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目的不同于普通学校,它在于通过学校教学,培养残疾儿童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要达到这个目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关键所在,近年来,各地聋校纷纷开始试行职业教育。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毕业生还是存在“三多一少”现象,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让学生真正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自食其力,这是摆在每位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职业教育现状分析发展思考
  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目的不同于其它普通学校,这是每个特殊教育工作者都知道的,它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学校教学,培养残疾儿童独立生活、适应社会的能力,尽可能使他们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要达到这个目的,发展职业教育是关键所在,也正是意识到了这一点,近年来,各地聋校纷纷开始试行职业教育,教会残疾儿童掌握一、二门职业技术。但是,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凡是和一些长期从事聋教育工作的老师谈起聋校毕业生回家以后的情况,都会有这么一个体会:在学校里很乖的孩子到了社会上就会“变”,很容易就走上了歧途,毕业生有“三多一少”现象,即:犯罪的多、偷窃的多,在社会上游荡的多,从事某一项正当职业的少。怎样才能减少这种现象的产生,让学生真正的热爱生活,热爱劳动,自食其力,这是摆在每位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前聋校职业教育现状分析:
  (一)职业教育目标的构成要素缺乏统一规划,不能得到有序发展
  聋校职业教育目标的构成要素相当复杂,主要包括:思想道德要素,现代职业劳动技术要素,普通文化知识要素,体质体能要素和审美要素等等。它们是相辅相承、缺一不可的,并且共同构成了聋校职业教育目标,需有序发展。而目前从聋童自身的情况及当地聋童数量等实际情况出发,当前各地聋校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遍实行寄宿制。聋童从7、8岁进校读书后,基本上脱离家庭教育,他们集体食宿在校,不象一般健全儿童食宿在家,每天可在父母的指导下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所以学生的职业教育主要还是在学校中进行,因此应把职业教育提高到和文化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征对不同程度的职业教育内容进行规划。但在现实中,学校的职技教育却仅仅局限于几个职教教师来进行,得不到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更不要说渗透到每个年龄段和每个学生身上。
  (二)聋校职技教育的课程设置与专业设备相对落后,造成供需错位
  1、课程设置未成体系,造成供需错位
  1)课程设置滞后,不能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结构相协调。由于起步较晚、专业设置比较繁杂,加上聋生自身情况的特殊性和缺乏人力、物力对已毕业聋生就业作相应的动态跟踪调查与分析等原因,课程设置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不能及时适应职业教育的潜在需求、不能与当地产业、行业、人才结构相协调。理发、手动缝纫等几项上个世纪80年代的职业技术教育课程还占居在主要位置上,并且一层不变的使用着老教材,这样既无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造成供需错位。
  2)课程设置单一化、全日制化、非培训化,难以满足企业和个人需求。不仅城市发达行业需要的职业教育项目发展受到限制,而且一些小型企业需要的短学制、职业培训、半工半读模式的职业教育也相当缺乏。
  2、专业设备落后,造成供需错位
  1)教材:与课程设置相伴随的是教材问题,这是更为突出的一个问题,由于国家只编写过一次义务教育阶段的聋校教材,内容含量不仅少,而且存在着严重的滞后性,高中阶段和职业教育阶段更是空白,这使得聋校职业教育没有一套完善的教材体系,大多数是由任课教师到书店选取普校教材找一些内容以教一些是一些,缺少系统性、完整性和衔接性。这不仅是对我前面说到的目标要素的完成的一块巨大的绊脚石,也使得学校教育无法跟上实际,造成供需错们。
  2)师资:
  职业技术教育师资专业化程度很低,由于聋校是全日制小学,里面的老师主要来源于普通师范院校和师范类大专院校,缺乏专业技能型教师,很多的技能课如果开设的话只能由文化课老师兼认,长期以来重语文、重数学的思想及考核制度,使得老师自身也缺少动力去研究、去学习技能知识。
