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儿歌也是幼儿诗歌的一种,是儿童文学最基本的方式之一,简单易学、口头吟唱、朗朗上口。手法常运用比兴,韵律欢畅、灵动,节奏欢快,深受广大幼儿的喜欢,但纵观小班儿歌教学的近况很不容乐观。1、教师大多背离了幼儿语言领域教学的目的,而过于注重幼儿学习儿歌的结果。2、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记忆是无意识和机械的。针对以上情况,我对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指导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实施。
【关键词】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指导策略
教学策略的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广泛性是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教学理念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它不刻板、不单调且没有规定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教学活动目标而运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行为。教师要依据学科的特点、题材及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征,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情境和幼儿的需要随时随地发生变化。而指导策略则不仅是分析层面,而能还指明方向,划分出可操作范围以及分析操作的可能性。
一、对小班儿歌教学的深思
1、教师大多背离了幼儿语言领域教学的目的,而过于注重幼儿学习儿歌的结果。教师在日常儿歌教学过程中,把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当作学会儿歌的过程,把“学会”当成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学会”儿歌而教幼儿“儿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偏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样也背离学习儿歌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展想象思维和阅读兴趣的目的。在整个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幼兒朝着他们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完全忽略和无视幼儿的真正想法和学习兴趣及热情,不自觉中桎梏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拓展。
2、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记忆是无意识和机械的,而教师为让幼儿达到学会儿歌的目的,而采取反复、乏味、呆板的记忆方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的。
一是普遍教师在儿歌教学中受其他类语言教学的浸染,忽略了儿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主要是重视幼儿每天学会了什么,能背几首古诗、儿歌,会讲几个故事,能猜几个谜语等,为了迎合大部分家长的需求,教师只是片面的注重幼儿是否学会,学到了什么不会太关注。
二是教师欠缺对小班儿歌教学的有效性指导,造成幼儿对学习儿歌失去了兴致。教师在儿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单调、被动、填鸦式的记忆和模仿,幼儿学到的只是一首儿歌而已。学习儿歌的整个过程并没有使幼儿体验儿歌的美好,在情感上无法真正有效地表达童趣和独特的效果,也无法在优美的意境中得到探究和体验,不仅限制了幼儿马行空的想象,而且心智更无法得到积极主动的拓展和发挥。
二、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指导策略的突破和发展
1、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身心健康整理儿歌、探究儿歌。
(1)教材中的儿歌全选
通过网络资源,精选一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内容简洁、明快、浅湿易懂,篇幅精巧、活泼,结构单一,思想积极向上且具有直观动画效果和说唱形式的儿歌。如《小手小脚》、《分梨歌》、《找朋友》、《伙伴》、《水》、《采野花》等。
(2)根据幼儿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实际情况,如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有趣、美好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来仿偏出一些幼儿喜欢的精品儿歌,如《快乐分享》、《影子》、《小手变变变》、《你的我的》、《洗手洗脸》、《小剪刀我会用》、《不挑食》、《小桌椅摆放好》等仿编儿歌。
