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临床观察前列地尔注射剂用于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治疗,患者疾病发病次数、症状改善情况。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一般组、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一般组遵医嘱行常规用药,观察组加用前列地尔注射剂,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对治疗前后患者发病、症状改善情况记录比较,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4.5%,明显高于一般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内皮功能、心率、发病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水平以及心率、发病次数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时使用前列地尔注射剂,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患者疾病发作次数减少、症状明显缓解,同时血管内皮功能恢复良好。
[关键词]心绞痛;疗效;前列地尔;内皮功能;微血管型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88-04
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若及时治疗患者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心绞痛发作频繁,不仅会对心功能造成损害,引發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同时会增加患者心理、经济负担,给患者生活造成困扰。患者经医学影像检查冠状动脉无病变,但经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症状,且会出现劳动性心绞痛,此病发病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患者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形式也有一定区别,因此目前临床疾病多根据患者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为有效治疗疾病,我院对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门诊收治的55例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一般组、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34例,患病时间2~6年,平均(3.5±1.2)年,年龄49~78岁,平均(60.5±4.7)岁;一般组男20例,女35例,患病时间2~5年,平均(3.2±1.4)年,年龄51~79岁,平均(60.3±4.5)岁,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检查无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疾病、心力衰竭,经心电图等检查符合临床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标准;胸痛持续时间在15~20min,对治疗用药无相关禁忌症、严重过敏反应,可配合治疗有良好依从性。
排除标准:经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病、冠脉痉挛、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瓣膜病,无法良好配合、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降糖、降压,使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以及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抗缺血药,如美托洛尔、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观察组每日1次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吉林省育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100179,2mL:10ug),将5-10ug本品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行静脉注射,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时间两组均为3周。
1.3观察指标
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EF-1)和一氧化氮(NO),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发病、症状改善(心率)情况记录比较,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4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患者入院时、用药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取3~5mL静脉血,经离心机离心处理,取血清其中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T-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检测。
1.4疗效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自制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恢复评测表,治愈显效:用药后患者胸痛、胸闷、心绞痛症状消失,经心电图检查心率正常。恢复良好: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心率明显好转,疾病发病次数减少80%以上。有所改善:患者症状有好转,心率改善、发病次数减少。无进展: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入院时患者心率、发病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绞发作次数低于一般组,心率恢复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用药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评估比较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4.5%,明显高于一般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几年学者研究发现微血管性心绞痛疾病主要由冠脉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由于冠状前小动脉收缩、舒张失衡,从而造成心肌缺血、腺苷蓄积,而腺苷有致痛效果因此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反复性胸痛,一般持续时间在15~20min,同时伴有心悸、失眠、出汗、肢体震颤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发作频繁,会对心肌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冠心病,相比该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疾病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sT段变化、提高运动耐量等。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拈抗剂、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但临床发现疾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提出使用前列地尔,能保护心肌、改善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研究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由于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和功能异常所致,当内皮功能不全时阻力小动脉异常收缩,微血管缩舒功能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引发疾病。而血管缩舒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内收缩、舒张因子比例平衡,其中NO为血管舒张因子、ET-1为收缩因子,通过对血清中NO、ET-1水平进行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微循环恢复情况。另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患者心率、发病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绞发作次数低于一般组,心率恢复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疾病治疗效果评估,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4.5%,明显高于一般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P<0.05。结果提示使用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此药有保护心肌、扩冠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此药为脂微载体制剂,能快速进入严重阻塞血管,改善局部缺血情况,促进机体微循环水平恢复,其不仅能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患者胸痛症状,还有利尿、强心、排钠、保护肾脏功能等作用。