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什么是教养?辞典上解释是“文化和品德的修养”,但我更愿意理解为“因教育而养成的优良品质和习惯”.它不单是外在的言谈举止,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旗帜。它的核心应该是善良以及由此而生的公德心,表现为对他人人格及其利益的尊重。教养不是道德规范,也不是小学生行为准则,其实也并不跟文化程度,社会发展,经济水平挂钩,它更是一种体谅,体谅别人的不容易,体谅别人的处境和习惯。
【关键词】教育;引导;读书;择友;待人接物;养成
任何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任何一个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孕育子女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这与其严谨的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曾国藩家训,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曾国藩认为:教育分别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就是:傲、惰。有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
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就要从几方面着手:
一、读书以增长学识
颜子在《勉学》篇中说了一句名言:“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学习的,如日出的光芒,能见识的多;老来再学的,像拿着蜡烛赶夜路,看到的东西虽少,但总比到死都见不到什么好啊。”这句话是针对“世人结婚成人还未学习,就称迟说晚了,就这样因循着不思进取”这种现象而发的。这对于我们从小没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的家长朋友来说,很有启发性。就是说,你也可以繼续学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就应该以“读万卷书”为主要任务;包括阅读的质与阅读的量;当然也不能忘了他们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思考,在“读万卷书”过程中力所能及地试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渐指导他们,甚至驱赶他们去实践,去理解,去体验,去“行万里路”,去实践书本上读过的经验与智慧;当然也不能忘了继续读书,在“行万里路”的途中见缝插针地读书。千万不要反过来,倒行逆施,幼小时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让他读书;到青年了成人了,还不肯放手,还像老母鸡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规划和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二、与家人和睦相处之道
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深谙“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他在给父母的信中一再嘱托要教弟“以和蔼为第一”。他在一封给父母的书信中写到“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
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各位弟弟的生活极具关怀,小到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从他们婚姻、职业前程与家族祠堂修缮和坟茔改葬,无不一一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福祸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力挽家运”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
三、为人处世与待人接物
在风度节操方面,颜子介表现在避讳、取名、称呼、送迎、离别、丧礼、先人遗物、忌日生日、甚至变故、兵乱、结交等种种方面。当然,这些大部分对现在已经没有指导意义了。礼的精神不可失,那些因为时代变迁需要更改的礼仪,或古时没出现过的情况,都应该按礼的精神,“自为节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礼仪规范,成为新的风度节操。于是,颜子教育我们:兄弟和睦子侄友爱,事兄如父亲情更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迎来送往以礼相待。这些礼仪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作用。可以说,在整部《颜氏学训》中,对于礼仪的教诲是无处不在的。
四、正确的择友和交流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盛德者;去围着;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交友原则至关重要,交友不慎就会贻误自己的前程。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能说刘铁男们的“爱子”不“计深远”。当初刘铁男让儿子在关联单位拿干薪,一定不是为了积累犯罪证据,一定以为是讨了大便宜。然而,把不劳而获违法乱纪当作爱和智慧,必然在损害人民利益的同时,亲手毁灭自家的幸福,可谓饮鸩止渴,愚不可及。刘铁男在法庭最后陈述中,泣不成声地说他对不起儿子,一语戳中了这一类父亲难以启齿的痛处,正是“可羞可恨”!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有的事错了可以重来,错位的爱则意味着毁灭。有的家庭因为这样的溺爱与错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事稼穑”、好逸恶劳。有的父母为孩子走关系、谋位子、贪财富,甚至不惜违纪违法,滑向犯罪的深渊。如此之爱,容易使孩子养成诸多不良品质,失去了独立成长、发展的能力,看似为孩子“计深远”,实则误其前程、断其生路。
