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中的“言意之辩”

来源 :牡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jia0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言意”理论是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问题在中古时期就被提出,随后形成了全面系统的理论体系。之后,后世提出的“言意”理论在全面性、理论性上没有形成超越。它最初是从思辨的角度来阐述言意关系,而后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言不尽意论被引入文论中,一直到唐宋这一论题依然流行,成为古代文论批评的最重要审美原则之一。
  首先是言不尽意论。《庄子·天道》曾说:“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庄子的本意是要“通乎道,合乎德,退仁义,摒礼乐”,意在蔑视儒家经典,但他阐明了言不尽意的道理。郭象(西晋)注:“唯无而已,何精粗之有哉!夫言意者有也,而所言所意者无也,故求之于言意之表,而入乎无言无意之域,而后至焉。”物之粗者可以言论,物之精者虽不可言论而可以意致,但这还在“有形”的范围之内,至于超越无形的道,自然也就在言意之外。
  魏晋时期,言不尽意论十分流行。《周易》中认识到“言不尽意”的道理,故采取变通的方法,借助于“立象”“设卦”已尽意、尽“情伪”;而荀粲则将庄子“精”与“粗”、“有形”与“无形”的思想运用其中,进一步提出了“意外”“象外”和“系表”之说。他认为意内、象内、系内可言之,而意外、象外、系表的东西则“蕴而不出”,心或知之而不可尽言之,甚至根本就无从言之。这就把“言不尽意”的道理讲得更深入,也更玄妙了。“意内”之物本来就难以尽言,而“意外”之物自然也就无从言之。所以,“意外”之说已经超出言意之辩的范围。但从总体上来看,言不尽意论并不否认言辞达意的功能,它只是指出了言辞和意念之间的差距,认识到言辞并不能把意念完全表达出来这样一个特殊规律。
  得意忘言论最早见于《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王弼在《周易略例·明象》里也同样是以老庄解易的方法,进一步论述了得意忘言的论点。其文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首先必须肯定,王弼对于“得意忘象”“得象忘言”的论述是建立在“言不尽意”基础之上的。王弼同其他玄学家一样,认为“道”是“无名”“无形”的,因而是不可名言的。王弼认为包含着无限的“道”“玄”等,是不能以有限事物的名称去指谓它的。若强言之、强名之,则失其常而离去真。这就是王弼的“言不尽意”论。
  言尽意论的倡导者是西晋的欧阳建。他认为,“名”与“物”、“言”与“理”之间的关系,是“名逐物而迁,言因理而变”,是不可区分为二的,既没有不可言尽的“理”,也没有不可尽理的“言”,所以说是“言无不尽”。这就是欧阳建的“言尽意论”。欧阳建“言尽意论”的“意”,包括“物”与“理”两个方面,“物”属于客观物质的范畴,而“理”则是指“鉴识”“情志”,即属于主观意识的范畴,欧阳建把二者混为一谈,显然是没有道理的。更为重要的是,欧阳健并没有真正理解荀粲、王弼所说不可言尽的“意”是无形、无名的,包含了无限可能性的‘道’,这些是不可以用有限而固定的“名”“言”去加以指谓和把握的。因此,就对日常事物的表达来说,就那些本体的“意”的表述来说,欧阳建的观点是难以成立的。
  哲学“言—象—言”对中国古代文论言意理论有着深刻的影响。它表现了中国古代文论对于言与意之间关系的矛盾。文学上的言意理论力图超越“言”“意”之间的隔阂,从而实现双方的统一。
  陆机的“文不逮意”力图捋顺文学创作中言与意的关系,其《文赋》中已经有了相当深刻的见识。陆机在自叙作《文赋》的意图时说:“恒患意不称物,文不逮意,盖非知之难,能之难也。”“文不逮意”实际上正是玄学中“言不尽意”论在文学创作和文学观念中的反映。陆机并没有停留在指出或承认“言不尽意”的事实,而是对如何以有限的言来传达无线的美作了积极的探索。他说:“体有万殊,物无一量。纷纭挥霍,形难为状。辞程才以效伎,意司契而为匠。”要真实地描写千变万化的事物情状的确太难了,未能再现一切的真实,但至少艺术家还是应该向“穷形而尽相”的方面去努力。