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内皮功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1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研究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由于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和功能异常所致,当内皮功能不全时阻力小动脉异常收缩,微血管缩舒功能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引发疾病。而血管缩舒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内收缩、舒张因子比例平衡,其中NO为血管舒张因子、ET-1为收缩因子,通过对血清中NO、ET-1水平进行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微循环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时使用前列地尔,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向管内皮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心绞痛;疗效;前列地尔;内皮功能;微血管型
[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0616(2017)03-88-04
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若及时治疗患者预后良好,若未及时治疗心绞痛发作频繁,不仅会对心功能造成损害,引發心肌梗死、脑血管意外,同时会增加患者心理、经济负担,给患者生活造成困扰。患者经医学影像检查冠状动脉无病变,但经心电图检查表现为sT段压低等心肌缺血症状,且会出现劳动性心绞痛,此病发病是由多个因素共同作用导致,近几年随着临床研究深入,发现炎症反应、血管内皮功能障碍在疾病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患者发病机制不同,临床表现形式也有一定区别,因此目前临床疾病多根据患者发病机制进行治疗,为有效治疗疾病,我院对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门诊收治的55例患者使用前列地尔注射剂治疗,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为2015年4月~2016年5月期间我院门诊收治的110例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一般组、观察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21例,女34例,患病时间2~6年,平均(3.5±1.2)年,年龄49~78岁,平均(60.5±4.7)岁;一般组男20例,女35例,患病时间2~5年,平均(3.2±1.4)年,年龄51~79岁,平均(60.3±4.5)岁,一般资料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纳入标准:经检查无严重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疾病、精神疾病、心力衰竭,经心电图等检查符合临床微血管性心绞痛诊断标准;胸痛持续时间在15~20min,对治疗用药无相关禁忌症、严重过敏反应,可配合治疗有良好依从性。
排除标准:经检查发现患者有心肌病、冠脉痉挛、自身免疫性疾病、心瓣膜病,无法良好配合、依从性差者;临床资料不全者。
1.2治疗方法
患者入院后对照组遵医嘱给予降糖、降压,使用硝酸酯类、抗血小板聚集药以及B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等抗缺血药,如美托洛尔、辛伐他汀、阿司匹林等;观察组每日1次加用前列地尔注射液(吉林省育华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100179,2mL:10ug),将5-10ug本品溶于5%葡萄糖溶液(200mL)中行静脉注射,两组患者本次治疗时间两组均为3周。
1.3观察指标
检测用药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包括内皮素(EF-1)和一氧化氮(NO),并对治疗前后患者发病、症状改善(心率)情况记录比较,评估疾病治疗效果。统计治疗前后4个月内心绞痛发作次数,在患者入院时、用药结束后次日清晨空腹取3~5mL静脉血,经离心机离心处理,取血清其中NO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测定,ET-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进行检测。
1.4疗效评价
根据相关文献自制心脏微血管型心绞痛恢复评测表,治愈显效:用药后患者胸痛、胸闷、心绞痛症状消失,经心电图检查心率正常。恢复良好:患者症状明显缓解,心率明显好转,疾病发病次数减少80%以上。有所改善:患者症状有好转,心率改善、发病次数减少。无进展:患者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治疗无效。
1.5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情况比较
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用药前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入院时患者心率、发病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绞发作次数低于一般组,心率恢复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用药后患者症状改善效果评估比较
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4.5%,明显高于一般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近几年学者研究发现微血管性心绞痛疾病主要由冠脉内皮功能障碍所致,由于冠状前小动脉收缩、舒张失衡,从而造成心肌缺血、腺苷蓄积,而腺苷有致痛效果因此导致患者出现心绞痛症状。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持续性、反复性胸痛,一般持续时间在15~20min,同时伴有心悸、失眠、出汗、肢体震颤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疾病发作频繁,会对心肌造成严重损伤,从而引发心血管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与冠心病,相比该疾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较长、预后良好,但易反复发作,目前临床疾病治疗重点在于改善患者症状、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改善缺血性sT段变化、提高运动耐量等。主要治疗药物包括抗血小板聚集、钙离子拈抗剂、B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等,但临床发现疾病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提出使用前列地尔,能保护心肌、改善微循环、提高治疗效果。
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两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提示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研究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由于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和功能异常所致,当内皮功能不全时阻力小动脉异常收缩,微血管缩舒功能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引发疾病。而血管缩舒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内收缩、舒张因子比例平衡,其中NO为血管舒张因子、ET-1为收缩因子,通过对血清中NO、ET-1水平进行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微循环恢复情况。另发现两组患者入院时患者心率、发病次数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心绞发作次数低于一般组,心率恢复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两组疾病治疗效果评估,观察组症状缓解率为94.5%,明显高于一般组85.4%,观察组治疗效果优,P<0.05。结果提示使用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高治疗效果,此药有保护心肌、扩冠脉、抗血小板聚集的效果。同时此药为脂微载体制剂,能快速进入严重阻塞血管,改善局部缺血情况,促进机体微循环水平恢复,其不仅能扩血管、减轻心脏负荷、缓解患者胸痛症状,还有利尿、强心、排钠、保护肾脏功能等作用。本次研究发现入院时内皮功能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NO、ET-1水平改善效果优于一般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前列地尔能有效改善血管缩舒功能。有研究表明内皮功能障碍是由于患者循环内皮祖细胞水平下降和功能异常所致,当内皮功能不全时阻力小动脉异常收缩,微血管缩舒功能失衡,从而导致心肌灌注不足、心肌缺血,引发疾病。而血管缩舒功能主要依赖于细胞内收缩、舒张因子比例平衡,其中NO为血管舒张因子、ET-1为收缩因子,通过对血清中NO、ET-1水平进行检测,能有效反映患者微循环恢复情况。
综上所述,临床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时使用前列地尔,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减少患者疾病发作次数,缓解症状,促进患者向管内皮功能的恢复。