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教学理念,调整教学方式

来源 :江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TM2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初中《大纲版英语》是人教社与英国朗文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合作,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大纲(试用修订本)》编写的《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级中学教科书》(Junior English for China,以下简称旧教材)于2000年出版使用,经过师生几年的使用,颇受广大师生的喜爱,功不可没。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教材的内容和要求滞后。因此,国家教育部在2001年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 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新目标英语》 (Go for it简称新教材)就是依据新课标,由人教社在2003年与美国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合作编写的, 于2003年9月在全国实验区使用。新教材图文并茂、内容新颖、编排科学。该教材除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和传授语言知识外,还注重了对学生文化意识、情感态度以及学习策略等方面的培养。笔者根据近两次全市的新目标英语教材培训内容,结合自己对教材的教学体会,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对这两种教材的认识。
  
  二、理念的更新
  
  1.整体目标理念
  新目标英语课程将课程目标设定为九个级别,并以学生“能够做某事”具体描述各级别的要求;标准二级为六年级结束时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五级为九年级结束时的基本要求;八级为高中毕业时的基本要求。而旧教材就没能体现这种渐进过程和具体要求。
  2. 以人为本理念
  新教材在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方面较旧教材明显。新教材在目标的设定 、教学过程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3.体验参与理念
  新教材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4. 过程评价理念
  建立能激励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发展的评价体系是新教材的特点。该评价体系由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构成。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终结性评价应着重检测学生综合语言技能和语言应用能力。
  5. 学用拓展理念
  新教材力求合理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内容健康且丰富的课程资源;要求师生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报、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三、方式的调整
  