  对于以有限的言来传达无线的艺术美,陆机并没有丧失信心。完全真实地再现当然是不可能的,但是通过语言的艺术再现,创造出无限的美,并非没有可能,所以说“期穷形而尽相”。除此之外,陆机还提出语言表“意”在于独创性,在前人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刘勰的“言授于意”明确提出了“思—意—言”的理论模式。不仅如此,他还研究了两者之间的联系,将其理论化。刘勰在《文心雕龙》中多处阐述到言不尽意的论题。刘勰明确提出了“思表纤旨,文外曲致”的困难性,而这便是言与意的不一致性所导致的“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在这样的困境下,刘勰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是以意授于思,言授于意;密则无际,疏则千里。”文章的内容表达的是作者的思想,而语言又是受内容支配的,如果三者结合的密切就会天衣无缝,否则就会远隔千里。那么,如何将“情”“言”“意”结合呢?刘勰在《文心雕龙·隐秀》提到:“以文之英蕤,有秀有隐。隐也者,文外之重旨者也;秀也者,篇中之独拔者也。隐以复意为工,秀以卓绝为巧”。这里的“隐”就是指言外之意;所谓“秀”就是指作品中突出的句子。“隐”以内容丰富为工巧,“秀”以卓越独到为精妙。也就是说,刘勰担心的“至于思表纖旨,文外曲致,言所不追”的这种文不达意的问题,是可以通过含蓄的手法解决的。
  到了宋代,受到中晚唐以来诗学理论批评思潮的影响,诗坛上普遍强调要意在言外。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苏轼、黄庭坚、姜夔等一大批诗论家都以“意在言外“为诗歌审美表现,这在两宋诗坛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其中,欧阳修的《六一诗话》具有开创性的作用,为后代文学理论提供了创新性的体裁。
  无论是中古时期还是近古时期,诗学批评家都十分关注言意理论。古代言意理论的生成源于哲学上的言意之辩,随后进入魏晋南北朝这个自觉解放的时期,文人们开始认识到文的不同,真正意义上的言意文论开始形成。它对于文艺理论,特别是诗歌创作和诗学理论具有深刻影响。
其他文献
望思想的彼岸,可见绚丽的晚霞。/渡口空寂无人,我在岸边徘徊。/我是一个渴望过河的渡客,/不知艄公在哪里,只知太阳何时落山。//当落日将晚霞收进自己的口袋,我过河又干什么呢?/如果有人摆我渡过这条其实不宽的河流(它在我们的观念中,却是又深又宽),/我追得上晚霞的脚步吗?//渡船的船头朝着彼岸,/它却被绳索栓在河的这端。/小河两岸已经飘起缕缕炊烟,/谁知赶路的我还在这里望河兴叹!//  ——庞铁坚《渡
期刊
元稹《伤悼诗》的情感表达是由“伤悼死亡”发展到“思考死亡”,这种“自悼”现象的出现是由于社会动荡、诗人生活困厄以及对死亡的困惑。  一、元稹《伤悼诗》中的“死亡之思”  本文所研究的元稹的伤悼诗,是指《元氏长庆集》卷九所包含之诗,“悼亡诗满旧屏风”,元稹创作了众多情真意切的悼亡诗来纪念原配妻子韦丛。这些诗句中盈溢着对妻子的思念、愧疚与赞美之情,但是读者通过细读会发现,其中不少诗句除了丧妻之痛,更充
期刊
老舍经典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通过对一个底层人力车夫形象变化的塑造,描绘旧中国底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挣扎,控诉北洋军阀割据的老北京,统治阶级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无情盘剥。通过对祥子及其简单的人物关系网的人物形象细节刻录,小说展现出一个活灵活现的动荡时代。  一、人物生活历史背景  20世纪20年代末期,中国正经历新旧军阀权力割据战争,北京作为北洋军阀争斗的中心地带,小农经济、轻工业难以维持,农民纷纷破产
