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为了有效应对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的需求,亲青服务的理念孕育而生,并在过去十年间受到诸多国际组织的密切关注与大力倡导。本文试图基于亲青服务的国际经验,并结合当前国情,从亲青服务的评估体系、服务覆盖面以及不同青年人需求等角度,分析和总结了亲青服务在践行中面临的挑战,并为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亲青服务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0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03-02
自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ICPD)以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为青少年提供普遍可及的性与生殖服务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力促改善,并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领域。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面临着种种健康风险,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教育和服务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已毋庸置疑,而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青少年可及并且可接受的服务成为了亟需应对的难题。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急速转变,本身就处于一个自体发育的敏感期,加之许多社会文化对青少年某些行为特征的排斥和禁忌,不仅使得青少年羞于寻求正规的信息、指导和帮助,也使得服务提供者对寻求服务的青少年产生偏见和歧视,甚至某些社会或服务机构错误的假定,认为为青少年提供有关“性”的信息与服务会导致其更加“性”活跃,甚至产生某些偏激行为。这些都成为了青少年寻求和利用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明显障碍。
若干研究已对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刻研究与剖析,Andre Tylee和他的同事[1]系统回顾了过去二十年的相关文献总结,影响青少年利用医疗服务的因素大可归类为四方面:可利用性、可及性、可接受性及服务的公平性。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共同制约着青少年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在许多国家,由于法律、政策甚至社会文化的诸多限制,某些健康服务并不能在现有的服务机构中向(某些)青少年提供,例如安全人工流产或针对未婚青少年的避孕服务。在某些社会,针对青少年的服务已设立,但有时也可由于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位置、付费方式等因素,迫使青少年难以获及现有服务。即使在服务可获及的情况下,青少年也有可能因担心保密、歧视、服务人员的态度或社会压力等不原意接受服务[1]。服务的提供也可因青少年的家庭背景、民族、性别等不同而产生差别对待。由于社会规范对婚前性行为的排斥,以及服务提供者的非友好态度,致使青少年不能坦诚自己的性行为史,从而难以满足他们对避孕服务的需求[2]。中国的相关机构针对青少年提供的服务也不乏存在这样的问题:服务人员仍然套用惯有的成人服务模式,缺乏相应的理念和技能为青少年提供友好服务;开放时间不适合青少年就诊;某些青少年被排除在服务之外……[3]。
因此,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与实际利用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有效缩小这一差距,青年友好服务(youth-friendly services)和青少年友好服务(adolescent friendly services),皆可称为“亲青服务”的理念孕育而生,并在过去十年间迅速发展,受到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服务机构的密切关注与大力倡导。
1 亲青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国际计生联盟(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IPPF)是最早提出亲青服务理念的国际组织之一。IPPF认为亲青服务是基于某一社会或社区,在全面了解青少年所期望和需要的前提下而制定和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服务(以生殖健康服务为主)。理解和尊重青年人多种多样的性健康权利是保障“亲青”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IPPF提出,亲青服务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性与生殖健康咨询、避孕咨询与提供、流产服务、产前产后服务、性侵犯咨询、有关人际关系和“性”的咨询,以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检测和咨询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应当尽可能地融合在同一个服务点中,以便于青少年获及。