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相信是每一位教师都关心的问题。由于各科有各自的特点,因此对于提高教学质量这个问题,各科的做法自然不能千篇一律。本文就谈一下本人在从事高中地理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些做法。
1. 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运用教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现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必修l《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我利用“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看完演示后,学生反映,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在脑海里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对于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也容易理解了。
2. 推进法
推进法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推理的问题或情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沙漠知识,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校园里的草坪,以及附近田野上的庄稼,再让学生设想:如果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不下雨,将会出现什么景象?(不浇水的花草和没有灌溉的庄稼枯死了)。进一步再设想: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下雨,将会怎样?(要指出:一切水源都没有了,河干了,自来水也没有了)将学生的想象结果概括起来,就出现课文《沙丘地区的景象》插图所示的景象。这种逐步推进“没有水”的想象法,不仅使学生认识沙漠景观的特点,也使学生了解沙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缺水。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课本中的其他问题,诸如:我国最干旱地区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干旱?有水的地方出现什么景象?这里的水从哪里来等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3.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很多同学对学习地理没什么兴趣,原因是觉得地理知识抽象、难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由于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做到活学活用,避免了枯燥乏味,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这类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闷热些?”原因就是多云的夜晚,由于云量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烈,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强。同样道理,在解释“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时,就应该解释为“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即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在解释“为什么夏天穿白衣服的人多,而穿黑衣服的人少”时,可应用课本上的“下垫面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能力不同”。很显然,黑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反射弱;而白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弱,反射强。
4. 综合分析法
综合和分析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对思维逆过程。分析就是把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综合就是把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联接成整体,从中考察各部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活动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时,就应该将“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自然带分布图”画出来,让学生分析说明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再综合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常用这种方法必定能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当然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但是,无沦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 潘孟良
1. 演示法
演示法就是运用教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抽象的难以理解的现象,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方法还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比如在讲必修l《地球的运动》这一节时,我利用“三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观看完演示后,学生反映,对于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在宇宙中的相对位置和运动关系在脑海里有了一个直观的印象,对于昼夜更替与四季的形成也容易理解了。
2. 推进法
推进法就是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设置推理的问题或情景,由易到难,逐步深入,最终得出问题的答案。这种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
例如,沙漠知识,学生往往不易理解和掌握。这时可以让学生先观察校园里的草坪,以及附近田野上的庄稼,再让学生设想:如果半个月甚至一个月不下雨,将会出现什么景象?(不浇水的花草和没有灌溉的庄稼枯死了)。进一步再设想: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下雨,将会怎样?(要指出:一切水源都没有了,河干了,自来水也没有了)将学生的想象结果概括起来,就出现课文《沙丘地区的景象》插图所示的景象。这种逐步推进“没有水”的想象法,不仅使学生认识沙漠景观的特点,也使学生了解沙漠形成的根本原因是缺水。这个问题解决以后,课本中的其他问题,诸如:我国最干旱地区位置在哪里?为什么干旱?有水的地方出现什么景象?这里的水从哪里来等问题就容易理解了。
3. 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
很多同学对学习地理没什么兴趣,原因是觉得地理知识抽象、难理解。理论联系实际教学法由于是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做到活学活用,避免了枯燥乏味,因此这种方法可以提高这类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讲《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时,有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多云的夜晚比晴朗的夜晚要闷热些?”原因就是多云的夜晚,由于云量多大气逆辐射作用强烈,即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强。同样道理,在解释“白天多云,气温比晴天低;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时,就应该解释为“白天多云,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作用减弱,即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减弱”。在解释“为什么夏天穿白衣服的人多,而穿黑衣服的人少”时,可应用课本上的“下垫面不同,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与反射能力不同”。很显然,黑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强,反射弱;而白色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弱,反射强。
4. 综合分析法
综合和分析是地理教学过程中常见的一对思维逆过程。分析就是把对象分解成各个部分或各种要素;综合就是把各个部分或各个要素联接成整体,从中考察各部分、各要素间的内在联系。分析综合这一思维活动的特殊性就在于它能够揭示事物的内在联系。在讲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这一节时,就应该将“全球气候类型分布图”和“自然带分布图”画出来,让学生分析说明气候类型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再综合归纳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得出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常用这种方法必定能使学生综合思维能力得到提高。
当然还有很多教学方法可以采用,但是,无沦运用哪一种教学方法,其出发点都是为了使抽象的知识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实际情况,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可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
责任编辑 潘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