期刊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印第安文学中的重要作家,也是印第安文艺复兴第二次浪潮中的重要作家。《爱药》是她的成名作和代表作,为作者赢得了很多奖项,也是第一部被翻译成中文的当代美国印第安长篇小说。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分析《爱药》,主要从叙事内容、叙事视角、叙事语言以及叙事时间四个方面进行解读。  路易斯·厄德里克是美国当代创作最盛、得奖最多而且声望最高的印第安女作家之一。她的创作涉及小说、诗歌、儿童文学
期刊
潘镜丞导演的《快枪手》(2010)可以说是一部被遮蔽的作品,在豆瓣上评分的人数寥寥无几,知网上也没有关于这部电影的相关研究。文艺评论是一种审美评论,但在当今审美消费主义的趋势下,一部分文艺评论拒绝表现思想和社会责任,缺少应有的反思和批判,批评日益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  影片《快枪手》以抗日战争时期张学良实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为历史背景,快枪手马林因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对张学良感到十分不满而回到靠
期刊
《生命册》塑造了一位从乡到城的知识分子形象,他的小名叫“丢”。在他一步步融入城市的过程中,他丢掉了乡下人的身份,丢掉了爱情,丢掉了作为知识分子的尊严和道德,最后丢掉了对家乡的归属。作者通过这个形象来表达自己对于城乡关系的思考,探求从乡到城的那一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继《羊的门》《城的灯》之后,李佩甫在2012年出版了他的“平原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生命册》。在《生命册》描写的众多人物中,李佩甫重
期刊
陈子龙不仅是明清交替时期一位不屈的抗清勇士,而且在当时的文坛上颇有名望。他的诗歌创作大都面对现实有感而发,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陈子龙的诗歌表达了对国家、民族命运的热诚关注,回荡着爱国主义的主旋律,体现出诗人的高尚人格。  明清之际,是一个历史大动荡、社会大变动的时期,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这一时期的诗歌多侧面地展示了明清易代之际的社会历史,集中体现了特定时代的群体情感,是明代诗坛上写实尚真、忧时托志
期刊
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1989)是20世纪奥地利现当代文学中比较特立独行的一位作家,他在德语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伯恩哈德于1975年开始陆续发表五部自传体小说。作品描述了他童年及青少年的生活,重点书写了他的家庭生活印象,字里行间充满了创伤和病痛的早年经历。他也曾提及他的童年及少年的经历对他的人生和作品创作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已有研读者开始在他的自传体小说作品中
期刊
意识流手法跳脱出传统外部形象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写作方式,通过对内心世界的自由联想式的展现,使文本内容不再单是“作家本人的想法”,而是更加直接地指向“人物的观念、感受和思索”。与普鲁斯特、乔伊斯、伍尔夫等意识流小说代表作家不同的是,福克纳除了展现出人物的“精神混乱”以外,更是着力于将美国南方社会的现实状况暴露在文本之中,以此达到“救赎”的目的。  “意识流”是指“人的意识活动持续流动的性质”。“意识
期刊
周作人作为中国现代散文最早的开拓者之一,其作品中有不少可以称为经典之作。在他的散文中,虽然被冲淡闲适所覆盖,但人们仍然可以体会到苦与乐交织的情感,这也是周作人成为大家的原因之一。读周作人的散文,人们需要慢慢读,细细品,才能真正体会到“淡”与“苦”的感情色彩。  一、周作人散文中“淡”的形成  每每提到周作人的散文,首先想到的总是冲淡平和,仿佛微微泛着波纹的湖面,给人以闲适之感,但细读之余又能体会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