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教学:语文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fan_cu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在中学语文课堂上要注重朗读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参与课文学习,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教学的好坏对于课堂教学效益能否提高有着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 中学语文 朗读教学 兴趣
  
  古人读书注重朗读,强调读书须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当前,初中语文教学任务重,课时紧,且以书面形式进行考试,因而朗读往往被忽略。实际上,采用朗读的教学方法是大有裨益的。
  初中语文教学最忌讳的就是老师自编自演,大唱“独角戏”,否则单调乏味,教学效果不明显。那么,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呢?教无定法,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在语文教学中一直坚持着朗读与教学相结合的原则。把无声的语言变为有声的语言,读出文章字里行间的韵味,准确地再现书面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若正确朗读,则学生不仅能提高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语感,而且能养成正确的语言习惯,促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
  初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培养语感、增强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作用,会使学生对语言文字有灵敏的感觉,并在此基础上悟出文中所阐述的内涵。
  朗读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理解性朗读,旨在熟悉作品内容,分清句读,流畅自然,朗朗上口;一种是欣赏性朗读,旨在再现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形象,读时声情并茂,传神入境。
  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一直注重朗读教学,并努力使朗读大众化、兴趣化、竞争化,以此带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主动性。
  如教学《春》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朗读全篇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然后重点朗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最后请每个同学朗读自己最拿手的段落,在班内开展小小朗读比赛。
  学生个个积极,人人参与,课堂气氛浓厚热烈。通过朗读,文中那优美的文字、绚丽的画面、昂然的春意深深留在孩子们的心里。学生在朗读中感受到了竞争的动力,在竞争中体验出了朗读的乐趣,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任何一篇文学作品,作者都倾注了特定的感情,这种感情借助文字流进读者心田,使读者或爱或憎,或喜或悲。而朗读又恰恰把文字变成有声语言,或舒缓平和或抑扬顿挫,或欣喜热烈或凄清哀碗,使作者的情感表现得更为强烈。
  又如在学习欣赏课外诗歌臧克家的《有的人》时,我注意到:让学生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是讲课的重点,而突破这个重点的关键是朗读。因此在我介绍了作品的写作背景后,就指导学生反复地、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作者对统治阶级的鄙弃、痛恨,体会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敬仰、崇敬。在大声的朗读中,学生逐渐把自己的朗读和作者的感情融合在一起,时而痛斥、时而赞美。之后,我又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进行分角色朗读,让诗歌的对比更突出,情感表达更充分。
  朗读的过程,不仅是欣赏和接受的过程,是思考和领悟的过程。我们在理解欣赏作者的写作意图、思想感情、表现手法等的同时,能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初中学生涉世未深,不谙世事,生活的天地较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写作材料的来源,写出的作文大多枯燥乏味,立意浅显,更重要的是缺少真情实感。而朗读能把生动的画面、耐人寻味的意境、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重现在脑海,激起感情上的共鸣,潜移默化地提高观察生活、思考人生、表现愿望的能力。经过一个时期的朗读训练,学生接触到大量优美精炼的语言,丰富了词汇,不仅使语句通顺,而且渐渐达到优美流畅。另外,通过熟悉文章的篇章结构,也能模仿其结构技巧,使得习作的写法不断有所创新,写作水平大有长进。
  同时,朗读还可以培养学生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品。如《背影》是一篇叙事兼抒情的散文,每次朗读都能深深打动学生。于是,在写作前我首先用低沉而又缓慢的语调为学生范读课文,读到最后看父亲来信一段,我的眼睛湿润了。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接着,我非常动情地讲述了六十多岁的老父亲顶风冒雪徒步十六里到学校为我送棉衣的情景,更进一步地感染了学生。然后,我让学生齐读课文,以“泪光中再现父亲的背影”结束。最后因势利导布置作文《我的爸爸(妈妈、姐姐……)》,结果大多数学生均能写得辞情并茂。其中,题目为《我的妈妈》的习作充满了浓浓的母女真情。我让小作者为同学朗读,她几乎是流着泪为大家读完,在场的人都被感染了。这样,读读、写写、改改,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真实的东西,才是最美的”。
  朗读也是提高鉴赏能力的重要途径,特别是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更离不开朗读。诗歌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学生能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爱美的情操。
  当然,为了使朗读的收效更大,还应指导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首先要读准字音;其次要读得有感情,进入角色,找准感情的共鸣点;最后要读思结合,边读边思,深入体会,汲取精华,为己所用。
  朗读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是语文课堂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在语文教学中,我们要真正重视朗读,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促进语文知识的深入学习。
其他文献
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仍是一个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给养猪业带来的损失不可低估;新近发现的各种毒力岛(PAI)使得大肠杆菌的致病力更具复杂性。ETT2(E. coli type three secret
本文主要分析在公共交通系统建设的过程中提高其智能化程度,以此来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公共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能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的生活和更优的服务质量,真
泱泱中华,朗朗乾坤。五千年来的文化沉积,思想的发展、延续,成就了永恒的东方文明大国,世界注目的礼仪之邦。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这个伟大的国度也曾经历过割肉切肤的痛苦,而医治痛苦的良药,则是坚韧无比、永不消失的中华传统文化。她一代代地交融于龙的传人的灵魂之中,成为维系中华文明,推动中华发展的伟大动力。  一、正确认识传统文化中的传统美德  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伦理道德。中国是礼仪之邦,历来注重礼仪。奴
当代艺术常常在中国具有强烈的前卫意味,常指对传统或正统美术机构、系统和形式进行挑战的各种艺术实验。栗宪庭曾经对艺术的当代性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说。广义说:任何一个时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交通运输行业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交通运输经济管理与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区域间的沟通和联系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基于此,本文
在世界教育的改革风浪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已经成为当今教学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辅助,可以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上进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创新意识和科学精神的培养有事半功倍之效。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创造性地运用了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优化了教与学的效果。  一、丰富语文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  我国古代大教
炼油厂在进行生产的时候,会产生很多的低压瓦斯气体,基本上无法进行二次的回收利用.本文依据炼油厂低压瓦斯气体的整体组成,还有低压瓦斯的实际来源做全面性的分析,并总结回
摘 要: 在语文教学中,将音乐与文字结合,可以起到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的作用,对营造课堂氛围、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增进学生对文本的深入理解、促进学生的写作等都有着良好的催化作用。因此,当语文与音乐携手同行,语文课堂定会呈现出一番全新的天地。  关键词: 文乐 营造氛围 唤醒情感 深化理解 引导写作    自古以来,音乐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唐代的王维、宋代的柳永、清代的曹雪芹……他们不仅是诗文高手,而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新能源的开发与节能越来越受到重视.瓦斯在煤矿实施开采时相对比较危险.但是,瓦斯的主要成份是甲烷,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节能减排,生态环境保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立德树人为教育的根本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各学科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通向通行,协同发展,从而培养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作为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