倘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亲青”,那么还需要积极促进青年人的参与,让他们共同来设计和讨论服务的具体内容、范围和形式,并对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确认的亲青服务主要包括11个方面:友好政策;友好手续;友好的保健人员;友好的其他工作人员;友好的医疗设施;青少年参与;社区参与和对话;以社区为基础的外展和同伴服务;适宜的综合性服务;有效的服务及高效的服务[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从服务提供者、服务机构以及项目设计3个层面来分别界定了亲青服务应当具备的特征。力求从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从而规范从业人员和机构的服务,并大力提倡在具体项目设计中青少年的参与[5]。
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联合国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UNFPA)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亲青服务理念,认为亲青服务还应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涵盖诸多支持性的服务,因为青少年也许对就业、衣食住行、教育等具有更加强烈的诉求。鉴于此,UNFPA开发了一个综合性服务框架,既包括了性与生殖健康服务,也包括了支持性服务,从而增强各项服务间的协调效应。为了减少和消除影响亲青服务提供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UNFPA还特别指出了亲青服务应当具备的特征,其中“非纯医学化”的提出是对亲青服务理念的重要拓展。 尽管亲青服务的发展在中国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由于许多组织和学者也积极倡导,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力图将亲青服务本土化。通过在中国多个城市的具体实践,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也认为亲青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服务,至少应该实现4个一体化,即服务和教育一体化、治疗与预防一体化、生理和心理关照一体化以及咨询与选择一体化[6]。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中,其他学者提出,亲青服务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亲青服务就是在尊重青少年权利和需求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可及、可接受、可负担得起、适宜、便利、有效且综合的一系列服务[7,8]。
2 亲青服务的实施框架与中国实践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和探索亲青服务的具体运作模式,但大多数亲青服务项目都为小规模或部分服务项目的试点,并且大多由非政府组织机构主导,尚缺乏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公立机构设立的较为全面的亲青服务。UNFPA和WHO针对亲青服务都开发了相应的且较为综合的运作框架,以指导亲青服务项目的设计。WHO主要从服务提供点的公平性、可及性、可接受性、适宜性以及效用5个方面对亲青服务提供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详尽描述,从而确定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服务内容应该所具备的特质及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UNFPA在一份尚未最终定稿的指导手册中,从服务设施、服务提供者、管理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4个层面提出了亲情服务的详细运作框架。在服务设施层面,亲情服务的提供应该具备2方便1足1舒适,即方便的开放时间、方便的地点、充足且注重隐私的服务空间、以及舒适、安全、干净的服务环境。在服务提供层面,除服务提供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态度和服务方式外,还应提供8项最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生殖健康咨询、避孕措施咨询、避孕措施服务、男女安全套的推广、紧急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和性病艾滋病咨询与相关信息提供。
包括IPPF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都认为,亲青服务是一个基本服务理念,基于亲青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各个国家或者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开发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以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可及。例如,在越南,计划生育协会与当地的初中达成协议,设立每月一次的在校服务诊所,为广大在校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其他学者认为亲青服务并非是要求各地政府为青少年单独设立服务体系和机构,而是应该在充分规划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将亲青服务整合其中,只要与年轻人间建立了足够的联系和信任,他们自然而然会利用信息与资源。
