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居民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历史街区更新初探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Da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就历史街区更新中物质环境改善与居民心理失落两者间矛盾,提出应从居民的行为心理需求出发,以人为本,实现人性化更新改造。在此思路下,本文解析归纳居民的四大心理需求分别为安全感、私密性、舒适性及社会交往,以此四大需求为目标提出了具体的更新措施。
  关键词:心理需求 ,历史街区, 更新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historical block in the renewal material environment better and psychological between residents lost contradictions, and proposes that the behavior of the residents of the psychological demand, it is with the person this, implements humanized renewal transformation. In this thought, this paper sums up the four residents analytical psychological needs were safe and privacy, comfort and social intercourse, to four big demand for the goal put forward concrete measures of the update.
  Keywords: psychological needs, the historical block, updated
  
  
  中图分类号:B82-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历史街区是文物古迹比较集中或能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街区,具有重要的美学、历史和社会价值。它不仅是城市传统风貌的展示区和社会文脉发展的延续地,更是人们聚居生活的场所。几百年甚至上千年前,古人依据中国传统营建思想选址建屋于此,在特定的地域文化、社会经济等条件的影响下,经过若干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空间结构、生活结构,以及逐渐催生了稳定的社会结构,并更深层次地衍生出内敛、恬淡的中国传统街区生活哲学。漫步于历史街区中,宁静古朴的老街环境,和睦友好的邻里关系,丰富多样的街区生活,感受着它与现代都市中巨大、冷漠所不同的美好与珍贵。然而,近日笔者重游故地,发现改造后的历史街区虽然在物质环境方面得到了较大改善,但居民却在心里感到有些失落。
  历史街区更新中居民心理需求的忽视
  目前,我国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工作主要集中于对传统风貌的保护和街区经济的复兴,甚少从使用者的行为心理角度对街区环境进行考虑。随着历史街区改造的进行及旅游的快速发展,大规模外来人口及产业的进入,给街区传统空间的环境心理品质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笔者在对重庆磁器口、广州上下九、上海新天地和田子坊等几个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街区的实地考察中,发现居民对街区改造后的居住环境感到不甚满意。磁器口街区中71%的居民反映街区太吵,“三更半夜还有人在打麻将,觉都睡不好。”田子坊的老居民王先生说经常受到游客的骚扰,平时都尽量关好门窗,少出门。以前街坊们喝茶聊天、孩子们玩耍的场所逐渐被游客所占据,门前也因人来人往的陌生人群而不再成为人们休息纳凉的地方。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将历史街区的主要空间主体—居民的心理需求作为街区更新的重要因素,旨在倡导更新过程中更多地考虑使用者对环境的心理感受因素,如此才能建造出适宜人使用、受人欢迎的空间环境。
  历史街区居民心理需求解析
  英国规划师W·Alonso曾提出:规划师犹如一个翻译,他的职责,就在于把公众的需要“翻译”成物质的环境。因此,为了建造让使用者满意的好的环境,我们有必要先了解居民的需求有哪些?