2、“快乐儿歌”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的实施。
(1)情境展现。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那是说明教师需要运用、激发、调动幼儿的情感、态度、动机、愿望、潜能等开启幼儿想象之门,并能把幼儿心理活动拓展深入下去。用轻松愉悦打开幼儿想象的翅膀,在欢快活泼、富有趣味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幼儿高涨的情绪。
(2)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幼儿交流。
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忘记了胆怯,大胆地开口说话,激发幼儿情感并把荐封在幼儿脑海里原有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加深,使他们感知儿歌浅显且优美的词汇和悠扬的意境美。这需要我们教师分析教材、分析儿歌内容,运用课件找寻儿歌教学的切入点,为幼儿懂得欣赏儿歌、喜欢仿编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运用多媒体动画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受新、奇、特等事物的影响,而多媒体动画这种具有独特的、立体的、动态的、律动的视觉形式展现给幼儿,再配有教师各种优美、生动的朗读方式,这种动静结合,会把幼儿情不自禁带入儿歌优美的意境中,使幼儿感受到儿歌所蕴含的意义与情趣。
(4)绘画引领想象思维,叩开情趣之门。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完全决定他们的自主探究,而是要通过媒介”如,语言、图象、文字、符号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和提升中、积累学习经验。教师要恰当好处的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画出相应的、简单、明快的图画,帮助幼儿记忆和熟悉消化儿歌内容,进而实现儿歌与绘画的情意相通。
(5)游戏提升儿歌内容,敲响创造之门。
小班幼儿虽然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动、好奇,但模仿能力、想象力超强,有些儿歌非常适合创编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来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深入,并便于记,在以动作作为讲述和表演,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还可以跟随儿歌的欢快的韵律协调动作,创编动作,亲身体验来感知模仿带来的快乐体验,创造带来的神奇。
三、实施的成效和发展方向
通过不懈的尝试和努力,我摸索出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儿歌教学有效指导策略,并在儿歌教学活动中踊跃参与课堂教学,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倾听、口语表达、情感发展等能力提升上都有了显著成效。我们不再把幼儿会读、会背几首儿歌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从幼儿是否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是否热烈、浓厚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致。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园合作的紧密程序也会相对影响着幼儿儿歌的学习及表达,所以加强家园共育同样是幼儿学习儿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仲坤.用智慧演绎精彩教学活动[J].山东教育.2014(08).
[2]宋芳芳.浅谈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集体公开教学活动[J].读写算.2019(1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穆棱市兴源镇中心幼儿园)
【关键词】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指导策略
教学策略的知识性、灵活性、趣味性和广泛性是较大程度上发挥了教学理念具体化和教学活动方式概括化,它不刻板、不单调且没有规定性,是教师教学过程中为达成教学活动目标而运用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方法的有效行为。教师要依据学科的特点、题材及每个年龄阶段幼儿的特征,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根据教学情境和幼儿的需要随时随地发生变化。而指导策略则不仅是分析层面,而能还指明方向,划分出可操作范围以及分析操作的可能性。
一、对小班儿歌教学的深思