  缺乏职业教育管理团队:职技教育要发展,就要有专人去关心这件事,就需要一个认真负责的管理团队,去感知、去研究、去分析聋孩子毕业后的动向,及时了解社会需求与学校专业教师的需求,对学校职业教育作相应的调整与改进。因为它有很强的连续性、时效性和可变性,中间又会涉及到很多部门,所以应有一个专门的管理团队在工作时去协调、去思考、去操作;但现在聋校普遍没有单独设立职教部门,多数是依附在教学处、政教处下,使得职教管理不能得到足够的重视,工作不能得到充分的开展,成绩不能得到应有的肯定。
  教学基地:聋校由于生源少,流动性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地发展教学基地确实存着着投入大,收益小等一系列问题。
  二、当前聋校职业教育的发展思考:
  大家知道,聋校职业教育,不同于普通中学和一般职业学校的职业教育,这是因其学生的特殊性决定的。健全学生可以通过正常的途径广泛地接触社会,从而学到职业技能,获得职业信息。而学生由于语言交流方面存在严重障碍,难以了解外界的职业信息,不易学到技能。这就决定了在聋校开展职业教育的特殊性、必要性和艰巨性。我们作为聋校职业教育工作者,应借鉴国内外职业教育和国内外聋校职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审时度势,抓住机遇,坚持改革。
  (一)重视目标构成要素,确保目标的有机发展、可持续发展
  刚才说到:思想道德要素、现代职业劳动技术要素、普通文化知识要素、体质体能要素和审美要素等这些要素共同构成了聋校职业教育目标,它们的关系是:思想道德要素及其教育处于灵魂地位,现代职业劳动技术要素是职业教育目标的核心,普通文化知识要素是基础条件,体质体能要素和审美要素既是基础也是内容。所以,聋校职业教育应根据学生的心理、生理和入学年龄的特点,合理安排各要素,贯穿于整个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之中,教育学生要树立大职业教育思想,把职业教育提高到和文化课教学同等重要的地位,进行整体规划,形成一套完整的职业教育体系。聋校职业教育内容按照职业程度高低,可以划分为生活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这几块,在我看来,这几块内容可以分别渗透入各个年级段进行,比如说:一至四年级为第一阶段主要是生活教育,五至九年级为第二阶段主要进行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职高一年级到职高三年级为第三阶段主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接下去,我就这一想法谈谈我的一些思考:   第一阶段:生活教育
  生活教育:广义的生活教育是一个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为残疾人准备成人生活的教育。残疾人首先是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生存,其次才是作为一个劳动者,从事某种职业劳动,既为社会创造财富,又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经济来源。我这里的生活教育主要指涉及成人日常生活自理、家庭生活和社区生活等方面的内容,它们在残疾人就业中具有辅助作用。指导学生进行自我服务的劳动教育,培养学生今后从业所必须具备的品质素养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克服学生中出现的劳动观念淡薄,轻视劳动的不良倾向,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在思想上和知识技能上为他们将来参加工作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积极引导、潜移默化。
  例1:
  一老教师来到实训工场和我聊天时,说起:(以下是聊天记录)
  “学生怎么穿这么脏的工作服,为什么没让他们去洗洗?”
  “昨天才让他们带回去洗过,只是洗完的衣服和没洗的时候差不多”
  “如果我不提醒,他们连洗一下都没想过呢”
  她苦笑着说:“现在的孩子真是一届不如一届了”
  这段对话看似简单,但却有很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深省,比如说:为什么洗完的衣服还是那么脏,是不是不知道如何洗,为什么衣服脏了没有主动去洗,而是要由老师提醒,为什么老教师会觉得低年级的孩子连盘子都不会洗……说明对孩子的生活教育不够,一是实际操作能力不够,二是对学生生活意识的培养不够。到了高段连衣服都洗不干净,不能不说是低段生活教育的缺失,老教师说估计低段的孩子让他们去洗碗也不知道怎么洗呢说明已经对学校的生活教育产生担忧,的确,现在学校都使用统一的餐盘,学生吃完饭后只需把餐盘一扔,就万事大吉,洗盘子等事都是由食堂阿姨负责的,如果学校能根据实际情况,每天安排不同的孩子参与其中去,让他们体会、学会这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岂不更好?