  需求是个体由于缺乏某种生理或心理因素而产生内心紧张,从而形成与周围环境之间的某种不平衡状态,在一个人的内心深处常常表现为对某种物质或精神要素的不足之感或求足之感。关于人的需求的理论研究有著名的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他将人的基本需要分为六个层级,从低级需要到高级需要排成梯级:1)生理的需要2)安全的需要3)归属和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6)认知与审美的需要。在人的发展中,只有当低级的需要得到适当的满足,但不一定要完全的满足时,较高一级的需要才会出现,表现为波浪式演进的性质。不同的人及同一个人的不同阶段,其需求是不一样的。人的需求受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社会地位等多样因素影响。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满足了基本的吃、住、行生理需求以后,人们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心理需求。因此,本文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社会经济特征及历史街区居民的构成特征,解析居民多样的心理需求。
  经过实践调查,发现历史街区普遍存在着老龄化、低收入、居住时间长的共同特征。老年人由于生理上的老化与病变,行为意识与动作不协调,可控制的环境范围变小,因而其安全防范方面的关注较高。另外,老年人由于逐渐脱离主流社会,信息闭塞,生活变得单调,会经常感到失落和精神空虚。交往是人们进行社会生活的方式,对于老年人来说,这是他们寻求精神安慰的寄托。因此,老年人对安全感及社会交往的需求突出。居住时间与街区的社会结构及居民对街区的情感有着很大的关系,长时间的居住有利于形成亲切的邻里交往,并建立对街区的深厚感情。历史街区大多是居住上十年的老居民,他们普遍对街区的传统及邻里交往关注较多。另外,国家住宅工程中心于2007年对全国7个健康住宅示范工程和其他住区进行居民心理环境健康影响实态调查。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收入、职业等居民都对居住环境的安全感、私密性和舒适性有较高要求。尤其是现在,我国人权得到逐步尊重,在空间环境中保障良好的私密性尤为重要。综合以上分析,本文将历史街区居民的心理需求归纳为:安全感、私密性、舒适性和社会交往。
  以居民心理需求为导向的历史街区更新策略
  功能的合理布局
  ① 适度集中与分散布局,提高街区舒适性
  在进行功能组织时,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将可以相互共生促进的功能在空间中展开,并形成不同层次的吸引物分布均衡。同一层次的内容相对集中,整体上体现出明确的风格,从而使旅游者的体验明确,居民的生活和谐。在市场经济中,同一类型业态有着产业集聚的要求,不同类型业态间因相互影响有产业分散的要求。根据同一类型业态适度聚集,不同类型业态适当分散的原则,打造不同主题和特色的功能板块,合理引导人流的分布与流动,避免人流在街区局部区域过度拥挤及交叉干扰。重庆市鱼洞历史街区保护规划基于街区自身资源特征及外部经济支撑,打造了特色餐饮、观光体验、休闲娱乐等六大功能板块。
  ② 与空间领域层次的统一布局,保障街区安全感与私密性
  功能结构失衡带来的商业过度化及功能布局混杂,造成对当地居民私密性的侵犯,给居民的生活带来压力。在历史街区更新中,功能组织应抓住空间领域层次的特点,在不同领域层次的空间布置不同的功能,策划不同的参与性活动,实现功能结构与空间领域层次的统一,从而延续良好的街区空间领域层次,保障街区安全感和私密性。街道作为街区居民公共生活的场所及历史文化的主要空间载体,它集中展现了传统市井风情和历史文化内涵。结合街道开放性、公共性、文化性的空间特点,将其定位为与文化旅游密切相关的服务功能区,设置与游客服务相关的餐饮、购物、娱乐等业态。巷是连接街与院(或户)的狭窄线性空间,是邻里交往的主要场所及居民私密生活的延伸区域,它体现了街区宁静、安逸的生活氛围。结合巷道半公共性的空间特点,将其定位为传统居住生活形态保护及展现的区域,应以传统居住为主,配置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的服务设施,如杂货店、美发店、棋牌室等。
  空间领域的优化
  空间领域是空间结构内在精神的体现,表征的是在一个具有等级划分的空间结构中,不同等级空间的占有者或使用者范围的大小,即空间公共性的强弱。空间领域层次通过良好的空间过渡,降低陌生人对半私密空间的可达性,从空间纵深上规避侵害,同时逐级引导人们参与交往活动,积极利用外部空间,形成人们对空间的责任感和认同感。
  ① 空间领域层次的整合,改善街区社会交往
  应基于街区整体空间结构,确定系统的领域等级层次,即公共空间—半公共空间—半私密空间—私密空间的层层过渡,避免出现公共空间与私密空间直接相连的情况。我国历史街区大都具有等级明确的多层次空间领域结构,体现为从街区外围进入街区内住宅,经历从街(公共空间)—巷(半公共空间)—院(半私密空間)的空间序列。然而,一些街区由于内部无序更新建设行为或外部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导致街区完整性被割裂,原有空间结构被破坏,某些中间过渡领域层次(半公共/半私密)缺失。在街区的更新中,应通过建筑的改造或界面的处理等方式对空间进行再划分,以补充这些中间过渡层次,完善街区空间领域等级层次。
  ② 不同空间领域的清晰过渡,强化街区私密性
  处理好各领域空间之间的过渡,是建立合理的街区空间领域层次的另一要点。在历史街区中,主要通过路径方向的改变、空间尺度的变化及标志形象的心理暗示来实现领域层次的良好过度,同时建构了街区独特的空间识别体系。例如在上海田子坊历史街区中,街区入口处的弄门、支弄入口处的石库门,分别是城市道路和总弄、总弄和支弄等各层次领域空间过渡的边界。
  结语