1、教师大多背离了幼儿语言领域教学的目的,而过于注重幼儿学习儿歌的结果。教师在日常儿歌教学过程中,把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当作学会儿歌的过程,把“学会”当成主要教学目的和任务,为“学会”儿歌而教幼儿“儿歌”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偏离了语言教学的目的,同样也背离学习儿歌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发展想象思维和阅读兴趣的目的。在整个儿歌教学过程中,教师只注重引导幼兒朝着他们预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而完全忽略和无视幼儿的真正想法和学习兴趣及热情,不自觉中桎梏了幼儿语言的发展和知识的拓展。
2、小班年龄段的幼儿记忆是无意识和机械的,而教师为让幼儿达到学会儿歌的目的,而采取反复、乏味、呆板的记忆方法,幼儿的注意力转移是情理之中,在所难免的。
一是普遍教师在儿歌教学中受其他类语言教学的浸染,忽略了儿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所在,在现实生活中众多家长主要是重视幼儿每天学会了什么,能背几首古诗、儿歌,会讲几个故事,能猜几个谜语等,为了迎合大部分家长的需求,教师只是片面的注重幼儿是否学会,学到了什么不会太关注。
二是教师欠缺对小班儿歌教学的有效性指导,造成幼儿对学习儿歌失去了兴致。教师在儿歌教学中所采用的方法,单调、被动、填鸦式的记忆和模仿,幼儿学到的只是一首儿歌而已。学习儿歌的整个过程并没有使幼儿体验儿歌的美好,在情感上无法真正有效地表达童趣和独特的效果,也无法在优美的意境中得到探究和体验,不仅限制了幼儿马行空的想象,而且心智更无法得到积极主动的拓展和发挥。
二、小班儿歌教学有效性指导策略的突破和发展
1、遵循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幼儿身心健康整理儿歌、探究儿歌。
(1)教材中的儿歌全选
通过网络资源,精选一些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内容简洁、明快、浅湿易懂,篇幅精巧、活泼,结构单一,思想积极向上且具有直观动画效果和说唱形式的儿歌。如《小手小脚》、《分梨歌》、《找朋友》、《伙伴》、《水》、《采野花》等。
(2)根据幼儿学习、生活、游戏、运动等实际情况,如在区域活动中出现的有趣、美好充满童趣的小故事来仿偏出一些幼儿喜欢的精品儿歌,如《快乐分享》、《影子》、《小手变变变》、《你的我的》、《洗手洗脸》、《小剪刀我会用》、《不挑食》、《小桌椅摆放好》等仿编儿歌。
2、“快乐儿歌”教学有效指导策略的实施。
(1)情境展现。捷克大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那是说明教师需要运用、激发、调动幼儿的情感、态度、动机、愿望、潜能等开启幼儿想象之门,并能把幼儿心理活动拓展深入下去。用轻松愉悦打开幼儿想象的翅膀,在欢快活泼、富有趣味的教学氛围中鼓励幼儿高涨的情绪。
(2)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和幼儿交流。
这种形象、生动的交流方式,让幼儿忘记了胆怯,大胆地开口说话,激发幼儿情感并把荐封在幼儿脑海里原有的学习经验运用到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加深,使他们感知儿歌浅显且优美的词汇和悠扬的意境美。这需要我们教师分析教材、分析儿歌内容,运用课件找寻儿歌教学的切入点,为幼儿懂得欣赏儿歌、喜欢仿编儿歌、理解儿歌内容打下良好的基础。
(3)运用多媒体动画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小班幼儿的注意力很容易受新、奇、特等事物的影响,而多媒体动画这种具有独特的、立体的、动态的、律动的视觉形式展现给幼儿,再配有教师各种优美、生动的朗读方式,这种动静结合,会把幼儿情不自禁带入儿歌优美的意境中,使幼儿感受到儿歌所蕴含的意义与情趣。
(4)绘画引领想象思维,叩开情趣之门。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不完全决定他们的自主探究,而是要通过媒介”如,语言、图象、文字、符号等来帮助幼儿加深巩固和提升中、积累学习经验。教师要恰当好处的引导幼儿根据儿歌内容,绘画出相应的、简单、明快的图画,帮助幼儿记忆和熟悉消化儿歌内容,进而实现儿歌与绘画的情意相通。
(5)游戏提升儿歌内容,敲响创造之门。
小班幼儿虽然注意力难以集中,好动、好奇,但模仿能力、想象力超强,有些儿歌非常适合创编动作,通过肢体语言来加深幼儿对儿歌内容的理解和深入,并便于记,在以动作作为讲述和表演,不仅能培养幼儿的注意力,幼儿还可以跟随儿歌的欢快的韵律协调动作,创编动作,亲身体验来感知模仿带来的快乐体验,创造带来的神奇。
三、实施的成效和发展方向
通过不懈的尝试和努力,我摸索出适合小班年龄特点的儿歌教学有效指导策略,并在儿歌教学活动中踊跃参与课堂教学,使幼儿在与人交往、倾听、口语表达、情感发展等能力提升上都有了显著成效。我们不再把幼儿会读、会背几首儿歌作为最终的目的,而是从幼儿是否能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兴趣是否热烈、浓厚来激发幼儿学习兴致。家长的文化素养,家园合作的紧密程序也会相对影响着幼儿儿歌的学习及表达,所以加强家园共育同样是幼儿学习儿歌的关键。
参考文献:
[1]仲坤.用智慧演绎精彩教学活动[J].山东教育.2014(08).
[2]宋芳芳.浅谈如何开展优质的幼儿园集体公开教学活动[J].读写算.2019(13).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穆棱市兴源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