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我们总让学生寻找素材,积累素材,其实教材中的课文就是最好的写作素材,只是我们一直在寻找远水而忽略了近泉。所以在教学《再塑生命》、《贝壳》、《蝉》等文章时,我引导学生把他们当作关于生命话题的材料来运用;在教学古诗词时,我引导学生采用诗词入文的方法将所学诗词归类进行合理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