  “生活法则为道,建筑为器”—空间环境的发展走向应以人们的行为心理需求为依据,以此来确立空间内容、空间形态等。规划设计的人本主义思想,以体现“对人的关怀”为宗旨,期望人们在空间中通过各种行为活动获得亲切、舒适、轻松、愉悦、尊严、平等、安全、自由、有活力、有意味的心理感受和体验等。历史街区归根结底是为使用者提供各种行为活动的空间,丧失人类活动的空间是无生命的。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以PDF形式查看。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方案要点;分析了施工工艺流程;提出了工程实例。  【关键词】替换;支撑;内插型钢  【 abstract 】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d the main points plan; Analyzed the construction procedure; Put forward the engineering example.  【 key wor
期刊
摘要 :本文是作者近几年的工作经验总结的,主要的论述了电力设备安装工程中安全管理及其重要性  关键词:电力设备 ;安装工程 ;安全管理 ;隱患  Abstract: this article is the author of the work experience in recent years, the main discusses the power equipment installatio
期刊
摘要:我国道路桥梁工程的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过程,在施工过程中管理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因此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文章就近年来我国道路桥梁的施工管理作出探索研究,希望对我国的道路桥梁建设事业有所裨益。  关键词:路桥施工;安全、质量;成本  Abstract: China road and bridge project construction is related to the soci
期刊
摘要:岩土工程勘察经过多年的发展,勘察技术与措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主要对象因土层不同,在接受工程勘察任务时必须明确项目的主要目标是什么,需要解决什么样的技术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和可能遇到的问题,充分论证和分析,最后提出合理可行的经济和技术上的解决方案。本文针对岩土工程勘察的技术和措施进行分析与探讨,找出岩土工程勘察中的技术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  关键词:岩土工程;
期刊
摘要: 本文首先介绍水泥搅拌桩及加固机理,分析水泥搅拌施工工艺与方法,详细介绍搅拌桩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措施及水泥搅拌桩质量检测。  关键词: 公路工程; 水泥搅拌桩; 质量控制;检测  Abstract: this paper first introduces cement mixing pile and strengthening mechanism, analysis of cement m
期刊
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多年从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经验,主要针对建筑工程施工时面临的几个管理问题进行了分析,从而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   关键词: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管理要点;控制措施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with many years engaged in building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
期刊
摘 要:光是一种人类眼睛可见的电磁波,是自然界所有生物得以生长、进化的繁衍之本。人类感官收到外部世界的总信息中,至少90%以上通过眼睛,环境设计中光与色的设计问题,不仅涉及物体本身的色彩与质感,在许多情境的烘托中,光的运用和感染力远远超过文字语汇的作用。当把光与环境设计联系起来的时候,就需要上升到光文化,光环境和光艺术的角度进行研究。本论文从公共空间设计的角度出发,阐述了设计师在光文化设计中需要注
期刊
关键词:队伍建设 班风 思想教育阵地作用  摘要:班干部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好的班干部队伍能够成为班主任管理好班级的核心力量,因此班干部的队伍建设成为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灵魂。与此同时抓好每一个学生的思想教育,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是一个优秀集体保持活力的源泉。  关键词:班干部 , 班主任 ,教学  Abstract: the class cadre in the class
期刊
摘要 :城市绿地生态网络是由廊道和斑块组成的网络结构体系,其中城市生态廊道是城市绿地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在总结城市绿色廊道的作用、分类及其在城市生态规划中应用发展的前提下,探讨如何有效的利用绿色廊道网络优化发展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建设。  关键词:城镇化;绿地系统;生态廊道;规划发展  Abstract: urban green land ecological network is by the
期刊
【摘要】在路桥工程建设中,预应力技术以其具有良好的抗裂能力、高抗渗性以及具有高刚度、高强度等特点而得以广泛的运用,在现代路桥工程建设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我国的路桥工程的使用期限以及承载力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预应力技术, 路桥施工, 应用  【 abstract 】 in bridge construction, with its good prestressed technique t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