  例2:
  走近我们的校园,第一感觉就是非常干净,即使是到了低段班中,也不会觉得打扫得不干净,这是因为根据学校安排从一年级开始每个孩子都会参与到打扫教室的劳动中去,但如果问及孩子,为什么要打扫卫生,能说清的并不多,很多告诉你的答案可能会是“要扣分”、“班主任老师会批评”之类的答案,值日干部一不检查,他们就不会主动去打扫;这种情况的生活教育就缺失了应有的意思,问题就在于各位责任老师缺乏了对学生在这方面相应的引导,如果在学生打扫完卫生后,老师能带领着孩子们感受他们的劳动成果,当学生看到自己的劳动成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到精神上的满足。让他们感受到经过他们的打扫,宿舍变清洁整齐了,周围的环境变优美舒适了,每个人的心情都变得舒畅了,以后学生看到哪里有脏东西,就会产生要将它清扫干净的心理。这时,劳动就成为他们的一种内在的、自觉的需要。这种精神上的满足会推动他们进一步喜爱劳动,热爱工作,会逐渐养成爱劳动、主动劳动的习惯。
  所以说第一阶段的生活教育其实非常的重要,而它的侧重点在于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思想观念。
  第二阶段:劳动和劳动技术教育
  劳动教育主要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对儿童进行劳动技能的训练,其目的在于为残疾儿童提供活动(作业)和日常生活的技能,也为以后的就业和成人生活奠定必要的基础。研究劳动技能时,要从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职业性格三个方面进行考察,确定在未来教育中具有基础作用的要素,从课程和活动两个角度来分析和提炼这些要素,并通过劳动技术课程和相关课程加强对这些要素的训练,为以后的职业训练奠定基础。
  五、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有相当强的动手能力,尤其是在聋校,由于孩子入学年龄都相对偏大, 五、六年级的学生也有一定的主见,并能进行相应的职业思考了,这时应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和职业定向,训练,以培养、发展、巩固他们对某项职业的兴趣爱好。通过劳动实践,掌握劳动基础知识,培养劳动技能,逐步引导聋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择业观,构建健全的人格,学校可开设职业技能课,教师根据平时对学生的观察了解以及他们在学习的各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对某种职业的兴趣和爱好,各人的长处和短处,以及学生家长的要求,毕业回家后的出路等诸方面,帮助学生挑选合适自己的职业技能课(社团课)。这就要求学校开设的职业技能课必须要多样化。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开设多种专业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专业科目。也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的改变增设和更换抓也科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当然,这中间有很大的比重还是在于教师的引导与教育,而不是纯粹的为劳动而劳动,这样的话,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和劳动兴趣。
  第三阶段:职业技术教育
  高中段的学生,他们身体发育接近成熟,能从事比较繁重的体力劳动,并开始广泛接触社会,参与一定的社会活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兴趣爱好。此时,无论是从生理上还是从心理上来讲,都是进行有系统、有目的的职业教育的最佳时间。此阶段可以利用相对较长的时间,对学生所选的职业进行有系统、有计划、大强度的培训,临近毕业时达到能独立操作的水平。
  (二)探索适应经济社会需求的多样性的职业技术教育途径
  聋校职业技术教育要得到发展,首先必须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面向社会,面向市场。使培养目标具有多样性、适应性。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和言语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从事生产劳动的范围。所以,在选择技术项目上除了考虑市场需要外,还应考虑选择比较安全、不用听力、不损害视力、不须言语传递的项目。如:烹饪、面点、计算机描稿、丝网花、美术工艺品等内容,这些项目不但照顾了聋生的生理特点,而且还照顾了他们的知识特点,发挥了他们模仿力、动手灵便的特长,在职业教育的培养中,还应注意将专业定向培养与学生个性特点相结合,以便更好地发挥其特长,学好、学精。这就要求我们做到:1、专业设置要多样化。专业设置是发展职业教育的奠基工作,好的专业项目和课程设置是搞好学校职业教育成败的关键。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的教育,是生活教育,是供给人生需要的教育,不是作假的教育。人生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 这就需要我们在课程设置时符合聋生的实际特点,满足聋生的生活、生存、发展需要,照顾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学校可根据社会需求选择开设多种专业科目,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及兴趣爱好选择符合自己需要的专业科目。也可根据不同时期的社会需求的改变增设和更换抓也科目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   2、课程设置的多样化。现在许多高校都实行了学生专业综合化,就是一个学生可以学这个专业,也可以同时学其他的专业知识。聋校职业教育应该借鉴这一方式。可以把有一定联系的专业同时学。如美容美甲及化妆,美术和计算机等专业。这样就解决了耳聋学生专业课程面窄,难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实际问题。