在中国,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建立的“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自2001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便不懈努力,成功打造了“你我”健康公益品牌,并先后在青岛、南京、西安及郑州创办了5家提供亲青服务的生殖健康中心[5]。该中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你我同交流、你我同选择、你我同决定、你我同行动。”基于WHO提出的服务标准,该中心力图从7个方面来实现所谓的“亲青服务”:①通过电话、网络预约,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多种支付方式,以及灵活的就诊和外展服务时间,尽力为青少年提供便利可及的服务;②通过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要求服务人员不仅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尊重、理解和关爱每一位来访者,确保其隐私和信息保密;③营造温馨、符合青少年审美情趣环境的同时,确保服务场所的安全和舒适,并提供相应的宣传材料;④提供安全、有效且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技术服务,例如避免采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刮宫或金属吸管进行人流手术,以减少疼痛、出血及并发症;⑤以成本定价,实现减免优惠,提供青少年能够负担得起的服务;⑥积极动员和促进青少年参与服务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⑦延伸服务内容,扩大品牌效应,开发了你我网、你我安全套、你我健康手册、你我健康漫画与扑克等品牌产品 [5]。
“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正是践行了一系列亲青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力着改善服务的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让青少年在平等、安全、受尊重、注重隐私和保密的环境和服务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与服务。该中心的成功和日益壮大的规模也再一次证明了青年人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迫切需求。
3 当前的挑战与思考
尽管在过去二十年间,亲青服务的理念被不断付诸于实践,各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也不断探索将亲青服务的国际理念本土化,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模式,但是亲青服务的提供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实践难题,亟需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共同努力,以真正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
3.1 亲青服务尚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如何对亲青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是当前亲青服务开展与推广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组织或机构开发了亲青服务的指导框架,甚至开始尝试开办亲青服务的试点,但尚缺乏针对亲青服务监测和评估的有效手段、指标和数据。仅有UNFPA在基于其服务框架的基本模型下,开发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可用于内部和外部评估的指标体系和矩阵评分表,但也尚缺乏评估和效果分析方法的指导。Pathfinder组织设计了一份亲青服务的评估工具,通过现有数据收集、针对不同人员的访谈等来评定诊所的“友好程度”,并由此可以为进一步设计具体的服务内容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服务改善提供基础对照。
在众多报道中,仅有一个研究系统地采用了名为“现实评估”的方法对厄瓜多尔实现亲青服务的机制进行了评估。这些机制也并非内部存在的独立因素,而是与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产生最终的结果。该研究运用这一理论对相互联系的四个层面进行了评估:①提高青少年对服务利用的干预措施;②当地、机构和国家情境;③可及性、可接受性、优质服务和社会性别平等的结果;④促使三个普通机构转型成为所谓亲青服务机构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有效促进亲青服务建立的机制包括服务人员尝试新鲜事物的自信心、法律保障、服务提供者对青少年态度的转变以及以青少年为本的方式。 Andre Tylee等[1]回顾了过去二十年的文献提出,众多亲青服务相关的实验性研究都属于非控制的观察性研究,其结果难免出现偏性和片面性。但其中有两个随机的控制性研究却有力的证实了,那些接受过信息和服务的青少年有更高的保密服务意识,并且了解自己应该去哪里获得服务。虽然众多研究已证实和发掘了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却很少被系统地用于指导亲青服务的设计和评估。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某地区和某机构了解践行亲青服务的实际效果,也是进一步推广服务或政策倡导的有力证据。
