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管理是人生的必修课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wxsev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某大公司高级程序员42岁遭遇劝退而以跳楼自戕的悲剧,引发整个社会对于中年焦虑的思考。我们的传统人生策略建议中,最著名的可能是:前30年不要怕,后30年不要悔。意即青年时要大胆地闯,因为奋斗才能赢得机会;中年后不要纠缠于得失,因为过去已经覆水难收。唯独对于中年,我们似乎缺乏既定的策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中年确实是一道坎儿。少数命运的宠儿,中年已经功成名就;少数随波逐流者,中年无非继续随波逐流;而对于对自己有要求、对家庭和社会有责任感的多数人,中年有功未成名未就的尴尬,有进退失据的危机,有稍不留神满盘皆输的危险。
  那么,怎样应对中年的尴尬与挑战呢?其实,所有的焦虑,都来自欲望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老话讲:人到中年万事休。这显然过于消极。因为过去人的平均寿命太短,人到40称“老夫”;而今人到70不稀奇,呼吸內科专家、钟南山院士说:“80岁还可以干很多事情。”所以,人到中年,不可以万事大吉无欲无求;但是,人到中年,必须在妥协与进取之间找到平衡。人到中年,如果你此前确实努力,怎么也在某一方面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即使你不怎么努力,至少也积累了一定的人生经验。
  人到中年,当然不可以像十八九岁、二十岁时那样豪情万丈,因为自己的生理开始老化,养老育小等责任不可能歇肩;但人到中年,也绝不是世界的末日、人生的绝境。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处处不留爷,老子去屠猪。北大中文系毕业生、当年西安市长安区的高考状元陆步轩,不就是这么干的吗?后来因为舆论的作用,当地政府给陆步轩解决了正式工作,但未几,陆步轩就辞了这个清汤寡水的“铁饭碗”重操旧业,现已加盟校友的大型肉食集团公司,发达得不要不要的了。
  人生有一门课程叫欲望管理,中年是学习、考试最较劲的时段。我认识一个自由撰稿人,在纸媒发达的高峰,他辞去多少人梦寐以求的一官半职,专事写作。当我工资2000元时,他的稿费就已接近4000元。但当我的工资增长了近十倍时,他的稿费却降低到不足3000元。这还是他成功完成从纸媒到网络的转型之后的结果。在他最困难的时候,一个月的稿费只有数百元。即使这样,他没有放弃,没有丧气,矢志追求。他坚定不移地说:“我唯一的办法就是降低自己的欲望,如果条件继续恶化,我的欲望还有降低的空间。”
  当醒悟到形势无法逆转的时候,他开始了艰难的转型。他将自己过去发表过的稿件集结成书稿,一个又一个出版社拒绝了他,他没有放弃,直到有出版社接受了他的书稿。当他拿到第一本书的稿酬5000元时,他看到了自己转型成功的希望。接下来的几年,他一边继续写作和投稿,一边将成稿整理成书出版,不几年就出版了十本书,加上零散的稿费收入,他的人生开始走出低谷。
  如今,他每天在微信公号上更新文章,阅读的读者虽然不多,但也给他提供了一份基本稳定的打赏收入,加上纸媒上发稿的稿费,他的基本生活没有任何问题。更加重要的是,他始终没有放弃自以为乐的写作生涯。他生活得很快乐,很充实,没有气馁,没有丧志,没有颓废,更不可能去跳楼。现在,他快可以拿到养老金了;养老金加稿费,他在晚年可以过上比过去几乎富裕一倍的生活。
  人的欲望可以膨胀到超过宇宙,人的欲望也可以压缩到很少很简;人的欲望可以成为人生成功的不竭动力,人的欲望也可以成为淹没自己的滔天洪水……人的欲望的伸缩空间,就是人生进取、发展、修养、生息的弹性空间。人的欲望可以是人生的资源,人的欲望也可以是人生的陷阱;决定人的欲望在一个人的人生中扮演什么角色的,就是他对自己欲望的管理能力;而管理难度最大的人生时段,可能就是中年。在欲望与现实最为较劲的中年,进则胜,熬则平,退则败;做到进退自如,则不仅要管理好自己的欲望,还要保持永远的希望和乐观。
其他文献
不少地方政府都办有微信公众号,这是政府倾听呼声、服务群眾的又一新举措。然而,有极少数公众号却成为政府部门唱戏,公务人员、党员干部“关注收看”的自娱自乐的公众号。  其实地方政府微信公众号文章如果能时效性强、生动活泼实用,可以更能吸引读者,在党群沟通上能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但笔者发现,少数地方政府公众号转载过多,身边人、身边事太少,不很接“地气”。  当前,正是精准扶贫的攻坚阶段,许多群众特别是贫困群
期刊