  3、教学过程要多样化。合理使用现代化电教设备充分发挥耳聋学生视觉特长,利用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既使耳聋学生掌握了新的职业教育动向,又使聋校职业教育的课堂教育得以延伸。
  (三)组织专业培训,培养职业技术教育的骨干力量,提高教师的教育素质。
  加强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教师是实施职业技术教育的基础。由于职业教育就是使学生学到从事某项职业的技术,这就要求从事这项教育的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有比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工艺技巧;既有课堂教学经验又有职业教学经验。刚才说到虽然聋校师资助比较弱,虽然这些老师几乎都是半路出家的,但每个老师总会有些特长和爱好,如果政府或者学校可以根据这些对他们的专业发展作些规范,为他们的专业发展铺平道路的话,也是可行的,因为毕竟聋校老师还是有一定的特殊性存在,他们要懂手语,要与学生沟通,所以最好的做法还是根据本校每个教师的不同特长,发展它们的专业技能。
  1、培养“双师型”教师:
  学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学习中等职业专业学校的师训策略,创造机会提供教师实习与进修的机会,针对不同老师的不同特点,组织教师进行专业学习,使教师提高认识,成为“双师型”人才,针对对那些实践知识丰富,但缺少理论支撑的老技师,应适当加强他们理论知识的学习,使他们的教学更加的科学化、系统化;对那些刚从师范院校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教师,应积极鼓励他们去学习社会上当前热门的、适合聋生就业的职业技术,然后再从事这项职业的教学工作,以不断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2、提高职教教师地位:
  应注意提高职教教师的社会地位,做到和其他文化课教师一视同仁,绝不能贬低他们,充分调动他们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积极性,提高职业教育水平。
  (四)以市场为导向,改变办学模式,加强校本教材开发。
  校本教材的研究,是聋校职业教育的主渠道,现阶段各聋校在用的教材是1996年出版的,十几年无改变,也没改变的迹象。而且在技术教育这一块上是空白,普通中等学校的课本又不适合,时代在进步,学生在改变,生活在现代化社会中的聋哑学生也要跟上潮流,感受时代脉搏接受更多的知识校本课程的开展已成为学校层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新的生长点。校本课程的开展将为不同地区的学校和不同情况的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时空,可使各校根据本地区、本学校的实际,以充分的灵活性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以显著的特色体现各校的办学宗旨和方向,以其选择性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不同需求,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要,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教材的定位对聋生教育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学校应重视校本教材的开发和研究。
  当然,还有很多外因是聋校职业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比如说:聋校一般学生数量较少,开展职业教育成本较高。聋生的培养经费本身就高于普通学生,而且聋生家庭因为早期看病等原因,家境普遍一般。因此,学校在职业教育的设备维护和更新上成本很高;比如说:职业教育目前最关键的是和市场的联动与接轨,而我们的师资力量总是处于滞后状态,这将是聋校职业教育的制肘所在;比如说:聋校职业教育未纳入中职教育序列,目前完全依靠学校个体投入,困难重重;比如说,特殊教育属于基础教育职能部门分管,而特殊教育中的职业教育并没有细化到职业教育职能部门管理体系中,这在某种程度上造成管理不畅。
  但我相信,只要我们用心解决好内部发展矛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些外因终会迎刃而解。
其他文献
【摘要】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占用的课时最多,耗费精力最大,而且其效果如何将直接关系到整个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衡量阅读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尺度就是学生的阅读能力,因而语文教育界都非常强调阅读能力的培养。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说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如何尽快地使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果呢?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习惯  下面谈谈我个人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一
《语文课程标准》第四学段(7—9年级)阅读第11条这样阐述:“诵读古代诗词及文言文,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应用中,提高自己的品味和审美情趣。”可见,古诗文教学中朗读的重要行=性,如何把握好古诗文的朗读,成了古诗文教学中的重点。当今,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古诗文的权重在语文课本中越来越大,作为教者和学者,必须过好古诗文这一关,也势在必行。  但,就今天我们的古诗文教学,不尽人意的地方也多。古诗