3.2 服务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令人堪忧。除少数国家例如瑞士、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大多数专业亲青服务的提供都是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而公立机构的参与十分有限,也缺乏有效的政府干预和政策支持。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也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供给差距巨大,许多“公立医院很少顾及青少年的特殊需求而专门设立对其几乎无利可图的亲青服务门诊” [5,p76]。服务人员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亲青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埃及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上述类似的观点和忧虑。鉴于此,当前许多的亲青服务点仅以项目的试点而存在,覆盖面不大,倘若项目结束,试点也将随之消亡,难以持续。
3.3 缺乏对不同青年人需求的了解。众多研究结果都表明了青年人迫切需要性与生殖健康的信息和服务,然而很少有研究全面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不同群体不仅对服务的需求不同,影响其服务使用的因素也一定有所差异,例如校外和校内青少年,农村和城市青少年等。有研究表明,在开展亲青服务前,十分有必要基于服务的社区/社会开展针对青少年的需求评估,应该尽力倾听和尊重不同青少年的心声。生活于不同社会背景中的青少年,他们对性与生殖健康的服务期望、需求和利用必将受到所处社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将直接影响到亲青服务的效果。
3.4 缺乏全面的服务模式。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一些妇幼保健机构和公立机构也开始尝试设立某些青少年的服务门诊,例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救助中心等。然而,这些机构不仅缺乏“亲青”的要素,也缺乏对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全面提供,更缺乏对某些弱势群体或高风险人群的服务。因此,未来如何将亲青服务所倡导的基本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建立转介系统将是亲青服务在中国践行的一大挑战。
3.5 亟需转变服务人员的观念和态度。以往的研究揭示服务人员的态度转变对亲青服务的实际提供至关重。Khalaf的研究也表明,不仅青少年需要接受性教育,服务人员也同样需要接受类似的培训以改变其对青少年的态度和观念。然而基于当前服务机构的现况,许多服务人员也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影响,对青少年还存在某些偏见和误区。许多诊所为了谋取利益,甚至通过虚假或过度的广告错误地引导青少年对某些服务的过度利用,例如人工流产服务。因此,在开展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亟需开发针对服务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培训教材和课程,让他们能从更加正性角度理解和尊重青少年。
3.6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在埃及,导致较少使用亲青服务的主要因素就包括父母的限制,以及社区内广泛存在的针对青少年“性”问题的诸多文化禁忌。因此,许多亲青服务项目的对象仍然以已婚人群为主。另一项研究也提示,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直接地参与到项目或获及亲青服务,社区的参与也尤为重要,需要加强青年人与朋友、家人、老师以及社区层面的对话,这将大大有助于青年人对亲青服务的获及。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也不乏存在,例如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依然很难在高校普及和推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对此的认同和支持,某些传统观念和偏见广泛存在并束缚着大众的思维。倘若要实现亲青服务的推广和普遍可及,必须逐步改变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认知态度。