明代大儒陈献章有一幅流传下来的草书作品《种蓖麻诗卷》,记录了他避世离俗,于家乡广为种植蓖麻的事迹。现代的年轻人对蓖麻可能会比较陌生,因它既不能吃,也不是纺织原料,生活中很少有交集。然而上了些年紀的人,就知道用蓖麻榨出的油,是过去常用的医药泻剂。美国作家鲍金美,出生在民国时期的中国,她在《杭州·我的家》一书里回忆童年生活,提到自己幼年贪嘴,经常吃东西没有节制,每次因消化不良去看医生,都“得喝很多的蓖
期刊
1930年臧克家在青岛国立大学的入学考试中,数学得了个“鸭蛋”,而且作文也仅仅写了三句杂感:“人生永远追逐着幻光,但谁把幻光看成幻光,谁便沉入了无底的苦海。”按说,这个考生笃定无法录取。然而,臧克家却运气好,他碰上了一位识货的伯乐主考官闻一多。闻一多时任青岛国立大学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他从这三句杂感中,发现了这位青年学子身上潜伏的才气,一锤定音破格录取。  臧克家也没有辜负闻一多先生的期望,进
期刊
爆竹声中除旧岁。为什么除岁必须“爆竹”?长久以来沿袭此习,习焉不察,没有谁会“打破砂锅问到底”。又值一年除旧迎新之际,我心血来潮,决定对此做点“探究”。  爆竹起源于2千多年前。《周礼·春官》篇所记载的“九祭”中的第三祭,即为“爆祭”。“爆”,字义之一是燃烧。爆竹,就是烧竹子,竹子中空,其中空气受热急速膨胀,致竹子爆裂,发出噼噼啪啪的响声,人们要的就是这个效果。那么,古人为什么喜欢弄出震耳欲聋的响
期刊
南宋诗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中记载:李氏家族有一人为官廉洁,公私分明。一天,他正在烛光下办理公务,有人送来一封家书。他当即灭掉公家的蜡烛,点燃自家的蜡烛。因为在他看来,公与私是不能混为一谈的。这就是古人所崇尚的“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在古人看来,廉与贪之间的界线,就是公与私之间的红线。大凡清廉的官员,皆把以权谋私看作是一种耻辱,故而绝不越雷池一步。  无独有偶。同处于宋朝的还有一位州官名曰
期刊
宋嘉祐二年(1057年),右谏议大夫梅挚到杭州任知州,宋仁宗特别赐诗“地有吴山美,东南第一州”为他送行,诗中勉励梅挚到杭州后,要分担皇帝的忧愁,获取百姓的颂扬。梅挚为了报答皇帝的恩宠,便根据此诗第一句“地有湖山美”的意思,在杭州吴山建堂,名“有美”。欧阳修应梅挚盛情邀请来到“有美堂”,感慨于这里既处于四方之聚,又能尽揽山水的美景,精心撰写散文名篇《有美堂记》。  梅挚为了不负皇命,作《五瘴说》,镌
期刊
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烧了咸丰皇帝的园子,皇帝被逼换约,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这才算了结。不久,公使夫人们坐着四轮马车进了京城,之前,内地可是西洋女人的禁区。这下,京城百姓算是开眼了:一是见着了传说中的“番鬼婆”,金发碧眼,脚竟然那么大!二是她们乘坐的马车很特别,有四个轮子。要知道,天朝的王公大臣、八旗老爷出门坐的可是轿子。三品以上的京官用四人抬轿,各省督抚坐八抬大轿,至于天潢贵胄的轿子,三十多
期刊
近年来,一些年轻人热衷于过西方的“圣诞节”。须知,中华民族也有自己的“圣诞节”,即每年的9月28日,那天是孔子诞辰。  几与孔子处在同一历史时期的左丘明在《春秋左氏传》中就已经把孔子尊为圣人了。《史记·孔子世家》结尾处的“太史公(司马迁)曰”:“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民间直呼孔子为“孔圣人”久矣。孔子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孔子推举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
期刊
说林纾(林琴南)是反对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不算过分。近百年前,他曾极力维护孔孟、伦常与古文以为立身之本。所谓“铲伦常”“禽兽行”以及“引车卖浆者流”之类攻击,皆出于林纾之口。最为人诟病的是他那些以《荆生》《妖梦》为代表的黑幕小说,影射并谩骂蔡元培、陈独秀、胡适、钱玄同等人为禽兽,不是让“荆生”这样的“伟丈夫”将他们大骂一通,痛打一顿,赶下山去,就是让“罗苍罗阿修罗王”将他们吃了,隐约透露他对权
期刊
“世事洞明皆学问”,这话一点不假。最近,我就通过给手表换电池和养蝴蝶兰两件小事,分别长了见识。  先说给手表换电池。我戴的手表,是两年前儿子送给我的。记得当时他对我说,这表是自动上弦的,你只管戴就是。我没弄清楚当年儿子对我说的“自动上弦”是怎么回事,平时不管不问,一直把表戴在手上。两年来,表一直跑得很准。可最近一段时间,由几天慢十几秒,到渐渐地慢两三分钟,走得越来越不准了,眼看要罢工。我跑到专业修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