期刊
【摘要】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内化的吸收;作文是运用,是外化的表达。教师要理顺读写的关系,只有实现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以读为本,读写结合,让学生从阅读中汲取营养,不断获得,不断积累,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读写的训练,将训练真正落实到实处,构建有效课堂。  【关键词】和谐氛围学法引路以读促写拓展读写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
【摘要】通过具体课例,分析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阐述民主、平等、合作的课程理念,从四个方面提出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的教学策略,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提高语文阅读教学实效。  【关键词】自主参与教学实效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在教学中的具体体现。当前的语文阅读教学,仍有部分教师没有确立好受教育者(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意识,对受教育者的主体作
课堂教学都是我们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向课堂要效率是每一科教师、每一个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教学目的。课堂教学效率是衡量课堂教学实效的一个重要指标,一个完整、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必定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用尽量少的时间与精力,让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学习效益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一直关注并执着追求的目标,笔者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作了以下几点的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吃透新课程理
期刊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名不副实,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机会,学生的阅读实践严重缺失。目前,阅读教学的要义就在于教师应科学有效地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和组织学生的课内阅读实践,将阅读真正落到实处。  【关键词】阅读阅读主体阅读实践文本主体性阅读流程  “阅读是语文之根,阅读是学习之母,阅读是教育之本。”①可见,阅读在语文学习中有多么重要。学生只有自主阅读,才会自然而然地、独立自主
期刊
语文教学也是情感教育。这个说法并不新鲜,可惜我们的很多老师忽略了它,把语文课上成了纯粹的知识课、语言课、说理课,而置学生的情感教育于不顾,看着语文教材上一篇篇形质兼美的文章,我们怎忍心荒芜了学生的心田?老师是架起学生和教材的桥梁,如何触动学生的感情,走进学生的感情世界,从而实现语文学科的情感教育意义呢?我有以下几点粗略的体会。  一、 捕捉感情的切入点  人的感情世界是最为丰富的,只有人能淋漓尽致
期刊
【摘要】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最让师生们头疼的难题,更是摆在我们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重点指出目前作文教学困难的原因,并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作文教学模式的创新、学生阅读与写作能力的培养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切实提高小学生的作文水平,达到新课标对写作教学水平的要求。  【关键词】小学作文教学困难原因对策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中之重,
【摘要】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小学生常常感到:无从下笔、无话可说。为解决这个问提,我们从观察入手,做如以下探讨。我认为首先要培养学生观察的兴趣,让他们从平常的生活观察起,做生活的有心人,积累写作素材;其次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使他们能按顺序选材,抓住特点展开联想,生动作结合起来,让观察与写作服务。  【关键词】观察兴趣积累联想激励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学生最感头痛的是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写,无从下笔"。
【摘要】课外阅读量不大,面不广,效率不高,积累太少,文学素养差,这些因素已经影响我们学子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直接反应在教育评价上就是语文成绩不理想。要改变这种现状,就必须给学生们“补钙”,加强课外阅读指导,提高课外阅读效率,不失为一种明智的做法。  【关键词】课外阅读书籍阅读方法激励机制  数字时代,网络时代,智能时代,学生的掌握的信息量越来越大了,文化积淀却越来越少,文学感受力越来越差,深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