随着青年人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对服务需求的日益凸显,亲青服务的提供是未来医疗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为了进一步设计、开展和推广亲青服务,未来的青亲服务应当: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服务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开展多层次的需求评估,使政策倡导和亲青服务的具体设计有据可循;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对当地政府进行政策倡导,争取政府承诺和公立机构的支持,确保亲青服务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在不同层面和不同体制的机构内开展研究性试点项目,以探索建立多部门参与和多渠道合作的综合服务模式和转介体系,为进一步推广或实现政府主导的亲青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多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系统在避孕咨询与服务、预防意外妊娠、提供安全流产以及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预防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其体系完善,甚至在最基层的村落都有宣传服务人员,在乡级也能找到其设立的专业服务机构。鉴于以往计划生育系统的体制掣肘未能针对未婚人群提供及时且乐于接受的服务,因此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支持等一些举措,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服务人员的优势,将亲青服务纳入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应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
(致谢:感谢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福特基金会对本研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Andre Tylee,Dagmar M Haller,Tanya Graham et al.Youth-friendly primary-care services:how are we doing and what more needs to be done[J].The Lancet,2007,369:1565-1573
[2]Martine Collumbien,Manasee Mishra and Charlotte Blackmore.Youth-friendly Services in Two Rural Districts of West Bengal and Jharkhand,India:Definite Progress,a Long Way to Go [J].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2011,19 (37):174-183
[3]许洁霜.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的过程及实施可行性的案例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
[4]WHO.Adolescent Friendly health Services—An Agenda for Change [R],Geneva:2002
[5]UNESCO. Making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Youth Friendly [R].Washington,D.C.:Focus on Young Adults,1999
[6]郭敏,刘丽青,肖远鸿.本土实际中的亲青服务—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的探索与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0,16(6):74-77
[7]董娜和刘来发.青少年门诊开展“亲青服务”的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5(1):15-16
[8]胡玉坤.性与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务—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J].人口与发展,2010,16(6):67-68
关键词:青少年 性与生殖健康 亲青服务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0.003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0-0003-02
自1994年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ICPD)以来,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权利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而为青少年提供普遍可及的性与生殖服务也成为了各国政府力促改善,并不断探索实践的重要领域。处于性活跃期的青少年面临着种种健康风险,为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信息、教育和服务的重要性以及迫切性已毋庸置疑,而如何提高服务质量,提供青少年可及并且可接受的服务成为了亟需应对的难题。青少年由于生理和心理的急速转变,本身就处于一个自体发育的敏感期,加之许多社会文化对青少年某些行为特征的排斥和禁忌,不仅使得青少年羞于寻求正规的信息、指导和帮助,也使得服务提供者对寻求服务的青少年产生偏见和歧视,甚至某些社会或服务机构错误的假定,认为为青少年提供有关“性”的信息与服务会导致其更加“性”活跃,甚至产生某些偏激行为。这些都成为了青少年寻求和利用性与生殖健康教育与服务的明显障碍。