参考文献:
[1]《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
【关键词】教育;引导;读书;择友;待人接物;养成
任何一个幸福美满的家,任何一个温馨的家也会有俗务琐事、闲言碎语,甚至是小吵小闹。正所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在家庭中,为人父母,孕育子女应该怎样教育子女?为人子女,又应该怎样孝顺父母?一个家族如何才能绵延兴旺地传承下去?这与其严谨的家教都是紧密相联的。
现代人有多少为孩子的教育问题头疼心烦,有多少人为家庭事务所累,心力交瘁,不妨读读曾国藩家训,现代教育专家的各种教育理论,各种家教方法,原来我们的先人早已做了精要全面的总结。曾国藩认为:教育分别涉及了养心、求学、居家、交往接待等方面。在修身养性的过程中,两个字是最重要的,就是:傲、惰。有因为无论是天下古今之庸人,还是天下古今之才人,之所以最后人生一事无成都是因为这两个字。
能养成一个人优良的品格就要从几方面着手:
一、读书以增长学识
颜子在《勉学》篇中说了一句名言:“幼而学者,如日出之光,老而学者,如秉烛夜行,犹贤乎瞑目而无见者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从小学习的,如日出的光芒,能见识的多;老来再学的,像拿着蜡烛赶夜路,看到的东西虽少,但总比到死都见不到什么好啊。”这句话是针对“世人结婚成人还未学习,就称迟说晚了,就这样因循着不思进取”这种现象而发的。这对于我们从小没得到很好的学习机会的家长朋友来说,很有启发性。就是说,你也可以繼续学习,也可以和你的孩子一起成长。一个人,在少儿时期,就应该以“读万卷书”为主要任务;包括阅读的质与阅读的量;当然也不能忘了他们联系身边的实际进行思考,在“读万卷书”过程中力所能及地试干。待青春之后,才逐渐指导他们,甚至驱赶他们去实践,去理解,去体验,去“行万里路”,去实践书本上读过的经验与智慧;当然也不能忘了继续读书,在“行万里路”的途中见缝插针地读书。千万不要反过来,倒行逆施,幼小时就搞什么研究,而不让他读书;到青年了成人了,还不肯放手,还像老母鸡似的,把他圈在自己的翅翼之下。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规划和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二、与家人和睦相处之道
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深谙“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他在给父母的信中一再嘱托要教弟“以和蔼为第一”。他在一封给父母的书信中写到“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
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各位弟弟的生活极具关怀,小到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从他们婚姻、职业前程与家族祠堂修缮和坟茔改葬,无不一一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福祸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力挽家运”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
三、为人处世与待人接物
在风度节操方面,颜子介表现在避讳、取名、称呼、送迎、离别、丧礼、先人遗物、忌日生日、甚至变故、兵乱、结交等种种方面。当然,这些大部分对现在已经没有指导意义了。礼的精神不可失,那些因为时代变迁需要更改的礼仪,或古时没出现过的情况,都应该按礼的精神,“自为节度”,从而形成一种新的礼仪规范,成为新的风度节操。于是,颜子教育我们:兄弟和睦子侄友爱,事兄如父亲情更浓,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迎来送往以礼相待。这些礼仪问题,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为人处事各个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和启发作用。可以说,在整部《颜氏学训》中,对于礼仪的教诲是无处不在的。
四、正确的择友和交流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盛德者;去围着;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交友原则至关重要,交友不慎就会贻误自己的前程。
古人云:“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不能说刘铁男们的“爱子”不“计深远”。当初刘铁男让儿子在关联单位拿干薪,一定不是为了积累犯罪证据,一定以为是讨了大便宜。然而,把不劳而获违法乱纪当作爱和智慧,必然在损害人民利益的同时,亲手毁灭自家的幸福,可谓饮鸩止渴,愚不可及。刘铁男在法庭最后陈述中,泣不成声地说他对不起儿子,一语戳中了这一类父亲难以启齿的痛处,正是“可羞可恨”!
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爱是无罪的,溺爱则是毒药;有的事错了可以重来,错位的爱则意味着毁灭。有的家庭因为这样的溺爱与错爱,让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不事稼穑”、好逸恶劳。有的父母为孩子走关系、谋位子、贪财富,甚至不惜违纪违法,滑向犯罪的深渊。如此之爱,容易使孩子养成诸多不良品质,失去了独立成长、发展的能力,看似为孩子“计深远”,实则误其前程、断其生路。
参考文献:
[1]《曾国藩家书》、《颜氏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