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重在“读”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TAL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各个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可见读的重要性。
  我们一般把一篇课文的教学分为感知、领悟和表达三个阶段,而这三个阶段对应的“读”是不一样的。感知阶段主要通过自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领悟阶段通过教师引导的精读来实现学生对课文的感悟,表达阶段则通过诵读来实现学生对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熏陶。
  这三个阶段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其中,自读感知是熟悉课文的阶段,精读领悟是知识获得的关键阶段,诵读表达是整合和深化课文内容并加以内化的阶段,三者缺一不可。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对三个阶段都应当予以重视,不可只重视精读领悟阶段教学的引领,而忽视自读感知阶段学生的自我感知和诵读表达阶段学生语感的培养和情感的表达。
  
  一、给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使学生在自读中感知
  晋代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曾说:“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由此可见,读书能够自悟自得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我们读书其实就是要有所悟,这样才能有所习得。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自读自悟。
  然而,教师受成人思维的影响,总觉得学生还小,不会感悟出什么,与其让学生自己读,不如自己多讲,于是学生的阅读时间被剥夺了。很多教师在课前不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时,也往往只是要求学生在三五分钟内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就开始对文章进行精细的讲解,包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等。由于学生课前没有预习,课上阅读课文的时间又那么短,所以,即使教师讲得再精再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也不会真切,思考也不会深刻,感受也不会强烈。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要用自己对文本的分析来取代学生的自读感知,要切实把阅读、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
  《爱如茉莉》是一篇清新淡雅又情意浓浓的散文。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我并不急于对课文进行分层次讲解,而是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认真阅读课文。粗略一读,文章“平淡无奇”的语言似乎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但是当学生细细品味的时候,便会不自觉地沉浸在茉莉花散发的“缕缕幽香”中。在学生的自读阶段,我特别强调要关注人物的“行为”和“语言”细节,学生从这些细节中能够感知到父母之间的爱。
  
  二、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使学生在精读中领悟
  阅读的目的是提高语文素养,因此,阅读仅仅停留在自读、自悟、自得的层面上是不够的,还要对文本进行细致剖析,领悟其中的真谛。
  还是以《爱如茉莉》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处发出一句感叹:“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这看似随意的一笔,其实意蕴丰富,细细推敲,就能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其中,“哦”是个多音字,有三个读音(ó、ò、é),每个读音表达的意思和感情不同:哦(ó)叹词,表示惊讶,有“原来如此”的意思;哦(ò)叹词,表示逐渐醒悟;哦(é)动词,“吟咏”的意思。联系上文,不难体会出在这句话中“哦”应读“ò”,这个“哦”字写出了作者在亲见父母亲互相关心、体贴的细微举动后,才逐渐领会真爱“就像茉莉吧”的真谛。此外,两个“爱如茉莉”是无意义的重复吗?当然不是,我认为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一是体现语言的回环之美,表示作者的感情发展;二是表示强调,突出所重复的内容;三是点明文章中心,突出文章主旨。在这层层剖析下,学生深刻领悟到了作者的感情,内化了作者的表达方法。
  
  三、为学生提供诵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诵读中表达
  俗话说,熟能生巧。文章读得熟了,学生就会把文章的语言、感情内化为自己的东西,好像文章出自自己之手似的。其实,阅读的真正内涵,是读者与文章作者心与心之间的交流、沟通,是不同生命相互融合和重建的过程。学生在教师对课文进行分析、讲解的基础上获得的感悟很难有深切体验和情感共鸣。只有反复诵读,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由作者转移给读者。因此,教师的任务不是对课文进行条分缕析,而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尤其是阅读的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多诵读的机会,使学生通过有感情的朗读,将无声的文字化为有声的语言,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文本里自由翱翔。这样才能读出味道,读出深层含义,感悟真谛,达到“情来自于心,出自于口”的境界。
  以《秋天》这首诗歌为例,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感受,确定朗读的声调、语调和情感,把朗读权完全下放给学生,让他们真正成为朗读的主人。学生反复地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直到熟读成诵,在诵读中品味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并逐渐深入到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强烈的共鸣。
  总之,多阅读不仅有利于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还有利于学生深入领会文章内容和作者的情感,掌握遣词造句的要领,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不断创造阅读的机会,使学生在读中感知、领悟,在读中培养语感、抒发感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责编陈剑平)
其他文献
《父亲的压岁钱》主要讲了父亲三次赠“我”压岁钱的情景。文章语言朴实,却令人回味无穷。同样的文本,因为不同的解读和设计,呈现了别样的精彩。
培养学生的语言智慧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也是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的价值追求。引导学生品读,让学生在品读的过程中对语言文字进行慢慢的“悟”、细细的“研”,是
语文教学是一种内潜性很强的观念性活动,学生接受文本绝不是一个被动的印入过程。提倡“心根语文”的特级教师刘云生说:“千重要,万重要,吃透教材最重要。这个法,那个法,不懂教材没得法。”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作为语文教师,只有“读懂什么,才能教什么”,因此,要追求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首先要紧扣文本,吃透教材。那么,如何才能“吃透”教材呢?  一、抓住文眼,突出体裁特点  《语
《语文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语文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教师教育理念逐步转变,教学方法不断完善,教研意识不断深化。在改革中一些好的做法和经验需要我们去总结、提倡,也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去探讨。下面,笔者就语文教学中应反思的几个“不等式”,谈一些体会与认识。  一、启发引导不等于单纯提问  小学语文课的启发引导,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一定思维价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写作要写自己要说的话,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作文教学要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我们的作文教学要让学生展示生命的原生态,鼓励学生大胆地写,有个性地写,写出生命的真实。习作教学应还生命以本色,将学生置于个体现实的生命事件中进行体悟、创造,追求习作过程与生命活动过程的和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指在课堂中不机械地按照原先确定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会发动、会预设、会调整,一个充满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必然会有一次次美丽的“动态生成”。  一、动态备课,还
何谓“语文”?从字面上理解,“语”为说话,“文”为写作,说话与写作构成语文,由此可见说话的重要性。重视口语训练,不但能促进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提高他们的听话和说话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写作能力的提高。对处在启蒙阶段的低年级学生来说,说话训练显得尤为重要。  口语交际训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能说,大胆地说,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二是会说,能够以句为主,使儿童自由的、随意的口语向准确的、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倾吐能否合于法度,显然与吸收有密切的联系。”可事实上,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却是“花开两枝,各显一处” 。很多时候,阅读教学只为 “理解” 服务,教师的立足点往往是学生是否理解课文内容。而对于学生是否学会运用课文中的好词好句、写作方法等,教师并没有深入探究。作文教学中,只重视引导学生调动其情感积淀,而忽视启发学生运用在阅读课上已积累的语言储备。课文是例子,例子意
听了不少课,常常也在思考,现今的语文课该怎样上才能上出品位,上出好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我就从以下几点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引领要有“度”  新课标中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但在课堂教学中,“平等对话”并不是一种容易把握的情形,如在《哲学家的最后一课》教学中,有位教师是这样和学生展开对话的:  师:这位哲学家给他的学生们上的最后一课是什么内容?(生答:去旷野里除草) 
可以说,新课程的改革是围绕“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一理念展开的。那么,什么样的课堂才能充满活力、智慧和情趣,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通过学习相关教育教学著作和优秀教师的教学方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我认为,课堂教学可以运用如下方法去进行尝试。  一、角色模拟,深入文本  角色模拟,在这里定义为在语文教学中,摒弃主体之我,把自己虚拟于某客观人物而从事该人物相应的活动。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