若干研究已对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的因素进行了深刻研究与剖析,Andre Tylee和他的同事[1]系统回顾了过去二十年的相关文献总结,影响青少年利用医疗服务的因素大可归类为四方面:可利用性、可及性、可接受性及服务的公平性。这四个方面层层递进,共同制约着青少年对医疗卫生服务的利用。在许多国家,由于法律、政策甚至社会文化的诸多限制,某些健康服务并不能在现有的服务机构中向(某些)青少年提供,例如安全人工流产或针对未婚青少年的避孕服务。在某些社会,针对青少年的服务已设立,但有时也可由于服务机构的开放时间、位置、付费方式等因素,迫使青少年难以获及现有服务。即使在服务可获及的情况下,青少年也有可能因担心保密、歧视、服务人员的态度或社会压力等不原意接受服务[1]。服务的提供也可因青少年的家庭背景、民族、性别等不同而产生差别对待。由于社会规范对婚前性行为的排斥,以及服务提供者的非友好态度,致使青少年不能坦诚自己的性行为史,从而难以满足他们对避孕服务的需求[2]。中国的相关机构针对青少年提供的服务也不乏存在这样的问题:服务人员仍然套用惯有的成人服务模式,缺乏相应的理念和技能为青少年提供友好服务;开放时间不适合青少年就诊;某些青少年被排除在服务之外……[3]。
因此,青少年对生殖健康服务的需求与实际利用间存在着较大差距。为了有效缩小这一差距,青年友好服务(youth-friendly services)和青少年友好服务(adolescent friendly services),皆可称为“亲青服务”的理念孕育而生,并在过去十年间迅速发展,受到诸多国际组织和国家服务机构的密切关注与大力倡导。
1 亲青服务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国际计生联盟(International Planned Parenthood Federation,IPPF)是最早提出亲青服务理念的国际组织之一。IPPF认为亲青服务是基于某一社会或社区,在全面了解青少年所期望和需要的前提下而制定和提供的一系列健康服务(以生殖健康服务为主)。理解和尊重青年人多种多样的性健康权利是保障“亲青”得以实现的核心要素。IPPF提出,亲青服务的内容至少应当包括性与生殖健康咨询、避孕咨询与提供、流产服务、产前产后服务、性侵犯咨询、有关人际关系和“性”的咨询,以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检测和咨询服务。更重要的是,这些服务应当尽可能地融合在同一个服务点中,以便于青少年获及。倘若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亲青”,那么还需要积极促进青年人的参与,让他们共同来设计和讨论服务的具体内容、范围和形式,并对服务进行监督和评估。
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确认的亲青服务主要包括11个方面:友好政策;友好手续;友好的保健人员;友好的其他工作人员;友好的医疗设施;青少年参与;社区参与和对话;以社区为基础的外展和同伴服务;适宜的综合性服务;有效的服务及高效的服务[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Scientific,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UNESCO)从服务提供者、服务机构以及项目设计3个层面来分别界定了亲青服务应当具备的特征。力求从青少年的特点和需求出发,从而规范从业人员和机构的服务,并大力提倡在具体项目设计中青少年的参与[5]。
基于调查研究的结果,联合国人口基金(United Nations Fund for Population Activities,UNFPA)提出了更为广泛的亲青服务理念,认为亲青服务还应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涵盖诸多支持性的服务,因为青少年也许对就业、衣食住行、教育等具有更加强烈的诉求。鉴于此,UNFPA开发了一个综合性服务框架,既包括了性与生殖健康服务,也包括了支持性服务,从而增强各项服务间的协调效应。为了减少和消除影响亲青服务提供的诸多社会文化因素,UNFPA还特别指出了亲青服务应当具备的特征,其中“非纯医学化”的提出是对亲青服务理念的重要拓展。 尽管亲青服务的发展在中国尚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由于许多组织和学者也积极倡导,积累了不少有益的经验,并力图将亲青服务本土化。通过在中国多个城市的具体实践,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也认为亲青服务不仅仅是简单的医疗服务,至少应该实现4个一体化,即服务和教育一体化、治疗与预防一体化、生理和心理关照一体化以及咨询与选择一体化[6]。在中国的探索与实践中,其他学者提出,亲青服务理念的核心就是“以人为本”。亲青服务就是在尊重青少年权利和需求的前提下,为他们提供可及、可接受、可负担得起、适宜、便利、有效且综合的一系列服务[7,8]。
2 亲青服务的实施框架与中国实践
当前,全球许多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和探索亲青服务的具体运作模式,但大多数亲青服务项目都为小规模或部分服务项目的试点,并且大多由非政府组织机构主导,尚缺乏由政府部门牵头,在公立机构设立的较为全面的亲青服务。UNFPA和WHO针对亲青服务都开发了相应的且较为综合的运作框架,以指导亲青服务项目的设计。WHO主要从服务提供点的公平性、可及性、可接受性、适宜性以及效用5个方面对亲青服务提供点的基本框架进行了详尽描述,从而确定了服务机构、服务人员和服务内容应该所具备的特质及其需要优先考虑的问题。
UNFPA在一份尚未最终定稿的指导手册中,从服务设施、服务提供者、管理以及服务对象满意度4个层面提出了亲情服务的详细运作框架。在服务设施层面,亲情服务的提供应该具备2方便1足1舒适,即方便的开放时间、方便的地点、充足且注重隐私的服务空间、以及舒适、安全、干净的服务环境。在服务提供层面,除服务提供者应该具备相应的服务能力、态度和服务方式外,还应提供8项最基本的生殖健康服务内容:生殖健康咨询、避孕措施咨询、避孕措施服务、男女安全套的推广、紧急口服避孕药、宫内节育器和性病艾滋病咨询与相关信息提供。
