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化时代,在互联网高度普及的背景下,初中教育中的信息技术课程受到了高度重视。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持续推进的过程中,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不仅要注重对初中生专业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发挥初中生的创造才能,提高初中生的实践应用能力。笔者对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希望能够在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问题上,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思维等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原理和知识基础,而以往那种在信息课中不听课,只要考前进行突击,就能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的问题,切实把握教学规律,探索利用最优的教学策略,来获取最佳课堂实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推进课程进度,极大程度地忽略了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为了打造高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国家大力推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表而上校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但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根本,发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2.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时期,受到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专业学科高度重视,而对于相对次要的信息技术课程则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尤其是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尤其低。受到城乡差距的影响,初中同一班级内部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学习基礎好,有的人则连电脑都没碰过,在教学时班内同学分层现象明显。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注重对学习基础良好的人进行发散性、拓展性的教学,则会导致学习技术薄弱的人听不懂、跟不上,大大降低教学效率。而只注重对学习基础薄弱的人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则会导致学习技术好的学生“吃不饱”,久而久之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地念,导致课堂趣味性低,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3.学生自学意识低,实践能力差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并不端正,由于其并不参加中考,所以在课余时间和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并不会分出宝贵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浮于表而,学生对相关知识不求甚解。在“填鸭式”教学的作用下,教师只注重对书而上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做出讲解,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融入时代特色,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有效的改善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必须从把其融入时代特色入手,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紧紧跟随好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及时调整教学方针。我们可以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对学生信息思维引导的力度开始。虽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传授如何实践操作,整个教学阶段都是偏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但是信息思维的建立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教学实践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信息思维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帮助学生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使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或者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正确认知信息思维建立的重要性,其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胜过仅仅对学生使用几种基础软件的教学。
2.创设课堂情景,增进师生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逻辑性和思维性较高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信息技术教学由于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良好教学情境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比如,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进行反思和联想,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抛出一些发散性的简单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激烈的探究和讨论,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互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领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同时对两者有着很好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要求会对一部分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足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困扰,但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良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式。教师在教学如何操作软件的时候不能仅仅只通过一遍的演示就让学生自己模仿并实际操作,这样一来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适应课堂节奏。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教学对象,开展分层的教学,保证学生在教学之后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将其实际运用进计算机的具体操作中。
三、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确保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展开。在多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推动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付晓艳.职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12-15.
[2]蔡永鸿.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20(9):112.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初中信息技术新教材对学生的计算思维等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强调学生必须掌握一定的计算机原理和知识基础,而以往那种在信息课中不听课,只要考前进行突击,就能通过学业水平合格性测试的现象已不复存在。所以,教师必须积极关注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有效教学的问题,切实把握教学规律,探索利用最优的教学策略,来获取最佳课堂实效,促进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一、目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1.教师教学观念陈旧
由于一直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进行信息技术教学,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自身的主观想法推进课程进度,极大程度地忽略了初中生对于信息技术的学习需求。为了打造高综合素质的现代人才,国家大力推进高校的信息技术教学,表而上校内的信息技术教育受到了高度重视,但通过实际调研可以发现,信息技术的教学大多流于形式,并没有落实到根本,发生了本末倒置的现象。
2.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初中是一个特殊的教育时期,受到中考的影响,大多数学生对数学、语文、英语等专业学科高度重视,而对于相对次要的信息技术课程则采取了漠然的态度。尤其是在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的情况下,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兴趣尤其低。受到城乡差距的影响,初中同一班级内部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学习基礎好,有的人则连电脑都没碰过,在教学时班内同学分层现象明显。在这种教学背景下,教师注重对学习基础良好的人进行发散性、拓展性的教学,则会导致学习技术薄弱的人听不懂、跟不上,大大降低教学效率。而只注重对学习基础薄弱的人进行基础知识的培养,则会导致学习技术好的学生“吃不饱”,久而久之降低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对着教材照本宣科地念,导致课堂趣味性低,课堂教学气氛沉闷。
3.学生自学意识低,实践能力差
受到传统教学的影响,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态度并不端正,由于其并不参加中考,所以在课余时间和日常生活当中,学生并不会分出宝贵的时间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自学。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为了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追赶教学进度,忽略了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导致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浮于表而,学生对相关知识不求甚解。在“填鸭式”教学的作用下,教师只注重对书而上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做出讲解,着重考查学生的记忆和背诵,忽略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导致在信息技术学习的过程中出现了高分低能的现象。
二、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1.融入时代特色,更新教学理念
要想有效的改善初中信息课堂教学的落后现状,就必须从把其融入时代特色入手,将信息技术的教学紧紧跟随好时代发展的步伐并且及时调整教学方针。我们可以从加强信息技术教学课堂对学生信息思维引导的力度开始。虽然对信息技术的教学中大部分都是传授如何实践操作,整个教学阶段都是偏向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训,但是信息思维的建立同时也是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意味着仅仅依靠教学实践操作是远远不够的。学生信息思维的建立是时代发展的需求,只有在这个基础上开展信息技术教学并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才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水平,帮助学生夯实信息技术基础知识,为学生日后使用信息技术完成学习或者工作奠下良好的基础。教师需要正确认知信息思维建立的重要性,其在一定程度上远远胜过仅仅对学生使用几种基础软件的教学。
2.创设课堂情景,增进师生交流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尤其是对于逻辑性和思维性较高的信息技术课程来说,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顺利开展教学工作,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吸收和理解。因此,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创设出引人入胜的教学情境,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此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信息技术教学由于课程本身带有一定的枯燥性和乏味性,因此教师需要灵活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在良好教学情境下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兴趣。比如,将信息技术教学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让学生通过对实际生活进行反思和联想,加深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和理解。在课堂引入环节中抛出一些发散性的简单问题,引发学生进行激烈的探究和讨论,在课堂提问的过程中,促进师生之间进行有效的交流,引导学生自发地参与到互动课程的教学活动当中。
3.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根据研究调查显示大部分的学生对于信息技术的领悟力和实践操作能力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只有极少部分的学生能够同时对两者有着很好的掌握程度。因此,教师如果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行一刀切的要求会对一部分对信息技术掌握能力不足的学生造成严重的困扰,但是对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又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作用。针对这一现象教师需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开展分层教学,实施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信息技术教学良好的掌握信息技术使用方式。教师在教学如何操作软件的时候不能仅仅只通过一遍的演示就让学生自己模仿并实际操作,这样一来部分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难以适应课堂节奏。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有全面的了解,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划分教学对象,开展分层的教学,保证学生在教学之后都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将其实际运用进计算机的具体操作中。
三、结语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通过改善传统的教学理念,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能够确保信息技术课程的顺利展开。在多种教学手段的帮助下,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推动高效信息技术课堂的建设。
参考文献
[1]付晓艳.职业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翻转课堂的应用[J].数字通信世界,2020(12):12-15.
[2]蔡永鸿.提高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实效性的措施[J].当代教研论丛,202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