  1. 角色的调整
  新教材要求我们变英语教师(teacher)为英语教育工作者(educator),做一个教育教学上的组织者(organizer)、设计者(designer)和指导者(instructor),变以教师为中心(teacher-centered)为以学生为中心(student-centered)和以 活动为中心,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
  2. 教法和学法的调整
  新教材提倡任务型教学途径(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在课堂上以学生能用英语做某事为要求,教师尽量设计一些任务,让学生当堂完成,可以是个人独立或小组合作等形式。笔者认为,任务型教学途径和交际法教学途径有些类似。
  在学生方面,新教材要求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学习策略、学习习惯,要求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每个单元有pairwork、groupwork生生互动。
  在新教材探究式的合作学习中,学生会获得一种平等的交谈权利,他们互相交流、互相尊重,既充满了温情和友爱,又体现了互动与竞赛。在小组活动中,大家合作学习,学习就变得更加轻松愉快,更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
  3.结合实际的调整
  在新教材教学中,教师可以打乱教材顺序,从学生的实际能力和语言能力出发,结合教学实际来调整教学,站在这点上,任何教学调整都是有价值的。
  4.评价手段的调整
  传统教学评价就是单一考试,只重成绩,重视对学生单纯的语言知识结构的考查,忽视了人文性。而新课标下的新教材改变了这种评价方式,注重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进步的评价,使学生明确了学习过程中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并及时反思、调整,更加自主地学习,不断进步。方式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形式多元,有自主评价、师生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学生成长档案评价。
  随着时代的发展,课程改革、理念更新、教法创新、手段调整是必然的,但继承也是必不可少的,因为“万变不离其宗”。教师在英语教育教学中一定要遵循教学规律,根据国情,把握教情,分析学情,科学、有效地调动学生进行学习。教师自身的教育教学观念、业务能力也要与时俱进。
  新旧教材中语法是死的,不会变的,只是呈现形式不同。话题是新的,因而具时代性。
  无论教材、教法等如何改变,在中国这个以汉语为母语的语言环境下,应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培养学生语言能力,发展学生语言素养。在课堂上应重视语言知识的有效输入、语言技能的有效培养,方能进行课堂的写说任务。◆(作者单位:江西省新余市职业教育中心)
  □责任编辑:廖淑芳
其他文献
一、复习导入    1.回忆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介绍凡卡。  3.自由读文中信的内容。看看凡卡告诉了爷爷一些什么事,哪件事最能体现他的悲惨命运,让人感受最深。    二、体验凡卡生活之“惨”    1.指导朗读第八段。  A.学习挨打的句子。  ①画出凡卡挨打的动词。抓住动词进行朗读。  ②摸拟动作,感受凡卡的痛,再读。  ③联系实际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有加,与凡卡对比,再读。  B.学习挨饿
期刊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这首脍炙人口的短诗既刻画了春雨的轻灵,更暗喻了独特的人文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无言的滋润,它净化着人们的心灵,启迪着以“人文教育”为主体思想的音乐课程。  音乐课程是一种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它把学生音乐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整合发展作为总目标。这里所说的人文精神是指一种对于人的关注的思想,一种追求人生真谛的理性态度,即在淡化知识、技能的同时,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要求学生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学生缩短“写作”和“表达”的距离,让学生真正做到“轻松写作”“自然写作”,甚至是“原生态写作”呢?  在教学中,我尝试着利用班级博客这个网络平台,通过发表、留言、回复、评论等方式交流,让学生张扬的个性、原生态的生活、多元的生命感悟尽情展示出来,从而减轻或消除学生写作的压
期刊
改变僵化的作业模式,变枷锁为钥匙,化负担为快乐。采取动手做、动嘴讲、动脑想等形式,把死记硬背演绎成兴趣盎然的快乐活动,变索然无味的科学课作业为学生的自主行动。    一、动手做——在亲历中体验快乐    “做中学”,可以使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获得有意义的直接经验,使学生在作业与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其主要做法是:种、养、制、画等。  1.“种”作业,“养”作业。种植和
期刊
开课年级:小学三年级  教材:湖南文艺出版社  形式:多媒体课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新疆是个好地方》,从旋律、音色等角度,去感受新疆的美,从而更了解新疆。  2.能用欢快、喜悦、风趣的声音演唱歌曲《库尔班大叔喜洋洋》,并能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重点:能用欢快、喜悦、风趣的声音演唱《库尔班大叔喜洋洋》。  教学难点:创编舞蹈和用打击乐器伴奏。  教学课时:一课时  课前准备:CAI课件
期刊
教学实践已表明,无数成功的教学、一切深受学生欢迎的课,无不体现了一个“美”字,幼小的心灵需要美的滋润,儿童的智慧活动需要美的激活,教学的高效能需要美的推动,教学重难点更要以“美”为突破口。    一、选择美的教学手段    教学手段实际是一种媒介,通过它再现并强化传递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要使教学手段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就得让学生能看得到、听得见、摸得着,因为美总是通过人的视觉、听觉、触觉具体感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教学建议”中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真情实感。”为此,我校积极倡导并大胆实践的“心灵环保,个性作文”教学改革,就更加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心灵环保,个性作文”指的是在作文教学全过程中,从积累材料、命题、选材、构思到表达,无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珍视并尊重学生
期刊
知识如大海,学习似行舟。在数学学习中,总有一小部分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困难,难以达到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他们犹如一只只搁在学海沙滩上的小舟。如何转化初中数学后进生,提高其数学教学成绩,启动学海搁浅之舟,笔者谈几点个人的体会和看法。    一、倾注满腔爱心,掀起泛舟之波浪    我们在课堂教学时,要非常注意关怀、尊重、爱护后进生,保护后进生的自尊心。优先考虑引导后进生参与教学活动,使学生感觉到教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指出,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能力。语文教学主要是通过“听、读、说、写”四种途径进行的。学生读了课文回答教师的提问,听了别人的发言阐述自己的见解,要通过“说”。教师能从学生的话中了解其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的程度,以便更好地指导读。通过说话训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读能力。  课堂教学贯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方针,其中的训练,师生间、学生间信息的交流,最
期刊
数学学习与学生思维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数学学习要以学生一定的思维发展水平为前提。反过来,数学学习又能大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尤其是学习方式的选择,对促进学生数学思维方式及数学思维品质的发展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笔者曾经做过一次对比实验,以求从中感悟学习方式对学生思维发展的促进作用。    一、对比实验课    实验对象是笔者一直任教的两个班,初二(1)班40人,初二(2)班42人。两班属基础水平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