包括IPPF在内的许多国际组织都认为,亲青服务是一个基本服务理念,基于亲青服务的内涵和特征,各个国家或者机构可根据实际情况和资源,开发和设计具有创新性的服务,以尽可能地实现信息和服务的可及。例如,在越南,计划生育协会与当地的初中达成协议,设立每月一次的在校服务诊所,为广大在校青少年提供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和服务。其他学者认为亲青服务并非是要求各地政府为青少年单独设立服务体系和机构,而是应该在充分规划现有资源的前提下,将亲青服务整合其中,只要与年轻人间建立了足够的联系和信任,他们自然而然会利用信息与资源。
在中国,最为成功的案例当属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建立的“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自2001年在中国设立代表处以来,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便不懈努力,成功打造了“你我”健康公益品牌,并先后在青岛、南京、西安及郑州创办了5家提供亲青服务的生殖健康中心[5]。该中心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你我同交流、你我同选择、你我同决定、你我同行动。”基于WHO提出的服务标准,该中心力图从7个方面来实现所谓的“亲青服务”:①通过电话、网络预约,信用卡、网上银行等多种支付方式,以及灵活的就诊和外展服务时间,尽力为青少年提供便利可及的服务;②通过对服务人员的培训,要求服务人员不仅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尊重、理解和关爱每一位来访者,确保其隐私和信息保密;③营造温馨、符合青少年审美情趣环境的同时,确保服务场所的安全和舒适,并提供相应的宣传材料;④提供安全、有效且有益于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技术服务,例如避免采用电动负压吸引器、刮宫或金属吸管进行人流手术,以减少疼痛、出血及并发症;⑤以成本定价,实现减免优惠,提供青少年能够负担得起的服务;⑥积极动员和促进青少年参与服务设计、实施、监测和评估;⑦延伸服务内容,扩大品牌效应,开发了你我网、你我安全套、你我健康手册、你我健康漫画与扑克等品牌产品 [5]。
“你我青少年健康服务中心”的成功经验正是践行了一系列亲青服务的基本内涵和特征,力着改善服务的可及性、可接受性、可负担性和可获得性,让青少年在平等、安全、受尊重、注重隐私和保密的环境和服务过程中获得必要的信息与服务。该中心的成功和日益壮大的规模也再一次证明了青年人对性与生殖健康的迫切需求。
3 当前的挑战与思考
尽管在过去二十年间,亲青服务的理念被不断付诸于实践,各国根据自己实际情况,也不断探索将亲青服务的国际理念本土化,开发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模式,但是亲青服务的提供仍面临着诸多挑战与实践难题,亟需研究者、实践者和决策者共同努力,以真正满足广大青少年的性与生殖健康需求。
3.1 亲青服务尚缺乏有效的评估体系。如何对亲青服务的质量和效果进行监测与评估是当前亲青服务开展与推广面临的一大难题。许多组织或机构开发了亲青服务的指导框架,甚至开始尝试开办亲青服务的试点,但尚缺乏针对亲青服务监测和评估的有效手段、指标和数据。仅有UNFPA在基于其服务框架的基本模型下,开发了一个与之对应的,可用于内部和外部评估的指标体系和矩阵评分表,但也尚缺乏评估和效果分析方法的指导。Pathfinder组织设计了一份亲青服务的评估工具,通过现有数据收集、针对不同人员的访谈等来评定诊所的“友好程度”,并由此可以为进一步设计具体的服务内容提供依据,也为未来的服务改善提供基础对照。
在众多报道中,仅有一个研究系统地采用了名为“现实评估”的方法对厄瓜多尔实现亲青服务的机制进行了评估。这些机制也并非内部存在的独立因素,而是与其他社会因素交织,产生最终的结果。该研究运用这一理论对相互联系的四个层面进行了评估:①提高青少年对服务利用的干预措施;②当地、机构和国家情境;③可及性、可接受性、优质服务和社会性别平等的结果;④促使三个普通机构转型成为所谓亲青服务机构的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有效促进亲青服务建立的机制包括服务人员尝试新鲜事物的自信心、法律保障、服务提供者对青少年态度的转变以及以青少年为本的方式。 Andre Tylee等[1]回顾了过去二十年的文献提出,众多亲青服务相关的实验性研究都属于非控制的观察性研究,其结果难免出现偏性和片面性。但其中有两个随机的控制性研究却有力的证实了,那些接受过信息和服务的青少年有更高的保密服务意识,并且了解自己应该去哪里获得服务。虽然众多研究已证实和发掘了影响青少年服务利用的一系列因素,这些因素却很少被系统地用于指导亲青服务的设计和评估。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某地区和某机构了解践行亲青服务的实际效果,也是进一步推广服务或政策倡导的有力证据。
3.2 服务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令人堪忧。除少数国家例如瑞士、澳大利亚、柬埔寨等,大多数专业亲青服务的提供都是以非政府组织为主导,而公立机构的参与十分有限,也缺乏有效的政府干预和政策支持。玛丽斯托普国际组织也指出,当前中国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供给差距巨大,许多“公立医院很少顾及青少年的特殊需求而专门设立对其几乎无利可图的亲青服务门诊” [5,p76]。服务人员资源的匮乏也是制约亲青服务发展的重要因素。埃及的研究者也提出了上述类似的观点和忧虑。鉴于此,当前许多的亲青服务点仅以项目的试点而存在,覆盖面不大,倘若项目结束,试点也将随之消亡,难以持续。
3.3 缺乏对不同青年人需求的了解。众多研究结果都表明了青年人迫切需要性与生殖健康的信息和服务,然而很少有研究全面了解不同青年群体的需求。不同群体不仅对服务的需求不同,影响其服务使用的因素也一定有所差异,例如校外和校内青少年,农村和城市青少年等。有研究表明,在开展亲青服务前,十分有必要基于服务的社区/社会开展针对青少年的需求评估,应该尽力倾听和尊重不同青少年的心声。生活于不同社会背景中的青少年,他们对性与生殖健康的服务期望、需求和利用必将受到所处社会的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这些也将直接影响到亲青服务的效果。
3.4 缺乏全面的服务模式。在过去十年间,中国的一些妇幼保健机构和公立机构也开始尝试设立某些青少年的服务门诊,例如未婚女性意外妊娠救助中心等。然而,这些机构不仅缺乏“亲青”的要素,也缺乏对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的全面提供,更缺乏对某些弱势群体或高风险人群的服务。因此,未来如何将亲青服务所倡导的基本内容进行有效整合,并建立转介系统将是亲青服务在中国践行的一大挑战。
3.5 亟需转变服务人员的观念和态度。以往的研究揭示服务人员的态度转变对亲青服务的实际提供至关重。Khalaf的研究也表明,不仅青少年需要接受性教育,服务人员也同样需要接受类似的培训以改变其对青少年的态度和观念。然而基于当前服务机构的现况,许多服务人员也受到社会文化规范的影响,对青少年还存在某些偏见和误区。许多诊所为了谋取利益,甚至通过虚假或过度的广告错误地引导青少年对某些服务的过度利用,例如人工流产服务。因此,在开展针对青少年性健康教育的同时,也亟需开发针对服务技术人员和管理者的培训教材和课程,让他们能从更加正性角度理解和尊重青少年。
3.6 缺乏家庭和社会的认同和支持。在埃及,导致较少使用亲青服务的主要因素就包括父母的限制,以及社区内广泛存在的针对青少年“性”问题的诸多文化禁忌。因此,许多亲青服务项目的对象仍然以已婚人群为主。另一项研究也提示,为了让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直接地参与到项目或获及亲青服务,社区的参与也尤为重要,需要加强青年人与朋友、家人、老师以及社区层面的对话,这将大大有助于青年人对亲青服务的获及。在中国,这样的情况也不乏存在,例如安全套自动售货机依然很难在高校普及和推广,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社会对此的认同和支持,某些传统观念和偏见广泛存在并束缚着大众的思维。倘若要实现亲青服务的推广和普遍可及,必须逐步改变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对青少年的认知态度。
随着青年人性与生殖健康问题和对服务需求的日益凸显,亲青服务的提供是未来医疗体系发展的必然趋势。鉴于当前面临的种种困难,为了进一步设计、开展和推广亲青服务,未来的青亲服务应当:针对不同青少年群体、服务技术人员以及管理者,开展多层次的需求评估,使政策倡导和亲青服务的具体设计有据可循;通过多种手段和渠道,对当地政府进行政策倡导,争取政府承诺和公立机构的支持,确保亲青服务的覆盖面和可持续性;在不同层面和不同体制的机构内开展研究性试点项目,以探索建立多部门参与和多渠道合作的综合服务模式和转介体系,为进一步推广或实现政府主导的亲青服务模式提供科学依据。
多年来,中国的计划生育系统在避孕咨询与服务、预防意外妊娠、提供安全流产以及性病艾滋病健康教育和预防方面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并且其体系完善,甚至在最基层的村落都有宣传服务人员,在乡级也能找到其设立的专业服务机构。鉴于以往计划生育系统的体制掣肘未能针对未婚人群提供及时且乐于接受的服务,因此可以通过体制改革,政策支持等一些举措,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服务体系和服务人员的优势,将亲青服务纳入至计划生育服务机构中应是行之有效的一种策略。
(致谢:感谢云南省健康与发展研究会、福特基金会对本研究的支持。)
参考文献
[1]Andre Tylee,Dagmar M Haller,Tanya Graham et al.Youth-friendly primary-care services:how are we doing and what more needs to be done[J].The Lancet,2007,369:1565-1573
[2]Martine Collumbien,Manasee Mishra and Charlotte Blackmore.Youth-friendly Services in Two Rural Districts of West Bengal and Jharkhand,India:Definite Progress,a Long Way to Go [J].Reproductive Health Matters,2011,19 (37):174-183
[3]许洁霜.中国青少年生殖健康相关政策的过程及实施可行性的案例研究 [D].上海: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08
[4]WHO.Adolescent Friendly health Services—An Agenda for Change [R],Geneva:2002
[5]UNESCO. Making Reproductive Health Services Youth Friendly [R].Washington,D.C.:Focus on Young Adults,1999
[6]郭敏,刘丽青,肖远鸿.本土实际中的亲青服务—玛丽斯特普国际组织中国代表处的探索与思考[J].人口与发展,2010,16(6):74-77
[7]董娜和刘来发.青少年门诊开展“亲青服务”的探讨[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07,135(1):15-16
[8]胡玉坤.性与生殖健康的青年友好服务—国际理念与中国实践[J].人口与发展,2010,16(6):6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